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源头22010.pdf
《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源头2201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源头22010.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源头 盛安生 内容摘要:在整个文化领域中,优秀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起源于古老的创世纪神话。神话产生于人类远古时代。女娲造人,女娲补天是最古老的创世纪神话,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源头。女娲身上的那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之根、崇高的心灵之魂。女娲创世纪的神话在世界文明史上体现着一种人类文化精神,并对人类的心灵世界产生重要的影响。关键词:女娲 远古 文化 精神 神话 东方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文化史上,唯有中华文化没有出现断代现象。古老而神奇的东方文化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文化的链条没有出现过断代,文化传承没有出现过断
2、层,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于文化的起源是与天地相合,顺其自然,符合人类发展的基本规律。西华地处中原之心,是华夏文化的发源地。西华之华,在古汉语中与花同源,意义在于春华,是生命之华。古老而神奇的西华自古就有东夏和西夏两个古镇,是夏代的发源地。西华县城位于东夏和西夏两地之中,从地理位置上处于中华。西华县城东南有古村栗楼岗,相传那里是“栗木之野”,在远古时期是矗立华表,确定子午线、定地标的地方。实际上,自然界的南北方向与人的意识中的南北方向是不一样的,子午线的南向稍微偏东。因此每当中午 12 点时,这里的太阳吧并不在正南方向,正午一般在 12 点 5 15 分之间,夏季的时
3、间要偏长一些。因为这里的太阳冬季在东南方向出现,夏季在东北方向。冬季与夏季的日照时间相差 4.5小时。从地理位置和自然生命意义上而言,古人认为一天之中太阳温度最高的时候,不是在子午线以东,而是在子午线以西,是在太阳偏西的时候。人的生命价值的最高升华境界是归西,故这里称西华。西华是娲皇故都,女娲文化底蕴深厚。女娲身上的那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之根、心灵之魂。女娲创世纪神话体现着一种人类精神,并对人类的心灵世界产生重要的影响。从人生哲学的意义而言,人之所以为人,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人总是具有一点儿精神的,一个人如果失去了精神支柱,精神就会垮掉,生命就会失去意
4、义。中华民族在数以万年的历史长河中,从远古到如今,在漫长的人文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一个精神文化的巨系统。这个精神文化的巨系统,主要有自然生态系统、生命系统、种族系统、人文系统,社会系统,技术系统,物质经济系统等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起源可以上溯到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远古神话文化女娲文化。女娲精神中蕴含着多种基本的文化精神元素:诸如母爱精神、创造精神、拼搏精神、奉献精神、包容精神、自立自强精神,人伦自律精神、生生不息精神等等。一、母爱精神 厚德载物 古老而神奇的易经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一阴一阳谓之道。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包阳,充气以为和。”女娲是圣母,人类的母亲,抟土造人,送子继嗣。她为自
5、己创造的人类所呼喊的“妈妈”感到欣慰。女娲对人充满了温情爱意,显露出母亲般的勤劳、聪慧和伟大情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以人为本的关爱精神和母爱精神。女娲被古人称为“阴帝”、“木德王”,是古之圣女,化万物者也。因此,女娲大地的象征,厚德载物。女娲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体现出了一种阴柔、温和、包容、和谐的理性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哲学精神的核心精神。从东西方文化的源头而言,人类文明起源于古老的神话。从神话传承的形式而言,古希腊神话的形式是荷马史诗,远古中国神话形式是女娲经歌。在女娲经歌里,有许多关于女娲的神话。从神话故事的传承意义上讲,神话其实质上就是人话,只是赋予了神秘和传奇的民俗文化色彩。女娲经歌是非常生
6、动,又富有传奇色彩和趣味性的一种民俗文化。女娲经歌是东方民间文化中的生命之歌,也是女娲文化中最经典的部分,是妇女的心声,也是对女娲功德的赞歌。老年斋公们说,六七十岁的斋公担经挑,打经版,有说、有唱、有跳,有苦、有歌。八九十岁的老斋公跳不动了,坐在床上唱经歌,传经歌。在女娲经歌的演唱活动中,体现出了中原妇女的淳朴、善良、温顺、和睦。妇女们在女娲文化活动中表出了很强的团队精神。在妇女身上,母爱是一种强大的生命能量,也是广大妇女人格的共同人格特征。人们常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也是最崇高的爱,无私的爱,最真挚的爱。在女娲经歌里,母爱是女性的生命支柱,也是女性道德的根本所在。有一首女娲经歌里痛哭歌
7、咏母爱唱道:千嘱咐万叮咛贤良儿女,斩恩爱断牵缠春了娘面。娘想儿恨不能一时就见,娘想儿神不守心如刀穿。娘想儿那一天不哭几番,娘想儿无一时泪滴能干。娘想儿只哭的法轮不转,娘想儿只哭的甘露不甜。娘想儿只哭的牙口不闭,娘想儿只哭的全家分散。娘想儿只哭的气不朝元,娘想儿只哭的心田不暖。娘想儿只哭的水火不连,娘想儿只哭的清浊难辩。娘想儿只哭的乾坤不就,娘想儿只哭的神昏气散。娘想儿只哭的不过此关,娘想儿只哭的肝肠裂断。这段经歌把母爱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说明了母子情深,同时也尽情地表现出了母亲对儿女博大的胸怀和真情的教诲。女娲经歌是妇女用来为女性歌功颂德,感化世人的活教材,也是促进家庭教育,密切母子关系,保障
8、家庭和谐的重要文化因素。在母子关系中,母爱是维系母子关系的道德之源。母爱是母亲对子女的爱,母亲对子女的亲昵、关心、呵护、温柔、热情和慈爱,是人类最高尚的道德情感。母爱是人的一种本能情感,母亲爱子女,不论男女,不论美丑,不论健壮或体弱,不论聪明和愚钝,甚至不论儿女善良或凶恶。因此,母爱这种情感,作为一种本能,甚至是可以没有爱的理由的。母爱是一种大爱,真爱,慈爱,甚至是一种痴爱、狂爱。母亲对子女的道德情感是一种血浓于水的爱,这种血缘之爱不仅是一代人、一辈子,而是几代人,几辈子。一个妇女不仅爱自己的子女,而且还爱自己的子孙,这甚至于比爱自己的子女还亲,人们称这种情感叫做隔辈儿亲。因此,母爱是一种永恒
9、的爱,始终是一种热血情怀的坚持,从生到死。母爱是一种无私的奉献,母亲用自己的生命呵护儿女的生命,用痛苦换回孩子的幸福,甚至用耻辱换回儿女的生存。母爱是一种生命的能量,因为有此能量,母亲为了孩子,母亲总是那么坚毅无比;母爱蕴涵着智慧,为了孩子,母亲总是那么无所畏惧,无所不能;母爱中蕴涵着巨大的精神力量。人类最伟大的爱,最无私的爱是母爱。东方女性是伟大的女性,因为东方妇女在远古时期就具有母爱精神,不论是从人的生命的孕育,或是到生命的发展,母爱精神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当今社会中弃婴行为,做性别鉴定后流产、引产行为,实质上都是一种母性道德的沦丧现象。从生命的意义上,不论是什么人,都应当关心生命,热爱生
10、命,敬畏生命,而不应该肆意践踏生命。古人非常敬畏生命,因此古人把活着当做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古人对生感到很伟大,认为“天地之大德曰生”。因此,在传统文化中,不论是人生的年月和日期,甚至是出生的时辰,都赋予非常丰富的人生意义。顺其自然是最大的道德,如今妇女生育的剖腹产,打破了人生的尊严和自然规律,人为地生命出生时间的控制实质上是对自然地亵渎。从敬畏生命的意义言,古人为了能够使人敬畏生命,对生命介入了神奇的灵魂和鬼魂概念,如果一条生命无辜被掠夺,生命就会转化为灵魂和鬼魂。尤其是鬼魂是很可怕的,那些屈死的冤魂化作厉鬼,对人的报复行为不仅是很严厉的,很残酷的,而且也是很神奇和诡秘的,甚至于是人不可抗拒的
11、,因此是非常恐惧和不可思议的。这使最早的巫婆智慧女人对生命呵护的手段。二、创造精神 造人补天 女娲文化源流于古老而美丽的神话。神话是民族文化精神的起源。在女娲经歌中,古人把女娲称为“无生母”(万物之母),古人认为,人类发展的起源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女娲造人是“从无生到有生”,正是体现了这样的一个伟大的历史壮举。在女娲经歌里,有不少内容都能够体现出女娲文化中的创造精神。女娲造人,制嫁娶,定婚姻,造笙簧,这是远古时代的伟大创造,是创世的具体体现,也是东方文化的奠基工程。从 女娲姑娘从哪来中可以看出女娲经歌中创造精神。女娲姑从哪来 女娲姑娘从哪来,女娲姑娘从南来;头没帽子,脚没鞋,身披树叶累满怀;
12、一心一意造世界,造的泥人儿藏集来;造太阳、造月亮、造的黄河通大梁;造的大路有人走,造的人小路有人行;造的禾苗向上争,又造一个大会厅;三年满、四年园,五年头上才造全;我把世界全造好,真心弟子来送宝;我把世界造亭当,真心善人来进香;叫你传、你都传,浑身铁索管解完。这首女娲经歌女娲姑娘从哪来主要是说女娲创造世界的神话故事。“女娲姑娘从哪来?”“头没帽子脚没鞋,”“身披树叶累满怀。”这些语言简单明了,非常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了女娲的形象。马克思在谈到希腊艺术时曾指出:“任何神话都是用想像和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可见,任何神话文化都富有浓厚的幻想色彩。有学者在对远古文化史料
13、记载的综合研究和分析基础上,对女娲的功绩作了如下的概括:一是抟土造人,创造了人类;二是炼石补天,拯救了人类;三是同辈成婚,繁衍了人类;四是制定了婚姻制度,教化了人类;五是创造了笙簧音乐,娱乐了人类。这些功绩体现了远古时期母系氏族公社妇女的人文精神,也是中华人文精神的起源。正如淮南子览冥篇中所赞颂的:女娲文化精神“考其功烈,上际九天,下契黄垆;名声被后世,光辉熏万物。”所有这些神话传说中对女娲功绩的颂扬和赞美,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子孙对祖先的尊重和热爱,而且更彰显了由此形成的女娲文化蕴含的所具有的深刻内涵和文化精神。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创造精神。在东方文化中,女娲文化实质上就
14、是创世纪文化。太平御览:女娲在造人之前,于正月初一创造出鸡,初二创造狗,初三创造猪,初四创造羊,初五创造牛,初六创造马,初七这一天,女娲用黄土和水,仿照自己的样子造出了一个个小泥人。女娲抟土造人、造鸡、造狗、造羊、造猪、造牛、造笙簧音乐,可以说构建了生命的世界,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女娲造人的时候,是因为那个时候地球遭受了一场宇宙的撞击,世界是一个荒芜的世界,没有人民,于是女娲才抟土造人。女娲造人不息,她为了让人布满世间,不仅坚持用手捏,而且用枯藤搅动泥浆,挥洒泥土造人,充分展示了女娲为人类的繁衍而不懈努力的奉献精神。在中原文化中,人们时常好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人。在数以万年的人类生活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华民族 文化 精神 源头 220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