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热传递7、热辐射教学设计40566.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热传递7、热辐射教学设计4056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热传递7、热辐射教学设计40566.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第二单元 热传递 7、热辐射 【主要概念】机械能、声、光、电、热、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涉及课标】6.3 热可以改变物质的状态,以不同方式传递,热是人们常用的一种能量表现形式。6.3.3 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5-6 年级: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热传递的现象,知道热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举例说明影响热传递的主要因素,列举它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教材分析】本课是热传递单元的第三课,是继“热传导”、“热对流”之后,引导学生认识热量的另外一种特殊传递方式热辐射。教材通过四个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热辐射的概念:一是感知生活中热辐射形式的存
2、在,让学生初步了解还有一种与热传导、热对流不同的传热形式热辐射,教材呈现了两个常见的生活场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场景进行模拟感受。二是制作“简易太阳能灶”,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进一步了解热辐射受哪些条件影响,同时培养对工程技术的研究兴趣。三是借助生活中常见工具让学生理解很多情况下热传递的方式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方式同时存在的。第四个活动是在活动三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实际场景独立分析三种传热方式有哪些异同,并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分析结果,这个活动既能让学生在寻找相同与不同中加深对三种传热方式的理解,也能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于热的传递不仅有生活经验,还有
3、一定的认知基础,在四年级学习了冷和热知识,强调运用实验观察的方法,掌握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变化可以使物体产生体积和形态的变化。因此对于热学知识,在小学阶段 2 学生经历了“进阶”的学习过程。此外,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强化学生对“物质是运动的”这一核心观点的理解,在前期从宏观层面学习机械运动的基础上,本单元学生借助一些表象来了解微观运动,为初中学习分子热运动提供了丰富的认知基础。【教学目标】1.通过“模拟小火炉”、“模拟真空环境”的热的传递实验,知道热辐射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2.通过分析、比较传导、对流、辐射,知道热传递特点是热从高温传向低温。3.通过分析生活中具体事例,认识到日常工作生活中,传导
4、、对流、辐射一般是两种或三种同时存在,对我们影响很大。4.通过学习热辐射特点,愿意利用课后时间,尝试设计制作简易太阳灶。【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生活感受和动手测量,了解热辐射的传递形式和影响条件。难点:能够独立分析某个场景中存在的热传递方式。教学准备】教师材料:真空罩、抽气筒、数字温度计、浴霸灯、灯罩、电烙铁、电水壶、小型电暖气 学生分组材料:模拟小火炉、粗无烟香、打火机、测温枪(可以测物体温度)、记录单【教学过程】一、生活经验导入(一)感知太阳的热量传到地球上的热传递方式 师:同学们,白天与晚上相比,什么时候的温度高?生:白天 师:什么原因使白天的温度高?生:太阳 师:我们把像太阳这样产生热
5、量的物体叫做热源。那太阳这个热源将热量传递到地球上,运用的是哪一种热传递的方式?我们学过了传导和对流两种热传递的方式,那太阳的热量传到地球的热传递方式属于哪一种呢?(画图地球与太阳)(二)小组内交流一下,完成实验记录单。分析传导和对流的特点,初步感知热辐射的热传递方式 传导需要直接接触;对流需要气体和液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并且都是不同时受热的,都是从温度高传到温度低。那太阳传递到地球的热传递的方式即不属于传导也不属于对流。3(三)小组汇报,分析热辐射的特点 师:如果太阳到地球的热传递的方式即不属于传导,也不属于对流,那我们姑且称它为第三种传热方式,那这种传热方式有什么特点?生:不需要物体(固
6、液气)也能传递热;传递的方向是四面八方。【设计意图:通过对太阳热量传递到地球的分析,借助前两课的已有概念,运用比较法和排除法,引导发现热辐射这一传热方式的特点。】二、设计实验验证热辐射特点(一)小火炉实验发现热辐射现象,并能够提出传播介质的问题。1.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一热传递方式的特点。2.引出“模拟小火炉”实验,建立实验材料与太阳到地球这一传热方式的类比关系。出示实验材料(模拟火炉、无烟香、打火机、额温枪)。3.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的疑问。4.学生汇报,由学生来解答学生的疑问。学生汇报:上方的传热方式是对流,侧面与底部是热辐射 预设学生疑问:如果没有空气还能传递热吗?5.出示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五 年级 上册 科学 第二 单元 传递 热辐射 教学 设计 40566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