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人教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574.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人教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57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人教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574.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 1 页 共 7 页 从种到界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二节 从种到界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2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二、能力目标 尝试对生物分类的方法。三、情感态度目标 1形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2形成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二、教学难点 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围绕生物分类的不同等级这一重要概念,以狼列入分类系统为实例,帮助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系统七个不同的分类等级,了解“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从而明确生物分类的意义。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生物分类的方法已经
2、初步进行尝试。本节继续在训练生物分类的基础上,掌握分类单位和生物分类的意义。三、设计思路 本节以“尝试对生物分类的方法”为能力训练目标,因此所有设计活动围绕“生物分类的方法”这一概念开展。首先,以学生熟悉的常识经验引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单位;其次,以“狼在动物分类中的位置”为例,认识七个等级分类单位;然后,自主学习“双命名法”,认识“国 第 2 页 共 7 页 际通用名”,为尝试分类做准备;最后,设置新发现物种需分类的情境,让学生解决对新物种的分类,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理解生物分类的意义,达成学习目标,突破重点和难点。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小组活动法等。五、教学手段 教学课件
3、 PPT 展示。六、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第 3 页 共 7 页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 新课【提问】如何在世界地图上快速找到学校所在地?(展示世界地图)【引导】洲、国、省、市、县、镇和街是行政区划由大到小的等级。生物学家为了对生物进行分类,制定了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板书:分类等级)【回答】依次查找亚洲、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郫县、郫筒镇、和平街。以学生常识经验为切入点,激发 学 生 兴趣,引出本节内容。探究 新知【过渡】下面让我们看看狼是如何被列入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的。【提问】对生物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观察活
4、动】(展示图片“狼在动物分类中的位置”图)观察图片,回答问题。【回答】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讨论汇报】小组活动。依据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仔细观察,列出“属”这一等级生物的共同特征,然后再列出“纲”、“界”这两级的生物体共同特征,发现规律。小组汇报。以上节课知识为基础,尝试对动物进行分类。分组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合作和探究能力。第 4 页 共 7 页【提问】(1)“属”“纲”和“界”等分类等级,每一级的共同特征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2)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等级是什么?(3)共同特征越多,说明它们之间亲缘关系如何?【小结】生物学家将每“种”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详尽的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第二 种到界 优质课 教学 设计 精品 574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