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蒸汽供暖系统的形式及特点23269.pdf
《低压蒸汽供暖系统的形式及特点2326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压蒸汽供暖系统的形式及特点23269.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低压蒸汽供暖系统的形式及特点 1.双管上供下回式低压蒸汽供暖系统 图 1 是双管上供下回式系统,该形式是低压蒸汽供暖系统经常采用的一种形:式。从锅炉产生的低压蒸汽经分汽缸分配到管路系统。蒸汽在自身压力的作用下,克服流动阻力经室外蒸汽管、室内蒸汽主管、蒸汽干管、立管和散热器支管进入散热器内。蒸汽在散热器内放出汽化潜热变成凝结水。凝结水从散热器流出后,经凝结水支管、立管、干管进入室外凝结水管网流回锅炉房内凝结水箱,再经凝结水泵注入锅炉,重新被加热变成蒸汽送入供暖系统。图 1 双管上供下回式低压蒸汽供暖系统 1 室外蒸汽管 2 室内蒸汽主管 3 蒸汽干管 4 蒸汽立管 5 散热器 6 凝结水立管 7
2、 凝结水干管 8 室外凝水管 9 凝结水箱 10 凝结水泵 11 止回阀 12 锅炉 13 分汽缸 14 疏水器 15 空气管 图 2 该系统正常工作的条件如下:(1)散热器的供汽压力应符合要求 蒸汽供暖系统散热器内蒸汽和空气是交替存在的。供汽之前,散热器内充满空气。供汽后,一定压力的蒸汽克服阻力进入散热器,将散热器内的空气排出去。如果供汽压力符合要求,如图 2(a)所示,进入散热器的蒸汽量恰好能被散热器表面冷凝成水,散热器内全部充满蒸汽,空气能完全排净,散热器内壁上形成一-层凝水薄膜。而且凝水能及时顺利地流出,不在散热器内积留,此时散热器表面温度和放热量都能达到要求。在该系统供汽立管中,凝结
3、水与蒸汽逆向流动,运行时容易产生噪声,特别是系统刚开始运行时,因凝结水较多容易发生水击现象。在实际运行中,为了防止供汽压力过高时,未凝结的蒸汽窜入凝结水管,并且能顺利排除管路沿途和散热设备内的凝结水,避免出现水击现象,低压蒸汽供暖系统一般在分气缸的下部、蒸汽管路可能积水的低点处、每组散热器的出口或每根立管的下部设置疏水器。图 2 蒸汽在散热器内放热情况 1 蒸汽 2 凝水 3 空气 如果供汽压力较高,如图 2(a)所示,供汽量超过了散热器的凝结能力,便会有未凝结的蒸汽窜入凝水管,散热器表面温度和放热量超过设计要求,造成房间过热。如果供汽压力较低,如图 2(b)所示,进入散热器的蒸汽量减少,不能
4、将散热器内的空气完全排净,由于低压蒸汽的密度比空气小,低压蒸汽将只占据散热器的上部空间。凝结水在散热器的下部流动,空气停留在蒸汽与凝结水之间,减少了蒸汽与散热器的接触面积。凝结水因蒸汽饱和分压力降低、器壁散热和空气的吸热而发生过冷却,这会降低散热器表面温度,造成房间供热量不足,温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通常低压蒸汽供暖系统散热器内蒸汽压力应与大气压力接近并略高一点,以使蒸汽在正压下凝结放热。低压蒸汽供暖系统的蒸汽始端压力除用以克服管道阻力外,到达散热器入口前尚应保留 15002000Pa 的剩余压力,以克服散热器阻力使蒸汽进入散热器,并能将散热器内的空气驱入凝水管。(2)合理地设置疏水器 疏水器是蒸
5、汽供暖系统特有的设备,它的作用是自动阻止蒸汽通过,及时迅速地排除用热设备和管道中的凝结水、系统中积留的空气和其他不凝性气体。在实际运行中,为了防止供汽压力过高时,未凝结的蒸汽窜入凝结水管,并且能顺利排除管路沿途和散热设备内的凝结水,避免出现水击现象,低压蒸汽供暖系统一般在分气缸的下部、蒸汽管路可能积水的低点处、每组散热器的出口或每根立管的下部设置疏水器。蒸汽沿途流动时管壁散热生成的沿途凝结水有些可能被高速蒸汽流裹带形成高速水滴,有些已经落在管底的凝结水又会被高速蒸汽重新掀起形成水塞,水滴、水塞随蒸汽-起流动,流过阀口、拐弯或向上的管段时,会与管件或管道发生撞击,产生很大的噪声、振动或局部高压,
6、损坏管件接口的严密性和管路支架,这就是水击现象。蒸汽供暖系统应及时排除,管路中的沿途凝结水,避免发生水击现象。蒸汽沿途流动时管壁散热生成的沿途凝结水有些可能被高速蒸汽流裹带形成高速水滴,有些已经落在管底的凝结水又会被高速蒸汽重新掀起形成水塞,水滴、水塞随蒸汽-起流动,流过阀口、拐弯或向上的管段时,会与管件或管道发生撞击,产生很大的噪声、振动或局部高压,损坏管件接口的严密性和管路支架,这就是水击现象。蒸汽供暖系统应及时排除,管路中的沿途凝结水,避免发生水击现象。(3)顺利排除系统内的空气 如图 1 所示的系统中,散热器至凝结水箱之间的凝结水管道横断面里,上部分是空气,下部分是凝结水,凝结水依靠管
7、路的坡度,即靠重力作用流动,这种非满管流动的凝结水管属于干式凝结水管。从凝结水箱至锅炉之间的凝结水管,管道中全部充满了凝结水,这种满管流动的凝结水管属于湿式凝结水管。该系统靠蒸汽压力将散热器内的空气驱入干式凝结水管,空气又通过干式凝结水管上部气空间进入凝结水箱,从凝结水箱上部的空气管排出系统。凝结水箱_上空气管的作用不仅可以在系统启动和正常运行时,将系统里的空气排除出去,还可以在系统停止工作时,经空气管向系统补充空气,以防止系统停止送汽后,因系统内积存的蒸汽凝结,体积大大收缩而产生真空,避免从系统不严密处吸入大量空气而影响系统正常运行。2.双管下供下回式低压蒸汽供暖系统 如图 3 所示为双管下
8、供下回式低压蒸汽供暖系统。该系统的室内蒸汽干管与凝结水干管同时敷设在地下室或特设的地沟内。在室内蒸汽干管的末端设置疏水器以排除室内沿途凝结水。在该系统供汽立管中,凝结水与蒸汽逆向流动,运行时容易产生噪声,特别是系统刚开始运行时,因凝结水较多容易发生水击现象。在实际运行中,为了防止供汽压力过高时,未凝结的蒸汽窜入凝结水管,并且能顺利排除管路沿途和散热设备内的凝结水,避免出现水击现象,低压蒸汽供暖系统一般在分气缸的下部、蒸汽管路可能积水的低点处、每组散热器的出口或每根立管的下部设置疏水器。散热器至凝结水箱之间的凝结水管道横断面里,上部分是空气,下部分是凝结水,凝结水依靠管路的坡度,即靠重力作用流动
9、,这种非满管流动的凝结水管属于干式凝结水管。从凝结水箱至锅炉之间的凝结水管,管道中全部充满了凝结水,这种满管流动的凝结水管属于湿式凝结水管。蒸汽沿途流动时管壁散热生成的沿途凝结水有些可能被高速蒸汽流裹带形成高速水滴,有些已经落在管底的凝结水又会被高速蒸汽重新掀起形成水塞,水滴、水塞随蒸汽-起流动,流过阀口、拐弯或向上的管段时,会与管件或管道发生撞击,产生很大的噪声、振动或局部高压,损坏管件接口的严密性和管路支架,这就是水击现象。蒸汽供暖系统应及时排除,管路中的沿途凝结水,避免发生水击现象。3.双管中供式低压蒸汽供暖系统 如图 4 所示为双管中供式低压蒸汽供暖系统。如果多层建筑顶层或顶棚下不便设
10、置蒸汽干管时,可采用中供式系统,中供式系统不必像下供式系统须设置专门的蒸汽干管末端疏水器,总立管长度也比上供式小,蒸汽干管的沿途散热也可得到有效利用.图3双管下供下回式系统 图 4 双管中供式系统 4.单管上供下回式低压蒸汽供暖系统 如图 1-6-6 所示为单管上供下回式低压蒸汽供暖系统。该系统采用单根立管,可;节省管材。蒸汽与凝结水同时流动,不易发生水击现象。但底层散热器易被凝结水充满,散热器内的空气无法通过凝结水干管排除。由于散热器内低压蒸汽的密度比空气小,通常在每组散热器的 1/3 高度处设置自动排气阀,其作用除了运行时使散热器内空气在蒸汽压力的作用下及时排出,还可以在系统停止供汽,散热
11、器内形成负压时,通过自动排气阀迅速向散热器内补充空气,防止散热器内形成真空破坏散热器接口的严密性,而且,可以使凝结水排除干净,下次启动时不再产生水击现象。二、低压蒸汽供暖系统的凝结水回收方式 蒸汽供暖系统的凝结水是锅炉高品质的补给水,应尽可能多地回收符合质量要求的凝结水。这可以减少水处理设备,降低系统造价和运行管理费用。凝结水回收时应考虑利用好二次蒸汽,减少热能损失,避免出现水击现象。低压蒸汽供暖系统凝结水回收方式主要有重力回水和机械回水两种形式。1.重力回水系统 蒸汽供暖系统凝结水依靠自身重力流回锅炉房的系统称为重力回水系统。图 6 单管上供下回式系统 如图 7 所示为重力回水低压蒸汽供暖系
12、统示意图。该系统锅炉产生的蒸汽靠自身压力的作用,克服流动阻力进入散热器,将散热器内的空气排入水平干式凝结水管,通过干式凝结水管末端的空气管 B 排出系统。由于散热器内低压蒸汽的密度比空气小,通常在每组散热器的 1/3 高度处设置自动排气阀,其作用除了运行时使散热器内空气在蒸汽压力的作用下及时排出,还可以在系统停止供汽,散热器内形成负压时,通过自动排气阀迅速向散热器内补充空气,防止散热器内形成真空破坏散热器接口的严密性,而且,可以使凝结水排除干净,下次启动时不再产生水击现象。空气管的作用除了在正常运行时排出系统内的空气外,还可以在停止供汽时向系统内补充空气,防止散热器内蒸汽凝结时形成真空,将锅炉
13、内的水倒吸入凝结水管和散热器内,破坏系统的正常运行。图 7 重力回水低压蒸汽供暖系统示意图 在散热器内蒸汽凝结放热变成凝结水,凝结水靠重力作用克服管路流动阻力和锅炉压力返回锅炉,再重新被加热成蒸汽。在重力回水低压蒸汽供暖系统中,总凝结水立管与锅炉直接相连,系统未运行时锅炉和总凝结水立管中的水位在 I 一 I 平面上。系统运行后,在蒸汽压力的作用下,总凝结水立管中的水位将升高至 II 一 II 上,升高值为 h。因为系统中水平干式凝结水管末端设空气管与大气相通,所以 h 值即为锅炉压力折合的水柱高度。该系统若想使空气能顺利通过干式凝结水管末端的空气管排除,就必须将水平干式凝结水管设在 II-II
14、 水面之上,要求留有 200250mm的富裕值,从而保证水平干式凝结水管和散热器内不致于被凝结水淹没,保证系统正常工作。重力回水低压蒸汽供暖系统形式简单,不须设凝结水泵和凝结水箱,不消耗电能,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较低,适用于小型系统、锅炉蒸汽压力要求较低和建筑物有地下室可利用的情况。如果供汽压力较低,进入散热器的蒸汽量减少,不能将散热器内的空气完全排净,由于低压蒸汽的密度比空气小,低压蒸汽将只占据散热器的上部空间。凝结水在散热器的下部流动,空气停留在蒸汽与凝结水之间,减少了蒸汽与散热器的接触面积。凝结水因蒸汽饱和分压力降低、器壁散热和空气的吸热而发生过冷却,这会降低散热器表面温度,造成房
15、间供热量不足,温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通常低压蒸汽供暖系统散热器内蒸汽压力应与大气压力接近并略高一点,以使蒸汽在正压下凝结放热。低压蒸汽供暖系统的蒸汽始端压力除用以克服管道阻力外,到达散热器入口前尚应保留 15002000Pa 的剩余压力,以克服散热器阻力使蒸汽进入散热器,并能将散热器内的空气驱入凝水管。2.机械回水系统 如果系统作用半径较大,供汽压力较高(供汽压力超过 20kPa),凝结水不可能靠重力直接返回锅炉。可考虑采用机械回水系统。如图 2 所示,凝结水先靠重力作用流入用户凝结水箱进行收集,再通过凝结水泵加压后返回锅炉房,这种系统称为机械回水(或加压回水)系统。该系统要求用户凝结水箱应布置
16、在所有散热器和水平干式凝结水管之下,进入凝结水箱的凝结水管应作成顺水流下降的坡度,以便于散热器流出的凝结水能靠重力流入凝结水箱。第二节蒸汽供暖系统的管路布置 蒸汽供暖系统管路的布置要求基本上与热水供暖系统相同,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水平敷设的供汽和凝结水管道,必须有足够的坡度并尽可能地使汽水同向流动,这是为了能够顺利排除凝结水和空气,及检修时泄水的需要。蒸汽干管汽水同向流动时,坡度值 i=0.003,不小于 0.002;蒸汽干管汽水逆向流动时,坡度值不小于 0.005;水平凝结水干管,坡度值 i=0.003,不小于 0.002;散热器支管坡度值 i=0.1,应设成沿流向降低的坡度。(2)布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低压 蒸汽 供暖 系统 形式 特点 2326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