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二23181.pdf
《12《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二2318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二23181.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8 12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二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学会本课 5 个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二)能力训练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2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 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自然之美,语言文字之美,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提高鉴赏美的能力。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创设情境法、引导法、点拨法。(二)学生学法 借助词典及书上注释自读感悟。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8 (二)难点 体会
2、作者的思想感情。(三)疑点“应怜屐齿印苍苔”的含义及它与“小扣柴扉久不开”的关系。(四)解决办法 1多读品味。2发挥小组优势,讨论交流。3教师引导,提供插图投影片,适当点拨。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激趣导入,指导学生自学古诗,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提供媒体展示,随机评价,布置作业。(二)学生活动设计 课前预习,课堂自读感悟,讨论交流,朗读与背诵,为古诗配画。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古诗是同学爱读爱背的文学体裁。背诵理解古诗对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是最有效的做法了。今天我们来学习3/8 宋代三位大诗人的作品。板书:12 古诗三首 2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学习第一首游园不值。
3、(二)自学、探究游园不值 1读通全诗。2自主探究诗句意思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3小组合作,共同探讨,教师巡视指导。(三)汇报自学收获 1指定一个小组的代表到台上来,给大家讲这首诗。(教师用电脑呈现写有这首诗的字幕片,或直接用投影。)在学生讲的过程中,其他人可以发表不同的看法,可以质疑;这名“小老师”如答不上来或答不对,可由其他学生代答,学生都不会可由老师点拨。2在学生充分发表看法后,师生共同整理,梳理出通畅的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l)关于题目。游园不值:意思是游览花园,没能进去,因而没游成。不值:没有遇到。(2)“应怜屐齿印苍苔”的含义及与下句的关系。师引导:这句诗除了要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
4、,要想弄清含义还要调整词序,还要弄清各个部分的主语。应:大概,表示推测。4/8 怜:在诗中是爱惜的意思。展齿:古时的木底鞋下的横梁。这里指鞋底。苍苔:生长在地上的青苔。“怜”什么?是屐齿还是苍苔?学生比较后,觉得“苍苔”柔弱纤细,应该“怜”苍苔。是谁“怜苍苔”呢?当然是园子的主人。这句怎样调整才通顺?“应怜苍苔屐齿印”。通顺的意思是:大概是(花园的主人)太爱惜苍苔,(怕被我的)木鞋底踩坏。第一句意思明确了,学生自然明白因为园子主人“怜苍苔”,所以才有“小扣柴扉久不开”,一因一果。(3)关于“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的理解。a表面意思:园子里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红杏已经探出墙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三首 12 古诗 教学 设计 2318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