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2155.pdf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215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2155.pdf(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1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教学内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本 P39-72页【学情与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由 6,7的认识和加减法,8,9的人认识和加减法,10 的认识和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构成,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 20 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学生在学前教育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掌握 6-10各数的书写和各数的组成,以及 6-10的加减法,学生不会觉得太困难,但是让学生建立连
2、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概念可能比较困难。【学段课程标准】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实物的顺序和位置。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交流。2.理解“”、“”、“=”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 20 以内的加减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4.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单元学习重、难点】正确数出 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会比较这些数的大小,熟练掌握 10 以内数的组成。掌握 10 以内的加减法以及 10 以内的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单元学习目标】1.熟练数出 6-10各数,会读、写这些数,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掌握 6-10各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掌握 10 以内各数的组成。3.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4.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5.比较熟练地口算 10 以内的加减法。6.比较熟练地进行 10 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课时安排】6、7 的认识和加减法:7 课时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2 8、9 的认识和加减法:5 课时 10 的认识和有关 10 的加减法:3
4、课时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3 课时 整理和复习:2 课时 第 1 课时 6 和 7 的认识【学习内容】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 39 页到 40 页【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主题图和动手操作,能正确地数出 6、7 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写 6、7。能正确的用 6、7 表示物体的个数、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通过摆一摆,会排出 6、7 的顺序、会比较 6、7 的大小。3.通过动手拨珠子、看直尺和点子图等活动,认识“”“”“=”的含义,能准确无误的用这些符号表示出数的大小。【学习重点】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 6 和 7 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 6 和 7。【学习难点】知道 7 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 7
5、以内数的大小。【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数字?你们想知道更多的数字吗?你们想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吗?猜一猜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板书课题:6 和 7 的认识)学生齐读课题。二、学习新知 1.教学数数。多媒体出示主题图。(1)仔细看大屏幕,图上有些什么?(2)请问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3)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3 教师评价学生数的方法。(4)数一数,有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你们是怎样数出椅子的数量的?学生汇报数法。(5)谁能从 1 数到 7,再从 7 数到 1?指名数数。学生活动:同桌互相数一数。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要做一个
6、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人。你们能做到吗?我们刚才是按顺序来数数的。在数数过程中我们发现:数到 5 以后再数一个就是 6 个,接着在 6 上再数一个就是 7 个,7比 6 多 1,6 比 5 多 1。2.教学认数。(1)同学们再数一数第 39 页下面的人物图和点子图,看分别有多少个。(学生汇报)(2)教学活动:贴出包括 6 和 7 在内的数字卡片。学生活动:齐读并从数字卡片中找 6 和 7。(3)仔细观察一下,数字 6 和 7 的形状分别像什么?指名回答:6 像哨子,7 像镰刀。学生活动:同桌互相说一说。(4)请你分别数出 6 根小棒和 7 根小棒,并分堆放好。学生活动:学生自己分别数一数,摆
7、在桌子上。用手中的 6 根小棒和 7 根小棒分别摆摆,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3.教学数序。(1)教师活动:用计算器先拨 1 颗珠子,再拨 1 颗珠子,总共拨了 5 颗珠子。学生活动:数一数 1,2,3,4,5(2)5颗珠子再添 1 颗是几?6 颗珠子再添一颗是几?(3)课件出示直尺图(在相应位置标出 0,1,2,3,4,5,(),(),)你们能把图上的数填完整吗?6 和 7 应该写在什么地方?谁能从 1 正数到 7,从 7 倒数到 1?学生活动:单独数,拍手集体数。(4)5 的后面是谁?6 的后面是谁?7 的前面是谁?学生抢答。4.教学比较大小。学生活动从学具袋里先数 5 个圆片,再数出 6 个
8、图片,最后数出 7 个图片。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比比看,谁比谁小?课件出示:5()6,6()7。括号里填什么?用什么符号表示?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5 小于 6,6 小于 7,谁比谁大呢?谁会说呢?5.教学序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4 (1)教师让 6 名学生到讲台前。从左数第 6 个同学是谁?从右数第 6 个同学是谁?(指名回答)(2)课件出示教材第 40 页图 一共有()缸鱼。从左边数,第七缸有()条鱼,有七条鱼的是第()缸。学生活动:数一数,填在教材上,集体订正。6.指导写法。6 的写法,下半圆要圈起来;7 比较好写。在日字格里板书 6,7.学生在教材上描红。三、课堂练习
9、。1.完成书本上 43 页第 1 题完按顺序填数(评价目标 1)2.完成书本上 43 页第 2 题(评价目标 2)四、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第 2 课时 6 和 7 的组成【学习内容】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本第 41 页【学习目标】1.通过摆一摆和说一说的活动,理解和掌握 6 和 7 的组成,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2.摆学具的过程中感受 6 和 7 的组成,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3.通过联想,看到一组 6 或者 7 的组成,会想到另一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重点】掌握 6 和 7 的组成【学习难点】掌握 6 和 7 的组成。【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
10、昨天我们学习了 6和 7的认识,说一说你观察到身边有哪些事物的数量可以用 6或 7 来表示。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5 二、学习新知 1.6的组成。(1)老师这有 6 个桃子,我想把它们分给两个小朋友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分法。6 可以分成 1 和 5,6 可以分成 2 和 4,6 可以分成 3 和 3,6 可以分成 4 和 2,6 可以分成 5 和 1。(2)总结分法。看到这些分法,你能发现什么?我们可以将这些分法总结成这样 3 种。第一组:6 可以分成 1 和 5,6 可以分成 5 和 1。第二组:6 可以分成 2 和 4,6 可以分成 4 和 2。第三组:6 可以分成 3 和 3。2
11、.7的组成。刚才老师藏起了一个桃子,应该是共有 7 个桃子,7 个桃子怎样分给两个小朋友呢?请拿出七个学具来分分看,有几种分法?学生汇报分法,教师板书。第一组:7 可以分成 1 和 6,7 可以分成 6 和 1。第二组:7 可以分成 2 和 5,7 可以分成 5 和 2。第三组:7 可以分成 3 和 4,7 可以分成 4 和 3。看到每一组,你可以想到什么?3.试着记住 6 和 7 的组成。比一比,看谁记得最快。4.游戏巩固。(评价目标 1)(1)猜数:老师左手拿 2 面小红旗,右手和左手合起来有 6 面小旗。知道右手拿了几面小旗吗?(2)一个学生伸出 3 个手指头,另一学生也用手指头表示一个
12、数,要求两人的手指头组成6 和 7。(3)师生一起玩拍巴掌,学猫叫的游戏,让拍手次数与学猫叫次数组成 6 或 7。三、课堂练习 1.教师出示教材第 41 页的做一做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评价目标 1)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材第 43 页练习九的第四题。(评价目标 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6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6 和7 的组成,并能快速对6 和7 这两个数字进行分解同学们掌握得都不错。那么,你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有那些收获呢?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帮助解决?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第 3 课时 6 和 7 的加减法【学习内容】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 42 页【学
13、习目标】1.通过结合情境图,能根据一幅画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能说出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不变。2.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的活动,会做得数是 6 和 7 的加法及 6 减几、7 减几的减法,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3.通过摆一摆、连一连、填一填等方式,理解“一图四式”,体会加减法关系,能看图正确的说或写出算式。【学习重点】掌握得数是 6 或 7 的加法及 6 减几,7 减几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或两道减法算式,并且算出得数。【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都会计算得数是 2,3,4,5 的加法和 5,4,3,2 减几的减法。那么大家会计
14、算得数是 6 或 7 的加法及 6 减几,7 减几的减法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板书课题:6 和 7 的加减法)二、学习新知 1.教学一图两式。(1)学生摆小棒(两人一组面对面坐)同学们,一边摆 5 根,一边摆 1 根,你能根据摆的小棒图写一道加法算式吗?(2)学生交流自己写的算式。(教师板书可能出现的算式:5+1=1+5=)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7 学生回答。(3)如何计算 5+1和 1+5呢?同桌相互说一说。(4)引导学生比较 5+1=6和 1+5=6的异同。请同学们细细观察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相同点又在哪里?(5)两个一组在桌面上摆 6 个圆片,先去掉 1
15、 个,并让学生根据摆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6-1=5,然后再从 6 个圆片里去掉 5 个,学生根据摆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 6-5=1。2.教学摆一摆。(1)课件展示摆花的情景图,学生跟着用纸花摆一摆。同学们能根据摆的纸花计算 4+2和 2+4吗?学生摆后再计算,说说计算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2=6 2+4=6,引导学生算:6-2=(),6-4=(),比较这两道算式。(2)课件展示摆小棒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计算。5+2=()2+5=()7-2=()7-5=()(3)课件展示摆三角形的情景图,学生看图计算。3+3=(),6-3=()3.教学书写算式。(1)教师示范,并讲解写算式的要求。(2
16、)学生练习写算式。(3)学生交流并相互评价所写的算式。三、练习 1.完成教材第 42 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 44 页练习九第 6 题。3.游戏接龙。游戏规则:(1)内容:巩固 7 以内的加减法。(2)让学生分若干组,每组先让一个学生出一道题,请下一位同学算出得数,这位同学算出得数后,再用这个得数开头出一道题,请他的下一位同学来算以此类推。如:1+3=4,接 4-2=2,接 2+4=6。教师限时,看哪个组说得又对又多。四、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8 第 4 课时 练习课【学习内容】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第 43-45页练习九【学习目标】1.
17、通过结合情境图,能根据一幅画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能说出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不变。2.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的活动,会做得数是 6 和 7 的加法及 6 减几、7 减几的减法,能熟练地、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3.通过摆一摆、连一连、填一填等方式,理解“一图四式”,体会加减法关系,能看图快速正确的说或写出算式。4.通过摆一摆、连一连、填一填等方式,理解“一图四式”,进一步体会加减法关系。【学习重点】认识数字 6,7的组成。【学习难点】掌握数字 6,7的组成和正确进行加减。【学习过程】一、基础练习 1.填空。(课件出示)(1)按顺序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数。(),1,2
18、,(),(),5,(),7(2)上面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3)5 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的一个数是()(4)与 6 相邻的两个数是()和()。(5)上面比 4 大的数有()。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分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准确率最高。2.指名学生快速说出结果。(课件出示)1+5=()2+5=()6+1=()7-5=()6-5=()7-1=()二、指导练习 1.教材第 43 页练习九第 2 题。学生先读题,明白题目意图。请同学们数一数,然后独立填空。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9 教师拿出课前准备的正方体,摆出如第 2 题的三幅图,再具体数一数,与自己的答案比较,看自己的答案是
19、否正确。学生摆一摆,得出答案,集体订正。那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比一比它们的大小。根据常识,可知谁多谁就大。2.教材第 43 页练习九第 3 题。本题着重考察几个和第几的区别意义。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教师提示:根据有无第字来区别,因此右边的 6 只指的是几只,而左边数第 7 只指的是第几。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得出答案,集体订正。3.教材第 44 页练习九第 5 题。学生先读题,明白题目意图根据小猴的说法理解清楚该题的实质就是考查 6 和 7 的加减法。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同桌间相互说说,教师指名汇报。4.教材第 44 页练习九第 7 题。本题着重考察 7 以内数字的计算,着重计算正确。教师提醒学生
20、拿出小棒,比如 6-3,从 6 根小棒里面拿出 3 根,然后看剩下多少根,即为结果。按照此方法算出其他两个算式,得出结果。在学生抄写的过程中,教师强调书写的正确性。5.教材第 44 页练习九第 9 题。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教师指名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怎么想的,集体订正。三、提高练习 1.教材第 45 页练习九第 10,1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教材第 45 页练习九第 12 题。引导学生先观察题目,了解题目大意。教师强调看图写算式,要了解题目大意,弄清运算符号。第一幅的地上上放了 5 块小木板,小熊手里放了 1 块小木板,算式上有数字 5,后面运算符号是 1,那么我们应该怎么
21、计算呢?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10 学生:5+1=6.教师:请同学们继续完成第二幅图,完成算式的计算。学生尝试独立完成,交流讨论。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第 5 课时 解决问题 1【学习内容】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第 46 页【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情境图,掌握带有大括号题目的意思,能说出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2.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看图能看图准确地叙述题意能列出算式。3.通过观察图和同位互说的活动,学会看图提出问题并能准确无误的列出算式和完成计算。【学习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图中大括号和问号的用意。【学习难点】发现问题,提出
22、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好,请看大屏幕!多媒体课件播放两段录像场景。同学们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举出身边的具体实例。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种事吗?谁愿意说给大家听?指名学生回答。生活中的许多事,我们都能用数学知识去解答。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问题,好吗?(好)二、学习新知 1.描述画面内容。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对,秋天到了,秋天多么美丽啊,瞧,谁来了?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11 教师引导学生看课件,并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说得好,同学们接着看(课件展示大括号和问号闪动)现在在我们原来学
23、习的基础上多了一个大括号和一个问号,你们知道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谁来说?要求学生边说边做动作,教师指名回答。2.理解题意并解决问题。同学们谁能完整的说说图上告诉了我们什么,要求什么?教师讲解,左边有 4 只兔子和右边有 2 只兔子是这道题的两个条件,求合起来一共有多少只兔子就是问题。左边有4 只兔子是已知的第一个条件,又跑来2 只兔子是已知的第二个条件,要求出一共有多少只兔子这个问题。根据左边有 4 只兔子和右边有 2 只兔子是这道题的两个条件,你能解答一共有多少只兔子这个问题吗?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学生回答:用加法计算)对了,因为要把这两个部分合起来 加法算式怎样写,谁来写?根据学
24、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4+2=6,同时课件出示该算式。同学们:4,2,6 各指的什么?请学生到屏幕前来讲。三、练习 教材第 46 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指定两名学生写在黑板上。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同学们要注意将6 和7 的计算从算式提升到实际运用当中,学会看图说话,同时学会将图形语言转换成数学语言,注意条件提取的准确性。第 6 课时 解决问题 2【学习内容】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第 47 页【学习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得数为 6 和 7 的减法的计算,然后通过图文结合解答简单的应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12 用题。2.通过图文结合,读懂题意,弄清
25、条件和问题,计算答案,小组讨论。3.在练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认真读题的好习惯,理清解答问题的步骤。【学习重点】图文结合解答简单的应用题【学习难点】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复习一下!我们在本单元解决问题 1 中学到了什么呢?你能算一算图中有多少只青蛙吗?得出你的答案,然后小组交流。二、学习新知。1.观察主题图。夏天的郊外可真漂亮啊!荷花都开放了,瞧!小青蛙们也忍不住出来游玩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可爱的青蛙吧!(课件出示教材第 47 页的主题图)学生思考,组内交流,得出:大括号表示一共有 7 只青蛙,?只表示荷叶上的青蛙数量不清。2.课件接着演示:有 2 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单元 10 认识 加减法 人教版 小学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教案 215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