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3429.pdf
《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342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3429.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 文章简介:一、学生思想道德的根本状况一理想与追求调查显示,当今的中小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他们更务实、更现代、更人性,也更重视个人的开展,这是社会的人本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化的具体表达。无庸质疑,这一代的中小学生是历史上最优秀的一代,他们的独立性很强,不来虚的,失去了崇高的理想,但却有扎实的追求,虽然在太强调一、学生思想道德的根本状况 一理想与追求 调查显示,当今的中小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他们更务实、更现代、更人性,也更重视个人的开展,这是社会的人本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化的具体表达。无庸质疑,这一代的中小学生是历史上最优秀的一代,他们的独立性很强,不来虚的,失去了崇高的
2、理想,但却有扎实的追求,虽然在太强调自我的时候可能忽略了对别人的照顾;他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时候,可能对社会的责任想的不多,但这些都不能否认这一代人本质的优点。1、功利的学习目的,务实的人生态度。人生的意义何在?这是一个表达人生价值取向的重的问题。调查显示,接近半数的学生把金钱、地位和安逸的生活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在被问及你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时,多数学生选择了为自己以后能找个好工作,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了报效祖国,效劳群众。可见,昔日学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在-今天学生身上以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功利的人生态度。日益剧烈的社会竞争让孩子们早早地感受到了生存的压力。他们目睹了下岗的危
3、机,暴富的神奇,逐渐拉开的贫富差距使他们十分现实地考虑自己的将来。这种表现在城市学生身上表达的尤为明显城市小学、初中、高中学生选择为自己而学习的比例均大大超过农村学生。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种倾向作为个人主义来批判,而是应该帮助学生很好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充分肯定他们重视个人、重视个*利以及自我价值的倾向。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过分地关注自我,也会产生社会化方面的不良倾向,会产生不能很好适应社会的问题,这也是当前教育中应该重视的问题。但是近年来,教师们似乎也不再喜欢用高尚的道理来教育学生,他们已经习惯于用不好好学习就找不到工作等通俗的小道理来鼓励学生,他们认为为国为民的大道理太过空泛
4、,远不如小道理来得实在,但这些看似实在的小道理永远无法搭建起青年一带神圣的精神的殿堂。从小学到中学,学生的价值观呈现明显的滑坡。市场经济的开展和对外开放传进来的种种基于个人本位的思想观念,既强化了中学生自我奋斗、自我拼搏的意识,又强化了中学生注重个人利益、满足个人欲望的思想,以及追求名利的人生观念。这在客观上促使中学生的价值观念从社会本位向个体本位转移,进而表现出较强的个性和自主性。近年来,各中学间的竞争日趋剧烈,分数渐渐成为教师们最重要的追求。大家都忙于授业,却渐渐忘却了传道的责任。长期流-水线式的工作方式让中学教师们对教育的神圣涵日渐麻木。这一点在非典肆虐之时表现的尤其明显,危难当头,大战
5、在即,中学教师们的热情与责任心远不如小学的同行。在这种功利的社会背景和教育气氛之下,相当比例的学生对学习的目的表现出迷茫与困惑,这种困惑在初中生身上最突出,调查显示:初中生选择说不清楚为什么学习的比例远远高于小学生和高中生。2、尊重知识却鄙视劳动。在被问及自己理想的职业时,学生的选择呈现多元化的倾向,再也没有过去我长大了要当一名科学家那种异口同声,可见当代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远胜与前人。希望成为高级知识分子或科技工作者的人数最多,排在第三位的是选择做一个机关工作人员,这三项合计人数接近 80%,想当老板的人并不算多,仅占 16.7%,只有愿做知识分子的人数的一半。可见随着社会的开展,人们对知识
6、的作用普遍认同,而且学生对金钱的态度比一般想象的要冷淡的多,在他们心中知识更重于金钱。但93.2%的学生还是趋向于收入稳定而丰厚的职业。调查显示,选择做技术工人或农民的人数合计不到 8%,这样的结果并不令人意外,当前工人和农民的境遇和社会地位确实无法与其他几种职业相比。而且这一代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即使农村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时间也远不如以前的孩子,城市的学生劳动的时机更少。家长、教师仅对学生的成绩提出要求,甚至还向学生灌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落后思想,这些都增加了学生对劳动的鄙夷。事实上国家的开展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而且学生中的大多-数也将进入普通劳动者的大军,追求较高层次的职业本也
7、无可厚非,但学生对劳动的鄙夷的态度既不利于国家的开展,也不利于个人成长。因此在中小学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对生产劳动的深厚感情是一项亟待加强的重要工作。3、长大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仍是孩子们的首选。69%的学生希望自己长大后能成为一名共产党员,22.7%的学生不想参加任何政治组织,希望自己成为*党派成员的学生占 8.7%。希望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学生中有相当一局部对党的知识了解很少,但长期的教育使他们对党有一种朴素的感情,这其中也不能排除其他动机的参与,但至少说明对党的支持与信任是当代学生思想的主流。这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政治思想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根底。二根底文明 1、根底文明水平显著提高。调查显示,4
8、3.1%的学生认为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不随地吐痰,40%以上的学生表示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根本能做到不随地吐痰。两项合计人数超过 80%,这个比例应该远远好过成人。72%的女生和 61.54%的男生在风景区会将吃剩的果核放在包里,遇到垃圾箱再扔;68%的女生、61%的男生在进敞开的别人的房间时会先敲门,这无疑是十分有礼貌的行为。有不少同学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处处展现着自己的道德素质,把口香糖吐在纸中扔进垃圾箱,公共场所低声说话,男孩子知道谦让和照顾女生等等。同学们都喜欢与有爱心,彬彬有礼,文明守纪的人交往,很少有人会喜欢一个总是不顾忌别人感受,-行为粗鲁的人做自己的朋友。可见随着社会的开展,人们
9、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德意识已渐入人心。另外,进入 21 世纪以来,学校德育的方向从高高在上的政治说教转向根底文明的养成教育,多年扎扎实实的工作,目前已初见成效。但也要看到,学生在问卷中所反映出的道德水平与人们的感觉有很大出入,在日常生活家感觉乱扔杂物、随地吐痰在中小学生中十分普遍,这说明问卷调查的结果并不完全反映了真实的情况,很多同学只是纸上谈兵,答案只是答案,大家都知道应该怎样做,但落实到行动上就不是这样了。因此加强学生根底文明的养成教育仍然任重道远。2、城市学生优于农村。城市学生选择任何时候都能做到不随地吐痰的比例远高于农村学生。其中城市初中此选项比例为 49.4%,农村为 20.4%,相差
10、 29个百分点;城市高中为 48.2%,农村为 38.5%,相差近 10 个百分点。这一方面说明根底文明水平与物质环境密切相关,城市孩子的居住环境、公共活动场所、学校环境都大大优于农村。另一方面也说明农村学校根底文明的养成教育还需进一步加强。可喜的是农村小学生不随地吐痰的比例已与城市学生不相上下。文明的习惯需要长期的积淀,相信随着农村经济的开展,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学生的根底文明水平还会不断提高。3、初中生行为习惯最差。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不随地吐痰的学生小学有 45.6%,高中有 43.4%,初中只有 38.5%。而初中学生选择能意识到,但做不到或认为做到做不到无所谓的比例却远高于小学和高中。
11、最通俗的解释是:小学生听话,高中生已-经懂事,初中学生最难管。诚然,初中正处于反叛与激变的关键年龄,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对师长的指令言听计从,而且还没有像高中生那样的自我修养意识,许多人对个性的理解极不成熟,在访谈中发现,很多初中学生把奇装异服当作美,把污言秽语,不拘小节当作酷,初中生的违纪率,和犯罪事件的发生率都要高于小学和高中。从另一个角度看,随着小升初考试的废止,小学素质教育渐入正轨,小学生的根底文明习惯大大改善。高中生本就是优秀初中毕业生的集合本次调查职高比例较小,诸多习惯差、学习也差的学生没有时机进入高中校门。因此,高中学生整体素质较高这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初中间的竞争日益剧烈,各校都
12、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压力,对升学率片面追求,使初中德育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因而实效性也大不如小学和高中。初中是人生的关键年龄,此时的学生逐渐开场形成关于人生的最初的观念,行为习惯也渐渐定型,此时的教育往往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抓好初中德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三家庭教育 1、家庭教育水平显著提高。调查显示:只知给吃穿,别的都不问的家长仅占 2.7%,可见绝大多数家长都开场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采取放任态度的家长人数极少。对孩子百依百顺的家长占 9.3%,这和大家的感觉有很大差距,一方面,此次调查的对象是学生,即便家长对他们百依百顺,许多学生还会感觉不满足,因此他们不会
13、选择此选项;另一方面,说明溺爱型的家庭确实在逐渐减少。在大家的观念中,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溺爱是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家把独生子女们戏称为小皇帝、小太阳,以为他们是被惯坏的一代,事实上家长们只是在家务劳动方面有娇惯孩子的倾向,但在学习方面却从不马虎,要求之严,标准之高,都是以前的家长无法比较的。对孩子什么都管,让孩子受不了的家长占 12.6%,严苛型和溺爱型的家庭大致都保持在 10%的比例,而且严苛的家庭还要稍高一些,重视家庭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往的许多老百姓忙于生计,顾不上子女教育,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还将不断提高。74.3%的孩子认为家长能支持、理解自己
14、,而且不溺爱孩子,此选项比例最大。而且在被问及遇到心理困惑习惯于求助于谁时6.8%的孩子会求助家长,高于求助教师的比例;在被问及在你成长过程中受谁影响最大时,58.5%的孩子认为家长的影响最大。当前中小学生的家长多出生于六七十年代,多数承受过系统的初等教育,其文化水平较以前有很大进步。加上媒体、书刊和各类家长学校对家教知识的普及,家长的教育观念及行为也有很大改善。2、家长对初中生管得最严。如果队把对孩子百依百顺的家长作一个纵向比较,会发现小学与高中的比例明显高于初中。小学生年龄小,高中生已不太需要家长操心,而初中的孩子界于懂事与不懂事之间,代际冲突比较突出。3、对子女不管不问的家长仍占一定比例
15、。调查显示,1.3%的孩子反映得不到家长的疼爱,如果把局部孩子家丑不外扬的心理考虑进去,这个比例还会升高,估计要到达 3%左右。这一局部孩子多出自离异家庭,父母双方都不愿意尽监护责任,有的跟着爷爷奶奶过,有些干脆脱离家长的监护。由于长期得不到家庭的温暖,他们对人对事十分冷漠,而且有很强的反社会心理。有些孩子在学校成绩和表现极差,而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十分敏感。许多人整晚混迹于网吧、游戏机厅之中,与社会青年相交结,拉帮结派,滋扰校园。很多孩子早早的辍学,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我们国家的民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虽明确规定了家长对孩子监护责任,但缺乏得力监视保证机制。社区、公安、民政等部门在法律上虽然
16、对该局部孩子也有教育和管理的职责,但落实的情况很不好。通过司法程序虽然在理论上可以解决孩子的监护问题,但只有形成诉讼,法院才可能介入,孩子年龄尚小,有几个能想到诉诸法律呢?即便告了家长,法院执行起来也十分困难,即使得到了执行仅仅可以解决经济上的问题,也无法解决情感和教育上的问题。这一局部孩子所占比例虽小,如果把这个比例乘以长寿学生总数,那将是一个很大的数字。社会越开展,就越应关心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这些孩子就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被社会忽略的一群。他们从小得不到社会的关心,长大就有可能报复社会,这是一个潜在的不安定因素,所以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四自我感觉 1、只有六成学生感觉幸福。调查显示,只
17、有 62.5%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幸福的,32%的学生选择一般,还有 4.5%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不幸福的。生活在新世纪这一代青年人所拥有的物质财富是前所未有的丰富,对未来的选择也是前所未有的广阔和自由。在上一代人的眼里,他们是最没有理由抱怨或侈谈不够幸福的一代人。然而现实生活中,在社会各行各业的改革都步履困难的背景下,受应试教育的驱使,中学生被迫投入竞争;随着父母的离异、破损家庭的增多以及社会环境的*些消极影响,造成了中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由于缺乏对正确幸福观的宣传教育,使得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与追求存在着种种误区。受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幸福观影响,相当一局部中小学生判断自己的幸福或不幸福的依据是,家庭条
18、件是否优越,父母有没有本领挣钱,能否满足自己在物质方面的需要等等。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家里每天省吃俭用的生活使他的生存没有意义。由于年龄和地域的差异,青少年对于生活幸福的理解也不同。调查数据说明,城市青少年的幸福感略高于农村青少年的,农村初中生认为自己不幸福的比率最高,这可能和农村中学生所面临的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较大有关,农村小学生中有 4.5%的人愿意长大后当一名农民,农村初中学生中有 93.8%的希望成为老板、机关工作者或者是高级知识分子,只有 0.3%的人愿意继续务农,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农村初中生在学习上所承受的压力最大,遇到的困扰也最多。在当前中小学生的心目中,幸福还表现为一种自由。说白了
19、,就是获得说想说的话,做想做的事的权利。他们在家庭和学校里受到纪律的约束,无法最大程度地实现自己的愿望,使他们产生不幸福感。对于高中学生,则更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和支持,尤其是来自父母方面的。2、小学生最幸福,初中生最不幸福。小学生认为自己目前的生活幸福的学生占 69.4%,其中尤以农村小学生选择幸福的选项比例最高,占 70%以上。可见,生活在清新自然的乡野中的小孩子最幸福,他们不必去赶场似的上各种特长班,去学钢琴、攻外语,课余时间可以自由嬉戏,尽情的享受童年。初中生认为自己目前的生活幸福的学生占56.2%,在三个年龄段中比例最低。初中是人生的多事之秋,有所谓的成长的烦恼,幸福
20、感较低一方面和他们的年龄特点有关;另一方面,近年来,高校的扩招使中考迅速增温,中考之热尤甚于高考,这使学生们小小年纪就感受到竞争-的残酷,让这本就多事的年华又弥满了应试教育的阴云,很多孩子感到压抑,被学习逼得喘不过气。其实教育者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应该给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和青少年时光,从小让他们感知人生的美好,这种情感的培养对学生一生的开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3、学业压力仍是孩子们最大的负担。在对学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在青少年成长中造成困惑的较大问题依次为学习方面36%、人际交往方面21.6%、父母方面8.4%等。其中学业压力是孩子们最大的负担。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
21、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缓慢等。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中学有一学生在写过一篇名为童年无趣的习作,马上引发了全班同学的共鸣,每天奔波于学校和家庭两点一线之间,休息日还不得不穿梭于各种补习班。我实在没有感受到人们常说的那种童年的快乐。有学生在承受访谈时这样说:小学三年级时我数学考了 100 分,爸爸很快乐,那天晚上他重的对我说:孩子,好好努力!我们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你的身上了。这句话像一块大石头一
22、样在我心中压了五年。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太切,希望自己年轻时没实现的梦想能在下一代身上实现,还有很多家长自己孩子的成绩作为相互攀比的容,这都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承受了太多的负担。有一首校园民谣的歌词是这样说的:起的最早的是我,睡得最晚的是我,最苦、最累的是我是我还是我。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学生的心态。另外,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其中包括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与父母的关系问题等。另外还有一些青春期心理问题,如:青春期闭锁心理、早恋等。五心理调节 1、更加孤独的一代。学生遇到心理困惑时,选择把它闷在心理,进展自我调节,不对外人说的学生最多,占 42.7%。
23、人们时常把现在的孩子看成为少年,以为他们活泼、开朗、外向、大方,其实他们的心很孤独。这是一代没有兄弟姐妹的孩子,电视占据了他们童年的大局部时间,从小缺少玩伴,失去了很多与人交流的时机。独生子女的孤独在此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孤独的心灵仿佛潮湿的天气,是滋生心理疾病和不良情绪的重要土壤。学生们早早的把心灵封闭起来,也给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孩子们独立与个性的一种表达,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不借助于外力。因此教育者一方面要给孩子们多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时机,另一方面还要教给他们自我调节的技能,培养他们安康的心理。有 37.2%的学生愿意将心中困惑与伙伴交流,尤其是关于娱乐问题以及与
24、异性关系问题;有 16.8%的同学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只有 4.4%的学生愿意同教师交流他的心事。这是个飞速开展的时代,有人说两年就是一个代沟,孩子与成人的思想差异很大,这是阻碍代际间交流的重要因素。有个学生说:教师对我要求严,说了怕惹他们生气,说得不对怕受批评,说了没用不如不说;父母工作忙没时间和他们说;学校抓学习,没人听我说。学生是否向教师和家长敞开心扉,是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学生不讲心里话,教育工作无法开展,-心理问题就不能解决。而学生能否说心里话,关键取决于教师、父母的态度和教育方式。另外我们也欣喜的看到,2%的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会求助心理咨询热线,如果用 2%乘以学生的总人数,那将
25、是个很大的数字。这说明心理热线开通确实可以解决不少学生的问题,而且渐渐深入人心,成为学生倾诉心声的新途径。2、城市初中孩子的心理最封闭。调查显示,城市初中孩子的心理最封闭,65.5%的人不愿向外人吐露心声;城市高中占 45.1%,居第二位;农村高中第三,占 44.1%,再其次是农村小学生、城市小学生,分别占 37%和 34.2%;而农村初中生选这一项的比例却最少,仅占30.1%。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波动大,较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城市的孩子居住在单元楼中,邻里之间很少沟通,节假日还要参加各种补习班。城市环境虽好,文化娱乐场所虽多于农村,但可供中学生活动的场所却很少。据统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生 思想道德 状况 调查报告 342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