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鸟的天堂》教学设计7765.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鸟的天堂》教学设计776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鸟的天堂》教学设计7765.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 23 课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选作课文时有改动。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会认“桨、桩”等 3 个生字,会写“桨、律”等 11 个生字,会写“竹竿、白茫茫、规律”等词语。(2)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2、(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图片,朗读课文,感知榕树的大,鸟儿欢快的情景。(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里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三、教学重难点: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2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 1.激趣导入 师:在人们印象中,“天堂”是怎样美好的存在?板书:天堂 师:你印象中,什么地方是天堂?(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师:想象:鸟的天堂应该是什么样的地方?(小鸟生活的乐园)2.设置自主探究
3、问题 问题预设:(1)鸟的天堂在哪里?(2)作者去了几次?分别看到了什么?3.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依据问题自主学习。(二)互动学习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可以边读边思考:A 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间?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B 每次看后“我”分别有什么感受?请用“”画出有关语句。3 C 鸟的天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D 把反复读书后,在仍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2.交流初读课文的收获。(1)在小组内交流读书的收获,讨论不懂的问题。(2)全班交流(可以小组推荐,也可以自由发言,
4、交流)3.就三个思考的问题集中交流。大榕树为什么成了鸟的天堂?“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一句是什么意思?最后一句中的两个“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不加引号?从中心句入手,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突出了重点,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为什么“我”却没有看见一只鸟?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我”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我”对鸟的天堂有一点留恋?为什么作者说“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为什么说是“鸟的天堂”而不用鸟的乐园(或世界)?“鸟的天堂”(或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将梳理的疑难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鸟的天堂 部编版五 年级 上册 第七 单元 23 天堂 教学 设计 776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