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鼓琴》评课稿7656.pdf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鼓琴》评课稿765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鼓琴》评课稿7656.pdf(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鼓琴评课稿 一、评教材 文言文二则是一篇精读课文。本课中包括两篇文言文伯牙鼓琴和书戴嵩画牛。伯牙鼓琴讲述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俞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认为知音已死,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破琴绝弦”,终生不再弹琴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知音难求,要珍惜友谊。二、评教学过程 本课围绕着教学目标,取得了以下效果:1.课前准备充分,图片资料丰富。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言文的写作背景。首先介绍有关伯牙鼓琴的资料,使学生对文章有一定的了解。2.以学生为主,自读课文。引导学生通过
2、小组合作的方式,借助注释翻译课文,了解文言文的大概意思。3.朗读课文,熟读课文。在学生了解课文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朗读课文,小组读、男女读、范读等多种形式,充分地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4.熟读成诵,悟出文章所给我们的启示。在充分地朗读课文、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设计了这个环节,然后问他们:故事给了你们什么启示?进一步启发引导得出:伯牙鼓琴告诉我们知音难求,要珍惜友谊。2 三、评效果 首先很好地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和知识体系的不确定性,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严格遵守这一点,以学生为主,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们充分地自学课文,翻译文章的内容,弄懂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其次,在充分弄懂文中意思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朗读,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个人读、小组读、默读、集体读等朗读形式,感悟文言文中语言的精炼和文中所给我们的启示。四、不足之处 虽然在这一课的学习中,有成功的地方,但教学永远都是有缺憾的。在本课中,板书还是粗糙,今后在教学中,要更加注重板书的设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伯牙鼓琴 部编版 小学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评课稿 765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