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过程中急性并发症的处理37184.pdf





《血液透析过程中急性并发症的处理3718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透析过程中急性并发症的处理37184.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可修编.血液透析过程中急性并发症的处理-XX 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的 X 智华教授 首次使用综合征(FUS)使用未经处理的新透析器或新批次透析器进行血液透析时发生,临床表现为急性过敏症候群的一组血透相关急性并发症。根据主要临床症状和发病机制可分为 A、B 两型。失衡综合征 是血液透析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发生率为 3.4-20%,发生机制一般认为与“尿素逆渗透效应”,血脑屏障、脑缺氧等相关。易发生于首次透析、诱导透析以及尿毒症透析间隔时间太长及透析不充分、使用高效透析器患者。失衡综合征诊断 发生时间:常常发生于血液透析后半期(透析 3 小时后)或透析结束后不久。临床表现:脑水肿症候群:头痛、
2、烦躁不安、恶心呕吐、血压升高、视力模糊、肌肉抽搐、惊厥等临床症候群。临床症状多数持续 12-24 小时后逐渐减轻消失,严重者会昏迷死亡。神经系统检查:视乳头水肿,常没有神经系统损害的定位体征。颅脑 CT/MRI 等显示脑水肿,但没有颅内低密度或高密度的局灶性病灶。失衡综合征的处理 吸氧 脱水治疗:(1)常用脱水剂有 50%葡萄糖溶液 50-250 ml,快速滴入;(2)提高透析液钠浓度,上调至 145-155 mmol/L,持续 10-30 分钟;(3)20%的甘露醇 125 ml,也可用高渗盐水(血压高者慎用),也可静脉输入白蛋白、血浆等胶体溶液 调整血液透析治疗参数:减慢透析的血流量,缩短
3、透析时间 血压高者给予降压药物:可给予口服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等,严重者给予硝普钠,硝酸甘油静脉滴注。停止血液透析治疗:病情严重或者经治疗后仍恶化者应终止透析 对症处理:癫痫样发作时给予镇静治疗。地西泮 5-10 mg 静脉注射,5-10 分钟可重复 1次,必要时可静脉滴注维持;苯妥英钠 10-15 mg 缓慢静脉注射。抽搐患者注意防止窒息、吸入性肺炎等。.-.可修编.失衡综合征的预防 首次透析时间限制在 2-2.5 h 以下 血流量限制在 200-250 ml/min 以下 应用小面积透析器 可调钠或高钠透析液 对于透析失衡综合征高风险(脑外伤、颅内出血、颅内肿瘤)患者可考虑 CRRT 治疗
4、反复发生失衡综合征的患者,宜在血液透析过程给予吸氧、补充晶体液或胶体液,避免使用醋酸盐透析液,同时,需注意寻找病人是否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透析中溶血 溶血原因 透析液相关:透析液污染,低渗透析液,透析液过高热 体外循环相关:血泵过紧,穿刺针过细,静脉导管部分闭塞,管道出血、血管故障 病人相关:镰状细胞性贫血,渗透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 临床表现 轻症患者溶血症状不明显,以进行性贫血为主;但需注意群体性贫血。重症患者可表现为:动静脉瘘或插管处静脉烧灼感和疼痛 呼吸困难或胸痛、发冷、发热、胸闷 意识丧失和心跳骤停 发生溶血时静脉管路颜色变深变黑呈葡萄酒色,红细胞压积下降,血浆变为粉红
5、色;尿呈酱油色 急性贫血 诊断 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胸闷、心悸、心绞痛、气急、烦躁、腰痛、腹痛、寒颤、低血压、心律失常等,有时甚至昏迷 检查可见皮肤色素沉着加重,静脉管路颜色变深变黑呈葡萄酒色 大量溶血引起高钾血症,导致肌无力、心电图异常、最终导致心律失常死亡,透析液低渗引起溶血外,还引起脑水肿、水中毒 少量溶血不易发现,但贫血会逐渐加重 实验室检查 Hb 进行性下降,尿胆红素、尿胆原升高,血胆红素、肝酶升高 .-.可修编.处理 1.常规处理 迅速关闭血泵 严重者丢弃透析器及管路 支持治疗:持续吸氧;有低血压时头低脚高位,纠正低血压;输注红细胞,贫血严重可输新鲜血液;预防高血钾引起的致命危险
6、2.群体性贫血-溶血相关性 关闭血透中心,转移患者,上报主管部门,检查水处理,透析液,透析器,透析管路等。预防措施 明确病因预防为主,血泵转子松紧要适宜 透析器及管道中心的消毒剂要冲洗干净,检查消毒剂的残留 严密观察透析液的浓度和温度变化 避免误操作,严格保证透析液质量 定期检查透析机参数、水处理系统 空气栓塞 原因 未用盐水预冲体外循环(透析器及回路)血液管道连接不良或有破损 使用动脉管道补液时,液体输完未及时夹住,空气被吸入管道内而进入体内 回血操作失误:使用空气回血时易发生 冷的透析用水可能含有大量溶解的空气,给透析液加温后空气会释出,继而通过透析膜进入血液内 进入的空气量超过设备的脱气
7、能力,或由于脱气设备失灵,则更容易发生空气栓塞 静脉检测器污染或与静脉壶接触不紧密 临床表现 危害取决于空气进入量、速度、空气阻塞部位及当时的患者体位;小量可无症状,大量气体快速进入体内或栓塞心、脑等重要脏器,会出现严重后果。轻者呼吸困难、咳嗽、胸痛,重者气喘、发绀、抽搐、昏迷;严重者因心脑肺功能衰竭而猝死。诊断依据 临床医护人员观察到空气进入病人血液 .-.可修编.临床表现为肺栓塞、循环衰竭、脑栓塞等多器官功能障碍 体格检查:意识障碍、低血压、紫绀、心动过速等 影像学检查:心脏、肺动脉、颅脑动脉内空气 处理 立即用血管钳夹住静脉血路,关闭血泵、停止回血 头低左侧卧位,使空气进入右心房的顶端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液 透析 过程 急性 并发症 处理 3718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