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前三单元知识点汇总47506.pdf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前三单元知识点汇总4750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前三单元知识点汇总47506.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前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机械运动 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刻度尺,国际单位:米,用字母符号 m 表示;单位换算: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会认:认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2)会选:根据所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3)会放:把刻度尺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不能倾斜;(4)会看:视线应与物体所对的刻度线垂直;(5)会读: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6)会记:测量结果包括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数值和单位)。3.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累积法(一张纸的厚度)、化曲为直法(测铁路线的长度)辅助工具法(测量硬币的直径)4时间测量工具:秒表。国际单位:秒
2、 ,用符号 s 表示;单位换算:5.误差:是指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减小误差的方法有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6.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粗心造成的,错误可以 避免,而误差 不可以避免,只能减小。7.机械运动: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形式。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同一物体的运动还是静止,与选择的参照物有关,如果物体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运动的;反之物体就是静止的。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具有 相对性。8.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相同时间比较路程;(2)相同路程比较时间(3)比较速度 9.速度:运
3、动物体在 单位时间 内通过的 路程。路程用字母 s 表示,时间用字母 t 表示,速度用字母 v 表示。10速度的公式是:v=st。速度单位是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共同组成的。1m/s=3.6 km/h。1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特点:(1)速度大小和 运动方向不变;(2)速度的大小与 路程 和 时间 无关;(3)时间与路程图像是一条经过 原点 的直线;时间与速度图像是一条与横轴(时间)平行的直线。12 变速直线运动:把物体沿直线且速度变化的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用 平均速度 来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13.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
4、原理:v=st,必需的器材:刻度尺和秒表,其中刻度尺用来测量路程;秒表用来测量时间。第二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
5、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有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音在空气中速度为 340m/s;5、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 0.1s 以上(人离障碍物距离在 17 米以上);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s=12
6、vt);加强原声 四、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固体的传声效果好)。五、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
7、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通过调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调节乐器音调的高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声音的分散程度有关。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3、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的(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六、超声波和次声波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 20000Hz 叫超声波;低于20Hz 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
8、都要产生次声波;七、声音的利用 1、声可以传递信息(应用:回声定位、B 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2、声可以传递能量(应用:清洗钟表、去除人体内胆结石)八、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1 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见噪声来源: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居民噪声。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 dB,超过 90dB 会损害健康;0dB 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5、控制(减弱)噪声的途径:(1)防止噪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部编版八 年级 物理 上册 单元 知识点 汇总 4750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