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6453.pdf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645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6453.pdf(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二课时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一、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成因:海陆相间分布,0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2形成和分布 3影响我国的高低气压中心 自我探究 南半球的气压带也和北半球一样分为明显的高、低气压中心吗?提示 南半球由于海洋占绝对优势,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如北半球显著,因而气压带基本上仍呈带状分布。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影响机理:01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使高低纬度间、02海陆间的热量和水分得到交换,从而影响各地天气变化和03气候。2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举例 -2-3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09太阳辐射、10大气环
2、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自我探究 在我国寒冷干燥的冬季,我们却时常看到电视直播中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的球员在泥泞的草地上奔跑,为什么同在北半球,我们中国寒冷干燥,而意大利却阴雨连绵?当地受何种气压带或风带控制形成此时的天气状况?提示 我国冬季受亚洲高压影响,吹西北风,气候寒冷干燥;而意大利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气候温和多雨。自我反馈 1冬季,北半球被亚洲高压切断的气压带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赤道低气压带 D不能确定 答案 B 解析 冬季,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2南亚地区的冬季风与夏季风的风向分别是()-3-A西北风、东南风 B东北风、西南风 C西北风、西南风
3、 D东北风、东南风 答案 B 解析 南亚地区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3造成各地气温差异最基本的因素是()A太阳辐射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形因素 答案 A 解析 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决定了气温的高低。4地中海气候的成因是()A常年受西风带的控制 B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D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答案 C 解析 地中海气候是由于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活动点拨 教材 P36 活动 1(1)冬季,陆地降温快,温度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在近地面聚集,使气压升高,形成高压。(2)夏季,陆地升温快,温度高,空气受
4、热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减少,使气压降低,形成低压。2从纬度位置看,冬季在陆地上形成的高压处于副极地低气压带上,夏季在陆地上形成的低压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上。受陆地上高、低气压的影响,气压带被分裂成块状分布在海洋上。由此可推得结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使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教材 P38 活动 1东亚季风(1)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其形成过程如下:(2)冬、夏季风性质差异: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寒冷干燥;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温暖湿润。2由于我国广大地区盛行季风气候,因此,从太平洋来的暖湿气流在我国产生丰沛的降水,因而形成森林、草原景观,农业生产也生机勃勃。
5、例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降水丰沛,-4-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一年四季大地呈现出一派绿色,水网密布;纬度位置大致相当的非洲撒哈拉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降水稀少,干旱严重,因而形成荒漠景观。受季风影响,我国降水量大小与雨期长短存在明显的差异,呈现出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的趋势,因而对农业生产也产生重大影响。在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由于高温多雨,农作物以水稻为主,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至三熟;华北、东北及西北东部地区,降水较少,以旱地农业为主,农作物以小麦为主,兼有玉米、谷子、高粱、大豆等。教材 P3940 活动 1(1)热带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6、热带季风气候。温带的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的气候类型:极地气候。(2)在北半球(以亚欧大陆为例),从赤道向极地,大陆东岸: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极地气候。2(1)从气温上看,年均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气温年温差由低纬向高纬递增。从降水上看,降水总量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季节分配由年雨型向夏雨型、少雨型转变。(2)从气温上看,大陆西岸为海洋性气候,气温年温差小,大陆内部为大陆性气候,气温年温差大,大陆东岸为季风气候,气温年温差大;从降水上看,西岸为年雨
7、型,内部为少雨型,东岸为夏雨型。3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除了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外,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中地形因素在气候形成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欧洲西部濒临辽阔的大西洋,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加上海岸线曲折,山脉多东西走向,西风容易把温暖湿润的空气送进大陆内部,形成面积较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北美洲西部有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使太平洋的水汽只能影响沿岸地区,不能深入内陆,致使温带海洋性气候呈南北狭长的带状分布于太平洋沿岸。探究点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夏威夷高压是活跃在太平洋的高压中心,中心位于夏威夷群岛附近。在不同季节其中心所在的纬度位
8、置会发生变化。夏季高压中心气压值高,控制范围大,中心附近约位于 37N附近。同时其高压脊控制范围还向西扩大,我国东部沿海受其影响,气旋活动频繁。冬季气压中心气压值低,控制范围小,中心附近约位于 30N 附近。(1)夏威夷高压是如何形成的?-5-(2)夏威夷高压中心为什么会发生季节移动?答案(1)夏威夷高压实际上是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保留在海洋上的部分。(2)受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影响,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会发生季节移动,导致夏威夷高压控制区有季节变化。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活动中心的形成与分布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带有重大影响,会影响到海陆气压的分布,从而破坏气压带的带状分布。尤其是北半球的陆
9、地比重相对较大,对气压带的影响更为明显。(1)图解海陆气压中心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2)分布 北半球 7 月份的气压中心 北半球,7 月份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特别是亚洲大陆夏季增温强烈,亚洲低压(又叫印度低压)最为突出,这就使副热带高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上的亚速尔高压。北半球 1 月份的气压中心 北半球,1 月份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尤其是亚洲高压(又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最强,控制范围最广。亚欧大陆的东部几乎都在它的控制之下。这就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上的冰岛低压。2季风环流
10、(1)东亚、南亚季风环流的形成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形成了季风环流,如下图所示:冬季 -6-夏季 (2)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 读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完成(1)(3)题。(1)图中所示的季节应为北半球的()A春季 B夏季 -7-C秋季 D冬季(2)亚洲低压出现在图中的()A B C D(3)此时,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向为()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解析 第(1)题,由图中区域轮廓可以看出,亚洲出现低压中心,为夏季。第(2)题,夏季亚洲低压中心出现在印度附近,为图中的位置。第(3)题,夏季我国东部地区盛行东南风。答案(1
11、)B(2)A(3)C 方法指导 高、低气压活动中心的判断方法(1)根据等压线的闭合情况判断: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偏低,为低压中心,中心气压偏高,为高压中心。(2)根据季节判断:夏季,陆地上形成低压,海洋上形成高压;冬季,陆地上形成高压,海洋上形成低压。(3)根据风向判断: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时,陆地上是高压,海洋上是低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时,海洋上是高压,陆地上是低压。探究点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每年 69 月的非洲,都会上演地球上最壮观的动物大迁徙场面。百万头的角马,数十万计的斑马、羚羊组成声势浩大的队伍,从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保护区前往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公园,沿途狮子
12、、花豹、鬣狗尾随,鳄鱼开始在狭窄的马拉河两畔聚集,准备分享即将到来的盛宴。(1)你知道这里动物为什么会有季节性迁徙的特点吗?(2)这里的气候是如何形成的?答案(1)这里为热带草原气候,一年中有明显的干湿季变化,草原上植被湿季水草丰美,干季草类枯黄。(2)干季受信风带控制,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北半球)-8-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 世界气候类型种类较多,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规律,如下表所示:温度带 气候类型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热带 热带雨 林气候 赤道低气压 带控制,盛 行上升气流 全年高 温多雨 南北纬 10之间 亚马孙
13、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 热带草 原气候 赤道低气压 带和信风带 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干、湿季 明显交替 南北纬1020之间 非洲中部、巴西高原、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南部 热带季 风气候 受气压带、风 带的季节移动 和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影响 全年高温,有明显旱、雨季 北纬 1025之间大陆东岸 亚洲中南半 岛、印度半岛 热带沙 漠气候 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炎 热干旱 南北纬20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撒哈拉、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 亚热带 亚热带 季风 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冬季温 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南北纬 25 35之间 的大陆东岸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地中
14、海 气候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南北纬 30 40之间 的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 -9-10-读图,回答问题。(1)、四地气候形成与气压带、风带无直接关系的是_,其形成原因主要与_有关。(2)四地中气候类型的形成受单一气压带或单一风带控制的有_,请说出它们的气候类型与形成原因。(3)四地中气候类型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都有关系的为_,请说出其形成原因与气候特征。(4)当地草木枯黄时,地的气候特征为_。解析 该图为世界区域空白图,图中给出了四地的位置分布,可结合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对四地的气候类型及特征进行判读。第(1)题,由图中四点可以看出,是受赤道低气压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第二 课时 北半球 夏季 气压 中心 和风 气候 影响 教学 新人 必修 16453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4937884.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