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开学摸底试卷5份有答案41371.pdf
《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开学摸底试卷5份有答案4137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开学摸底试卷5份有答案41371.pdf(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四年级语文上册 开学摸底考(试卷一)班级 姓名 成绩 第一部分 积累和运用 一、看拼音写词语。ru h h chung xn xin fng s ()()()()hn j zh jin xi xing zh zhi()()()()二、读句子,用“”画去句子中加点的多音字不正确的读音。1守在城里的敌人降(jin xin)下了自己的军旗,向城外的战士投降(jin xin)了。2太阳刚一露(l lu)脸,叶子上的小露(l lu)珠就不见了。3马小虎希望自己将(jing jing)来能成为有名的将(jing jing)领。4他宁(nn nn)愿自己吃苦,也不想破坏大家安宁(nn nn)的生活。5
2、作为这个话剧的主角(ju jio),小豆豆正在角(ju jio)落里认真地背台词。三、比一比,再组词。簿()掩(_)呆(_)护(_)庞(_)薄()淹(_)杏(_)启(_)庆(_)四、要求填空。1 用部首查字法查“薄”字,先查部首_,再查_画。在“薄雾”中“薄”的读音是_。2“鼎”字一共有_笔,第十笔是_。用“鼎”组两个词语:_、_。五、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解释,填序号。负:背;担负;遭受;享有;失败。1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2桂林的山水可是久负盛名。()3我暗暗激励自己:胜负就在此一举了。()4我们要为自己的过失负责任。()5为了抢救埋在瓦砾下的同学,小林浩也负了重伤。()六、把成语补充完整
3、,并按要求填空。四面(_)歌 鱼(_)(_)出 峰(_)(_)伟 2 水平如(_)风声(_)(_)(_)(_)会神 危峰(_)立 争(_)恐(_)草木(_)(_)1描写自然景色的词语:_ 2描写战争的词语:_ 3描写人物动作、外貌的词语:_ 七、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虽然但是 不仅而且 不是而是 因为所以(1)我和阿妈走月亮,我们()看到了成熟的稻谷,()看到了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2)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的()一簇蒲公英,()一穗剪秋罗。(3)()在星星的怀抱中我感到宁静而舒服,()我很快就睡着了。(4)()大潮还没有来,()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八、选词填空。明亮 柔和 月儿是那样_,月光是
4、那样_。铺满洒满 阿妈喜欢领着我,在_月光的小路上漫步。秋天的落叶_了我家门口,形成了一条浅黄色的大街。九、选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设问 E.反问(1)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2)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3)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4)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5)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第二部分 能力提升 十、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 分)(
5、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改为反问句)(2 分)3 _(2)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仿写句子)(2 分)_(3)稻谷就要成熟了。(扩句)(2 分)_(4)给句子加标点。(3 分)有时 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 一个古老的传说 有时 却什么也不讲 只是静静地走着 走着 十一、由于环境的污染严重,我们很难看见天上的繁星了,请你写一条宣传语,呼吁人们保护环境,让天空恢复蔚蓝,让星空重现灿烂。_ _ 十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外。【注释】欲:想要。惠:
6、通“慧”。若:好像。奇:以为奇(在此应指特别)。欲:想要。乃:于是,就。故:的原因。庐:(简陋的)房屋。之:代词,代“这件事”。1.魏武帝喜欢何晏吗?请找出短文中的句子进行回答。_ 2.对“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于是何晏在地上画了一个方框,让魏武帝站在里面。B.于是何晏在地上画了一个方框,自己坐在里面。C.于是何晏在地上画了一个圆框,让自己坐在里面。D.于是何宴把地画成方形,让魏武帝坐在里面。3.从文中,我能感觉何晏的性格特点是()A.当机立断 B.胆大心细 C.聪明机智 D.有勇有谋 十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4 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节选)麦子熟的时候,豆荚
7、也长大了。麦子是黄黄的,豆荚是青青的。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娴静地微笑。于是,空旷的田野里洋溢着熟了的麦子和熟了的豆荚那无与伦比的清香。那时候,麦子和豆荚诱惑着我们,我们变得忙碌起来。湿湿的、长长的田埂上,通常 会出现我们握着镰刀、挎着竹篮的身影,那些细细的、小小的身影像一只只青草蜢,不停地蹦跳着、蹦跳着。五月的风暖暖的,赤足走在油光光的泥土里,软软的,冷不丁泥土会从我们的脚趾缝里冒出来。真是舒服。折一根韧韧的柳条,削一节直直的竹管,柳条做鞭子,竹管做笛子。竹笛吹一声,鞭子挥一挥。啪鸭子蹒跚地迈着步子前进了;羊儿撒着欢儿向前走了 随后,我们跟在鸭子、羊儿后面也开步走。不知是谁
8、,想个好办法,把竹篮子挂在小山羊角上,山羊走呀走的,竹篮子也晃呀晃的。我们看了真喜欢。我们把鸭子赶到刚翻掘过的地里去,那里的蚯蚓、螺蛳、赤膊田鸡最多;把羊儿牵到河边去,那里的青草地真大,草儿真嫩”我们也不闲着,家里的兔子等着我们鲜嫩的青草呢!我们小心翼翼地从麦田的沟沿上、豆地里扯到一小捧一小捧青草,放进竹篮里。想到日后剪兔毛的情景,我们禁不住地要咧开嘴巴笑。忙完了,肚子也开始咕咕地叫了。别愁,我们有我们的办法。皮皮摘来了嫩豆荚,小梅从自己家的院子里掰了几只竹笋,啊,还不老;青青的家离这最近,他拿来了铁锅和米,来,我们做野米吃!我和春芳帮不了忙,就去垄沟里捉泥鳅,捉上泥鳅,洗净了,丢进饭锅里,野
9、米没有烧好,我们已被锅里溢出的香味熏得口水欲滴 吃饱了,我们也乏了,于是便往地上一躺,闭上眼睛,伸开四肢,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当我们一觉醒来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麦子一片豆荚,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 (1)与 第 段“麦 子 和 豆 荚 诱 惑 着 我 们”中 的“诱 惑”意 思 相 近 的 一 项 是()。A.诱骗 B.迷惑 C.吸引 D.疑惑 (2)下列对第段中画“_”的部分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孩子营养不良,身体瘦小如青草蜢 B.孩子调皮好动,如青草蜢不停地蹦跳 5 C.孩子身着绿衣,在田埂上如青草蜢 D.孩子快乐忙碌,如青草蜢活泼自由 (3)第段中“
10、我们”折柳条的目的是()。A.赶鸭羊 B.编草帽 C.捆青草 D.烧午饭 (4)第段写道:“吃饱了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下列诗句中与句中儿童的行为相似的一项是()。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B.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C.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D.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5)作者在结尾写道:“当我们一觉醒来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麦子一片豆荚,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这个句子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A.丰富内容,增加了文章的篇幅 B.赞美麦子、豆荚长势好,暗示丰收在即的喜悦 C.呼应开头,突出乡村生活美好 D.暗示“我们”睡在
11、田埂上,说明乡村生活艰苦 (6)麦子熟了和豆荚长大时,“我们”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请简单概括。(7)第段写道:“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娴静地微笑。”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联系短文,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第三部分 写作天地。题目:假如我是 要求:在横线上补充你喜欢的神话或童话里的人物。想一想,如果有机会,你想变成谁?你会去哪里?会做些什么?然后写一篇习作,注意语句要通顺。6 参考答案及解析:一、柔和 河床 新鲜 风俗 痕迹 逐渐 休想 住宅 隐蔽 二、1.xin jin 2.l lu 3.jin jin 4.nn nn 5.jio ju 三、练习簿 掩护 发呆
12、 保护 庞大;薄弱 淹没 杏花 启发 庆幸 四、艹 13 b 2.12 一 人声鼎沸 鼎力 五、1 2 3 4 5 六、楚 贯 而 峦 雄 镜 鹤 唳 聚 精 元 先 后 皆 兵 1峰峦雄伟 水平如镜 危峰兀立 2四面楚歌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3鱼贯而出 聚精会神 争先恐后 七、(1)不仅 而且(2)不是 而是(3)因为 所以(4)虽然 但是 八、明亮;柔和;洒满;铺满 九、(1)E (2)B (3)D (4)A (5)C 十、(1)钱塘江大潮,难道自古以来不被称为天下奇观吗?(2)示例:蟋蟀在平台上弹琴。(3)示例:金黄的稻谷就要成熟了。(4),;,。十一、示例:让蓝天白云永驻,让灿烂星空长
13、留。十二、【参考答案】1.喜欢。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2.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把握句中的关键词,要弄清楚指示词指代的对象,把握句子间的关系,看字词是否有活用现象,还要明确句子的句式等。另外,译文要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注意关键字词的翻译。本句中的“自处其中”,指的是何晏自己,所以答案选 B。3.C【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地理解,这就要在先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再看主人公做了 7 哪些事,从这些事中提炼人物的性格特点。【参考译文】:何晏七岁的时候,聪明过人,魏武帝曹操特别喜爱他。因为何晏在曹操府第里长大,曹操想要认他做儿子。何晏便在地上画个方框,自己坐在里面。别人问他是什
14、么意思,他回答说:“这是何家的房子。“曹操知道了这件事,随即把他送回了何家。十三、【答案】:(1)C(2)D(3)A(4)B(5)C (6)“我们”在田野里收麦子,采豆荚,赶鸭放羊,在麦田的沟沿上、豆地里扯草,在野地里做饭,在阳光下睡觉。(7)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示例:我体会到了作者对悠闲幸福的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喜爱之情。【解析】(1)(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5)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在结合选项判断。(6)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15、(7)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点评】(1)(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5)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6)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7)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8 四年级语文上册 开学摸底考(试卷二)(有答案解析)班级 姓名 成绩 第一部分 积累和运用 二、看拼音写词语。妹妹,让我 qin()着你的手走过 h d(),去看屋后 chng sh()的 zhung jia(),去看架上新鲜的 p tao(),去看溪边漂亮的 lun sh()。二、请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殷切(yn
16、yn)半晌(shn xin)行囊(nng nng)角(jio ju)色 浩荡(go ho)风俗(x s)稻穗(su shu)田埂(gng gng)闪烁(su shu)归巢(zho cho)芦苇(wi wi)剪秋罗(lu ju)三、照样子,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不同的字,再组词。例:令(零)_零声_ (拎)_拎起_ 弟()_ ()_ 勺()_ ()_ 方()_ ()_ 交()_ ()_ 四、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1)“跃”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再查_画。“跃”可以组词_、_、_。(2)“崩”是_结构的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再查音节_。“崩”在字典中的解释有:倒塌;破裂;崩裂的东西击中
17、。“山崩地裂”中“崩”应选意思_。五、词语练习。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的点苍山 ()的溪水()的鹅卵石()的花瓣()的溪岸 ()的果园()的月亮 ()的小星星 2、仿写词语。AABB 式词语:AABC 式词语:六、词语理解运用。(1)由摔倒时头先着地的动作,我可以想到三字成语:。三字成语形容的现比喻()。A.一次难忘的体验 B一次惨重的失败 9 C无关紧要的小事 D急于除掉的东西 (2)下面的三字成语所对应的是哪一类人?连一连。三脚猫 带领大家前进的领头人 铁公鸡 不明事理的人 领头羊 技艺不精通的人 糊涂虫 一毛不拔、非常吝啬的人 七、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只见
18、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线,人群又沸腾起来。听了宣讲团成员的演讲我们每个人都热血沸腾了。B.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 每次出差归来爸爸都会给我讲一些他遇到的新鲜事。C.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太阳冲破云层把光明洒向大地。八、我会排序。()一些不知名的小花,卡在绿草中,像蓝天上缀着的星星。()小花园在教室的左边,长八米,宽四米。()花园四周的道路上都长满了青草,好像铺了一层绿毯。()它紧靠短墙,由一排横、两排竖的篱笆和这面短墙围起来。()花园里的花是老师精心栽培的,有的长在地上,有的长在盆里,构成了一个个图案。()到了夏天,大的、小的、圆的、长的各种
19、形状的绿叶,托着红的、黄的、蓝的、白的各种各样的花儿,美丽极了!九、日积月累。(1)居住在国外的爷爷,每逢中国的传统节日,便思念自己的家乡,思念自己的亲人。真是_,_啊!(2)动植物总 是给我们传递一些 信息,正如苏轼在 惠崇春江晚景中所 写的“_,_”,它们告诉我们春天到来的信息。(3)环境对人的改变有很大的影响,古人常说的_,_,就是这个道理。(4)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讲诚信、守诺言的_,聪明机智、帮助老百姓惩治县官的_,以及慢性子的_和急性子的_等人物,还认识了植物朋友_、动物朋友_、_等。第二部分 能力提升 十、按要求写句子。1.月光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1 0 把字句:被字句:
20、2.用“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说一句话。3.续写句子。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十一、语言表达。(4 分)1.人们在旅游景点留下了脚印,还留下了乱写乱画的字,这种行为是(正确 错误)的。2.针对这种现象请你拟写一条标语,号召人们文明出游。(不超过 20 字)十二、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选做题)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最盛”中“盛”的意思()A 多,大 B 程度深 C 深厚 D 普遍,广泛 2、作者从形、色、声、势
21、四个方面对潮水进行描绘。写形的部分是 ,写色的词语是 、,写声和势的部分是 。十三、阅读短文,回答问有题。诗中的“秋”小时候,爸爸教我一字一句地朗诵唐诗,还说,你长大了就能懂得读诗的妙处。我问爸爸什么叫“妙处”,爸爸笑而不答。不过,读诗的时候,纱窗外的萤火虫正提着灯笼跳舞,风吹竹叶沙沙伴唱,还有草丛中的牛蛙沙着嗓子呱呱地叫,把爸爸的吟哦声衬托得很“古典”。我读诗一定始于某一个秋天,因为子夜吴歌秋歌是我会背诵的第一首唐诗。“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我问爸爸“捣衣”是什么意思,爸爸说,隔壁林家阿婆不是蹲在河边大石块上用棒子打衣服吗?这样,衣服可以洗得干净些,这就是“捣衣”。哦,懂了。我就这样一首
22、首读了下来,读了很多描写秋天的古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哦,这首诗我懂得。我家屋后有山,山上有树,每逢深秋雨后,看月光在树间穿行,听山泉在岩石间流淌。这诗句中的意境就隐隐地浮现出来了。“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这两句我也懂得,只是我并不喜欢菊花的长相,它们的花瓣为什么这样整齐呆板呢?纸剪出来的似的。谢了的花梗子又黏又滑,还有一种难闻的怪味。读到“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就是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了,秋风送远了帆影跟好朋友分别,心里是多么难舍啊!1 1 张籍有一首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还有岑参的 逢入京使:
23、“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两相对照,不都把思念故乡和亲人的心情写活了吗?渐渐地,我读诗读出了兴趣,也会比较同一类题材的不同写法和诗人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也关心起诗人的身世际遇了,我因此增长了不少知识。(1)第段中爸爸的吟哦声显得很“古典”,主要是因为()。A.爸爸读诗有古人的韵味 B.萤火、风吹竹唱、蛙叫的衬托 C.吟哦的唐诗内容很典雅 D.“我”听不懂觉得神秘 (2)第段中“捣衣”是指()。A.万户月下演奏 B.儿童调皮捣蛋 C.特殊材质衣服 D.用棒子打衣服 (3)第段中“我”学到的读诗方法是()。A.要联系生活实际想意境 B.要把不同的诗比较着读
24、 C.要想象诗句域面悟情感 D.要了解诗人的身世际遇 (4)作者引用的诗句中,与“秋”无关的是()。A.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B.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C.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D.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5)第段中作者引用秋思和逢入京使的主要目的是()。A.说明两首诗题材不同 B.说明两位诗人都思乡心切 C.说明两首诗写法不同 D.说明要把不同的诗比较着读 (6)如果将第段“就是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了”中的“水墨画”换成“油画”,你觉得恰当吗?说说你的理由。1 2 (7)“我”最终也体会到了爸爸说的“读诗的妙处”,请你联系全文说说有哪些妙处。第三部分 写作天地 十四、回忆
25、往事,经历过多少酸甜苦辣,可唯独想起这件事,我的心儿依旧在怦怦得跳着,请你选择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写下来。题目自拟。要求:1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3书写认真,无错别字,标点使用规范,字数在 350 字左右。_ _ 1 3 参考答案及解析:三、牵 河堤 成熟 庄稼 葡萄 鹅卵石 二、请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殷切(yn yn)半晌(shn xin)行囊(nng nng)角(jio ju)色 浩荡(go ho)风俗(x s)稻穗(su shu)田埂(gng gng)闪烁(su shu)归巢(zho cho)芦苇(wi wi)剪秋罗(lu ju)三、示例:剃 剃头 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上册 语文 开学 摸底 试卷 答案 4137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