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识记和高考高频词汇总结14161.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年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识记和高考高频词汇总结1416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识记和高考高频词汇总结14161.pdf(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备考与素养 文言实词识记 一 120 个实词巧记 1爱(1)动词 疼爱,爱护。如: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喜欢,爱好。如: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爱惜,珍惜。如: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 同情,怜惜。如: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羡慕,欣赏。如: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赠孟浩然 爱戴。如: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李将军列传(2)形容词 可爱。如: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项脊轩志 吝啬,吝惜(此义项虽很少用,但是古今意思差别较大)。如:百姓皆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推导助记】“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思,“舍不得”自
2、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等义。【成语助记】爱莫能助 爱屋及乌 节用爱民 爱不释手 爱毛反裘 2安(1)形容词 安稳。如: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逸。如:然后得一夕安寝。六国论(2)动词 抚慰,安抚。如: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 并序 安适。如: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 并序 养生,安身。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 (3)疑问代词 哪里。如:沛公安在?鸿门宴(4)疑问副词 哪里,怎么。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推导助记】“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
3、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成语助记】居安思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既来之,则安之 安之若素 安然无恙 安土重迁 3被 读音一:bi(1)名词 被子。如: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杨修之死(2)动词 遭受,遇到,蒙受。如: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3)介词 表被动。如: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并序 读音二:p 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如: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推导助记】“被”的本义就是“被子”,“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披”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成语助记】被坚执锐 泽被后世 被发左衽 被褐怀珠 被
4、甲枕戈 扇枕温被 4倍(1)动词 通“背”,背叛,违背。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增加。如:子为我召之,吾倍其室。国语楚语上 (2)副词 越发、更加。如: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量词 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如: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过秦论【推导助记】“加倍”是后起常用义,“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成语助记】事半功倍 5本(1)名词 草木的根或茎干。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根本,基础,根源。如: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屈原列传 版本,稿本。如: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
5、废。指南录后序(2)形容词 本来的,原来的。如: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3)动词 推究,推原。如:抑本其成败之迹。伶官传序【推导助记】“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比喻为“基础、本原”之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为“本来、原来”之义。【成语助记】追本溯源 舍本逐末 本性难移 变本加厉 英雄本色 无本之木 6鄙(1)名词 边邑。如:越国以鄙远。(这里名词用作动词)烛之武退秦师 2(2)形容词 庸俗,浅陋。如: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轻贱。如: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孔雀东南飞 并序【推导助记】“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
6、“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成语助记】肉食者鄙 卑鄙龌龊 贵远鄙近 7兵 兵器。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 士兵,军队。如: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六国论 策略。如: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孙子兵法谋攻篇 战争。如: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推导助记】“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然跟兵器、武器有关,由“战争、军事”义引申出“侵略”“战略,战术”等义。【成语助记】短兵相接 兵不血刃 兵不厌诈 兵强马壮 兵出无名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8病(1)形容
7、词 枯萎。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动词 生病。如: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 担心,忧虑。如: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推导助记】“病”原义为“重病”,取其比喻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苦”并为之“担心、忧虑”。【成语助记】病入膏肓 蚌病成珠 贫病交攻 无病呻吟 同病相怜 愁潘病沈 9察(1)动词 观察,细看。如: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魏公子列传 考察,调查。如: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寡人之于国也 了解,弄清楚。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察举,考察后予以推荐。如: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陈情表(2)形容词
8、 精明,明智。如: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东方朔传 皎洁,洁净。如: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渔父【推导助记】“察”本义为“观察、仔细观看”,这样便能“看清楚”;“看清楚”便能“了解、理解”事物,使事物变得“清楚、明白”。【成语助记】察言观色 明察秋毫 习焉不察 静观默察 10朝 读音一:cho(1)动词 朝见,朝拜。如: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2)名词 朝廷。如: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代,指整个王朝,也指一代君主统治的时间。如: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 读音二:zho 名词,早晨。如: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三峡 【推导助记】“朝”本义为“早
9、晨”,读 zho。古代大臣在早晨需拜见君主,故有“朝见”之义;由“朝见”而有“朝廷、朝代”之义;“朝见”其使动义为“使朝见”。【成语助记】朝三暮四 改朝换代 朝秦暮楚 朝野上下 朝不保夕 朝成夕毁 11曾 读音一:cn 副词,曾经,已经,才。如: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忆江南 读音二:zn 动词,通“增”,增加。如: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推导助记】隔两代的亲属叫“曾”;后借为“增”义。虚化为“曾经”(念 cng)。【成语助记】似曾相识 曾经沧海 曾几何时 曾母投杼 12乘 读音一:chn 趁着,凭借。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读音二:shn 量词,古时一车
10、四马为一乘。如: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推导助记】“乘”本义是“驾车、乘车”;由这一意义引申出“乘船”之义;上了车,人与车相接,故有“连接”义;人上了车,人便有了“凭借”。做名词时指“兵车”,后又作量词以计算车马,一“乘”计有一车四马,故又有“四”之义。【成语助记】乘人之危 乘坚策肥 乘龙快婿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衣轻乘肥 因利乘便 13诚(1)名词 诚心诚意。如: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 3 公移山(2)副词 表肯定,确实,的确。如: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3)连词 表假设推论,果真,如果。如: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推导助记】“诚”本义是指“真
11、心,不诡诈”,故引申出“真实的”;进一步虚化为副词“实在,的确”“果真”等义。【成语助记】诚惶诚恐 开诚布公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心悦诚服 14除(1)名词 台阶,殿阶。如: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苏武传 (2)动词 任命,授职。如:除臣洗马。陈情表 清除,去掉。如: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 修治,修整。如: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推导助记】“除”本义为“台阶”,又特指“宫殿上的台阶”;“任命、授职”不正是在“宫殿上的台阶”下进行的吗?“台阶”要经常打扫,故又引申出“清除、去掉”之义;岁月“去掉”,则是岁月“流逝、过去”了。【成语助记】除旧布新 斩草除根 兴利除弊 清宫除道
12、除暴安良 15辞(1)名词 诉讼的供词。如:听其狱讼,察其辞。周礼秋官乡士 借口,托辞。如: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左传僖公十年 古代的一种文体。如:归去来兮辞 并序。言辞,文辞。如: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报任安书(2)动词 告别,辞别。如: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琵琶行并序 推辞,不接受。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计较。如: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推导助记】“辞”在古代有两种基本义(写法也不同):一是“口供”,二是“不受”。由“口供”引申为一般的“话、言辞”。既是“话”,一种可能成为“借口”,落下“口实”;一种则因为“言之成文”是富有文采的“文辞”,也就自然成为“一种文体”
13、(如“楚辞”)。【成语助记】不辞而别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辞微旨远 卑辞厚币 一辞莫赞 16从 读音一:cn(1)动词 跟随。如: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 顺从,听从。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参与,从事。如: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并序 依傍,紧挨着。如:樊哙从良坐。鸿门宴(2)介词 由,自。如: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读音二:zn 名词 堂房亲属。如: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通“纵”,南北方向,也特指合纵的盟约。如: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推导助记】“从”的本义是“跟随”,引申出“归顺”“参与”“随从”等义。“随从”乃是较亲密之人,引
14、申出“次于最亲的人”也是顺理成章。【成语助记】从壁上观 从长计议 从善如流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从一而终 过从甚密 17殆(1)形容词 危险。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秋水 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2)副词 表推测或不肯定,大概,恐怕。如: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石钟山记 表约略,几乎,接近,差不多。如: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推导助记】“殆”本义是“危险”,它与“精神疲倦”“懈怠”的意义有着因果关系,它们之间是一种因果引申。后又虚化为表猜测的副词。【成语助记】百战不殆 殆无孑遗 车殆马烦 知止不殆 殆无虚日 18当(1)动词 两者相抵,
15、抵押。如: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苏武传 抵御,抵挡。如:彼恶敢当我哉!孟子梁惠王下 占据,把守。如: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判决,判罪。如:吏当广所失亡多。李将军列传 主持,执掌。如:北邀当国者相见。指南录后序 承担。如: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窦娥冤(2)介词 表处所,对着,面对。如: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表时间,值,在,正在。如:当是时也,商君佐之。过秦论(3)副词 表必然,必定,一定。如: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 4 取。孔雀东南飞 并序 表未来的时间,将,将要。如: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4)连词 通“倘”,如果,假使。如: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推导助记
16、】“当”原义是“面对、对着”。“阻挡”当然要“面对”,对着某个时候某个地方自然就是“处在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由互相“面对”引申出势力“相当”,由“相当”引申出“适合、适当”等义。【成语助记】门当户对 锐不可当 当仁不让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独当一面 当机立断 19道(1)名词 道路。如:怀其璧,从径道亡。廉颇蔺相如列传 途径,方法。如: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过秦论 风尚。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思想,学说。如: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道理,规律。如: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牛 道义,正道。如: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志向。如: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
17、公(2)动词 取道。如: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说,讲。如: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推导助记】“道”本义是“大路”。路的作用是“引导”人到某地,故有“引导”之义(后写作“导”)。抽象意义即“途径、方法”,又特指“正当手段”(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途径和方法往往是一种“道理、规律”;道理和规律需要“述说”,而后成为“思想、学说”。【成语助记】道听途说 康庄大道 道不拾遗 道不同,不相为谋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志同道合 20得(1)名词 心得,体会。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游褒禅山记(2)动词 取得,获得。如: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具备。
18、如: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能够。如: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通“德”,感恩。如: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3)形容词 对,正确。如:此言得之。六国论 得意,满足。如: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兰亭集序(4)副词 必须、应该。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推导助记】“得”本义为“得到”。“得到”就有“收获”,也说明“能做到”,“实现”目标。此外还可表达“事情做对了,正确”的意思,由“正确”的意义引申出“得当、合适”;进一步虚化为“应该”。【成语助记】得过且过 得不偿失 怡然自得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寸进尺 21度 读音一:d(1)名词 制度,
19、法度。如:内立法度,务耕织。过秦论 气度,常态。如: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 计量长短的标准或工具。如:故体有长短,检以度。后汉书律历志上(2)量词 次,回。如: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3)动词 谱写,创制(歌曲)。如: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扬州慢 过。如: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通“渡”,渡过,越过。如: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 读音二:du 动词 推测,估计。如: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衡量,比较。如: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过秦论【推导助记】“度”本义为“量长短”,引申出“计算”和“量长短的标准”之义。心里“计算”表达为“推测,揣度”;由“标准”则引申
20、出“尺度”,进一步又引申出“法度、制度”。【成语助记】审时度势 置之度外 度日如年 风度翩翩 金针度人 22非(1)形容词 不对的,错误的。如: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并序(2)动词 讥评,责难,认为不对。如: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 无,没有。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荀子劝学(3)副词 用在判断句中,相当于“不是”。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推导助记】“非”本义为“不对的,不合理的”。5 作动词时即“认为不对”,词义是否定的,故而虚化为否定副词。【成语助记】大是大非 非亲非故 非我族类 今非昔比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文过饰非 23复(
21、1)动词 恢复。如: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 回答。如: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返回。如:昭王南征而不复。齐桓公伐楚(2)形容词 夹层的,双层的。如: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孔雀东南飞 并序 繁复,重复。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3)副词 再,又。如: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廉颇蔺相如列传【推导助记】“复”的本义是“回来”“返回”。故又引申为“回复”(话回来)“报复”(行为的回来)“还原”(返回不就是回到原处?)。虚化为副词即为“再、又”。【成语助记】周而复始 髀肉复生 故态复萌 无以复加 无往不复 万劫不复 24负(1)动词 以背载物。如: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22、。愚公移山 担负,担当。如: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凭借,仗恃。如: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辜负,对不起。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背弃,违背。如: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蒙受,遭受。如:不明不暗,负屈衔冤。窦娥冤 (2)名词 失败。如: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六国论【推导助记】“负”的本义是“用背驮物”,故有“背、载”之义。抽象表达为“承担”(如“负债”);背上背物,即背上有所“靠”,再引申为“依仗、凭借”。古代“败”用“北”表示,而“北”即“背”字,故又有“败”义,“失败”了当然“对不起”人(自己或他人)。【成语助记】忘
23、恩负义 忍辱负重 负荆请罪 负屈含冤 负隅顽抗 久负盛名 25盖 读音一:i(1)名词 车盖。如: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器物的盖子。如:合盖隆起,形似酒尊。张衡传 (2)动词 遮盖,掩盖。如: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并序 超出,胜过。如: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3)副词 表肯定判断,原来是。如: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表推测判断,大概。如: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4)连词 因为,由于。如: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 读音二:h 疑问代词,通“盍”,何,怎么。如: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推导助记】“
24、盖”原为茅草编织物,用来盖屋或遮蔽身体,引申出一般的器物的“盖子”和“车盖”。作动词时即为“遮蔽、掩盖”之义。把别人“盖”住,自然就是“胜过、超过”别人。【成语助记】盖世奇功 盖棺论定 官盖如云 欲盖弥彰 26故(1)名词 缘故,原因。如: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事故,变故。如: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报刘一丈书 旧交,老朋友。如: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2)形容词 旧有的,原来的。如: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奴娇 赤壁怀古 衰老。如: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并序(3)副词 故意,特意。如: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陈涉世家 过去,从前。如:轩东故尝为厨。项脊轩志 仍然
25、,依旧,还是。如: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 并序(4)连词,所以。如:故木受绳则直。荀子劝学【推导助记】“故”有两个基本义:一为“缘故”;二为“旧的”。由“缘故”虚化引申出“所以”和“故意、特意”(反向引申,故意即是无缘无故)等义。由“旧的”引申出“衰老”和“故人(有时特指前夫或前妻)、老友”等义。由“衰老”进一步引申出“死亡”之义。【成语助记】一见如故 明知故犯 故步自封 故弄玄虚 革故鼎新 欲擒故纵 27固(1)名词 险要的地势。如: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过秦论 6(2)动词 巩固,安定。如: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坚守,安守。如: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廉颇蔺相如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120 文言 实词 识记 高考 高频 词汇 总结 1416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