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人教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707.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人教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70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人教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707.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课题 1 分子和原子(第 1 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说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2利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观察身边物质、实验现象来获取信息,从而运用想像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信息。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对有疑惑或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实验中注意观察与思考相结合,能够用文字、图形及化学语言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表述和交流。3认识科学研究的方法假说与模型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快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2建立“静止是相对,运
2、动是永恒”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教学重点 微观粒子是客观存在的,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对自然现象和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表达和总结等探究能力。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实验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仪器(电子天平、表面皿、试管、量筒、烧杯)。试剂(无水乙醇、酚酞溶液、氨水、蒸馏水、品红溶液)。学生分组实验:仪器(注射器);试剂(无水乙醇、酚酞溶液、氨水、蒸馏水、品红溶液)。2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情景引入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演示实验】提问:你看到什么现象?请解释原因?【问题一】请你用图示的方法表示酒精蒸发,并且谈谈你为什么要这样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题 分子 原子 课时 优质课 教学 设计 精品 70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