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5年五年高考真题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33782.pdf
《2011--2015年五年高考真题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3378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5年五年高考真题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33782.pdf(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 考点一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1(2015课标全国,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解析 材料反映的信息是“一个农夫可以养活 5 口甚至 9 口人”,说明农业收益的增加促进了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选 A 项。农业的发展是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故 B 项错误;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能促进农业收益的增加,C 项因果倒臵,错误;农业的
2、收益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促使地主兼并土地,促进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D 项错误。答案 A 2(2015天津文综,1)“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解析 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种粒”“下通足窍”“且行且摇”,由此判断是播种工具耧车,故选 B。A、D 两项是耕作工具,排除;C 项是灌溉工具,排除。答案 B 3(2015课标全国,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 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解析
3、 据所学可知:经济重心的南移是随着北方战乱较多,大批人口南迁,带去了众多劳动力与先进的生产技术,进而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而形成的,故 C 项正确。坊市制度瓦解、海外贸易拓展影响商业的发展,A、D两项错误;土地集中加剧不仅是在南方地区,且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B 项错误。答案 C 4(2015江苏单科,4)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 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 1678 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解
4、析 从唐多有“稻垄”、北宋仍有“熟稻”到 1678 年“止产粟米”,是因为“田地皆成沙土”而被迫进行,并非主动选择品种,故 A 项错误;“沟洫之制”既可灌溉,又可排涝,是农业文明的大发展,但从唐有“泻泉”、北宋有“水阔”到 1680 年“沟洫之制,水陆失宜”表明水利出现问题,故 B项正确;“田地皆成沙土”,表明没有重视农田生态保护,故 C 项错误;水利工程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但“全凭”的说法是以偏概全,故 D 项错误。答案 B 5(2014重庆文综,3)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 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
5、,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信息“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等信息判断,南北经济的差距只是缩小了,南方并未超过北方,因此 A、C 两项错误。经济重心在向南转移,但仍在北方,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在两宋时期,因此 D 项错误。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显著发展,江南经济开发出现了新局面。故答案为 B 项。答案 B 6(2014广东文综,13)唐代
6、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 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A井田制瓦解 B分封制恢复 C均田制受到破坏 D“市”突破空间限制 解析“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说明唐代土地兼并盛行,致使土地制度遭受破坏即当时的均田制受到破坏,故 C 项正确。井田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瓦解,排除 A 项。B 项与材料无关,D 项不符合唐代史实。答案 C 7(2013课标全国,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 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解析
7、宋代中央集权日益强化,A 项与史实不符。“不抑兼并”会造成土地高度集中,故 C 项不正确。B 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D 项正确。答案 D 8(2013江苏单科,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 年河南辉县发掘了 5 座大型魏墓,1 号墓出土铁器 65 件,其中农具占 58 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提炼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A、C、D 三项都存在以偏概全的错误,故均可排除。从题干河南
8、辉县魏墓出土的成套农具来看,成套的农具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故符合题意的是B。答案 B 9.(2013海南单科,8)右图反映的是()A“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 B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 C儒教“夫为妻纲”的伦理观念 D“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关系 解析 本题为图片材料选择题。仔细观察图片:图上方为一位古代男子正驾驭一头牛在耕田,图下方为一位古代女子在织机前织布,所以图片反映的是典型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生产形式。A、C、D 三项在题干中无从体现。答案 B 10(2012海南单科,1)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
9、、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 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 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 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解析 从题干反映统治者“藉田”“亲蚕”的现象,以及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仪式的历史现象,说明统治者重视农桑生产,这正因古代中国是农业文明,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故 D 项正确;本题易因表面认识而误选A 项,主要是无法正确解读“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信息;B 项无从体现;C 项说法错误,重农抑商是从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开始。答案 D 11(2011山东文综,10)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 出当时()A开始使
10、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解析 图片反映出农民使用较为先进的农具进行耕作,说明当时农民注重精耕细作,故 B 项正确。中国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开始使用铁器,故 A 项错误。汉代时铁犁牛耕已经推广到全国,故 C 项错误。图片不能体现出雇佣关系,故 D 项错误。答案 B 12(2014课标全国,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臵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
11、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掳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 1689 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至19 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 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布铺。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丰
12、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1904 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 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 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 100 万人,1911 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解析 第(1)问,通览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得出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从非法移居到合法定居、生产。据材料一中的“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可得出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
13、日积日多”可得出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据材料二不难得出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第(2)问,根据材料一“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和材料二“黑龙江以北居民不足 1 万人”可看出移民有利于缓解关内人口压力;据材料二呼兰地区“三城相望,粮产富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可得出移民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据“1907 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可得出移民有利于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其他的作用可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作答。答案(1)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从非法移居到合法定
14、居、生产。(2)缓解关内人口压力;增加政府收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促进东北开发。13(2013浙江文综,38)(节选)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材料一 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嘉兴府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湖州府“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1)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
15、关系。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解析 第(1)问,考查农业经济特点,答题的关键在于紧扣材料,抓住时代背景对历史事件进行全面、总体概括。答案(1)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关系:农业经济为主,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变化: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纺织业显著发展,市镇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4(2011安徽文综,35)(节选)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 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
16、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牛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摘自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农业经济的特征。解析 本题以历史热点三农问题切入,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综合应用能力。第(1)问,注意从材料中概括,如“犁耕”“丰给”“大旱”等分析即可。答案(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考点二 手工业的发展 1(2015福建文综,14)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 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
17、)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 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 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 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 解析 据材料“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说明陶玉借玉器和朝贡的名义,提高了瓷器的知名度;故选 D 项。依据“宋景德中始臵镇”可知“景德镇”一词出现于宋,故 A 项错误;根据“镇民陶玉者”说明陶玉是私营手工业者,故 B 项错误;“畅销海内外”在材料中未反映,故 C项错误。答案 D 2(2014浙江文综,13)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瓷器(china)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所 以,中国被称为 China。更有学者指出,China 是“秦”的音变(QinChin-a)。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18、是()A在考古学上取得突破,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 B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广泛调查,得出科学结论 C调查中外著名历史学家意见,用民主方式解决这一学术问题 D弄清最早用 China 称呼中国者先获悉了“秦”还是“瓷”的信息 解析 B、C 两项不是科学方法,A 项是科学方法,但考古的目的也是为了确认“秦”和“瓷”哪个在前。故答案为D 项。答案 D 3(2013北京文综,14)1985 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 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A北宋中期 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 D鸦片战争时期 解析 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 1602年,故该船在理论上的最早沉没时
19、间应为C 项。A、B 两项两个时期,荷兰东印度公司尚未成立,故可排除。D 项不符合“最早”这一要求。答案 C 4(2013福建文综,15)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 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频繁更换工种 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 职业是世袭的 是临时工人 A B C D 解析 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表明工匠职业是世袭的,不可更换工种,排除,正确答案为 B。答案 B 5(2013天津文综,2)“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 代,丝、麻、棉鼎足
20、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自宋代至明代,棉花作为纺织原料,其地位日益重要,这得益于棉纺织技术的改进,故选 B 项。A、C 两项不属于“前提条件”;棉花成为经济作物也是棉纺织技术改进的结果,故排除D 项。答案 B 6(2012江苏单科,2)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 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
21、产规模化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历史材料、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材料详细叙述了官营手工业中各环节的分工情况,体现出细致化、专业化的特点,故 C 项符合题意。材料只涉及手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工序分工情况,不能体现生产技术、产品品种和产量状况,故 A、B、D 三项错误。答案 C 7(2011浙江文综,13)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下图是宋代部分名窑 分布示意图,符合钧窑、定窑、景德镇窑、耀州窑排列顺序的是()A B C D 解析 钧窑在河南,定窑在河北,景德镇窑在江西、耀州窑在陕西。唐宋以来,各地瓷窑所产瓷器各具风格,这些名窑都以其产品的质量闻名天下。结合地图可以得出
22、 D 项。答案 D 8(2014四川文综,13)(节选)瓷器是人类文明的见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景德镇位于昌江畔,附近盛产造瓷的主要原料高岭土。北宋景德年间,其生产的影青瓷成为贡品,景德镇因此得名。两宋之际和元末的大规模战乱,使定窑、龙泉窑等陆续衰落,相对安定的景德镇,遂成“天下窑器所聚”的瓷都。元代景德镇制坯、烧瓷等分工不断细化,这时创制的青花瓷、釉里红和卵白釉,至今仍享有崇高声誉。明朝在景德镇创建御器厂,其组织和分工相当细密,“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宣德、成化年间制造的御窑瓷器堪称经典。嘉靖至万历年间,商品经济大发展,加之西欧等海外市场的扩大,“景瓷”销量大增。清
23、初对御窑厂进行了诸多改革,如匠役制改为雇募制,使康乾时代景德镇瓷业再度鼎盛。嘉庆后,因“墨守旧法,且有粗制滥造之弊”,景德镇瓷业渐趋衰落。据叶喆民中国陶瓷史纲要等(1)据材料一概括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的主要因素。解析 第(1)问,依据材料信息提炼影响因素,如“附近盛产造瓷的主要原料高岭土”“相对安定的景德镇”“分工不断细化”“创制”“商品经济大发展,加之西欧等海外市场的扩大”“诸多改革”等关键信息。答案(1)主要因素: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独特的资源优势;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海外需求的扩大;政府的重视,如创建御器厂、改革工匠制度;注重借鉴和改进技术,不断细化分工;注重核心产品的开发
24、,如青花瓷。考点三 商业的发展 1(2015课标全国,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 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解析 材料反映了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的民间崇拜的现象得到朝廷的认可,而且后世影响不断的扩大,本质上是该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影响力提升的结果,故选 C 项。中国古代王朝没有重视对海洋的开发与利用,故 A 项错误;古代社会女性地位根本没有改变,故 B 项错误;古代封建统治者是统治思想不
25、可能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故 D 项错误。答案 C 2(2015课标全国,27)下表为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唐 宋 明 清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此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解析 表格体现了从唐宋至明清时期,河南地区状元人数逐渐减少,而江苏地区的状元人数逐渐增多,这种变化本质上反映了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地处东南的江苏经济发展超过了地处北方的河南,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繁荣,故选 B 项。宋明理学对河南、江苏都有影响,故 A 项错误;虽然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5 年高 考真题 专题 古代 中国 经济 3378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