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3第七章分子动理论单元练习(共10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72018学年度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3第七章分子动理论单元练习(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度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3第七章分子动理论单元练习(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7-2018学年度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3第七章分子动理论单元练习一、单选题1. 扩散现象说明了()A. 分子间相互排斥B.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C. 不同分子间可互相转换D. 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2. 下列关于扩散和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 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 布朗运动说明了液体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D. 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扩散现象发生越快3. 物理图象能够直观、简洁地展现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利用图象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若令x轴和y轴
2、分别表示某个物理量,则图象可以反映在某种情况下,相应物理量之间的关系x轴上有A、B两点,分别为图线与x轴交点、图线的最低点所对应的x轴上的坐标值位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x轴表示空间位置,y轴表示电势,图象可以反映某静电场的电势在x轴上分布情况,则A、B两点之间电场强度在x轴上的分量沿x轴负方向B. 若x轴表示空间位置,y轴表示电场强度在x轴上的分量,图象可以反映某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在x轴上分布情况,则A点的电势一定高于B点的电势C. 若x轴表示分子间距离,y轴表示分子势能,图象可以反映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情况,则将分子甲固定在O点,将分子乙从A点由静止释放,分子乙仅在分子甲的作用
3、下运动至B点时速度最大D. 若x轴表示分子间距离,y轴表示分子间作用力,图象可以反映分子间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情况,则将分子甲固定在O点,将分子乙从B点由静止释放,分子乙仅在分子甲的作用下一直做加速运动4. 某气体的摩尔质量是M,标准状态下的摩尔体积为V,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该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MNAVB. 该气体每个分子的质量为MNAC. 每个气体分子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为VNAD. 该气体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为VNA5. 关于分子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碎玻璃不能拼合在一起,说明玻璃分子间斥力起作用B. 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需用力向下压活塞,说明
4、气体分子间有斥力C. 固体很难被拉伸,也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D. 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原来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6. 下列事实中,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是()A. 用瓶子装满一瓶砂糖,反复抖动后总体积减小B. 手捏面包,体积减小C. 水很容易渗入沙土中D. 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原来的体积之和7. 在使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r10-9m)变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的大小将()A. 先减小后增大B. 先增大后减小C. 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D. 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8. 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分子力,而分子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因此分子间存在与其相对距离有关的分子
5、势能如图所示为分子势能Ep随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图象,取r趋近于无穷大时Ep为零通过功能关系可以从分子势能的图象中得到有关分子力的信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假设将两个分子从r=r2处释放,它们将相互远离B. 假设将两个分子从r=r2处释放,它们将相互靠近C. 假设将两个分子从r=r1处释放,它们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 假设将两个分子从r=r1处释放,当r=r2时它们的速度最大9. 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间只存在引力B. 分子间只存在斥力C.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D. 分子间不可能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二、多选题10. 物体体积变化时,分子间距离会随之变化,分
6、子势能也会发生变化如图为分子势能Ep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当r=r1时,分子势能最小B. 当r=r2时,分子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C. 当rr2时,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表现为引力D. 在r由r2变到r1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做正功E. 在r由r2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做负功11. 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布朗运动是液体中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B. 液体温度越高,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越剧烈C. 在液体中的悬浮颗粒只要大于某一尺寸,都会发生布朗运动D. 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E. 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
7、动是液体分子对它的撞击作用不平衡所引起的12. 若以V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表示在标准状况下水蒸气的密度,M表示水的摩尔质量,m0表示一个水分子的质量,V0表示一个水分子的体积,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 V0=VNAB. V=MC. m0=MNAD. =MNAV013. 以下关于分子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则分子间的斥力与引力均减小B. 气体分子之间总没有分子力的作用C. 液体难于压缩表明液体中分子总是引力D. 当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时,随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势能增大E. 当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时分子间势能最小14. 分子动理论较好
8、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力学性质据此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的作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B.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C. 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D. 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它元素15.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热水的内能一定比冷水的大B. 当温度等于0时,分子动能为零C. 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势能不一定为零D. 温度相等的氢气和氧气,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等16. 如图所示,玻璃瓶A,B中装有质量相等、温度分别为60的热水和0的
9、冷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A瓶中水分子的平均动能比B瓶中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大B. 温度越高,布朗运动愈显著,所以A瓶中水分子的布朗运动比B瓶中水分子的布朗运动更显著C. 因质量相等,故A瓶中水的内能与B瓶中水的内能一样大D. A瓶中水的体积比B瓶中水的体积大E. A瓶中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比B瓶中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大17. (甲)和(乙)图中是某同学从资料中查到的两张记录水中炭粒运动位置连线的图片,记录炭粒位置的时间间隔均为30s,两方格纸每格表示的长度相同比较两张图片可知:若水温相同,_ (选填“甲”或“乙”)中炭粒的颗粒较大;若炭粒大小相同,_ (选填“甲”
10、或“乙”)中水分子的热运动较剧烈三、计算题18. 已知1mol水的质量为18g、密度为1.0103kg/m3,阿伏伽德罗常数为6.01023mol-1,试估算1200mL水所含的水分子数目(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19. 某种油的密度为,摩尔质量为M取体积为V的油慢慢滴出,可滴n滴将其中一滴滴在广阔水面上,形成面积为S的单分子油膜试估算:阿伏加德罗常数;其中一滴油滴含有的分子数答案和解析【答案】1. B2. D3. C4. B5. C6. D7. C8. D9. C10. BCE11. ABE12. BC13. ADE14. ACD15. CD16. ADE17. 甲;乙18. 解:水分子数
11、目为:N=VMNA 代入得:N=11031.21810361023=41025(个)答:1200ml水所含的水分子数目为=41025个19. 解:一滴油的体积v=Vn,油分子的直径为:d=VnS,油的摩尔体积为:Vm=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0=Vm16d3=6Mn3S3V3;一滴油含有的分子数为:N=Vn16d3=6n2S3V2;答:阿伏加德罗常数是6Mn3S3V3;其中一滴油滴含有的分子数是6n2S3V2【解析】1. 解:根据扩散现象的定义可知,不同物质相互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是由于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所以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与分子之间的排斥力无关,也不能说明不同分子间可互
12、相转换,或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不同物质相互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是由于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由此分析即可本题考查扩散现象的性质,要注意明确扩散证明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均可以发生2. 解:A、扩散现象指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B、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里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反映,故B错误;C、布朗运动反映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不是说明了液体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C错误;D、温度越高,布朗运动
13、越剧烈,扩散现象发生越快,故D正确;故选:D 扩散是指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一切物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无规则撞击引起的本题考查了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关键是明确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基础题3. 解:A、若x轴表示空间位置,y轴表示电势,由于点电荷的电势随x的增大而减小,所以不是某静电场的电势在x轴上分布情况,故A错误;B、若x轴表示空间位置,y轴表示电场强度,由于点电荷的电场强度随x的增大而减小,所以不是某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在x轴上分布情况,故B错误;C、若x轴表示分子间距离,y轴表示分子势能,
14、结合分子势能的特点可知,图象可以反映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情况;则将分子甲固定在O点,将分子乙从A点由静止释放,分子乙仅在分子甲的作用下运动至B点时分子势能最小,所以动能最大,速度最大故C正确;D、若x轴表示分子间距离,y轴表示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分子力的特点可知,图象可以反映分子间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情况;若则将分子甲固定在O点,将分子乙从B点由静止释放,分子乙仅在分子甲的作用下运动时,开始时受到的是分子引力,做加速运动,过A点后乙分子受到的是分子斥力,开始做减速运动故D错误故选:C根据物理规律相应的规律,得到y与x所表示的物理量的表达式,再分析图象是否正确该题结合图象考查物理规律与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2018 学年度 物理 人教版 选修 33 第七 分子 理论 单元 练习 1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