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37585.pdf





《浅谈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3758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37585.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 策略是经过思维而形成的一种高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具有较强的价值性。解决问题的策略,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的体验,更重要的是能为学生解决相关问题提供有力的支撑,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解题策略,才会在遇到问题时,找到问题的思考点和突破口,迅速、正确地解题。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的理解和掌握,对他们的后续开展是举足轻重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对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解决问题策略指导的一些尝试探索。一、工具法 工具法就是狠抓学生对数学中最根本的概念、性质、定律、公式
2、、数量关系、计算法则等的理解和掌握,这些工具性的知识要让学生理解吃透。比方:求几个一样加数和的简便运算,用乘法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学生真正理解了乘法的意义后,应用这类知识去解决相关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例如:学校举行跳绳比赛,李红每分跳 168 下,陈亮跳的是李红的87,王伟跳的是陈亮的76。王伟每分钟跳多少下 学生理解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后,很快就知道了要求王伟每分钟跳的,先要求出陈亮跳的。求陈亮跳的,就是求 168 下的87,算式为:16887=147(下),求王伟跳的就是求 147 下的76,算式为:14776=126(下)-又例如:水果店运来苹果20筐,运来梨的筐数是
3、苹果的41,又是桔子筐数的95.运来桔子多少筐 学生根据题意找到等量关系:苹果筐数的41=桔子筐数的95,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把等量关系变为:苹果筐数41=桔子筐数95,根据题里告诉的苹果 20 筐,等量关系变为:2041=桔子筐数95,要求桔子的筐数,就设桔子筐数为*,这样就列出方程:95*=2041,求出方程的解,问题就解决了。又如:速度时间=路程 单价数量=总价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C长=a+b2、C正=4a、C圆=2r 或 C圆d、S长=ab、S正=a2、S平=ah、S三=ah2、S梯=a+bh2、S圆2、S环=S外圆-S内圆=3.14R2-r2等。学生理解和掌握了这些常见的数
4、量关系、公式,能大大得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一辆自行车轮胎的外直径是 70 厘米。小强骑这辆自行车通过一座 1000 米长的大桥,如果车轮平均每分钟转 100 周,大约几分钟能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要求时间,就要知道路程与速度。路程题里直接告诉的,是 1000 米100=21980厘米=219.8米,最后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很快就求出时间:10005分 二、画图法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局限,生活经历和知识都很少,因此在抽象思考解决问题时难免会遇到困难。学生在草稿纸上画线段画或草图可-以拓展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方:甲、乙两数的和是 20,两数的差为 4,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这个问题如
5、果列二元一次方程是很好解决的。但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样的方程他们是无法理解的。教师引导他们画线段图理解就容易多了。甲:20-42=8 乙:8+4=12 乙:20+42=12 甲:12-4=8 又如:月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的花圃,长 12 米。在扩建活动中,花圃的长增加了 2 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 20 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通过画草图,学生就知道长增加了,而宽没变,因此根据增加的面积就可以求出原长方形的宽:202=10米,进而得知原长方形的面积:1210=120平方米。运用图形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从而学生迅速地搜寻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怪不得前苏联心理学家克鲁切茨对天才儿童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小学 数学 解决问题 策略 3758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