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6139.pdf
《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613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6139.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包括01大气、水、岩石、02生物、土壤、地形等。3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1)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09产物,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10创造者。(2)根本原因:绿色植物的11光合作用。(3)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面貌的改变 改变了大气的12成分:原始大气的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陆地水的13化学成分在相当程度上也为生物生命活动所制约。形成了部分14沉积岩。促成了15土壤的形成。自我探究“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反映了自然环境中的哪一种循环?提示 诗句反映的是植物的枯
2、枝落叶被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重新进入环境中的过程,是生物循环的表现。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 -2-(1)概念: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01有机物的能力。(2)过程:主要依赖于02光合作用。(3)各组成要素提供的物质:植物提供叶绿素,03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04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05稳定的能力。自我探究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无人干扰时,藏羚羊的数量虽有波动,但基本稳定。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功能?提示 平衡功能。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特点(1)变化性: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
3、每时每刻都在01演化。(2)统一性 含义: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02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表现:某一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演化,会导致03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04改变。2意义: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05协调,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自我探究 修建水库对气候会产生哪些影响?提示 空气湿度增大,降水增多;昼夜温差缩小等。自我反馈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 地理环境各要素都是单独地存在和发展的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 A B C D 答
4、案 C 解析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单独存在和发展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2我国某地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森林茂密,林下发育了红壤,林内栖息着灵猫、猕猴等典型动物。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3-A广泛性 B整体性 C多样性 D关联性 答案 B 解析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使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水库蓄水后,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泥沙淤积。引起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 B土壤 C水文 D生物 答案 C 解
5、析 水库蓄水后,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河流的含沙量变小,这是水文特征的表现。活动点拨 教材 P86 活动(1)生物、土壤、大气、水等。(2)部分土壤水通过根系被植物体吸收,并通过植物蒸腾作用进入大气;部分土壤水通过蒸发作用直接进入大气。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降落到植物叶表被植物体吸收或转化为地表径流和土壤水。被植物体吸收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再次进入大气。进入土壤的土壤水则继续重复上述转换过程。(3)太阳能因为植物光合作用而被保存在植物体内并转变成了化学能,植物作为动物的食物将化学能传递给动物并保存在动物体内,植物与动物在呼吸的过程中消耗了热量,将化学能转变成热能释放到环境中。教材 P
6、8687 活动 藏羚羊的生存是与青藏高原可可西里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在无人类干扰的情况下,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变化,迫使藏羚羊不断通过增减数目来适应环境,其结果是藏羚羊的数目保持了相对稳定。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如下图所示:教材 P88 活动 湖泊演变为陆地,是地形、气候、生物、土壤、水文等各要素的统一演化过程。各要素具体演化过程如下图所示:教材 P90 活动 探究点 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及产生的新功能 读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关系示意图,探究下列问题。-4-(1)据图总结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包括哪些?(2)地理环境中的生产功能主要是由哪个要素体现的?答案(1)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
7、。(2)生产功能主要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是通过生物这个要素体现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及产生的新功能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2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不同的地理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各地理要素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整体。三种物质循环的特征和意义如下表所示:-5-6-3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7-读图,回答(
8、1)(2)题。(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特征 B生产功能 C平衡功能 D独特性特征(2)下列叙述中,属于 P 环节的是()A降水多且集中于夏季河流有夏汛 B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 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D山区坡陡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解析 第(1)题,图中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统一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第(2)题,图示 P 环节表示亚热带季风气候对红壤贫瘠的影响,由于亚热带-8-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微生物分解作用较快,导致了土壤中的有机质少,即红壤贫瘠。答案(1)A(2)C 方法指导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相互影响归纳总结 -9-探究点 自然地理
9、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新疆楼兰古城遗址曾经是人们生息繁衍的乐园,那时,这里河流两岸水草丰美,田地肥沃,一派“七里十万家”的繁荣景象。然而,到了公元 400 年,楼兰已经“上无飞鸟,下无走兽”。从此,楼兰古城悄无声息地消失了。楼兰古城究竟是怎样消亡的,也就成为一个难解的谜团。但多数人认同的说法是:由于孔雀河改道,塔里木河断流,其下游的楼兰地区水源逐渐枯竭,植被死亡,居民的生计难以维系,纷纷离开故土,古城由此消亡。(1)假如材料中的说法成立,楼兰古城的消亡反映了地理环境的什么特征?(2)举例说明楼兰文明消失过程中某个地理环境要素变化对其他要素的影响。答案(1)整体性。(2)河
10、流断流,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河湖减少,气候恶化,风沙增多。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0-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生产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11-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增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2)该示意图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解析 第(1)题,土壤湿度影响地面蒸发,地面蒸发又影响空气湿度;土壤湿度增大,土壤热容量增大,气温变幅减小;土壤湿
11、度增大,地面植被增加,蒸腾作用加强,大气降水增加。第(2)题,在干旱地区由于灌溉、水分条件的变化引起了一系列地理环境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答案(1)B(2)B 方法指导 地理关联图的判读 地理关联示意图是指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地理事物,表示各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组合图形。地理关联示意图通常借助带箭头的线段将有关地理事物的形成、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等要素联系起来。(1)读图名,把握关联图的中心内容。上图为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2)关注图中的各要素,把握各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图中的各环节、框图、箭头及箭头指向,即关
12、联图中的关联性。一般框图表示环节,箭头表示关联过程,箭头指向表示关联的因果特征。分清图中要素是判读关联图的基础。图中箭头与水汽结合酸雨,及由箭头“酸性气体排放”能判断出为 SO2或氮氧化物。(3)依据框图所指要素及箭头逐个分析框图之间的关联性,图中各环节包括哪些要素,箭头由哪个环节指向哪个环节等。(4)进行各部分间的因果推理,找出规律,并进行文字表述。地理关联示意图的分析就是逻辑推理过程,关键是将关联图所表达的地理原理、过程或规律用文字表达出来,进行图文转换。如图根据图中各部分的相互关系可知分别是 SO2或氮氧化物、酸化、呼吸。探究点1 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及产生的新功能 几千万年前,恐龙称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第五 自然 地理环境 整体性 差异性 第一节 教学 新人 必修 16139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504740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