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备考语文最后一课讲义(全国卷)(共8页).doc
《2017高考备考语文最后一课讲义(全国卷)(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高考备考语文最后一课讲义(全国卷)(共8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7高考语文最后一课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了解常见的干扰项设置类型:偷换概念、以偏概全,做题是特别留意选项中带有“全、都、凡、所有、几乎、主要、有的、更加、特别、稍微、部分、通常、有时”等词语的内容;时间上的已然与未然、先后;句子关系上的强加因果、因果颠倒、多因一果;逻辑上的或然与必然、充分与必要条件;代词指代内容错误或不明;还要注意把现象混为原因、无中生有及答非所问等。尤其注意误把文章中人物的观点当成作者的观点。2、审清题目的要求,注意是选“不符合的”还是“符合的”,在把选项与原文的比对过程中,找出符合题意的最明显突出的一个选项。3、选项与原文表述不一致时,要思
2、考选项内容是不是原文等值替换或是原文的合理推论。拿不准时可再造一个相似的语境来帮助判断。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阅读人物形象:要区分是形象还是性格,是概括还是分析。人物形象=性格+身份定位多方面特征(职业、地位、兴趣、经历、教养、思想、关系等)。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1、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2、找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外貌、心理描写的语句,分析其性格特征;3、找出作品中其他人物对这个人物的评价;4、作品中作者的介绍或评价;5、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6、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
3、性格。概括时要分清主次,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及发展变化,切忌过度拔高或想当然。人物形象的作用1、揭示或凸显主旨;2、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次要人物对情节的推进作用;3、若是线索人物,自然是贯穿全文的线索;4、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给人们带来的启示。刻画人形象的方法:概括介绍(全景式描写)、肖像(神态)、 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特征、语言、动作、服饰等细致而富有表现力的细节作特写式的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他人的言行、心理、评价、衬托)。确定主人公理由:1、有的作品标题就指明了主人公2、最能传达主题思想的人物是主人公3、与情节联系密切的是主人公4、作者极力刻画的用墨最多
4、的人物是主人公5、其他人物衬托他、陪衬他、与他形成对比是主人公。物象的作用1、线索作用 2、铺垫或伏笔 3、对人物的衬托 4、对内容的充实 5、对主旨的深化或升华概括情节的方法及注意事项1、理清小说的结构;寻找线索;抓住重要场面、重要事件。2、按照“何时、何地、何原因、何人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材料本身未涉及的除外,尤其是何人何事不能省)。3、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4、要注意题干要求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尤其要围绕主要人物概括情节。情节的作用内容上:1、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2、对表达主旨的作用。 结构上:对情节发展的作用1、创设悬念,引人入胜;2、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5、3、前后照应;4、推动情节发展;5、线索作用;有时从表达效果上分析,即从读者感受分析: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吸引读者注意力、引发思考等。情节手法:1、叙述人称:第一人称便于作者抒发自己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自然;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全知全能的特点,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第二人称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人称交叉使用,可以扬长补短,使叙述的对象得到全方位、立体化的表现。2、叙述顺序:顺叙,使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插叙,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补
6、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补叙可以补充故事情节上可能出现的漏洞,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3、结构手法:线索,可以是人、物、情感、事件、时间、空间等,明暗线可以便故事情节的安排更加巧妙,使小说矛盾和主题更加突出;悬念;铺垫;伏笔;照应;对比;突转;巧合。结尾类型:出人意料式、戛然而止式、补叙式、卒章显志式、令人感伤式、大团圆式及各自的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 象征或暗示:暗示社会环境,如习俗中、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等;祝福的开头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故乡烘托人物形象,烘托人物
7、心理,表现身份地位性格,暗示命运等;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预示结局;铺垫、伏笔、悬念,呼应、线索;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雪”揭示或深化作品主题。题目的作用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的,交代时间、地点、环境,创设了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以物象为题的,小说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深化主题;揭示主题,隐含比喻象征;以人物为题的,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以人物特征为题的,暗示了情节的发展或铺开情节,呼应细节;以事件为题的,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推动情节的发展或转折,化解了人物矛盾冲突;以情感为题的,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主旨概括(1)从小说的题目入手思考小说的主题;(2
8、)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3)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在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4)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5)从揭示主题的重要句子入手。在把握主题时,要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出现认识上的偏见和情感、情绪上的偏激;在没有认真阅读原文的前提下,不能拿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生搬硬套,评价作品缺乏针对性。主旨题答题模板:通过描写(叙述、塑造),表达了(赞扬了、鞭挞了、批判了、揭示了等)语言人物语言:个性化人物语言,泼辣、粗俗、委婉含蓄、文白夹杂、口语化等。叙述语言:平实、质朴、华丽、典雅、幽默、
9、寓庄于谐、有地方色彩、口语化、生动形象等。赏析语言一般从以下方面入手:1、手法,包括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方法;2、句式,句子的整散、长短、变式句;3、词语的选择和锤炼:叠词、动词、形容词等;4、语言风格。(二)、散文阅读重要词语及句子的理解:“还原”法:就是指恢复事物的原状。对使用修辞方法的句子,作答的关键是将使用的修辞方法还原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意思明白的句子。包括:内容还原、还原情感、根源还原比喻句喻体还原成本体比拟句拟体还原成本体借代句借体还原成本体双关句探寻双关义夸张句回归现实性表达象征句找出象征的对象反语句就要将褒贬互换中心句:抓关键词,提示其主旨;哲理句:阐述深层或普遍含
10、义;结构句:根据所处位置上引下联写景句:写出的景物的特点;写人句 :表现出的人物的特点。赏析句子的四个角度: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手法的选用、语言的风格。基本思路:一、弄明白语句的表现对象,二分析作者是怎样描写再现对象的,三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结构思路把握1抓住时空变化划分。时间、地点是记叙文的主要因素,许多记叙文都是按时空的变化组织材料的。2抓住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3按照记叙内容的变化来划分。4按逻辑关系划分。5还可按描述角度的变化、事情发展的阶段方式来划分。散文的线索:时间线索、空间线索或者时空线索;有物线(某一种事物作线索)、情线(以一种感情变化为线索)
11、。写景叙事类散文多以时、空或时空为线索,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类散文多以物线、情线为主。开头段落的作用处在开头,一般是点明主旨,统领全文,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抑扬,制造悬念,引起阅读兴趣等。如果开篇即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或引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作铺垫;如果开篇是景物描写,那么,首段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它可能是铺垫作用,从景物描写上看,它的作用是以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营造(渲染)某种气氛。 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如果开篇
12、即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中间段落的作用:一般为承上启下,前后呼应。1中间段如果比较短,那么,它在结构上的作用可能是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近三年中间段从结构上考查多此类。)2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一致,那么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或烘托、铺垫)。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3中间段如果比较长,而且描写的是选文的主要物象,那么,它在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是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结尾段落的作用一般为总结上文,点明题意,卒章显志;呼应开头,使文章首尾圆合;升
13、华主题,发人深思;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委婉等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一)传记:引用材料的作用:1、对传主的作用,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2、对文本的作用,下定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可读性、典雅性,增添文学底蕴;3、对结构的作用,照应标题、设置悬念、埋下伏笔、对比衬托、总结上文、深化主旨;4、对读者的影响,有助于读者全面而深刻地了解传主的精神和影响。(二)新闻背景的作用1、说明或解释新闻主要内容,令新闻通俗易懂;2、分析提示新闻的意义,唤起社会关注;3、背景进行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程度;4、从背景语言加以暗示,表达某种不便明言的观点;5、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涵
14、,使其更具有可读性。新闻内容的真实性1、采访过程的充分、全面、客观;2、现场情形的再现客观真实;3、数据运用的客观真实;4、细节描写的形象有力;5、第一人称的使用增加了真实性;材料详略处理1、材料角度的不同 2、材料有层进关系 3、开拓读者的视野 4、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4、表达主题的作用新闻社会价值评价1、评价要依据文本,尊重事实;2、评价要把握文本的观点倾向;3、对文本的解读可以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形成富有个性色彩的评价。4、有时文本的选材也能体现其社会价值。四、文言文1、实词理解:将给出的词义代入原文,不通就错,通顺不一定对。按现代汉语能解释通的,往往是错的,按最常见的义项解释的,也可能
15、是错的,按次常见义项解释的,对的可能性比较大。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干扰你罢了。掌握一些实词推断方法:语法分析法、对句判断法、字形推断法、成语印证法等。2、断句:文言文主、宾语常省略,可采用谓语断句法,以动词或形容词为中心,区分独立的句子。利用对话标志、首尾虚词标志,结合句式、修辞整体把握。3、文化常识:特专业的一般是对的,错的大多是常见内容。有些冷僻文化常识可从原文中找到答案。4、可以先看第12题,毕竟有三句正确的选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全文。5、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做到字字落实,语气落实,关系落实等。关键词语不要糊弄过去,解释不通的字词往往可以考虑是否通假或者活用。操作时要打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高考 备考 语文 最后 讲义 全国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