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思路.doc





《科技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思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思路.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科技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思路20_年工作总结和20_年工作思路科技局 20_年我县科技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市科技厅局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抢抓国家施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围绕县委关于“产业兴县、工业富县、开放活县、教育强县、环境立县”五大战略工程,紧盯马铃薯、草畜、西芹、旱作节水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以科技示范园区、科技工程、科技特派员创业、信息化建立等为抓手,以关键技术引进、新品种、新成果的转化应用为打破口,不断强化科技措施,进步效劳才能,为全县经济社会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一、20_年工作开展情况一突出科技示范和推广,加速科技
2、成果转化围绕“四百”工程、种植业十大推广方案和“8613”农业科技行动方案,坚持以示范基地、设施园区和高产创立为抓手,加大马铃薯、旱作节水农业、西芹等特色主导产业新品种引进和示范推广力度,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一是加快开展马铃薯产业。紧扣种薯繁育、标准化栽培、高产创立、旱作节水四个环节,综合运用科技措施,在高海拔区的火石寨、新营等冷凉区建立原种繁育示范基地6个,面积1万亩;在全县适宜区建立一级种繁育基地18个,面积10万亩,全县马铃薯脱毒化率到达80%;加大旱作节水技术示范推广力度,建立秋覆膜旱作高产创立示范点4个,面积4万亩。按照区域化布局的原那么,建立专用品种示范基地,开展标准化栽培10
3、0万亩,标准化率到达95%,专用品种种植率到达100%,旱作节水技术应用率到达40%,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率达90%以上,病虫害有效防控率达90%以上,科技在马铃薯产业中的奉献率到达80%。加强试验研究工作,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建立马铃薯综合试验基地,开展专题试验研究8项,参试品种52个,开展新优品种、自选品种展示示范2项,参试品种10个;二是加快推进葫芦河川道区百公里特色蔬菜产业带建立。综合应用覆膜压砂穴播、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等集成技术,建立吉强万崖、吉强南川、将台明荣、兴隆罗庄4个万亩芹菜覆膜穴播压沙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吉强镇黄家川万亩胡萝卜、新营乡红庄千亩胡萝卜2个标准化栽培示范
4、园和华林万亩蔬菜出口园区;三是强力推进旱作节水农业开展。以春秋季覆膜技术为重点,配套微喷灌、节水补灌、抗旱制剂示范应用等技术开展旱作节水农业,全面进步旱作农业的质量和效益。全县共建立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11个,涉及马铃薯、玉米、胡麻、冬小麦及小杂粮,示范面积15.71万亩,示范推广秋季全膜双垄沟播、秋覆膜、抗旱标准化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控等10项关键技术。四是强化科技支撑,推进设施农业开展上程度。围绕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早熟马铃薯拱棚消费、西红柿拱棚标准化栽培、日光温室高效消费等技术大力开展设施农业。全县共建立设施农业示范园8个,其中日光温室园3个,拱棚园5个。二加大科技工程建立力度,夯实科技开展根
5、底一是积极申报和组织施行工程。半年来,县科技局积极加强与科技部门的联络和对接,共编制上报科技工程22项。其中自治区科技支撑工程14项,科技根底条件建立工程2项,科技成果转化工程2项,市本级科技工程4项。科技工程建立上,农业18项,主要侧重于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引进转化、科技根底条件改善、科技支撑才能建立。涵盖西芹标准化消费、马铃薯种薯贮运体系建立、番茄水肥一体化消费、秋覆膜玉米标准化消费等内容;工业3项,主要侧重于马铃薯深加工、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再利用等;卫生1项,主要是宁南山区农村中医药、回医药技术的示范应用。目前,区、市列科技工程正在积极争取立项和组织施行之中。二是强化工程管理。先后组织科技人
6、员和相关专家,加强对我县科技工程施行工作的检查指导,先后4次深化工程区现场检查,调研科技工程施行情况,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观摩等形式,客观公正地评价工程阶段性施行情况,积极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为确保工程目的任务的如期完成奠定了根底。三发挥科技专家作用,拓展科技效劳渠道一是积极推进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搭建院地合作、院企合作的新平台。先后与宁夏农科院、我农科所、我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等科技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宁夏农科院资环所、植保所、作物所等职能部门的14名专家来我县开展科技研发,建立2个研发基地,2个示范区,1个综合试验点。研发基地面积770亩,示范区5295亩。二是继续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努
7、力进步科技效劳程度。把科技特派员工作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有效措施来抓,积极探究科技人才开展农村经济,效劳社会新农村建立的新机制。在认真总结前两年工作的根底上,不断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鼓励科技特派员自主创业,法人科技特派员、我三农结合社理事长吴文学通过考察引进了红蒜苗复种西芹技术,在将台乡明荣村建立试验示范基地,目前紫皮1号蒜苗已成功上市,亩产到达4000公斤,有望破解西芹连作障碍技术难题。三是多渠道引进科技人才。通过调入、聘用、兼职、参与课题研究等方式柔性引进人才,建立首席专家带着下的技术效劳团队,增强汲取智力资、先进技术的积极性。通过现场指导、专题讲座等方法,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有知识、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技局 2022 工作总结 工作思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