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哲学与解释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存在哲学与解释学.ppt(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存在哲学与解释学一、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海德格尔(1889-1976),德国哲学家,二十世纪西方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主要著作有存在与时间、形而上学导论、林中路、路标、尼采、通向语言之途、演讲与论文集等。林林中中路路黑黑森森林林小小木木屋屋1、思入存在a、对存在的理解传统形而上学对“存在”的探讨实际上遮蔽了“存在”,因为形而上学把“存在者”当作了“存在”,这从提出“存在是什么?”这一问题开始就误入了歧途。“存在”不是某个具体的“什么”,而是那个“什么”之为“什么”的根据。这个根据是不能用形而上学的概念语言来界定的。“存在”是“无”,是让一切存在者得以可能的条件。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
2、无。”庄子:“泰初有无”。b、现象学的哲学方法现象学是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开创的、在20世纪西方有着重大和深远影响的哲学运动。现象学倡导“面对实事本身”的哲学态度,主张采用“现象学还原”或“先验还原”的哲学方法。所谓“实事本身”就是事物在“纯粹意识”或“先验意识”中的显现。“先验还原”的方法要求排斥我们的自然观点、排斥对世界存在的信念、排斥一切传统的成见,将一切可疑的判断、推理、命题、定律等等搁置起来,存而不论,直接面对纯粹意识及其他的相关物。海德格尔认为“实事本身”是“存在者的存在”的自显现,这与胡塞尔的事物在“先验意识”中的显现是不同的。c、此在作为思入存在的入口 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所以
3、必须通过存在者通达存在。但并非什么存在者都行。必须通过某种特定的存在者在它那里,存在不是完全被封锁着而是已经以某种方式展开了才能通达存在。展开即是有所领会。而只有人才能对自己的存在有所领会,所以这种特定的存在者就是人。海德格尔把人称作“此在”,即“在此存在”。2、此在的生存论分析a、此在的基本存在结构在世此在并非孤立地、单独地存在着。它总是处于一个世界中,与世界不可分割。此在的存在、即生存的基本结构,就是“在世界之中存在”。b、此在在世的基本状态烦此在在世不是被动地、静止地存在于世界之中。人生在世总是处于不断地与外物、他人(世界)打交道、发生各种关系的过程中。这个过程就是“烦”(操心)。这是人
4、生在世的基本状态。“烦”分两种:“烦忙”与“烦神”。“烦忙”为与他物打交道的存在状态。“烦神”为与他人打交道的存在状态。c、此在的沉沦与异化海德格尔把此在的日常状态称为“沉沦”。“沉沦”的核心在于放弃自己本身,因此是一种非本真的在世状态。“沉沦”决不具有道德谴责的意味,而是此在不得不然的从“存在”到“存在者”,从“无”到“有”,从可能性到现实性的下降过程。这种状态又称“被抛状态”。在“沉沦”中,本己的此在完全消解于“他人”,此在通常不是作为“我自己”,而是作为“他人”来存在的。“他人”决定着我日常生活的存在方式。这个“他人”,海德格尔名之为“常人”。d、此在的基本情绪畏(焦虑)“畏”与日常所说
5、的“怕”不同,“怕”是对有害的具体的事情或行为方式的怕,而“畏”则不然。“畏”是对此在的“本真能在”的怕,就是对“能够在世”本身的怕,而不是对某一具体在世事件或方式的怕。因此,“畏启示着无”,启示着“本真能在”的“无何有之乡”。此在在“畏”之中漂浮,自由却无所持靠,惶然失其所在。面对空无,懦弱的世人胆怯而天生地趋向于逃避,趋向于沉沦入非本真的在世状态中,寻觅一安身立命之处以获得“安宁”。e、向死存在海德格尔的死亡观 尽管畏的情绪使人放弃本真的存在而逃避到沉沦者得日常生活中去,并在那里求得“安宁”,然而终究不能逃脱人生之大限死亡。死亡标志着一种生存在世之不可能的可能性。死亡是本真性的。对本真的死
6、亡的领会能使人由非本真的存在通向本真的存在。这样在生存意义上领会死亡被称为“向死存在”。本真的向死存在直面死亡。f、本真此在的确证良心的呼唤“向死存在”虽然能使人领悟到自己的本真的存在,但这只是给人回归本真的存在提供了自由选择的可能性。只有当此在实际作出选择时,这种可能性才成为现实,良心的呼唤正是此在作出这种选择的体现。3、时间三维海德格尔的时间观此在存在的意义即是时间性。时间分为将来、曾在、当前三维。在时间三维中,将来具有优先性,它决定着曾在和当前。没有将来的能在,此在“现在”就没法生存。在这个意义上,将来使此在的存在成为可能。4、语言是存在的家语言并不仅仅是人用以表达思想观念的工具,它本身
7、就是人类生命的活动范围,是它首先导致世界的存在。海德格尔主要不是从人可能说什么的角度来思考语言的,在他看来,语言有自己的存在,人类则来分享这一存在,仅仅由于分享语言人才成其为人。因此,不是人说话,而是“话说人”。5、真理的本质 真理不是认识与事实的相符,而是存在之“去蔽”、敞开。6、对现代技术社会的批判 海德格尔把现代称为“技术时代”。“技术时代”的显著标志是精神的萎弱、贫瘠。因为在这个时代,精神被曲解为智能、计算的能力,沦为为其他事情服务的工具。“在贫乏的时代里,诗人何为?”二、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让-保罗萨特(1905-1980)是法国存在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他是哲学家,也是作家,他主张知识
8、分子应该“介入”社会,承当起社会批判的责任。产生产生恶心的恶心的根源,根源,就是存就是存在的荒在的荒诞诞。萨特恶心1、现象学本体论: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哲学前提a、现象学一元论在存在与虚无中,萨特主张用“现象的一元论”来取代“使哲学感到困惑的二元论”。“现象的一元论”指的是胡塞尔以来用现象学方法来超越主体与客体、心与物等的对立。b、反思前的意识传统认识论所说的意识是反思的意识,即把意识本身当作对象的意识。反思的意识不是直接指向对象,而是指向关于对象的意识,因而是第二位的。原始的、第一位的意识是反思前的意识,即直接指向对象,而不是指向关于对象的意识。c、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作为萨特现象学本体论的
9、出发点的现象现象蕴含着两种存在,即作为现象的客观基础的自在的存在和显现这种存在的意识,后者就是自为的存在。自为的存在的特性正好与自在的存在相反,它不是存在,而是非存在,或者说是对存在的否定、使之虚无化;意识对存在的显现过程实际上就是虚无化的过程。意识之使存在虚无化意味着它本身就是虚无。2、“存在先于本质”: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这里所谓的“人的本质”,泛指人的各种有质的规定性的特征(包括人的才能、专长、职业、地位等等)。说存在先于本质,意思是说人一开始只是作为纯粹的主观性、虚无而存在,而后通过自己的自由选择来造就自己的本质(特性)。萨特认为,存在主义之肯定人的存在先于本质意味着它是一种强调
10、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并鼓励人们不断积极向上的行动哲学。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3、“人即自由”:自由的本体论性质人的存在先于本质意味着无法用一个定型的现成的人性来说明、规定人的一切,因此,人本身就是自由。自由是人的宿命,人是被判处自由的。自由也是对人的惩罚。自由并不是人类的一种美妙的理想,而是一种重负,它与恶心、焦虑、恐惧、自欺、羞耻等阴暗的情绪或体验总是紧密相关的。4、自由选择:自由哲学的核心人被判处为自由之人,而自由又总是体现在选择的行动中。自由就是选择的自由。选择是否成功与现实生活的具体的自由相关,而与自由本身无关。对自由本身来说,成功与否一点也不重要。因为自由就是选择的行为本身,而不是
11、通过选择获得自由。5、责任:自由选择的后果个人在作出任何一个选择时,既要对自己,也要对他人和世界负责。对自己负责,就是要敢于承当自己的行为的一切后果。对他人和世界负责,是因为个人的选择要牵涉到他人以至全人类,个人不仅应关心自己的命运,也应关心他人和人类的命运。三、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伽达默尔(19002002),德国哲学家,现代哲学解释学的创始人,代表作为真理与方法。1、解释学的历史解释学(Hermeneutics)一词出现于古希腊时期,其意是“解释”。希腊哲学家认为,“用某事物来说明其他事物就是解释”。到了中世纪后期,出于对圣经经文、法典内容的考证和意义阐发的需要,逐步形成有关圣经和法律条文
12、的“释义学”。到了近代,德国浪漫主义哲学家施莱尔马赫将解释学运用于哲学史中,希冀通过批评的解释来揭示某个文本中的作者的原意。德国近代生命哲学家狄尔泰进一步完善施莱尔马赫的理论。他认为解释学的任务在于从文本出发,通过“体验”和“理解”,回复到文本的历史情境,使解释者像理解自己那样去理解他人。“解释的循环”:“一部作品的整体要通过个别的词和词的组合来理解,可是个别词的充分理解又假定已经先有了整体的理解为前提。”狄尔泰解释学的形成海德格尔认为,人的存在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的存在,即“此在”。存在的历史性决定了理解的历史性。我们理解任何东西,都不是用空白的头脑去被动地接受,而是带着理解的“前结构”去积极
13、参与。这种理解的“前结构”是理解和解释总带有解释者自己的历史环境所决定的成分,所以不可避免地形成解释的循环。这不是一种恶性循环,而是理解过程本身的表现。2、成见与视界融合伽达默尔通过其创立的哲学解释学,不仅使解释学实现了从一门理解技艺和一般方法论的学问向哲学意义的解释学的创造性转变,而且构建起了一种“理解本体论”。哲学解释学关注人的存在和人与世界的最基本的状态,关注人类理解活动这一人存在的最基本模式,去发现一切理解模式共同的东西。理解的历史性构成了我们的成见。所谓成见其实就是海德格尔的“前结构”,也就是解释者的立场、观点、趣味和思想方法等等由历史存在所决定的主观成分。成见构成了解释者的特殊视界。视界指人的前判断,即对意义和真理的预期。理解是一种“视界融合”,即两种存在着时空距离的视界理解者的视界与理解对象的原初视界交融在一起,而形成一个全新的视界,给新的经验和理解提供可能性。因此,任何视界都是流动生成的,任何理解都是敞开的过程,是一种历史的参与和对自己视界的超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