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编译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编译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译原理课程教学大纲COMPILE THEORY一、课程教学目标1、 任务和地位: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主要介绍程序设计语言编译构造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实现方法。本课程主要讲授形式语言、有限自动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语法分析、LR分析方法、属性文法和语法制导翻译、语义分析的蹭代码产生、存储器的动态分配与管理、符号表的组织与管理、优化问题、代码生成等内容。本课程学生应掌握以下基本概念和原理,语言和文法、正规式、有限状态自动机、递归下降分析、算符优先分析、SLR 文法、代码生成、代码优化。本课程的重点是突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算法,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的训练,使学生掌握编译实现的基本
2、方法和技术。2、 知识要求:本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要求学生掌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专业基础课及其相关知识。3、 能力要求: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PASCAL语言或C语言,本课程注重理论和实际的结合,通过学生完成实验,对软件编译的基本原理达到深刻的认识。二、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1、课程教学总学时数为48学时,其中讲授学时42学时,实验6学时。教 学 内 容 章 目本课程学分:学 时 分 配讲课课堂讨论实验小计第一章引论516第二章 词法分析81211第三章 语法分析101213第四章 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产生6129第五章代码优化66第六章目标代码生成33合 计3846482、具体要求:第一
3、章引 论目的要求正确理解什么是编译程序,了解编译程序工作的基本过程及其各阶段的基本任务,熟悉编译程序总体框架,了解编译程序的生成过程和构造工具。教学内容1.1 编译的基本概念、编译过程概述、编译程序的结构1.2 编译程序与程序设计环境,编译程序的构造重点难点 编译程序工作的基本过程及其各阶段的基本任务,编译程序总体框架。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课堂讲解作 业 本章是课程的基础,有课堂练习和课后习题课 时 6学时第二章 词法分析目的要求理解词法分析器功能及形式,熟练掌握词法分析器设计的原理,掌握运用状态转换图进行词法分析器设计。教学内容2.1 词法分析器任务2.2词法分析器设计2.3正规
4、表达式与有限自动机2.4词法分析器自动生成重点难点 词法分析器的任务与设计,状态转换图。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课堂讲解作 业 课堂练习和课后习题课 时 11学时第三章 语法分析目的要求1. 理解程序语言词法、语法和语义等概念,熟悉高级程序语言一般结构和主要共同特征。正确理解上下文无关文法基本概念,包括:文法的定义、编写、句型、句子、语言、语法树、二义性等,理解三种参数传递方式:传值、传地址、传名的含义。2. 正确理解自上而下分析的基本思想,熟练掌握递归下降分析基本方法:消除左递归、消除回溯,构造递归下降子程序,掌握预测分析程序的基本原理和预测分析表构造,理解LL(1)方法的定义。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编译 原理 课程 教学大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