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8热液矿床.ppt





《ch8热液矿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h8热液矿床.ppt(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八章:热液矿床第八章:热液矿床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一、概念、特征及工业意义概念、特征及工业意义二、二、矿床分类矿床分类三、三、侵入岩浆热液矿床侵入岩浆热液矿床四、四、地下水热液矿床地下水热液矿床五、五、火山热液矿床火山热液矿床六、六、变质热液矿床变质热液矿床七、思考题七、思考题8.1概念、特征及工业意义概念、特征及工业意义(一)热液矿床的概念:热液矿床是由含矿热液在有利构造及岩石中通过充填及交代作用使有用组分富集而形成的矿床。(二)矿床特征:热液矿床一般具有如下共同特征:1、均属后生矿床:因此,矿体往往不受原生构造控制,围岩往往有不同程度的蚀变。2、矿体受构造控制明显。矿体形状与构造和成矿方
2、式有关,充填矿床的矿体多为脉状、网脉状;交代矿床的矿体多为不规则状、凸镜状、似层状。3、矿床多为多期多阶段形成的。4、矿石的金属矿物主要是硫化物、氧化物、砷化物、含氧盐;常见的有用非金属矿物及脉石矿物有碳酸盐、硫酸盐、含水硅酸盐、石英等。矿石多具栉状、对称带状、角砾状、晶洞状、皮壳状,也可见浸染状及块状构造。5、成矿温度较低(一般多400C)。(三)工业意义热液矿床是一个重要的矿床类型,矿种多,工业价值大。有重要价值的矿种包括:有色金属Cu、Pb、Zn、Hg、Sb、W、Sn、Mo、Bi、Ni、Co等;贵金属Au、Ag;黑色金属Fe;稀有及分散元素Li、Be、Ga、Ge、In、Cd等;放射性元素
3、U;非金属矿产硫、石棉、萤石、水晶、明矾石、重晶石、菱镁矿、滑石、叶腊石、高岭土、膨润土等。其中一些矿种主要产于热液矿床,如Au、Ag、Hg、Sb等。8.2矿床分类矿床分类依据不同的分类原则可将热液矿床划分为不同的成因类型,较通用的分类如下:(一)成矿深度分类(一)成矿深度分类:依据矿床形成时成矿位置距地表的深度将热液矿床分为表成、浅成、中深成和深成矿床。表成及浅成矿床的矿体延深小,向下多急剧尖灭;矿化元素垂直分带不明显,矿石成分复杂,多阶段矿石常叠加在一起,高、中、低温矿物组合常混在一起;矿化程度及矿石品位的分布多不均匀。中深和深成矿床的矿体常延深较大,不同元素及矿物组合垂向分带明显;矿石成
4、分简单,品位较均匀,矿石结构较粗。(二)成矿温度分类(二)成矿温度分类:依据矿床的形成温度常将热液矿床分为高温热液矿床、中温热液矿床和低温热液矿床。1、高温热液矿床:高温热液矿床具有如下特征:a、成矿温度:300Cb、矿石的矿物组合:常为黑钨矿、锡石、辉钼矿、辉铋矿、磁黄铁矿、磁铁矿、镜铁矿、绿柱石、锂云母、黄玉、铌(钽)铁矿、萤石等矿物某些矿物。c、围岩蚀变:常见钾长石化、钠长石化、云英岩化、电气石化、硅(石英)化等。2、中温热液矿床:中温热液矿床具有如下特征:a、成矿温度:200300C。b、矿石的矿物组合:常为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c、围岩蚀变:常见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硅(
5、石英)化等。3、低温热液矿床:低温热液矿床具有如下特征:a、成矿温度:200C。b、矿石的矿物组合:常为辉锑矿、辉铜矿、辰砂、雄黄、雌黄、金银的硒化物及碲化物等。c、围岩蚀变:常见高岭石化、白云石化、明矾石化、玉髓化及蛋白石化。(三)形成环境及热液来源分类:依据矿床的形成环境和热液来源将热液矿床分为侵入岩浆热液矿床、地下水热液矿床、火山热液矿床和变质热液矿床。8.3侵入岩浆热液矿床侵入岩浆热液矿床(一)侵入岩浆热液矿床的概念侵入岩浆热液矿床是与侵入体具有密切时、空及成因关系的热液矿床。矿床分布于侵入体顶部、边部及其周围,一般是在岩浆侵入-结晶晚期及期后主要由岩浆结晶过程中分馏出来的气液形成的,
6、但不排除岩浆热动力作用下地下水热液参与成矿的可能性。(二)矿床特征侵入岩浆热液矿床常具如下特征:1、矿床与侵入体空间关系密切矿体产于侵入岩体的顶部、边部、内外接触带及其附近,由于含矿热液从岩体向上、向外运移时温度随之降低,可出现有高温热液矿床到温热液矿床再到低温热液矿床有规律的分带。如英国康瓦尔地区围绕成矿岩体有Sn、W、Bi、As、Cu、Pb、Zn、Ag和Sb的矿脉呈带状分布。2、成矿时间与岩体侵入成岩时代近于一致或稍晚。3、成矿物质与岩体关系密切表现在:a、矿种与岩体也可显示一定程度的成矿专属性(同矽卡岩矿床);b、成矿热液主要是岩浆热液,因而热液H2O的氢氧同位素接近岩浆水的特征(18=
7、(6-9)D=(-4880)4、矿体(脉)受构造控制明显。(三)成矿地质条件三)成矿地质条件1、成矿大地构造环境、成矿大地构造环境侵入岩浆热液矿床主要与中、酸性侵入岩体有关。因此,中酸性构造-岩浆活动强烈的大地构造环境有利成矿。此种构造单元主要是各地质时期的大陆边缘弧及岛弧,其次是大陆板块内部的构造-岩浆活动带。2、岩浆岩条件、岩浆岩条件与侵入岩浆热液有关的岩浆岩主要是酸性、中-酸性、中性岩浆岩及碱性岩类。与接触交代矿床相比,侵入岩浆热液矿床的矿种与岩浆岩之间也显示类似的成矿专属性(参阅第七章),这是因为这两种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相同只是围岩条件和成矿方式的差异。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一般都富含相关
8、元素.例如,不含锡的花岗岩其Sn的丰度一般小于510-6,含锡花岗岩其Sn的丰度可达(10-60)10-6;不含钼的花岗岩其Mo的丰度一般小于210-6,含钼花岗岩其Mo的丰度可达(4-14)10-6。3、构造条件、构造条件侵入岩浆热液矿床受构造控制明显,各种破裂性构造均可能构成热液活动的通道和沉淀成矿的场所。控制矿体分布的构造主要是断裂、破碎带、裂隙及侵入体的原生节理、接触带构造、围岩中的褶皱、层间滑动带等。4、围岩条件、围岩条件与侵入岩浆热液矿床有关的侵入体围岩及矿体围岩一般都是化学性质不很活泼的非碳酸盐类的岩石。这并不是因为碳酸盐岩不利于成矿,而是此种围岩存在时多形成接触交代矿床。当侵入
9、体与两种不同性质的围岩接触时可能形成接触交代型和侵入岩浆热液型两种矿床的成矿系列,如瑶岗仙钨矿床。此外裂隙发育、渗透性较好的围岩有利于成矿。(四)、矿床类型及成矿作用(模式)侵入岩浆热液矿床按其成矿作用及矿床特征可再划分为两个类型,即岩浆气液交代(岩浆自变质)矿床及岩浆气液充填交代矿床。1、岩浆气液交代矿床(岩浆自变质矿床)a、概念岩浆气液交代矿床又称岩浆自变质矿床,是岩体在自身气液交代作用下形成的矿床。因此,矿化与蚀变主要发生在岩浆岩中,多见于侵入体的顶部及边部,成矿元素与围岩蚀变常有明显的分带。b、有关矿产与岩浆气液交代矿床有关的矿产主要有如下几种:(a)与碱性-次碱性花岗岩、碱性岩等侵入
10、体有关的稀有及稀土元素矿床。(b)与花岗岩侵入体(包括顶部围岩)云英岩化有关的钨、锡、钼、铋等矿床。(c)与镁质超基性岩有关的蛇纹岩、石棉、滑石及菱镁矿等矿床。(?更多的研究表明形成这些矿床的热液并非来自超基性岩,因此不应属于岩浆自变质矿床。)b、花岗岩类的气液交代成矿作用模式:(见图8-1)在岩浆侵入和上部基本冷凝结晶后,深部岩浆气液向上运移(见图8-2)。初始热液具有较高的温度,富含钾、钠离子和氟化氢、氯化氢等挥发性气体,偏碱性,携带了稀土、稀有元素及钨、锡等成矿元素的挥发性化合物(SnF4)和络合物。由于钾的活动性受温度的影响比钠更敏感,因此,热液上升过程中随温度降低首先钾长石化,形成钾
11、长石化带。斜长石被钾长石交代使斜长石晶格中的稀土元素活化进入热液,暗色矿物被交代释放出原晶格中的钨、锡等元素。向上运移的热液随钾的含量不断降低逐渐转变为钠长石化,形成钠长石化带。随着钾化和钠化的进行热液中碱金属离子含量降低,ph值下降,使稀土元素和稀有元素的络合物失去稳定性而逐渐交代成矿,自下而上依次发生稀土元素的矿化、NbZr、TaBe等元素的矿化。到达岩体顶部的酸性热液交代花岗岩及部分顶部围岩形成云英岩化带,并发生BeTa、WSn的矿化。至于镁质超基性岩的石棉、滑石及菱镁矿等矿床的成矿热液可能比较复杂,一般不是基性、超基性岩浆的热液,而是在成岩后的漫长地质时期中受包括地下水热液、侵入岩浆热
12、液交代形成的。2、岩浆气液充填交代矿床:a、概念:指除岩浆自变质矿床外,产于岩体内外接触带及其附近主要由岩浆热液以充填及交代作用形成的热液矿床。这是最常见的侵入岩浆热液矿床类型。b、成矿作用模式BH鲁缅采夫认为,岩浆侵入以后随温度降低首先从岩体的顶部及边部开始冷凝结晶(见图8-3)。先行结晶的岩浆岩壳起到了岩浆气液的屏蔽作用,使壳下以H2O为主的含矿挥发组分不断积聚,水分压不断升高(降低岩浆结晶温度)导致结晶作用中断。当断裂等构造切穿上部岩壳时含矿热液上升并且经充填、交代作用成矿,同时也可能有部分岩浆上升形成岩脉。由于挥发组分被释放水分压降低,岩浆结晶温度升高,于是开始了第二次岩浆结晶含矿挥发
13、组分汇聚构造破裂充填交代成矿。如此往复形成多期多阶段成矿。侵入岩浆充填交代矿床类型很多,高温、中温及低温热液矿床均可形成,但最常见的还是以高、中温热热矿床为主,如钨、锡、钼、铜、铅锌等矿床。8.4地下水热液矿床地下水热液矿床(一)概念:由地下水热液形成的矿床。(二)矿床特征:1、矿床多产于沉积岩区,矿田(床)范围内没有侵入体或岩体与成矿无关。2、矿床受地层、岩相、岩性控制明显。3、矿体多呈似层状、凸镜状及脉状产于特定的地层层位,常沿一定的岩性层、层理、层间构造及断裂、裂隙分布。4、矿石的矿物成分简单,有用矿物种类较少。5、成矿温度多属中、低温。围岩蚀变较弱,多见硅化、白云石化、粘土化、重晶石化
14、、退色化等。6、H2O的氢氧同位素值接近大气降水线,34S多为高负值或高正值,显示硫属非岩浆成因。(三)重要的矿床类型:1、砂(页)岩型铜(铅锌、铀)矿床;2、卡林型金矿床;3、碳酸盐岩中的脉状铅锌矿床(密西西比河谷型);4、以沉积岩为容岩的喷气沉积(sedex)型铅锌矿床;1、砂(页)岩型铜矿床:a、工业意义:常可构成大型、特大型矿床,矿石品位高,多伴有Pb、Zn、Ag、Co、U(占世界铜储量的30%)。按含矿岩相可分为海相砂(页)岩型铜矿和陆相砂岩型铜矿两种类型,前者工业意义巨大,如(赞比亚)RoanAntelope(页岩型)矿床、Mufulira(砂岩型)矿床、(扎伊尔)Kamoto、(
15、俄)乌多坎、(德)曼斯费尔德。我国同类矿床多属后者,如(云南)郝家河、六苴砂岩铜矿床。b、有利的大地构造环境有利的大地构造环境:海相砂页岩型铜矿产于被动大陆边缘及边缘凹陷;陆相砂岩型铜矿产于大陆板块内部的裂谷、(断陷)山间盆地。c、含矿岩系特征含矿岩系特征:海相砂(页)岩型铜矿的含矿岩系为海侵岩系,自下而上依次为红色三角洲相砾岩、砂岩、粉砂岩、浅海相(黑色)页岩、白云岩。砂岩型铜矿产于岩系下部的砂岩相(部分产于砾岩相),页岩型铜矿产于中部(黑色)页岩相;陆相砂岩型矿床的含矿岩系为河流冲积相及湖相红色碎屑岩系,矿体产于分选较好的砂岩相。岩系上部常可见蒸发岩系,红层之下常为含煤岩系。d、矿床特征矿
16、床特征:此类矿床的砂岩型矿体位于红(紫)色岩石(层)与灰色岩石(层)的过渡带上。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凸镜状顺层产出(界线可穿层理,也可见脉状者)。围岩蚀变有退色化、白云石化、粘土化、重晶石化等。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和黄铁矿,多呈浸染状分布于主岩中。从灰色层边部向内部常依次出现辉铜矿带、斑铜矿带、黄铜矿带和黄铁矿带的规律性分带。(见图8-5)e、成因及成矿机理成因及成矿机理此类矿床的成因观点较多,大致可分为同沉积成因、沉积成岩成因、地下水热液成因等。对于海相砂(页)岩型铜矿,同沉积观点认为来自风化源区的成矿元素进入缺氧环境后以硫化物的形式沉积成矿。该模式解释页岩型铜矿较有说
17、服力。(见图8-6)但是砂岩型矿体产于渗透性好(分选好)的碎屑岩层中,而且红色与浅色岩石界线、矿体界线常有穿层现象以及矿体内部的分带特征显示其形成于成岩期或成岩以后。我国的地质工作者用如下模式解释砂岩型铜矿的成因:(见图8-7)来自风化源区的铜等成矿元素与碎屑物质一起沉积形成红色碎屑岩系;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分解产生的(包括下伏煤系中上升的)富甲烷及硫化氢的还原性气液向渗透性好的沉积层聚集、运移,同时还原其中的三价铁而发生退色化形成黄铁矿;沉积物粒间(包括来自上覆蒸发岩系的)富氯化钠的卤水使沉积物中的铜等元素活化,当其运移至以被还原的渗透层时交代黄铁矿而形成矿体,并且因同交代程度不同而产生有规律的
18、矿物分带。2、卡林型金矿床卡林型金矿床卡林型金矿是金矿床的一个重要类型,国内外已知矿床如(贵州)板其、丫它、(湖南)石峡、(宁夏)中卫、(四川)东北寨、(美)卡林、金坑。a、地质构造背景、地质构造背景卡林型金矿有利成矿大地构造环境是大陆板块的盖层沉积区和岛弧(地槽褶皱带)晚期阶段沉积岩系发育区。含矿岩系为含炭质或泥质的条带状或角砾状的不纯碳酸盐岩、含炭质粉砂岩、泥质岩及凝灰岩等,显示其形成于相对缺氧的环境。矿床形成于较浅的部位,与地下热卤水有关,成矿温度一般属中、低温。b、矿床特征、矿床特征卡林型金矿的矿体特征特征常见平行围岩层理的板状、似层状、凸镜状矿体和(或)斜交围岩层理的脉状和筒状矿体。
19、矿体与围岩呈渐变关系。矿石金属矿物常见微粒自然金、黄铁矿、白铁矿、雄黄、雌黄、毒砂、辰砂、辉锑矿,还可见少量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脉石矿物常见萤石、重晶石、石英、方解石、水云母、高岭石等。矿石结构构造主要是呈自形及半自形结构、交代结构,浸染状、角砾状构造。自然金呈极微细的颗粒分布于蚀变岩中,常被硫化物包裹或被炭质及水云母等矿物吸附。常见的围岩蚀变是硅化(似碧玉岩)、高岭土化、碳酸盐化、白铁矿化、毒砂化。c、矿床成因、矿床成因此类型矿床的成矿流体为地下热卤水,是大气降水下渗、增温和溶解了地层中的成矿物质形成的。(图8-8)岩浆活动和高角度张性断裂带有助于为驱动热卤水循环提供热能和通道。在成矿热
20、卤水上升至不纯碳酸盐岩及含炭细碎屑岩时,通过交代作用而成矿。就成矿热液和成矿物质而言可与侵入体无关,但是深部有岩浆活动则可能有利于成矿流体的热对流循环。3、碳酸盐岩型铅锌矿床碳酸盐岩型铅锌矿床此类矿床成矿时代多见于古生代及中生代,矿床规模较大,常伴生同类型的黄铁矿矿床、沉积菱铁矿矿床、重晶石-萤石-闪锌矿矿床等。已知矿床如(广东)凡口、(广西)泗顶、(美)密苏里的Viburnum、田纳西的Mascott-Jefferson、(加拿大)RobbLake、(波兰)UpperSilesia。(1)地质构造背景地质构造背景有利于形成此类矿床的大地构造环境是稳定的大陆板块、大陆边缘坳陷、裂谷。含矿岩系为
21、以浅海相碳酸岩盐为主,可夹有砂岩、页岩及砾岩的沉积建造。碳酸盐岩包括生物礁相、潮坪相灰岩、白云岩、礁角砾岩及崩塌角砾岩等。矿床形成于主岩成岩之后,与低温含矿卤水活动有关,成矿温度一般在70-200C之间。(2)矿床特征矿床特征此类矿床的矿体多为不规则状、似层状、凸镜状产于白云岩中,产出部位多为碎屑沉积盆地的边缘、沉积基底突起部位、砂岩尖灭部位、岩屑堆积层及其尖灭部位、生物礁、断裂扩容部位、不整合面及其附近的岩溶崩塌角砾岩。矿石的主要金属矿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白铁矿、(黄铜矿)等。常见脉石矿物为白云石、方解石、菱铁矿、重晶石、萤石、胶状二氧化硅等。矿石多具交代结构、粒状结构、草莓状结构及团
22、粒状结构,浸染状、细脉浸染状、角砾状、条纹及条带状、胶状构造。矿体的围岩蚀变微弱,常见白云岩化、硅化、方解石化及退色化。(3)矿床成因)矿床成因参与深部循环的地下水或盆地沉积物封存的卤水受地热增温的影响溶解了地层中的盐分、铅等成分形成含矿的低温热卤水(见图8-9)。此种热卤水沿断裂、不整合面、砂岩及角砾岩等渗透性层运移并在有利的部位沉淀成矿。4、以沉积岩为容岩的喷气沉积(、以沉积岩为容岩的喷气沉积(sedex)型铅锌矿床)型铅锌矿床目前已发现的矿床多形成于中元古代和古生代,品位高,规模大,常可构成中-大型或超大型矿床,并且常与与层状重晶石矿床,沉积型菱铁矿矿床伴生。如(陕西)铅硐山、桐木沟、银
23、硐子,(甘肃)厂坝-李家沟、毕家山,(加拿大)沙利文、塞尔温盆地,(澳大利亚)芒特艾萨、麦克阿瑟,(德)腊梅尔斯伯格、麦根,(南非)布罗肯希尔。(1)地质构造背景)地质构造背景有利于形成此类矿床的大地构造环境是大陆裂谷或被动大陆边缘长期沉陷的断陷盆地。盆地长期沉陷,接受了巨厚的陆源碎屑沉积物。矿床形成于同沉积断裂附近或由同沉积断裂控制的二级及三级盆地中。赋矿岩石以含有机质的黑色页岩、粉砂岩及细砂岩、碳酸盐岩、燧石岩等为主的细碎屑及宁静海相沉积岩。一些矿床中还可见蒸发岩、凝灰岩。成矿流体属弱酸性中低温热卤水,至少沉积成矿的盆底局部水体为还原环境。(2)矿床特征)矿床特征Sedex矿床的矿体可分为
24、喷流-沉积成因和热液充填-交代成因两类。前者为主要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凸镜状整合地产于上述容矿岩层中。热液充填交代成因的矿体仅在部分矿床中可见,为沿热液上升通道分布的不整合矿体。矿石的主要金属矿物是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磁黄铁矿,次为黄铜矿,还可见少量其他一些铁、铜、铋、钼的硫及硫砷化物等矿物。主要脉石矿物是石英、方解石、铁白云石、重晶石、白云石及菱铁矿等。矿石多为细粒结构、次可见交代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条带及条纹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细脉及网脉状构造。常见的矿体围岩蚀变有硅化、电气石化、钠长石化、白云石化及铁白云石化、重晶石化、菱铁矿化及绿泥石化。(3)矿床成因(见
25、图)矿床成因(见图8-10)此类矿床的成矿流体源于巨厚的沉积地层。封存于沉积物中的地层水随埋藏深度增加而增温和压实脱水,这些水溶解了沉积物中的盐分而使其盐度增高,密度增大,化学活动性增强。同时在膨胀粘土矿物向云母类矿物的转变过程中可有大量金属析出,其中的铁、铜、铅、锌及钡等元素均可以硫氢络合物和氯络合物的形式溶于温度和盐度较高的弱酸性地层水而形成成矿的热卤水。当成矿热卤水沿同生断裂上升到浅部时会因减压沸腾卸载而形成细脉及网脉状、浸染状不整合矿体,甚至冲破盖层形成角砾岩。当其冲出海底时会因较大的密度流向洼地构成热卤水池并形成局部的强还原环境,在此中环境中形成铁、(铜)铅、锌的层状矿体及富含有机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h8 热液 矿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