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含氮化合物-胺.ppt
《第十四章 含氮化合物-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四章 含氮化合物-胺.ppt(7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含氮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第二节第二节 胺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Amines)氮原子的电子结构为氮原子的电子结构为:氨氨(ammonia)不等性的不等性的sp3杂化杂化 NHHH107.3oNHH3C112.9H105.9oo甲胺甲胺NC H3C H3H3C108o三甲胺三甲胺胺胺氨的烃基取代物氨的烃基取代物 苯胺苯胺2第二节第二节 胺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胺的分类胺的分类(1 1)(A A)按氢原子被取代的数目)按氢原子被取代的数目 季铵化合物:铵盐或氢氧化铵季铵化合物:铵盐或氢氧化铵(NH4OH)分子中氮原子上的分子中氮原子上的四个氢原子都被烃基取代生成的化合物四个氢原子都被烃基取
2、代生成的化合物3第二节第二节 胺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胺的分类胺的分类(1 1)注意:注意:伯、仲、叔胺或季铵化合物分子中的伯、仲、叔伯、仲、叔胺或季铵化合物分子中的伯、仲、叔的含义与卤代烃或醇中的不同的含义与卤代烃或醇中的不同 p叔醇中的叔醇中的“叔叔”指的是与基团相连的指的是与基团相连的C原子上的取代原子上的取代度度p叔胺中的叔胺中的“叔叔”指的是与指的是与N原子上的取代度原子上的取代度叔丁醇(叔醇)叔丁醇(叔醇)叔丁胺(伯胺)叔丁胺(伯胺)4第二节第二节 胺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胺的分类胺的分类(1 1)注意:注意:当氮上连有三个不同的基团,并把孤电子对看作一当氮上连有三个不同的基团,并把孤电子
3、对看作一个基团,那么该化合物应为具有手性中心的化合物个基团,那么该化合物应为具有手性中心的化合物 p理论上有旋光异构体,但实际上不可拆分,这是由于常理论上有旋光异构体,但实际上不可拆分,这是由于常温下两者可迅速转化温下两者可迅速转化氮转化氮转化(需需25KJ/mol25KJ/mol的能量的能量)5第二节第二节 胺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胺的分类胺的分类(1 1)注意:注意:当氮上连有三个不同的基团,并把孤电子对看作一当氮上连有三个不同的基团,并把孤电子对看作一个基团,那么该化合物应为具有手性中心的化合物个基团,那么该化合物应为具有手性中心的化合物 p限制限制N-转化条件的因素存在就可以分离出稳定的旋
4、光异转化条件的因素存在就可以分离出稳定的旋光异构体构体6第二节第二节 胺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胺的分类胺的分类(2 2)(B B)按分子中氨基的数目按分子中氨基的数目 一元胺、二元胺和三元胺等一元胺、二元胺和三元胺等CH3CH2NH2 H2NCH2CH2NH2一元胺一元胺 二元胺二元胺 (C C)按氮原子所连的烃基按氮原子所连的烃基p脂肪胺脂肪胺氮上只连接脂肪族烃基的胺氮上只连接脂肪族烃基的胺p芳香胺芳香胺一个或几个芳基与氮原子一个或几个芳基与氮原子直接直接相连的胺相连的胺7第二节第二节 胺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胺的命名胺的命名(1 1)(A A)普通命名法)普通命名法简单的胺命名简单的胺命名 以胺作
5、母体,烃基作为取代基,命名时将烃基的名称和数目写在母体以胺作母体,烃基作为取代基,命名时将烃基的名称和数目写在母体胺的前面,胺的前面,“基基”字一般可以省略;字一般可以省略;当胺中氮原子所连烃基不同时,按顺序规则中的较优基团后列出原则当胺中氮原子所连烃基不同时,按顺序规则中的较优基团后列出原则 英文名称用英文名称用“amineamine”写在烃基名称后面,烃基按第一个字母顺序列出写在烃基名称后面,烃基按第一个字母顺序列出 乙胺乙胺 二甲胺二甲胺 甲乙胺甲乙胺 苯胺苯胺ethylamine dimethylamine ethyl methylamine benzeneamine8第二节第二节 胺
6、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胺的命名胺的命名(1 1)(A A)普通命名法)普通命名法简单的胺命名简单的胺命名 当氮原子上同时连有芳香基和脂肪烃基时则以芳香胺作为母体,命名当氮原子上同时连有芳香基和脂肪烃基时则以芳香胺作为母体,命名时在脂肪烃基前加上字母时在脂肪烃基前加上字母“N”(每个每个“N”只能指示一个取代基的位置只能指示一个取代基的位置),表示该脂肪烃基是直接连在氮原子上,表示该脂肪烃基是直接连在氮原子上 对甲基对甲基-N-乙基苯胺乙基苯胺 N-甲基甲基-N-乙基苯胺乙基苯胺 N,N-二甲基苯胺二甲基苯胺N-ethyl-p-methylbenzenamine N-ethyl-N-methylbe
7、nzenamine N,N-dimethylbenzenamineN(CH3)2NCH3CH2CH3CH3NHCH2CH39第二节第二节 胺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胺的命名胺的命名(2 2)(B B)系统命名法)系统命名法复杂的胺命名复杂的胺命名以烃为母体,将氨基作为取代基来命名以烃为母体,将氨基作为取代基来命名1-1-苯基苯基-3-3-氨基丁烷氨基丁烷2-2-甲氨基庚烷甲氨基庚烷2-2-甲乙氨基戊烷甲乙氨基戊烷二甲氨基二甲氨基氨基氨基:氨基氨基甲氨基甲氨基甲乙氨基甲乙氨基10第二节第二节 胺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胺的命名胺的命名(3 3)(C C)季铵化合物的命名)季铵化合物的命名胺盐及季铵化合物可看
8、作是铵的衍生物,将负离子和取代胺盐及季铵化合物可看作是铵的衍生物,将负离子和取代基的名称放在基的名称放在“铵铵”字前;胺盐亦可直接称为某胺的某盐字前;胺盐亦可直接称为某胺的某盐 氢氧化氢氧化(2-(2-羟乙基羟乙基)三甲铵三甲铵(俗名胆碱俗名胆碱)碘化四异丙铵碘化四异丙铵(CH3)3NCH2CH3 OH 氢氧化三甲基乙基铵氢氧化三甲基乙基铵11第二节第二节 胺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胺的物理性质胺的物理性质(A A)性状:)性状: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胺如甲胺、二甲胺、三甲胺和乙胺等在常温下均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胺如甲胺、二甲胺、三甲胺和乙胺等在常温下均是无色气体,丙胺以上为液体,高级胺为固体是无色气体,
9、丙胺以上为液体,高级胺为固体(B B)气味:)气味:胺有难闻的气味,许多脂肪胺有鱼腥臭,丁二胺与戊二胺有腐烂肉的胺有难闻的气味,许多脂肪胺有鱼腥臭,丁二胺与戊二胺有腐烂肉的臭味,它们又分别被叫作腐胺与尸胺。臭味,它们又分别被叫作腐胺与尸胺。(C C)沸点:)沸点:(分子间(分子间氢键的影响)氢键的影响)伯胺和仲胺的沸点较分子量相近的烷烃高。但是低于相对分子质量相伯胺和仲胺的沸点较分子量相近的烷烃高。但是低于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的沸点近的醇的沸点伯胺和仲胺的沸点要比碳原子数目相同的叔胺高伯胺和仲胺的沸点要比碳原子数目相同的叔胺高(D D)溶解性:(与溶剂间氢键的影响)溶解性:(与溶剂间氢键的影响
10、)六个碳原子以下的低级胺可溶于水,但随着胺中烃基碳原子数的增多,六个碳原子以下的低级胺可溶于水,但随着胺中烃基碳原子数的增多,水溶性减小,高级胺难溶于水。一般胺能溶于醚、醇、苯等有机溶剂水溶性减小,高级胺难溶于水。一般胺能溶于醚、醇、苯等有机溶剂12第二节第二节 胺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胺的波谱性质胺的波谱性质(A A)IRIR:N-H N-H(面内面内)N-H(面外面外)C-N一级胺一级胺 3300-3500 1590-1650 652-900 1030-1230 (两个峰,尖、中)两个峰,尖、中)(强)(强)(宽、强)(宽、强)二级胺二级胺 3300-3500 弱弱 700-750 (单峰)(
11、单峰)(强)(强)13第二节第二节 胺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胺的波谱性质胺的波谱性质(B B)NMRNMR:CH2CH2NH2 1.1-1.7 2.2-2.8 0.5-5ppm(与溶剂的性质,溶液浓度,温度等影响氢键缔合的因素有关,可与溶剂的性质,溶液浓度,温度等影响氢键缔合的因素有关,可用用D2O交换判定)交换判定)(C C)MSMS:R-NH2 M+小小 奇数个奇数个N,M+奇数奇数Ar-NH2 M+大大14第二节第二节 胺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胺的制备胺的制备(1 1)(A A)氨或胺的烃基化()氨或胺的烃基化(HofmannHofmann烷基化)烷基化)RI RBr RCl RF 1RX 2R
12、X,3RX 以消除为主以消除为主15第二节第二节 胺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胺的制备胺的制备(1 1)(A A)氨或胺的烃基化()氨或胺的烃基化(HofmannHofmann烷基化)烷基化)此反应是通过消除此反应是通过消除-加成反应的反应历程。在反应过程中加成反应的反应历程。在反应过程中生成一个特殊的中间体,称为苯炔生成一个特殊的中间体,称为苯炔16第二节第二节 胺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胺的制备胺的制备(2 2)(B B)酰亚胺的烷基化()酰亚胺的烷基化(Gabriel 盖布瑞尔合成法制盖布瑞尔合成法制1 1o o胺)胺)邻苯二甲酰亚胺在氢氧化钾作用下生成盐,盐与卤代烷发生邻苯二甲酰亚胺在氢氧化钾作用下
13、生成盐,盐与卤代烷发生SN2反应,反应,生成生成N-取代亚胺,水解得到伯胺的反应。(空阻大的取代亚胺,水解得到伯胺的反应。(空阻大的RX不能发生此反不能发生此反应)应)NH3THF orDMF KOHC2H5OHC2H5OHH+or OH-H2O or ROHNH2-NH2+RNH2+RNH217第二节第二节 胺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胺的制备胺的制备(3 3)(C C)硝基化合物的还原(见硝基化合物的还原反应)硝基化合物的还原(见硝基化合物的还原反应)RNO2还原剂还原剂RNH218第二节第二节 胺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胺的制备胺的制备(4 4)(D D)酰胺,肟和腈的还原)酰胺,肟和腈的还原1 1
14、酰胺的还原酰胺的还原:酰胺在醚中用酰胺在醚中用LiAlH4处理可把羰基还原为亚甲基,制备伯、仲、叔胺处理可把羰基还原为亚甲基,制备伯、仲、叔胺19第二节第二节 胺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胺的制备胺的制备(4 4)(D D)酰胺,肟和腈的还原)酰胺,肟和腈的还原2 2 肟的还原肟的还原:醛、酮与羟胺(醛、酮与羟胺(H2NOH)生成肟,肟是不饱和含氮化合物,可通过催)生成肟,肟是不饱和含氮化合物,可通过催化氢化,氢化铝锂还原制备伯胺。化氢化,氢化铝锂还原制备伯胺。H2NOH+CRRO(H)(H)N-OHCRR Ni,H2LiAlH4RRC(H)H-NH2 20第二节第二节 胺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胺的制备胺
15、的制备(4 4)(D D)酰胺,肟和腈的还原)酰胺,肟和腈的还原3 3 腈的还原腈的还原:可通过催化氢化,氢化铝锂还原制备伯胺可通过催化氢化,氢化铝锂还原制备伯胺。RCN RCH2NH21胺胺还原剂还原剂CH2=CHCH2CNCH2=CHCH2CH2NH2LiAlH4B2H6/THF21第二节第二节 胺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胺的制备胺的制备(5 5)(E E)醛、酮的还原胺化醛、酮的还原胺化还原试剂还原试剂:Ni,H222第二节第二节 胺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胺的制备胺的制备(5 5)(E E)醛、酮的还原胺化醛、酮的还原胺化 R.Leukart改进这个反应:改进这个反应:生成的伯胺有可能和醛酮再反应
16、生成仲、叔胺生成的伯胺有可能和醛酮再反应生成仲、叔胺23第二节第二节 胺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胺的制备胺的制备(5 5)(E E)醛、酮的还原胺化醛、酮的还原胺化 特点特点:操作方便操作方便醛酮和乙酸铵在醇溶液中用氰基氢硼化钠醛酮和乙酸铵在醇溶液中用氰基氢硼化钠(NaBH3CN)还原得到伯胺。还原得到伯胺。24第二节第二节 胺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胺的制备胺的制备(7 7)(F F)曼尼许曼尼许(Mannich)反应反应 具有具有a aH的酮与甲醛(或其它简单脂肪醛)及铵盐(伯、仲胺的盐)的酮与甲醛(或其它简单脂肪醛)及铵盐(伯、仲胺的盐)水溶液反应,生成水溶液反应,生成b b氨基酮氨基酮25第二节第
17、二节 胺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胺的制备胺的制备(6 6)(G G)酰胺的霍夫曼(酰胺的霍夫曼(HofmannHofmann)重排)重排 酰胺与次卤酸盐的碱溶液酰胺与次卤酸盐的碱溶液(或卤素的氢氧化钠溶液或卤素的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时,放出二氧化作用时,放出二氧化碳,生成比酰胺少一个碳原子的一级胺碳,生成比酰胺少一个碳原子的一级胺手性碳骨架手性碳骨架构型不变构型不变 26第二节第二节 胺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胺的制备胺的制备(6 6)(G G)酰胺的霍夫曼(酰胺的霍夫曼(HoffmannHoffmann)重排)重排 异氰酸酯异氰酸酯胺基甲酸胺基甲酸酰基氮宾酰基氮宾重排重排1.只有只有1o 酰胺能发生霍夫曼
18、重排酰胺能发生霍夫曼重排2.迁移碳构型不变迁移碳构型不变27第二节第二节 胺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胺的制备胺的制备(8 8)(H H)克尔提斯克尔提斯(T.Curtius)重排重排 酰基叠氮化合物(或称叠氮化酰)在惰性溶剂中加热重排成异氰酸酯的酰基叠氮化合物(或称叠氮化酰)在惰性溶剂中加热重排成异氰酸酯的反应反应惰性溶剂惰性溶剂RCN3ORNCO H2ORNH2 +CO2-N2RCNO重排重排RCCl +NaN3 RCN3OORCOR RCNHNH2 RCN3OOONH2NH2HNO228第二节第二节 胺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胺的制备胺的制备(8 8)(H H)克尔提斯克尔提斯(T.Curtius)重
19、排重排 C.L.A.Schmidt.改进此法,用羧酸与等摩尔改进此法,用羧酸与等摩尔HN3于惰性溶剂中在于惰性溶剂中在H2SO4存在存在下缩合:下缩合:希密特重排:叠氮酸在强酸的存在下,分别与羧酸、醛、酮作用,生成希密特重排:叠氮酸在强酸的存在下,分别与羧酸、醛、酮作用,生成相应的胺、腈或甲酰胺、酰胺的反应相应的胺、腈或甲酰胺、酰胺的反应29第二节第二节 胺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胺的化学性质胺的化学性质 氨基是胺的官能团,胺的性质和反应主要是由于氨基氮原氨基是胺的官能团,胺的性质和反应主要是由于氨基氮原子上未共享电子对、氮原子上的氢以及氨基对烃基的影响子上未共享电子对、氮原子上的氢以及氨基对烃基的
20、影响而产生的而产生的具有未公用电子对具有未公用电子对作为亲核试剂进行反应,作为亲核试剂进行反应,氮上氢被烷基或酰基取代氮上氢被烷基或酰基取代苯环上的亲电取代苯环上的亲电取代30第二节第二节 胺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胺的碱性胺的碱性(A A)胺的碱性胺的碱性 胺的氮原子上有孤对电子,能结合水中的质子胺的氮原子上有孤对电子,能结合水中的质子判别碱性大小的方法:判别碱性大小的方法:n 碱的碱的p pK Kb b;其共轭酸的;其共轭酸的p pK Ka an 形成铵正离子的稳定性形成铵正离子的稳定性pKpKb b越小,碱性越强;反之,越小,碱性越强;反之,pKapKa越小,碱性越弱越小,碱性越弱 31第二节
21、第二节 胺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胺的碱性胺的碱性(A A)胺的碱性胺的碱性 影响碱性强弱的因素(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碱性强弱的因素(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电子效应电子效应+I+I 效应,碱性效应,碱性3 3o o胺胺 2 2o o胺胺 1 1o o胺胺脂肪胺脂肪胺 氨氨 芳香胺芳香胺空间效应空间效应N连接烃基多,体积大,碱性连接烃基多,体积大,碱性1 1o o胺胺 2 2o o胺胺 3 3o o胺胺溶剂化效应溶剂化效应溶剂化程度高,碱性溶剂化程度高,碱性NH3 1 1o o胺胺 2 2o o胺胺 3 3o o胺胺在水溶液中,胺的碱性强弱次序为:在水溶液中,胺的碱性强弱次序为:脂肪胺脂肪胺
22、(213)氨氨芳香胺芳香胺在氯苯中,脂肪胺的碱性强弱次序为:在氯苯中,脂肪胺的碱性强弱次序为:3 2 132第二节第二节 胺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胺的碱性胺的碱性(A A)胺的碱性胺的碱性 芳香胺的碱性芳香胺的碱性强弱分析强弱分析N N上的孤电子对能否与苯环共轭,能共轭,碱性弱,不能上的孤电子对能否与苯环共轭,能共轭,碱性弱,不能共轭,碱性强共轭,碱性强33第二节第二节 胺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胺的碱性胺的碱性(A A)胺的碱性胺的碱性 芳香胺的碱性芳香胺的碱性强弱分析强弱分析取代芳香胺的碱性,取决于取代基性质和相对位置,其中邻、对位影取代芳香胺的碱性,取决于取代基性质和相对位置,其中邻、对位影响较大
23、。如取代基是斥电子基则是芳香胺碱性增强,反之亦然响较大。如取代基是斥电子基则是芳香胺碱性增强,反之亦然34第二节第二节 胺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胺的碱性胺的碱性(A A)胺的碱性胺的碱性 胺胺是弱碱,是弱碱,能与酸形成可溶于水的稳定的盐,盐遇强碱可游离出能与酸形成可溶于水的稳定的盐,盐遇强碱可游离出胺胺CH3(CH2)10CH3CH3(CH2)9NH2HClCH3(CH2)10CH3有机层有机层 CH3(CH2)9NH3Cl+NaOHCH3(CH2)9NH2水层水层 这一性质这一性质可用于可用于鉴别、分离和提纯鉴别、分离和提纯胺胺类化合物类化合物35第二节第二节 胺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胺的碱性胺的碱
24、性(A A)胺的碱性胺的碱性 季铵碱是离子化合物,在水中完全电离出氢氧根负离子,是强碱性物质季铵碱是离子化合物,在水中完全电离出氢氧根负离子,是强碱性物质伯、仲、叔铵盐氮原子上的氢可与碱结合而游离出胺来,而季铵盐氮原子伯、仲、叔铵盐氮原子上的氢可与碱结合而游离出胺来,而季铵盐氮原子上没有氢,不放出游离胺而是建立下列平衡体系:上没有氢,不放出游离胺而是建立下列平衡体系:R4N+OH-+AgClR4N+Cl-+AgOH(或用或用Ag2O +H2O)36第二节第二节 胺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胺的弱酸性胺的弱酸性(B B)胺的弱酸性胺的弱酸性 伯胺和仲胺的氮原子上还有氢,能失去一个质子而显酸性伯胺和仲胺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四章 含氮化合物-胺 第十四 氮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