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矿井通风阻力-liu.ppt
《第3章矿井通风阻力-liu.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矿井通风阻力-liu.ppt(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学院 刘晓斐刘晓斐矿井通风与安全 Mine Ventilation and Safety中国矿业大学多媒体教学课件2第第3章章 矿井通风阻力矿井通风阻力中国矿业大学多媒体教学课件3第第3章章 矿井通风阻力矿井通风阻力p风风流流必必须须具具有有一一定定的的能能量量,用用以以克克服服井井巷巷对对风风流流所所呈现的通风阻力。呈现的通风阻力。p通通常常矿矿井井通通风风阻阻力力分分为为摩摩擦擦阻阻力力与与局局部部阻阻力力两两类类,它它们们与与风风流流的的流流动动状状态态有有关关。一一般般情情况况下下,摩摩擦擦阻阻力是矿井通风总阻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力是矿井通风总阻力的主要组成部分。4第
2、第3章章 矿井通风阻力矿井通风阻力 3.1 风流的流动状态风流的流动状态 3.2 摩擦阻力摩擦阻力 3.3 局部阻力局部阻力 3.4 通风阻力定律和特性通风阻力定律和特性 3.5 通风阻力测量通风阻力测量 5学习目标、重点与难点学习目标、重点与难点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 1、风流的流动状态风流的流动状态风流的流动状态风流的流动状态2 2、摩擦阻力摩擦阻力摩擦阻力摩擦阻力3 3 、局部阻力、局部阻力、局部阻力、局部阻力4 4 、通风阻力定律和特性、通风阻力定律和特性、通风阻力定律和特性、通风阻力定律和特性5、通风阻力测量、通风阻力测量、通风阻力测量、通风阻力测量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1 1、摩擦阻力产
3、生的原因和测算摩擦阻力产生的原因和测算摩擦阻力产生的原因和测算摩擦阻力产生的原因和测算2 2、局部阻力产生的原因和测算局部阻力产生的原因和测算局部阻力产生的原因和测算局部阻力产生的原因和测算63.1 风流的流动状态风流的流动状态 p 风流的流动状态分为层流与紊流。风流的流动状态分为层流与紊流。p层层流流是是指指流流体体各各层层的的质质点点互互不不混混合合,质质点点流流动动的的轨轨迹迹为为直直线线或有规则的平滑曲线,并与管道轴线方向基本平行。或有规则的平滑曲线,并与管道轴线方向基本平行。p紊紊流流是是指指流流体体的的质质点点强强烈烈互互相相混混合合,质质点点的的流流动动轨轨迹迹极极不不规规则则,
4、除除了了沿沿流流动动总总方方向向发发生生位位移移外外,还还有有垂垂直直于于流流动动总总方方向向的位移,且在流体内部存在着时而产生、时而消失的旋涡。的位移,且在流体内部存在着时而产生、时而消失的旋涡。p流体的流动状态受流体的流体的流动状态受流体的速度速度、粘性粘性和和管道尺寸管道尺寸等影响。流等影响。流体的速度越大,粘性越小,管道的尺寸越大,则流体越易成体的速度越大,粘性越小,管道的尺寸越大,则流体越易成为紊流,反之,越易成为层流。为紊流,反之,越易成为层流。7 可用一个无因次参数可用一个无因次参数ReRe(雷诺数)来表示上述三因素的综合(雷诺数)来表示上述三因素的综合作用。作用。对于对于圆形管
5、道圆形管道 (3-1-1)式中式中 :V V为管道中流体的平均速度,为管道中流体的平均速度,m/sm/s;d d为圆形管道的直径,为圆形管道的直径,mm;v v为流体的运动粘性系数,与流体的温度、压力有关。为流体的运动粘性系数,与流体的温度、压力有关。p 设设r为流体的为流体的水力半径水力半径,指流体的断面,指流体的断面S(m2)与流体的周界)与流体的周界U(m)之比,即)之比,即r S/U,m。因风流充满管道,故在直径为。因风流充满管道,故在直径为d的的圆形管道中,风流的水力半径为:圆形管道中,风流的水力半径为:,或,或 ,m (3-1-2)代入(代入(3-1-1)式,得出用于非圆形巷道风流
6、雷诺数的计算式为:)式,得出用于非圆形巷道风流雷诺数的计算式为:(3-1-3)式中:式中:S S为巷道的断面,为巷道的断面,mm2 2;U U为巷道的周界,为巷道的周界,mm。8p据前人的实验,水流在各种粗糙壁面、平直的圆管内流动,当据前人的实验,水流在各种粗糙壁面、平直的圆管内流动,当Re2000时,水流呈层流状态;约在时,水流呈层流状态;约在Re2000时,水流开始时,水流开始向紊流过渡,故称向紊流过渡,故称20002000为临界雷诺数为临界雷诺数;Re100000时,水流时,水流呈完全紊流。把水流的这些数值近似应用于风流,便可大致估呈完全紊流。把水流的这些数值近似应用于风流,便可大致估计
7、出风流在各种流态下的平均风速。计出风流在各种流态下的平均风速。p例如某巷道的断面例如某巷道的断面S S2.5 m2.5 m2 2,周界,周界U U6.58 m6.58 m,风流的运动黏性系数,风流的运动黏性系数v v14.414.410106 6 m m2 2/s/s。则用(。则用(3-1-33-1-3)式估算出)式估算出风流开始向紊流过渡的平风流开始向紊流过渡的平均风速均风速为为:井巷中最低风速井巷中最低风速都在都在0.150.25 m/s以上,且大多数以上,且大多数井巷的断井巷的断面都大于面都大于2.5 m2,故大多数井巷中的风流不会出现层流,只有风速,故大多数井巷中的风流不会出现层流,只
8、有风速很小的漏风风流,才可能出现层流。又如在上例中,很小的漏风风流,才可能出现层流。又如在上例中,Re100000时,时,该巷道内风流呈现完全紊流的平均风速约为:该巷道内风流呈现完全紊流的平均风速约为:V1000006.5814.410-6/(42.5)0.95 m/s.93.2 摩擦阻力摩擦阻力3.2.1 摩擦阻力的意义和理论基础摩擦阻力的意义和理论基础 风流在井巷中作均匀流动时,沿程受到井巷固定壁面的限制,引起内外摩擦而风流在井巷中作均匀流动时,沿程受到井巷固定壁面的限制,引起内外摩擦而产生的阻力称作产生的阻力称作摩擦阻力摩擦阻力。(均匀流动是指风流沿程的速度和方向都不变,而且各。(均匀流
9、动是指风流沿程的速度和方向都不变,而且各断面上的速度分布相同)断面上的速度分布相同)流态不同的风流,流态不同的风流,摩擦阻力摩擦阻力hf r的产生情况和大小也不同。的产生情况和大小也不同。前人实验得出水流在圆管中的沿程阻力公式是:前人实验得出水流在圆管中的沿程阻力公式是:(3-2-1)式中:式中:为实验比例系数,无因次;为实验比例系数,无因次;为水流的密度,为水流的密度,kg/m3;L为圆管的长度,为圆管的长度,m;d为圆管的直径,为圆管的直径,m;V为圆管内水流的平均速度,为圆管内水流的平均速度,m/s。p 上式是矿井风流摩擦阻力计算式的基础,它对于不同流态的风流都能应用,只是上式是矿井风流
10、摩擦阻力计算式的基础,它对于不同流态的风流都能应用,只是流态不同时,式中流态不同时,式中的实验表达式不同。的实验表达式不同。10 据前人在壁面能分别胶结各种粗细砂粒的圆管中,实验得出流态不同的水据前人在壁面能分别胶结各种粗细砂粒的圆管中,实验得出流态不同的水流,流,系数和管壁的粗糙度系数和管壁的粗糙度Re的关系。的关系。实验是用管壁平均突起的高度(即砂粒的平均直径)实验是用管壁平均突起的高度(即砂粒的平均直径)k(m)和管道的直径)和管道的直径d(m)之比来表示)之比来表示管壁的相对光滑度管壁的相对光滑度。利用阀门不断改变管内水流的速度,实。利用阀门不断改变管内水流的速度,实验结果如图验结果如
11、图3-2-1所示。所示。图图3-2-1尼古拉茨尼古拉茨实验图实验图 11 (1)在)在lg Re 3.3(即(即Re 2000)以下,即当流体作)以下,即当流体作层流层流运动时,由左边斜线可以看出,相对光滑度不同的所有运动时,由左边斜线可以看出,相对光滑度不同的所有试验点都分布于其上,试验点都分布于其上,随随Re的增加而减少,且与管道的相的增加而减少,且与管道的相对光滑度无关,此时,对光滑度无关,此时,与与Re的关系式为:的关系式为:=64/Re (3-2-2)(2)在)在3.3 lgRe 5.0(即(即2000Re100000)的范围内,即当流体由层的范围内,即当流体由层流到紊流再到完全紊流
12、的流到紊流再到完全紊流的中间过渡状态中间过渡状态时,时,系数系数既和既和Re有关,又和管壁有关,又和管壁的相对光滑度有关。的相对光滑度有关。12 (3)在)在lgRe5.0(即(即Re100000)以上,即当流体作)以上,即当流体作完完全紊流状态全紊流状态流动时,流动时,系数和系数和Re无关,只和管壁的相对光滑度无关,只和管壁的相对光滑度有关,管壁的相对光滑度越大,有关,管壁的相对光滑度越大,值越小。其实验式为值越小。其实验式为 (3-2-3)p在紊流状态下,流体的能量损失大大超在紊流状态下,流体的能量损失大大超过层流状态。过层流状态。p在层流状态下,能量只损失在速度不同在层流状态下,能量只损
13、失在速度不同的流体层间的内摩擦力方面,而在紊流的流体层间的内摩擦力方面,而在紊流状态下,除这种损失外还有消耗在因流状态下,除这种损失外还有消耗在因流体质点相互混杂、能量交换而引起的附体质点相互混杂、能量交换而引起的附加损失,当雷诺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加损失,当雷诺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这种附加损失将急剧增大到主导地位。这种附加损失将急剧增大到主导地位。13 如图所示,紊流的结构可分为层流边层、过渡层和紊流区三如图所示,紊流的结构可分为层流边层、过渡层和紊流区三个组成部分。个组成部分。p紊流区又称紊流核,是紊流的主体,层流区流速很小或接近紊流区又称紊流核,是紊流的主体,层流区流速很小或接近于零。随
14、着雷诺数增大,层流边层的厚度减薄,以至不能遮于零。随着雷诺数增大,层流边层的厚度减薄,以至不能遮盖管壁的突起高度,管壁粗糙度即对流动阻力发生影响。当盖管壁的突起高度,管壁粗糙度即对流动阻力发生影响。当Re100000 ,流体呈完全紊流和层流边层厚度趋于零时,则,流体呈完全紊流和层流边层厚度趋于零时,则如(如(3-2-33-2-3)式所示,)式所示,值只决定于管壁的相对粗糙度,而与值只决定于管壁的相对粗糙度,而与ReRe无关。无关。143.2 摩擦阻力摩擦阻力3.2.2 完全紊流状态下的摩擦阻力定律完全紊流状态下的摩擦阻力定律 井下多数风流属于完全紊流状态,故重点讨论完全紊流状态下的摩井下多数风
15、流属于完全紊流状态,故重点讨论完全紊流状态下的摩擦阻力。把上面擦阻力。把上面(3-2-2)式代入式代入(3-2-1)式,得式,得 ,Pa (3-2-4)因矿井空气密度变化不大,而且对于尺度和支护已定型的井巷,其因矿井空气密度变化不大,而且对于尺度和支护已定型的井巷,其壁面的相对光滑度是定值,则在完全紊流状态下,壁面的相对光滑度是定值,则在完全紊流状态下,值是常数。把上式值是常数。把上式中的用一个系数中的用一个系数 来表示,即来表示,即 (3-2-5)此系数称为此系数称为摩擦阻力系数摩擦阻力系数。在完全紊流状态下,井巷的。在完全紊流状态下,井巷的 值只受值只受 、或或 的影响。对于尺寸和支护已定
16、型的井巷,的影响。对于尺寸和支护已定型的井巷,值只与值只与 或或 成正成正比。比。将(将(3-2-5)代入()代入(3-2-4)式,得)式,得 ,Pa (3-2-6)若通过井巷的风量为若通过井巷的风量为Q(m3/S),则),则V=Q/S,代入上式,得,代入上式,得15由于矿井中巷道的长度,周界及摩擦阻力系数由于矿井中巷道的长度,周界及摩擦阻力系数在巷道形成后一般变化较小,可看作常数。在巷道形成后一般变化较小,可看作常数。再令:再令:Rfr为巷道的摩擦风阻。为巷道的摩擦风阻。此时:此时:这就是完全紊流情况下的摩擦阻力定律。这就是完全紊流情况下的摩擦阻力定律。当巷道风阻一定时,摩擦阻力与风量的平方
17、成正比。当巷道风阻一定时,摩擦阻力与风量的平方成正比。16 例例1 某某梯梯形形木木支支架架煤煤巷巷,长长200m200m,断断面面积积为为4m4m2 2,沿沿断断面面的的周周长长为为8.3m8.3m,巷巷道道摩摩擦擦阻阻力力系系数数 通通过过查查表表得得到到的的标标 准准 值值 为为 0.018N0.018Ns s2 2/m/m4 4,若若 通通 过过 巷巷 道道 的的 风风 量量 为为960m960m3 3/min/min,试求其摩擦阻力,试求其摩擦阻力?解:解:该巷道的摩擦阻力为该巷道的摩擦阻力为119.5Pa。应应当当注注意意,巷巷道道的的值值随随的的改改变变而而改改变变,在在高高原原
18、地地区区,空空气气稀稀薄,当地的薄,当地的值需进行校正。校正式如下:值需进行校正。校正式如下:173.2 摩擦阻力摩擦阻力 层流状态下,具有层流状态下,具有 的特点,的特点,=64/Re 3.2.3 层流状态下的摩擦阻力定律层流状态下的摩擦阻力定律V=Q/S层流状态下的摩擦阻力系数层流状态下的摩擦阻力系数183.2 摩擦阻力摩擦阻力3.2.3 层流状态下的摩擦阻力定律层流状态下的摩擦阻力定律层流状态下的摩擦风阻层流状态下的摩擦风阻这就是风流在层流状态下的摩擦阻力定律。这就是风流在层流状态下的摩擦阻力定律。当巷道风阻一定时,摩擦阻力与风量的平方成正比。当巷道风阻一定时,摩擦阻力与风量的平方成正比
19、。193.2 摩擦阻力摩擦阻力3.2.4 摩擦阻力的计算方法摩擦阻力的计算方法p完全紊流状态下井巷的摩擦阻力的计算是新矿井通风设计的重完全紊流状态下井巷的摩擦阻力的计算是新矿井通风设计的重要依据。要依据。p即按照所设计的井巷长度、周界、净断面积、支护方式和要求即按照所设计的井巷长度、周界、净断面积、支护方式和要求通过的风量,以及其中有无提升运输设备等,用查表法选定该通过的风量,以及其中有无提升运输设备等,用查表法选定该井巷的摩擦阻力系数井巷的摩擦阻力系数 值,然后用完全紊流状态摩擦阻力计值,然后用完全紊流状态摩擦阻力计算公式计算该井巷的摩擦阻力。算公式计算该井巷的摩擦阻力。p确定摩擦阻力系数值
20、的查表法是从前人实验或实测所归纳出来确定摩擦阻力系数值的查表法是从前人实验或实测所归纳出来的表的表3-1表表3-15中查出适合该井巷的标准值中查出适合该井巷的标准值(指空气密度为指空气密度为1.2 kgm3的的 值,值,Ns2m4)。对于平原地区的新矿井通风。对于平原地区的新矿井通风设计,可用此标准值进行计算。设计,可用此标准值进行计算。20摩擦阻力系数的确定摩擦阻力系数的确定 矿井摩擦阻力系数的确定有两种途径,一是查找专门的设计一是查找专门的设计手册选取;二是通过现场实测手册选取;二是通过现场实测。由 得 。只要测出上式的各项,即可以求出。与井巷长度无关,所以不必在巷道的全长进行测定。的测定
21、是在当地、当时的温度、湿度测定的,而是随温度、湿度和气压而变化的。因此,在实测出的同时,必须算出实际的空气重率,然后,换算成标准状态下(=1.2kg/m3)的,即 (Ns2/m4)213.2 摩擦阻力摩擦阻力3.2.5 降低摩擦阻力的措施降低摩擦阻力的措施p井巷通风阻力是引起风压损失的主要根源,因此降低井巷通风井巷通风阻力是引起风压损失的主要根源,因此降低井巷通风阻力,特别是降低摩擦阻力就能用较少的风压消耗而通过较多阻力,特别是降低摩擦阻力就能用较少的风压消耗而通过较多的风量。许多原来是阻力大,通风困难的矿井,经降低阻力后的风量。许多原来是阻力大,通风困难的矿井,经降低阻力后即变为阻力小、通风
22、容易的矿井。即变为阻力小、通风容易的矿井。p 根据根据hfr(LU/S3)/Q2的关系式可以看出,保证一定风量,降的关系式可以看出,保证一定风量,降低摩擦阻力的方法就是降低摩擦风阻,根据影响低摩擦阻力的方法就是降低摩擦风阻,根据影响Rfr的各因素,的各因素,降低摩擦阻力的主要措施有:降低摩擦阻力的主要措施有:22 1降低降低 Rfr与与成正比,而成正比,而主要决定于巷道粗糙度,因此降低主要决定于巷道粗糙度,因此降低,就应,就应尽量使巷道光滑。当采用棚子支护的采区巷道时,要尽可能地尽量使巷道光滑。当采用棚子支护的采区巷道时,要尽可能地使支架整齐、背好帮顶,在无支护的巷道,要尽可能把顶底板使支架整
23、齐、背好帮顶,在无支护的巷道,要尽可能把顶底板及两帮修整好,使壁面平整;对于井下的主要巷道,在采用料及两帮修整好,使壁面平整;对于井下的主要巷道,在采用料石或混凝土砌碹的支护方式,特别是采用锚杆支护技术时,更石或混凝土砌碹的支护方式,特别是采用锚杆支护技术时,更能有效地使能有效地使系数减小。系数减小。2扩大巷道断面扩大巷道断面S 因因Rfr与与S3成反比,所以扩大巷道断面也是降低摩擦阻力的主要成反比,所以扩大巷道断面也是降低摩擦阻力的主要措施。由于摩擦阻力又与风量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在采用这种措施。由于摩擦阻力又与风量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在采用这种措施时,应抓主要矛盾,即首先应考虑风量大、断面小的
24、总回措施时,应抓主要矛盾,即首先应考虑风量大、断面小的总回风道的扩大,其次再考虑其它巷道的扩大。风道的扩大,其次再考虑其它巷道的扩大。在其它参数不变时,在其它参数不变时,井巷断面扩大井巷断面扩大33%33%,R Rf f值可减少值可减少50%50%。23 3减少周界长减少周界长U(选用周界较小的井巷选用周界较小的井巷)R Rfr fr与与U U成正比,在断面积相等的条件下,选用周长较小的比周长较大的断成正比,在断面积相等的条件下,选用周长较小的比周长较大的断面好。面好。在井巷断面相同的条件下,圆形断面的周长最小,拱形断面次之,在井巷断面相同的条件下,圆形断面的周长最小,拱形断面次之,矩形、梯形
25、断面的周长较大。矩形、梯形断面的周长较大。4.减少巷道长度减少巷道长度L(缩短风路的长度缩短风路的长度)R Rfr fr与与L L成正比,进行开拓设计时,就应在满足开采需要的条件下,尽可能成正比,进行开拓设计时,就应在满足开采需要的条件下,尽可能缩短风路的长度。例如,当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如阻力过大时,即缩短风路的长度。例如,当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如阻力过大时,即可将其改为两翼式通风系统以缩短回风路线。可将其改为两翼式通风系统以缩短回风路线。5避免巷道内风量过大。避免巷道内风量过大。摩擦阻力与风量的平方成正比。巷道内的风量如果过大,摩擦阻力就会大摩擦阻力与风量的平方成正比。巷道内的风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3章 矿井通风阻力-liu 矿井 通风 阻力 liu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