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生物(湖南专版)必修2第13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3届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生物(湖南专版)必修2第13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生物(湖南专版)必修2第13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ppt(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1313讲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评价改进类实验)一、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各内容之间的关系可用以下图解表示:1自然选择的对象 (1)直接对象是生物的变异性状(表现型)。(2)间接对象是相关的基因型。(3)根本对象是与变异性状相对应的基因。即自然选择的实质是环境对变异所对应的基因的选择,因而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2自然选择的因素:对生物的变异起选择作用的是个体所处的自然环境。3自然选择的动力:生存斗争 (1)类型:包括种内斗争、种间斗争(竞争、捕食等)、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2)意义:生存斗争对生物的某些个
2、体的生存不利,但对物种的生存是有利的,并能推动生物的进化。4自然选择的结果: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缓慢、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不断进行,通过一代代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生物的变异被定向积累和加强,微小的有利变异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有利变异,从而产生了适应特定环境的生物新类型。【例1】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 C长颈鹿祖先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出现性状上的差异 D鹿和狼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相互进行选择,结果发展了
3、自己的特征D 本题考查达尔文对生物进化原因的解释,因此要正确区分各学派进化学说的观点。A选项强调的是环境改变引起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而改变的性状可以遗传并代代逐渐积累形成新物种,这是获得性遗传,是拉马克的观点。变异是不定向的,北极熊的体色成为白色是由于生存环境对它的定向选择,而不是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B错误。达尔文时代还没有遗传学的理论知识,因此自然选择学说对遗传和变异如何起作用等问题不能做出本质的阐述,只有现代生物进化论从遗传学角度做出了本质的解释,【解析】因此选项C是现代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而不是达尔文的观点。按照达尔文的观点,鹿和狼都作为影响对方生存的因素而存在,鹿和狼两个种群都有跑得快的
4、和跑得慢的,在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中,跑得慢的狼因得不到食物而被淘汰,跑得快的狼则被选择生存下来,同样,弱的跑得慢的鹿则被吃掉,跑得快的则被选择生存下来。鹿和狼在这种长期的生存斗争中都作为自然因素影响对方,进行相互选择。【解析】二、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 1变异与环境: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环境只起选择作用,并不影响变异的方向。通过环境选择将生物个体产生的适应环境的变异保留下来。2物种形成 (1)物种形成的两种方式 渐变式 爆发式物种的形成主要是由异源多倍体的染色体畸变的方式形成新物种,一出现可以很快形成生殖隔离。(基因频率改变)(2)三个环节 a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b.自然选
5、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隔离导致物种形成。三者关系如图:(3)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关系 3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区别 4.种群和物种的区别 (1)物种是自然状态下能够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一个物种可能在不同地点和时间形成不同的种群。(2)种群是同一种生物、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形成的一个群体。种群“小”,不同种群间有地理隔离;物种“大”,不同物种间有生殖隔离。(3)判断生物是不是同一物种,如果来历不明,形态结构相似,可依据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进行判断。若出现生殖隔离,则不是同一物种。5共同进化与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 (1)共同进化 在物种与物种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中不断进
6、化和发展。(2)生物进化的历程 生物进化的趋势:从原核生物到真核单细胞生物,再到真核多细胞生物;从异养生物到自养生物;从厌氧生物到需氧生物;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示:【例2】(2010山东)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D 【解析】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而不
7、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所决定,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D正确。【例3】某一鸟类种群由于自然原因而被分割成两个群体,它们分别受到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经过600万年后,如果把这两个群体的后代放到一起,则它们最可能会()A具有同样的交配季节 B陷入对相同资源的竞争中 C彼此产生了生殖隔离 D形成种内互助的合作关系C【解析】同一种群的鸟类由于长期处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经过自然选择,鸟类的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最可能进化形成不同的物种,产生生殖隔离。因此,即使把这两个群体的后代放到一起,彼此之间也会因存在生殖隔离而不能交配。三、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已知基因型频率
8、求基因频率 (1)设二倍体生物个体的某一基因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假如种群中共有N个个体,而AA、Aa、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分别是n1、n2、n3,那么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和a基因的频率分别是:(2)在以上关系中,设A、a的基因频率分别用PA、Pa表示,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用PAA、PAa、Paa表示,则 由以上公式可得出下列结论: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2已知基因频率求基因型频率 设A的基因频率为p,a的基因频率为q,则AA的基因型频率p2 aa的基因型频率q2 Aa的基因型频率
9、2pq 【例4】据调查,某校高中学生中基因型的比例为XBXB(42.32%)、XBXb(7.36%)、XbXb(0.32%)、XBY(46%)、XbY(4%),则该地区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6%、8%B8%、92%C78%、92%D92%、8%D 【解析】由于基因频率是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而B、b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对应的等位基因,所以女性体内有2个此类基因,而男性体内只有1个此类基因。在被调查的种群中,XB共有42.32%27.36%46%138%,XBXb共有42.32%27.36%20.32%246%14%1150%。所以XB的基因频率
10、XB(XBXb)100%138%150%100%92%,Xb的基因频率192%8%。1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进化时要明确变异是自发的、普遍存在的,并不是环境的改变引起的,环境仅是一个选择因素,变异在先,选择在后。一般来说,外界环境条件变化越剧烈,生物进化的速度越快。2遗传平衡定律的使用应满足以下5个条件:种群大;种群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没有突变发生;没有新基因加入;没有自然选择。3自由交配和自交的区别自由交配是不加人为干预让实验对象自主选择对象交配。因此理论上讲所有的精子和卵细胞都有机会相遇,可用棋盘法来表示其后代的情况,也可用基因频率来直接计算。自交广义上讲是与基因型相同的异性进行交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届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生物湖南专版必修2 第13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2013 新课 标高 复习 生物 湖南 专版 必修 13 现代 进化 理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