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 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A(生物)广东专版必修3第10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ppt
《2013届 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A(生物)广东专版必修3第10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 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A(生物)广东专版必修3第10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ppt(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1010讲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一、生态系统与种群、群落之间的关系种群是许多同种个体通过种内关系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整体暠是物种存在和繁殖的基本单位,它有着自己的基本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群落是栖息在一定环境中的全部生物相互作用、影响而有机结合的复合体,它的组成单位是种群,同时它又是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群落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因此它也具备自己特有的基本特点(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具优势种;各种群间具有典型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
2、自然系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认识:具有时段性。因其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是不断更迭的,故生态系统随时间的推移是发展变化的;具有空间限制性。离开了空间的指定,就失去了研究生态系统结构、调节能力及稳定性等问题的前提。因不同的空间内的主要变化参数不同。另外,因生态系统虽有大有小,但不能随意指定其大小,如地球上所有海洋可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但地球上的陆地就不能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具有基本组成。即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具有基本功能。即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系统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从以上分析可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三者之间有从属关系,其内涵越来越广,成分越来越复杂,可归纳如下:【
3、例1】(双选)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AD 【解析】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由无机环境和群落组成一个生态系统;马尾松林地中不仅要有所有树木,还需要全部的生物才能构成生物群落。二、正确理解生态系统三大功能群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作用和关系生态系统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无机环境构成绿色植物、蓝藻、硝化细菌等自养生物捕食性动物、寄生或共生生物、病毒腐生性微生物和动物非生物的物质(空 气、水分、无机盐 等)和 能量特点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从活的
4、生物体获取现成的有机物从生物遗体或排遗物获取现成的有机物续表生态系统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无机环境作用主要成分、为所有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加快物质循环、有利于植物繁殖物质循环不可缺少,将动植物遗体或排遗物中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为生物提供能量和无机物来源关系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分之间紧密联系,使生态系统成为一个统一整体 【例2】要使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A消费者和分解者 B生产者和消费者 C生产者和分解者 D生产者和人C 【解析】生产者能够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流入生态系统中,所以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的基础,是提供生态系统能量的保证,缺少生
5、产者,生态系统将无法存在。分解者能把动、植物的遗体、排泄物和残落物等所含有的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没有分解者,生态系统就会崩溃。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缺少消费者,也可暂时维持平衡。但对一个自然生态系统而言,要长期存在和发展,没有消费者是不行的。三、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分的多样性 非生物的物质不仅包括无机物,也包括蛋白质、碳氢化合物、脂类及腐殖质等;生产者的特征是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因此除了绿色植物以外,还包括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光合细菌(如紫硫菌)及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化能合成细菌(如硝化细菌)等;消费者的特征是消耗现存生物的有机物,所以包括除去营腐生生活的各类
6、生物;分解者的特征是将动植物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所以包括各类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及蚯蚓、金龟子、蜣螂等动物。【例3】森林枯枝落叶层中可发现多种生物,其中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A白蚁 B蚯蚓 C蜘蛛 D蛇 【解析】蜘蛛、蛇都是捕食昆虫生活,肯定不是初级消费者;白蚁是啃食木材,由其体内的鞭毛虫分解消化纤维素,再吸收利用,通过这样一种特殊的共生关系,来维持白蚁的生存。故白蚁属于初级消费者。蚯蚓是以土壤中的落叶烂根为食,经其初步消化分解为简单的有机质后进入土壤。一般把蚯蚓归入分解者。A 四、关于生态系统中因某种生物减少致使其他物种变动情况的分析与判断 1处于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
7、而导致的其他物种变动:在某食物链中,若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则该食物链中的其他生物都将减少。这是因为第一营养级是其他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直接或间接食物来源和能量来源,这一营养级生物的减少必会引起连锁反应,致使以下营养级依次减少。2“天敌”一方减少,对被食者数量变动的影响:若一条食物链中处于“天敌”地位的生物数量减少,则被食者种群数量会先增后减直至稳定。因随着数量的增加,种群的密度加大,种内斗争势必加剧,又因天敌的“压力”减小,被捕食者自身素质(如奔跑速度、警惕性、灵敏性等)必然下降,导致老弱病残者多,流行病蔓延。3若处于“中间”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另一种生物的变化情况应视具体食物链确定。如下图
8、所示的食物网中,蚱蜢减少,则蜥蜴、蛇也减少,鹰就加强对兔和食草鸟的捕食,从而导致兔及食草鸟减少,使鹰的数量基本不变。【友情提醒】分析食物网时应注意的问题 要求掌握的捕食链中,其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该食物链中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如下图中鹰就分别占有第三、第四、第五三个不同营养级。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不同概念上的重合,如下图中的鹰和蛇之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大量减少,对另一种生物的影响,沿不同的线路分析的结果不同时,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依据。【例4】若一个生态系统有4种生物,并构
9、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4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总量如下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 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D 【解析】对图中信息进行分析可知,4个种群的有机物总量为丙甲乙丁,由此可得食物链为丙甲乙丁,当乙种群数量增加时,一方面因增加了对甲种群的捕食,致使甲数量减少,同时甲数量减少又会使丙(生产者)因减轻了被捕食的压力而使种群数量增加。另一方面,乙种群数量的增加,又为丁种群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而使其种群数量增加。1.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届 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A生物广东专版 必修3 第10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2013 新课 标高 复习 生物 广东 专版 必修 10 生态系统 结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