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章.ppt
《(精品)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章.ppt(1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主讲教师:王玉德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6-1 6-1 控制问题的一般定义控制问题的一般定义6-2 S6-2 S域设计域设计6-3 6-3 频域描述频域描述滞后滞后/超前补偿超前补偿6-4 6-4 状态与输出反馈状态与输出反馈6-5 6-5 内模控制系统设计内模控制系统设计6.6 6.6 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6-1 6-1 控制问题的一般定义控制问题的一般定义设计一个自动控制系统一般经过以下三步设计一个自动控制系统一般经过以下三步:v根据任务要求,选定控制对象;v根据性能指标的要求,确定系统的控制规律,并设计出满足这个控制规律的控制器,初步选定构成控制器的元器件;v将选定的控制对象和控制器组成
2、控制系统,如果构成的系统不能满足或不能全部满足设计要求的性能指标,还必须增加合适的元件,按一定的方式连接到原系统中,使重新组合起来的系统全面满足设计要求。原系统控制器控制对象校正系统原系统校正装置 能使系统的控制性能满足控制要求而有目的地增添的元件称为控制系统的校正元件或称校正装置。图61 系统综合与校正示意图必须指出,并非所有经过设计的系统都要经过综合与校正这一步骤,对于控制精度和稳定性能都要求较高的系统,往往需要引入校正装置才能使原系统的性能得到充分的改善和补偿。反之,若原系统本身结构就简单而且控制规律与性能指标要求又不高,通过调整其控制器的放大系数就能使系统满足实际要求的性能指标。在控制
3、工程实践中,综合与校正的方法应根据特定的性能指标来确定。一般情况下,若性能指标以稳态误差 、峰值时间 、最大超调量 、和过渡过程时间 、等时域性能指标给出时,应用根轨迹法进行综合与校正比较方便;如果性能指标是以相角裕度r幅值裕度 、相对谐振峰值 、谐振频率 和系统带宽 等频域性能指标给出时,应用频率特性法进行综合与校正更合适。系统分析与系统校正的差别系统分析与系统校正的差别:n系统分析的任务是根据已知的系统,求出系统的性能指标和分析这些性能指标与系统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的结果具有唯一性。n系统的综合与校正的任务是根据控制系统应具备的性能指标以及原系统在性能指标上的缺陷来确定校正装置(元件)的结
4、构、参数和连接方式。从逻辑上讲,系统的综合与校正是系统分析的逆问题。同时,满足系统性能指标的校正装置的结构、参数和连接方式不是唯一的,需对系统各方面性能、成本、体积、重量以及可行性综合考虑,选出最佳方案.6.1.1单变量控制系统的校正方式 单变量系统的校正装置的接入系统的方式:u串联校正u并联校正 串联校正和局部反馈校正应用都相当普遍,究竟选择哪一种,取决于系统中信号的性质、可供采用的元件以及其他条件。两种校正形式结合起来有时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串联校正 串联校正的接入位置应视校正装置本身的物理特性和原系统的结构而定。一般情况下,对于体积小、重量轻、容量小的校正装置(电器装置居多),常加在系统
5、信号容量不大的地方,即比较靠近输入信号的前向通道中。相反,对于体积、重量、容量较大的校正装置(如无源网络、机械、液压、气动装置等),常串接在容量较大的部位,即比较靠近输出信号的前向通道中。Gc(s)G(s)H(s)R(s)C(s)-62 串联校正Gc(s):校正装置传递函数G(s):被校正对象的传递函数并联校正(反馈校正)反馈校正是将校正装置Gc(s)反向并接在原系统前向通道的一个或几个环节上,构成局部反馈回路。G1(s)G2(s)Gc(s)H(s)R(s)C(s)由于反馈校正装置的输入端信号取自于原系统的输出端或原系统前向通道中某个环节的输出端,信号功率一般都比较大,因此,在校正装置中不需要
6、设置放大电路,有利于校正装置的简化。但由于输入信号功率比较大,校正装置的容量和体积相应要大一些。图64 反馈校正6.1.2 性能指标 进行控制系统的校正设计,除了应已知系统固有部分的特性与参数外,还需要已知对系统提出的全部性能指标。性能指标通常是由使用单位和被控对象的设计制造单位提出的。不同的控制系统对性能指标的要求不同的侧重。性能指标的提出,应符合实际系统的需要和可能。一般来说,性能指标不应当比完成给定任务所要求的指标更高。1、单变量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二阶系统频域指标与时域指标的关系谐振峰值 谐振频率 带宽频率谐振峰值 谐振频率 带宽频率截止频率 相位裕度超调量 调节时间 上升时间 峰值时间
7、 高阶系统频域指标与时域指标的关系谐振峰值 超调量 调节时间 2、状态空间描述时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n性能指标分为非优化型性能指标和优化型性能指标。不管是哪种性能指标都是对综合得到的系统运动过程期望性能的规定。两者的差别是,非优化性能指标是一种不等式型的指标,即只要性能指标达到或小于期望指标就算实现了综合目标,优化型性能指标则是一类极值型指标,综合目标是要使性能指标在所有可能值中取为极小值(或极大值)。6.2 S域设计6.2.1 等效开环二阶系统方法预期开环频率特性:Gc(s)G(s)R(s)C(s)-串联校正装置系统的“固有”成分假设系统的期望开环传递函数为G0(s)如果G0(s)已经设计好,
8、则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为希望系统具有的频率特性二阶“最优”模型 :相位稳定裕量截止频率动态时域指标(1)如果系统固有部分是一阶惯性单元为形成二阶“最优”模型,应采用积分(I)调节器(2)如果系统固有部分是相串联的两个一阶惯性单元为形成二阶“最优”模型,应采用比例积分(PI)调节器(3)如果系统固有部分是由一个大时间常数的惯性单元和若干个小时间常数的惯性单元串联组成:可将小时间常数的惯性单元合并为一个等效的惯性单元,即(4)如果系统固有部分特性为:其中T3可能是许多小时间常数之和。为形成二阶“最优”模型,应采用比例积分微分(PID)调节器。PID控制器设计控制器设计 PID控制器是实际工业控制过
9、程中应用最广泛、最成功的一种控制方法。一、PID控制器基本结构PIDG(S)yryoeuPID: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PID控制:对偏差信号e(t)进行比例、积分和微分运算变换 后形成的一种控制规律。“利用偏差、消除偏差利用偏差、消除偏差”PID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关系为:相应的传递函数为:在很多情形下,PID 控制并不一定需要全部的三项控制作用,而是可以方便灵活地改变控制策略,实施P、PI、PD 或PID 控制。1 1、P P(比例)控制比例)控制 R2R1ui(t)uo(t)-+2 2、I I(积分)控制积分)控制 CRui(t)uo(t)-+3 3、
10、D D(微分)控制微分)控制 RCui(t)uo(t)-+二、PD(比例-微分)控制器PD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关系为:相应的传递函数为:三、PI(比例-积分)控制器PI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关系为:相应的传递函数为:四、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PID控制器的传递函数为:PID控制的应用:依据性能指标要求和一定的设计原则求解 或试凑参数。PID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关系为:6.2.2 零极点消去法n 预期频率特性的各项特征与系统动态性能之间的关系,本身就不是精确的。n通常对于系统性能所提的要求指标也有伸缩性。n预期开环频率特性本身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允许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使设计出来的控制器(校正装置)
11、更简单,更便于物理上实现。n为了使串联的校正装置简单,就应当力求使校正装置的极点和零点的数目尽量少。要达到这个目的,基本办法是使预期开环频率特性的一部分极点和零点分别于被校正装置对象的一部分极点和零点相重合。6.2.3 极点配置 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都能改变闭环系统的极点位置。所谓极点配置就是利用状态或输出反馈使闭环系统的极点位于所希望的极点位置。由于系统的性能和它的极点位置密切相关,因而极点配置问题在系统设计中是很重要的。u 建立极点可配置的条件u 确定极点配置所需要的反馈增益矩阵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1、状态反馈的极点可配置条件定理定理6.16.1 利用状态反馈任意配置闭环极点的充要条件是:被
12、控系统可控被控系统可控可控性定义?系统的可控性定义:设系统的状态方程为在有限的时间段内 ,存在无约束的分段连续控制函数 ,能使系统从任意初态 转移至任意终态 ,则称该系统是状态完全可控的,简称是可控的。系统的可观测性定义:已知输入 及有限时间间隔 ,内测量到的输出 ,能唯一的确定初始状态 ,则称该系统是完全可观测的,简称系统可观测。系统状态完全可控的充分必要条件例:其中判断系统的能控性解解2、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极点配置算法给出一种计算状态反馈增益矩阵的规范算法给定可控对(A,b)和一组期望的闭环特征值要确定()维的反馈增益向量k,使闭环系统状态矩阵的特征值为步骤:(1)计算A的特征多项式,即
13、(2)计算由所决定的希望特征多项式,即(3)计算(4)计算变换矩阵(5)求P(6)计算反馈增益向量应说明的是,上述规范算也适用于单输入-多输出系统。在求解具体问题时,也不一定化为可控标准型,可直接计算状态反馈系统的特征多项式 ,令其各项的系数与希望特征多项式中队应项的系数相等,便可确定反馈增益向量k。例:一只单输入线性定常系统的状态方程为:求状态反馈向量k,使系统的闭环特征值为:解:系统的可控性判别矩阵为系统可控,满足可配置条件。系统的特征多项式为希望特征多项式为于是可求得变换矩阵为系统可控,满足可配置条件。系统的特征多项式为希望特征多项式为于是有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n(1)超前校正网络n(2
14、)滞后校正网络n(3)滞后-超前校正网络6.3 频域描述超前补偿串联校正串联校正 当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是以稳态误差ess、相角裕度、幅值裕度Kg、相对谐振峰值Mr、谐振频率r和系统带宽b等频域性能指标给出时,采用频率特性法对系统进行综合与校正是比较方便的。因为在伯德图上,把校正装置的相频特性和幅频特性分别与原系统的相频特性和幅频特性相叠加,就能清楚的显示出校正装置的作用。反之,将原系统的相频特性和幅频特性与期望的相频特性和幅频特性比较后,就可得到校正装置的相频特性和幅频特性,从而获得满足性能指标要求的校正网络有关参数。(1)超前校正网络网络的传递函数 式中ru0u1R2RC 由式(6-1)可看
15、出,无源超前网络具有幅值衰减作用,衰减系数为1/a。如果给超前无源网络串接一放大系数为a的比例放大器,就可补偿幅值衰减作用。此时,超前网络传递函数可写成:(6-2)由上式可知,超前网络传递函数有一个极点 和一个零点 ,它们在复平面上的分布如图6-6所示。,相位超前作用。-1/T-1/TspZj 0zp图6-6超前网络零、极点在s平面上的分布 n最大幅值增益是 ,频率范围 ;n由相频特性可求出最大超前相角对应的频率m ,nm 是两个转折频率的几何中心点;n在m处的对数幅值为10lga。20dB/decdB090(度)20lgadBL()图6-9 无源超前网络 的Bode图(6-5)串联超前校正串
16、联超前校正 超前校正的主要作用是在中频段产生足够大的超前相角,以补偿原系统过大的滞后相角。超前网络的参数应根据相角补偿条件和稳态性能的要求来确定。解解 由稳态速度误差系数Kv求出系统开环放大系数K=Kv=1000s-1,由于原系统前向通道中含有一个积分环节,当其开环放大系数 K=1000s-1时,能满足稳态误差的要求。例6-4 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要求校正后系统满足:(1)相角裕度 45o;(2)稳态速度误差系数Kv=1000秒-1。根据原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Go(s)和已求出的开环放大系数K=1000s-1绘制出原系统的对数相频特性和幅频特性(如图6-15)。根据原系统的开环对数幅
17、频特性的剪切频率c=100弧度/秒,求出原系统的相角裕度 0o,这说明原系统在K=1000s-1时处于临界稳定状态,不能满足 45o的要求。为满足 45o的要求,给校正装置的最大超前相角m增加一个补偿角度,即有m=+=50o;由式(6-4)可求出校正装置参数=7.5通常应使串联超前网络最大超前相角m对应的频率m与校正后的系统的剪切频率c重合,由图6-9可求出m所对应的校正网络幅值增益为10lg=10lg7.5=8.75dB,从图6-28中原系统的幅频特性为-8.75dB处求出m=c=164弧度/秒,由 得串联超前校正装置的两个交接频率分别为超前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 经过校正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自动控制 原理 第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