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县泵站保安配套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XXXX县泵站保安配套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县泵站保安配套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0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XX县泵站保安配套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综合说明1.1 项目背景为合理利用水资源,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抗灾能力,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控制水土流失,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我们依据国家水利部水农(1999)459号文件要求,认真调查研究,结合本地实际,组织编制并上报县泵站改造与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县泵站位于县中部,分布在资江一级支流夫夷水两岸。泵站下辖两个中型子泵站即、泵站。泵站位于县白仓镇水津村,泵站工程于1966年7月开始动工兴建, 上劳力1.2万人,1967年冬拦河大坝枢纽工程竣工,1969年6月泵站工程竣工通水,泵站工程拦河坝为硬壳砼、干砌沙卵石填腹梯形断面坝,坝高
2、8.6m,坝轴线长200.32m,溢流坝段长185m,采用鼻坎挑流消能。水轮泵安装在拦河坝左右两岸,左岸安装4台型号为608水轮泵组,右岸安装12台型号为808水轮泵组。左岸提水扬程31m,右岸提水扬程65m,总干渠2条长35.08km,分干渠5条长53.225km,支渠43条长127km,附属建筑物有双悬臂式渡槽2处(其中干渠1处),长381m,倒虹吸12处,长2874m,隧洞1处,长275m。整个工程共完成土石方122万m3,投工203万个。设计灌溉白仓镇、塘田市镇、金称市镇农田面积3.31万亩。水轮泵站位于塘渡口镇村,距县城3km,是一处以灌溉为主,兼顾发电、航运、城镇供水综合利用工程。
3、泵站工程于1970年9月动工兴建,上劳力4500人。1971年4月主体工程竣工,1972年6月福兴亭石拱渡槽建成,泵站工程正式通水。泵站工程拦河坝为浆砌石重力坝。坝高7m,坝长294.8m,溢流坝段长181.7m,采用鼻坎挑流消能,利用水头4.6m,水轮泵安装在拦河坝左右两岸,左岸安装4台型号为608水轮泵组,右岸安装8台型号为808水轮泵组。左岸提水扬程47m,右岸提水扬程58m,总干渠2条长7.25km,分干渠4条长29.81km,支渠9条长36.6km,附属建筑物有渡槽8处(其中干渠3处),长520m,倒虹吸30处(其中干渠11处),长5645m,隧洞6处(其中干渠3处),长655m。整
4、个工程共完成土石方169.55万m3,投工272.14万个。设计灌溉塘渡口镇、黄塘乡、下塘云乡、七里山农场31个村农田面积3.43万亩。由于水轮泵站所辖、两个水轮泵站灌区已经连成一片,形成一个独立的灌区,2001年6月,为加强泵站管理,保证两个泵站灌区正常运行及相互补充,我县水利局将原有两个泵站进行合并设立了泵站管理所,负责原有两个泵站管理工作,同时将原来两个灌区渠系进行整修,使得原来两个灌区从根本上合成一体。这样,一方面便于泵站设施运行统一调度,另一方面便于灌区农田抗旱供水秩序正常维持,减少水事纠纷。同时便于泵站今后体制改革。灌区受益范围内有6个建制镇,一个农场,总人口31.8721万人,其
5、中灌区总人口21.2481万人。泵站灌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境内雨量比较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225.3mm。灌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主要经济作物有豆类、薯类、油料、棉花和蔬菜、瓜类等。灌区运行30多年来,为农业生产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由于受建设初期经费、材料、技术等因素的影响,灌区原有渠系建筑物设计标准偏低,且超期服役老损严重,效率低下,致使灌区水土流失、水资源浪费严重,供水成本不断增加大,严重影响效益发挥,制约了灌区经济发展,与灌区设计效益相比,与灌区经济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都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为充分发挥该灌区的工程效益,为地区
6、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水资源和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必须对该灌区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1.2 项目范围和建设规模泵站灌区地处夫夷河两岸,总面积415.46平方公里,占县总面积的20.8%,耕地面积15.64万亩,灌溉面积12.77万亩,包括6个建制镇,一个农场,总人口31.8742万人,农业人口25.2869万人,非农业人口6.5873万人,其中灌区总人口为21.2481人,农业人口16.8582万人,非农业人口4.3899万人。1.3 项目建设内容和工程量工程主要内容:(1)骨干工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灌溉渠系配套及排水沟工程;(2)田间工程;(3)水土保持工程;(4)生态环境治
7、理工程;(5)信息化管理工程。其中,枢纽泵站更新改造2处(水轮泵站、水轮泵站),小型配套泵站4处,干支渠道防渗长292.155km,渠系建筑物60座(其中干渠31座),田间工程(斗、农渠)500.1km。规划沟疏浚整治工程疏浚沟渠9条、土方量5.0万方。1.4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实施泵站灌区续建配套改造工程总投资为4578.86万元,其中申请国家补助3000万元,湖南省补助1000万元,地方自筹578.86万元。1.5 经济效益分析 2004年度灌区续建配套和泵站改造工程完成后,该灌区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通过续建配套和泵站改造工程的实施,大大加强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和农业生态
8、环境,促进村容村貌、交通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工程实施后,可建成高效农田6.74万亩,其中发展大棚蔬菜等高效精品农业1.2万亩。极大地该善该区引水能力,灌溉水利用系数从0.38提高到0.75,实现年节水0.14亿m3,新增农业产值1006.26万元,农民人均增收273.0元。按照国民经济评价规范,采用动态分析法,按社会折现率12%,计算分析期n为55年,经济评价指标为:净效益现值ENPV为1252.0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为1.29,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为15%。1.6 项目组织领导与建设管理县将成立泵站灌区续建配套与泵站改造工程项目建设领
9、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计划发展局、农业局、财政局、水利局等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财务组、工程组、质监组具体实施管理,并安排专项资金,抽调专业技术力量全力抓好组织实施。泵站灌区建成以后,由县水利局管理,下设灌区管理所,按乡(镇)成立用水协会。灌区设定的灌区管理所归县水利局管理,远期逐步建立供水公司加用水者协会的管理体制,供水公司可以在灌区管理所基础上改制建成。随着灌区的工程建设,灌区管理体制将打破目前现有的松散型管理体系,采取“管理所用水者协会”新型紧密型管理体系。要进行经营机制改革,分别建立起完善的部门和个人岗位目标责任制、建立目标成本管理制度和建立财
10、务管理新机制。另外,还需进行水价改革,积极宣传水商品意识,做好优质服务的同时,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支持。2 灌区概况2.1 自然地理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西南,东邻邵东、祁东;南抵新宁、东安;西靠隆回、武冈;北与市、新邵相接。地理坐标在东经11059561114014,北纬2640362768。全县东西长约66.7公里,南北宽约64.3公里,总面积1996.08平方公里。水、陆交通便利,207、320国道从境内穿过。区内有洛湛铁路线、上瑞高速公路通过与全国各大城市相连,潭邵高速公路东连接线正式通车,邵怀高速拆迁完成并开工建设。全县共辖25个乡镇、场,637个行政村,2003年总人口96.
11、36万人,农业人口86.1005万人,非农业人口10.2589万人。泵站灌区地处夫夷河两岸,总面积415.46平方公里,占县总面积的20.8%,耕地面积15.64万亩,灌溉面积12.77万亩(其中水田面积6.74万亩),包括6个建制镇,一个农场,总人口31.8742万人,农业人口25.2869万人,非农业人口6.5873万人,其中灌区总人口为21.2481人,农业人口16.8582万人,非农业人口4.3899万人。灌区地处衡邵盆地之中,地势呈南高北低形且丘陵起伏,地面高程在230240米。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石灰石和耐火土,白云石、碱矿石、钛铁矿、大理石、铅矾土、锰矿等也有相当储量。泵
12、站灌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冬干冷,夏温热,平均气温16.8,年平均日照1595.1小时。初霜日为12月4日,终霜日为2月21日,无霜期285天。境内雨量充沛,年内降雨量大多集中在春夏两季的汛期(36月)。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有:寒潮、霜冻、春季低温、雨涝、冰冻及冰雹。2.2 社会经济泵站灌区总面积415.46平方公里,占县总面积的20.8%,耕地面积15.64万亩,灌溉面积12.77万亩,包括6个建制镇,一个农场,总人口31.8742万人,农业人口25.2869万人,非农业人口6.5852万人,其中灌区总人口为21.2481人,农业人口16.8582万人,占灌区总人口的79
13、.34%,非农业人口4.3889万人,占灌区总人口的20.66%。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75亩,灌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主要经济作物有豆类、薯类、油料、棉花和蔬菜、瓜类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县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三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按照“一要稳定,二要鼓励,三要发展”的要求,全市经济保持稳定、协调发展的好形势。工业生产步出低谷,农业继续获得丰收,物价得到有效控制,市场供应比较充足,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各项社会事业又取得新成果,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灌区2003年工农业总产值9.927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9.0634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1.3
14、%,农业总产值0.8636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 8.7%。农村人均纯收入1067元。2.3 灌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及工程状况2.3.1 灌区水资源现状(1) 降水根据泵站所在地三门江水文站多年的连续观测降水资料统计,灌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25.3mm,年降水量最多为1770.1mm(1996年),是多年平均降水量的1.57倍,年降水量最少为869.2mm(1963年),是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的77 %,最大年降水量是最少年降水量的2.04倍。降水量主要集中在作物生长期,多年平均汛期(36月份)降水量822.0 mm,占全年的73%,多年最大汛期降水量为1118.1mm(1996年),占全年降水量的
15、63.2 %,多年最小汛期降水量为 331.9 mm(1963年),占全年降水量的38.2 %。降水量统计结果见表2-1,多年平均降水量年内分配情况见表2-2。表2-1 降水量统计结果项目降水量(mm)年份多年平均降水量1225.3最大年降水量1770.11996最小年降水量869.21963多年平均汛期降水量822.0最大汛期降水量1118.11996最小汛期降水量331.91963表2-2 多年平均降水量年内分配表月 份123456降水量(mm)75.648.079.9157.7271.2221.4分配比%6.23.96.512.922.118.1月 份789101112降水量(mm)52
16、.492.127.2103.934.461.5分配比%4.37.52.28.52.85.0(2)径流量 本灌区根据三门江水文站近39年年径流深资料可知,多年平均径流深为553.5mm,平均年径流系数为 0.46。 表2-3 年径流深统计结果 单位:mm项 目径流深(mm)年 份多年平均径流深553.5最大年径流深786.51996最小年径流深861963(3)蒸发量灌区多年平均年水面蒸发量为1135.1mm(80型蒸发皿,最大年水面蒸发量为1394.6mm(1965),最小年水面蒸发量为921.4mm(1962),多年平均逐月水面蒸发量见表2-4。表2-4 多年水面蒸发量年内分配 月 份123
17、456蒸发量(mm)26.433.856.986.7111.4135.3分配比%2.33.05.07.69.811.9月 份789101112蒸发量(mm)202.3181.3128.886.451.434.6分配比%17.816.011.37.64.53.22.3.2灌区土地利用现状县泵站灌区,位于县中部,分布在夫夷河沿岸,包括塘渡口镇、黄塘乡、下塘云乡、七里山农场、白仓镇、塘田市镇及金称市镇部分,灌区总耕地面积为15.6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2.77万亩。灌区耕地情况现状情况见表2-5(以夫夷河为界划分为东西两片)。表2-5 灌区耕地情况现状表序 号项 目单 位数 量说 明小计东片西片一灌
18、区总耕地面积万 亩15.6410.595.051其中水田万 亩6.744.841.92水浇地万 亩5.114.021.093其他万 亩0.920.760.16二设计灌溉面积万 亩6.744.841.9三有效灌溉面积万 亩12.779.123.651自流灌溉面积万 亩0.80.650.152提水灌溉面积万 亩11.978.473.5四实际灌溉面积万 亩3.82.90.92.3.3 灌区水利基础设施状况建国以来,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防洪保安为主、洪涝旱渍兼治”的方针,实行大中小工程相结合的水利工程建设。首先治理了夫夷河河,提高了河道行洪能力,实现了洪水归槽,结束了洪水遍流的局面。二是坚持
19、不懈的进行面广量大的农田水利建设,组织集中连片大会战,大搞梯级河网化建设,以改土治水为中心,除涝降渍为重点,解决灌溉水源,进行旱改水,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三是突出重点连片治理,改造中低产田,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经过三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初步形成防洪、除涝、抗旱、降渍四大工程体系,有效地抗御了各种自然灾害,促进了全县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灌区现有耕地面积15.64万亩,其中灌溉面积12.77万亩。灌区现有总干渠4条长42.33km,干渠9条长83.035km,支渠52条,长163.6km,斗渠46条长135.5km,农渠1764条长364.6km,分干及以上建筑物31座。小型机电排灌站4
20、座,装机260kW。现有的水利工程为灌区的农业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县灌区现有水利基础设施情况统计表见表262.4 灌区经济与运行管理状况2.4.1灌区经济状况灌区经济主要依靠收取水利工程水费维持,2004年合计收取水费21万元,经费严重不足。2.4.2灌区运行管理状况灌区管理目前由县水利局和泵站管理所两级共同管理,干渠及主要节制闸泵站管理所管理,支渠及以下工程由乡镇水利站管理。基本能保证工程正常运行。3 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必要性与可行性3.1 项目骨干工程在灌区中的地位与作用泵站灌区位于县中部,灌区大部分为低丘陵地区,小部分为平原区。灌区土壤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的比较完善,是我县主要的商品
21、粮生产基地和工业较发达地区,在县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1)为灌区提供了充足水源,有效地提高了灌区的抗灾能力,促进了灌区耕作制度和种植结构调整,保证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2)带动了相关产业快速增长,促进了灌区经济的全面发展。得益于水利条件的改善和粮食生产的发展,加快了灌区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目前,全灌区国内生产总值9.927亿元,工业总产值达9.0634亿元,农业总产值0.8636亿元。(3)为城镇居民提供了优质水源,提高了灌区人民的生活质量,解决了丘陵山区的人畜饮水问题,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提供水资源保障。(4)保障了灌区的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灌
22、区总人口为21.248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8582万人。15.64万亩耕地中,有效灌溉农田有6.74万亩,成为20多万居民有保障的衣食之源,对维护灌区的社会稳定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3.2 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该灌区运行三十多年来,为县的工农业生产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一方面,由于灌区地处“洪水走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水系条件,虽然过境水量大,但径流在时间分配上主要集中在汛期,且径流拦蓄条件差,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旱灾旱仍频繁发生;另一方面,由于后续投入不足,水利工程配套不全,加上现有工程严重老化失修,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泵站工程,设计提水流量不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XX 泵站 保安 配套 工程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