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第四章利率的决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第四章利率的决定.ppt(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 利率的决定与利率的变动讲述利率决定理论的目的:利率水平忽高忽低,政府常常调整利率,为什么?解释利率决定的理论:可贷资金模型与流动性偏好模型:二者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一些差异。和其他货币理论一样,利率决定理论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凯恩斯理论出现之前的利率理论成为古典利率理论。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之后流行的理论是可贷资金理论。在可贷资金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出来的IS-LM模型最终成为分析利率与宏观货币供求的重要理论工具。一。古典利率理论古典利率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从储蓄投资等实物因素来讨论利率的决定;通过利率的变动,能使储蓄和投资自动达到一致,从而使经济维持充分就业水平。主要倡导者:庞
2、巴维克,马歇尔,费雪。古典利率理论的代表人物庞巴维克:投资资金来源于储蓄,储蓄是人们牺牲现在的消费,换取未来的消费。但是由于人性本身的原因(如费雪所说的“人性不耐”)人们往往更加注重现在的消费。因此,在用未来的消费和现在的消费进行交换时,必须打折扣。也就是说必须给“等待”或“延期消费”进行补偿,利息就是这种补偿。在解释人们对现在财货的估价高于未来财货的估价时,庇古归结为:人们“有缺陷的远望幻觉”。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说:“老人曾经年轻过,但是年轻人能否达到一个高龄则是不确定的;因此,在手中的商品总比还未到手的物品要强一些。”资本供应利率越高,意味着补偿越大,人们越愿意延迟消费,增加储蓄。故储
3、蓄是利率的增函数。资本需求贷款需求来源于投资,投资需求取决于预期报酬率与利率的对比关系。当利率较低时,预期报酬率大于利率的机会增多,投资需求较大,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既然储蓄和投资都是利率的函数,那么将他们结合起来,便可以决定利率。其中,储蓄代表资本的供给,投资代表资本的需求,利率则是资本的租用价格。正如商品的供求决定均衡价格一样,资本的供求决定均衡利率。iS,ISIEi*如投资大于储蓄,利率上升,从而使储蓄增加,投资下降,最终两者趋于一致反之亦然。二。流动性偏好理论古典利率理论用商品市场的储蓄和投资的实物因素来讨论利率的决定,并且认为利率可自动调节储蓄和投资使经济处于充分就
4、业的均衡状态。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使凯恩斯对此进行反思。流动性偏好模型用货币市场供求分析均衡利率的决定利息不是等待或延期消费的报酬,而是周转灵活性,或称流动性偏好的报酬。经济不总是处在充分就业状态,在非充分就业状态下,如投资的预期收益率上升,引起投资曲线向右上方移动,那均衡利率又该如何移动?存在以下两种情形;1.储蓄曲线不变,移动后的投资曲线决定了新的均衡利率;2。投资增加引起收入增加,收入增加储蓄上升,储蓄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即在一个利率水平上,人们的遗愿储蓄量增大了)因此,新的均衡利率的位置是不确定的。此处存在一种自相矛盾的循环论证:均衡利率取决于储蓄的位置,储蓄的位置取决于收入,收入取决于投
5、资,投资取决于利率。推理的结果是:要知道利率是多少,必须先知道利率是多少。凯恩斯:利率是一种价格,但它并不是使投资和储蓄趋于均衡的价格,而是使公众愿意以货币形式次有的财富量(即货币需求)恰等于现有的货币存量(货币供给)的价格。利率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它取决于货币的供给与需求。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由银行体系决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率越高,货币供给越大。因为利率越高,银行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越大,银行降低准备金,从而使基础货币扩张。故货币供给是利率的增函数。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即流动性偏好)的三个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前两个动机与收入正相关,与利率无关,后一个动机与利率负相关。(假定
6、人们尽可以以两种形式来持有其财富:货币或生息资产。货币的预期报酬率为零;而利率较高时,一方面持有生息资产的利息收入较大,另一方面当利率较高时,如高于安全利率,从而在未来下降的可能性较大,所以持有生息资产获取资本利得的可能性也较大。货币需求与利率呈反方向关系。ii*EMsMdMs,Md当利率低于均衡利率时,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量较大,为了得到更多的货币,人们出售生息资产(如债券)从而使债券价格下跌,债券价格与利率负相关,从而利率上升直到达到均衡利率。反之,当利率高于均衡利率时,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上升,希望将手中多余的货币换成其他资产,从而时生息资产(债券)价格上升,从而意味着利率要下降。流动性
7、偏好理论,从货币供求的角度解释利率的决定,解释了一条货币作用于实际经济的途径。(即所谓货币的传导机制)。货币供给增加,Ms曲线右移,将导致利率下降,并进一步影响到投资和实际收入。三。可贷资金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改变了古典利率理论仅从实物经济角度来考察利率决定的传统。但它将利率完全看作为一种货币现象,忽视了储蓄、投资等实际因素对利率的影响的看法也遭受了许多批评。凯恩斯的学生罗伯逊提出了可贷资金理论,试图将实际因素与货币因素对利率的影响综合起来进行考虑。这一理论受到俄林,勒纳等经济学家得知此支持,并且发展成为一种流行的利率决定理论。可贷资金理论认为:既然利息产生于资金的贷放过程,就应该从可用于贷放
8、的资金供给及需求来考察利率的决定。可贷资金的需求:(1)投资I(i),与利率负相关;(2)货币的窖藏H(i),也与利率负相关。(利率越低,窖藏货币的机会成本越低,货币窖藏的可能性越高。)可贷资金的供给(1)储蓄S(i),与利率正相关;(2)货币供给增加额Ms(i),与利率正相关。(3)货币的反窖藏DH(i),即将上一起窖藏的货币用于贷放或购买债券,与利率正相关。新增货币需求Md=货币的净窖藏H(i)-DH(i)可贷资金供给:可贷资金需求:iLs,Ldi*ELsLd可贷资金理论是对古典利率理论与流动偏好利率理论的综合。四。利率的变动(影响利率的一般因素)可贷资金理论的运用。iLLdLdABCDE
9、ABCDE注意区分沿需求曲线的移动A B C D E与需求曲线本身的移动Ld Ld供给曲线的变化一样(图略)。所有影响供给曲线,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会引起均衡利率的变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因素如何引起可贷资金需求或供给的变化?1。财富量2。预期收益3。长期债券利率4。替代资产的预期收益率5。预期通货膨胀的变化可贷资金分析的变形-债券的供给与需求假定仅存在两种可供选择的资产形式:货币(流动性),债券。则对债券的需求来源于手中的闲置资金(可贷资金的供给,即债券的需求对应于可贷资金的供给);债券的供给,即对于闲置的可贷资金的需求(可贷资金的需求对应于债券的供给)于是可贷资金理论可表达为:iBs,B
10、dpBs,BdEEB*B*ip左图债券价格上升意味着利率下降BdBsBsBd(一)债券需求曲线的位移债券需求主要取决于财富量、预期收益、风险和流动性等四个因素。1、财富量:根据资产需求理论,资产需求量随着财富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财富量的减少而减少。增加或减少的多少取决于资产在多大程度上是奢侈品而不是必需品(?)。在商业周期的扩张时期,如债券价格或利率水平不变的前提下,财富量债券需求债券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债券需求的变化-财富量反之,在商业周期衰退阶段,在债券价格或利率水平不变的前提下,财富量债券需求债券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债券供给曲线或需求曲线的移动程度取决于债券在多大程度上是奢侈品而不是必需品。
11、债券需求曲线的位移2、预期收益(1)如果到期日=持有期,Re=i,二者与债券价格完全负相关;(2)如果到期日不等于持有期,Re不等不等于于i,利率与债券价格负相关。债券需求曲线的位移(3)长期债券的利率债券价格 债券的资本收益率预期收益率债券需求量。结论:未来较高的预期利率水平会使长期债券的需求减少,债券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债券需求曲线的位移(4)长期债券的利率债券价格债券的资本收益率预期收益率债券需求量。结论:未来较低的预期利率水平会使长期债券的需求增加,债券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债券需求曲线的位移(5)替代资产预期收益率的变化也会影响债券需求曲线的移动。如果债券的预期收益率保持不变,股票是债券的
12、替代资产。那么,预期股票价格预期的股票资本收益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债券的预期收益率债券需求债券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反之,预期股票价格预期的股票资本收益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债券的预期收益率债券需求债券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债券需求曲线的位移(6)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会改变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进而也会影响债券需求。原因:一般价格水平是根据经济体系中有代表性的商品篮子计算出来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取决于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而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动与实物资产的价格同方向变动。债券需求曲线的位移预期通货膨胀率实物资产价格上升实物资产的名义资本收益率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债券的预期收益率债券需求债券需求曲线向左移动;预期通
13、货膨胀率实物资产价格实物资产的名义资本收益率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债券的预期收益率债券需求债券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债券需求曲线的位移3、风险(1)债券市场风险债券吸引力债券需求 债券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反之,债券市场风险债券吸引力债券需求 债券需求曲线向右移动。(2)假定股票是债券的替代资产。股票市场风险债券的吸引力债券需求债券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反之,股票市场风险债券的吸引力债券需求债券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债券需求曲线的位移4、流动性债券市场流动性债券吸引力债券需求债券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债券市场流动性债券吸引力债券需求债券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假定股票是债券的替代资产。股票市场流动性债券的吸引力债券需求
14、债券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反之,股票市场流动性债券吸引力债券需求债券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二)债券供给曲线的位移债券供给取决于投资机会的预期利润率、预期通货膨胀率和政府活动的规模等三个因素。我们将研究每一个因素变化对债券供给曲线位移的影响。方法:同样,在分析某个因素变动的影响时,假定其他所有因素保持不变。债券供给曲线的位移1、投资机会的预期利润率经济繁荣时期投资机会的预期利润率企业借款意愿债券供给债券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反之,经济衰退时期投资机会的预期利润率企业借款意愿债券供给 债券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债券供给曲线的位移2、预期通货膨胀率借款的实际成本是由实际利率衡量的,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预期通货
15、膨胀率。预期通货膨胀率借款的实际成本借款动因债券供给债券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反之,预期通货膨胀率借款的实际成本借款动因债券供给债券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债券供给曲线的位移3、政府活动的规模政府活动的规模政府支出规模政府财政赤字规模国债发行规模。政府活动的规模财政赤字规模债券供给债券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反之,政府活动规模财政赤字规模债券供给债券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三)均衡利率的变动(可能同时引起供给与需求的变动1、预期通货膨胀率变化对均衡利率的影响(1)需求方影响:预期通货膨胀率实物资产价格实物资产资本收益率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债券的预期收益率债券需求债券需求曲线向左移动;(2)供给方影响:预期通货膨胀率借款的实际成本企业借款动因债券供给债券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均衡利率的变动(3)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于新的均衡点,均衡债券价格下降,均衡利率上升,均衡债券数量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4)费雪效应:名义利率随着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而上升。(5)实证支持:根据1953-1999年的数据,美国3个月短期国库券的利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变动趋势是一致的。(六)均衡利率的变动2、经济周期变化对均衡利率的影响(1)供给方影响:经济繁荣时期商品和劳务的生产国民收入投资机会的预期利润率企业借款动因债券供给债券供给曲线向右移动。(2)需求方影响:经济繁荣时期国民收入财富量债券需求债券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