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线改造路面恢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排水管线改造路面恢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水管线改造路面恢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一、编制依据3二、工程概况32.1 工程简介32.2 工程概况4三、主要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53.1测量放线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53.2土方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63.3雨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103.4 给水管道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153.5 道路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22四、项目组织机构264.1项目组织机构图264.2主要岗位、部门职责26五、质量保证体系和保证措施305.1质量目标305.2质量管理体系305.3质量保证措施325.4明确分项工程质量负责人345.5施工技术交底345.6工程资料的整理、存档35六、工程进度计划与保证措施356.1 工程进度计划356.2 工程进度
2、计划保证措施35七、资源配备计划407.1 劳动力队伍的设置和任务407.2主要机具、设备配置计划417.3 主要材料配务与进场计划41八、安全管理体系和保证措施428.1安全生产目标428.2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438.3安全生产岗位责任438.4施工安全保证措施458.5各项安全措施458.6对易燃、易爆物品的保管和使用的安全措施468.7对防火、防雷的安全措施478.8预防工伤事故的安全措施478.9施工用电安全措施478.10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操作安全措施478.1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488.12消防保证措施49九、绿色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509.1绿化文明施工管理目标509.
3、2绿化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管理管理体系509.3现场绿化文明施工管理措施509.4文明施工的保障措施519.5减少噪音的措施519.6施工现场料具管理措施519.7施工现场垃圾管理措施519.8环境保护措施52十、成品保护专项技术措施5410.1 土方工程5410.2 砼工程5410.3 道路铺贴工程5410.4给排水工程成品保护5510.5检查井的成品保护5510.6交工验收前的成品保护55十一、保修服务措施55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57附表二:拟配备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58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59附表四:施工总进度计划横道图60附表五:临时用地表61附图一:施工总平面图
4、62一、编制依据1.1营区给水及雨排水管网改造工程招标文件;1.2营区给水及雨排水管网改造工程施工图纸;1.3国家现行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4北京市有关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1.5建设单位对本工程的要求及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1.6类似工程的施工管理经验;1.7国家现行的规范、技术质量评定标准:1.7.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7.2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1.7.3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1.7.4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04S5201.7.5井盖及爬梯97S501-11.7.6工程测量规
5、范GB50026-20071.7.7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1.7.8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1.7.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7.10阀门井05S5021.7.11室外消火栓安装01S201二、工程概况2.1 工程简介1工程名称营区给水及雨排水管网改造工程2建设地点通州区梨园南路326号3建设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师4计划开工日期2014年4月1日5计划竣工日期2014年7月1日6计划工期90天。 7工程质量标准经质量监督站及相关部门验收,达到合格标准8安全文明施工北京市安全文明工地2.2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营
6、区给水及雨排水管网改造工程,项目位于通州区梨园南路326号。本工程的主要内容为:给水管线改造、雨水管线改造、路面恢复工程。 2.2.1 室外排水工程(1) 雨水管道雨水管道为营区雨水专用管道。单体雨水重力自流排入营区外市政雨水管网。雨水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柔性接口承口管(II级),管节接口均采用滑动橡胶圈。营区雨水管道采用管道直埋方式,埋设深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2) 检查井现浇钢筋混凝土圆形雨水检查井。所有检查井垫层均采用100mm厚C10混凝土垫层,井壁、盖板、井筒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井壁壁厚200mm。井圈为C30混凝土井圈,井盖及支座采用重型铸铁检查支座和井盖。(3)雨水箅子 砖砌偏口
7、双箅雨水井。雨水井垫层采用100mm厚C15混凝土,雨水井井壁采用M10水泥砂浆砌MU10砖,墙内1:2水泥砂浆勾缝雨水井上安装120*200mm预制过梁。雨水箅子及井圈均采用铸铁材质。2.2.2 室外给水工程(1)给水管道给水管道管材采用球墨铸铁管,管道接口采用橡胶圈接口,管线设计最小覆土深度大于1.2米。(2)给水检查井阀门井:垫层为100mm厚混凝土垫层,200mm厚钢筋混凝土底板,砖砌240井壁、井筒,盖板为钢筋混凝土盖板,井盖及支座采用重型铸铁检查支座和井盖。水表井:垫层为100mm厚混凝土垫层,200mm厚钢筋混凝土底板,砖砌490井壁,盖板为钢筋混凝土盖板,井盖及支座采用重型铸铁
8、检查支座和井盖。室外消火栓井:消火栓井为砖砌D1200井,100厚混凝土垫层,钢筋混凝土盖板, 井盖及支座采用重型铸铁检查支座和井盖。2.2.3 营区道路工程因新建给水、雨水管线,需拆除原有路面,然后对拆除的路面进行恢复,恢复后的路面做法自上而下为:200mm厚C20混凝土面层,150mm厚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150mm厚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路床压实。人行道恢复做法自上而下为:20106cm防滑透水砖,2cm厚1:5干硬性水泥砂浆,15cm厚C15无砂混凝土,5cm厚粗砂垫层,路床压实。三、主要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3.1测量放线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3.1.1 测量依据 据业主方及图纸提
9、供的高程点、坐标点。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1.2测量工具仪器设备序号名称型号规格数量仪器精度用途1水准仪S3台高程控制2经纬仪1台水准测量3标尺1把4钢卷尺50m2把轴线测量以上仪器均需经测绘仪器计量测定中心检测,检测合格并贴有计量合格证后方可使用。对于以上计量仪器,专人保管使用,无关人员不得随意使用、搬动,各种仪器定期保养,到期送检,确保各种仪器精准度。3.1.3人员组织项目部组织测量小组,设1名专业测量人员负责整个工程的控制测量、主轴线测量、标高传递、沉降变形观测等测量任务。3.1.4施工测量交接桩为保证测量桩点使用正确,由业主代表、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现场点交导线
10、坐标控制点和水准基点,同时提供书面资料,并办理交接手续。交接桩完成后,立即对所交导线坐标控制点及水准基桩进行加固保护,设置醒目的标识,树立标牌,注明“测量桩橛,注意保护”字样,并及时组织进行复测。控制桩位复测及加密对所交导线点、水准基点,按相应等级的精度要求进行复测。导线控制点采用经纬仪,水准基点采用水准仪,在有利观测时间进行观测,并对外业测量数据资料及时进行成果整理。报监理工程师作为原始技术资料存档,外业测量资料也应妥善保存,备查。复测中如发现问题,及时与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联系,协商解决。根据现场施工的需要,对导线控制点和水准点进行加密。加密导线点与原导线点尽量布置成等边三角形,选择有利时
11、间观测,并尽量避开或减少不良因素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测角中误差为6。测距中误差为15mm,边长相对误差为1/10000。加密水准点设在便于观测的附近固定建筑物上,并设明显标志。对加密水准点必须由两个以上的已知水准点进行闭合。水准测量误差为12,(式中L为水准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单位为km)。根据测量成果资料,按比例绘制导线点和水准点布设图,原导线点、水准基点与加密导线点和加密水准点,以不同代号、颜色进行标识,并将有关数据填于图中,经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对导线点和水准基点(包括加密点)必须定期进行复核,防止桩位在施工过程中变化而出现错误。放样测量根据设计图提供的坐标,对管线及构筑物进行放样,桩位放样
12、采用坐标法进行,并用不同导线点进行复核。放样后,应进行纵、横方向符合性检查。施工测量必须严格执行不同方法、不同人观测、不同人计算的测量复核制度。3.2土方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本工程土方工程主要包括土方开挖和各类回填土。3.2.1 土方开挖3.2.1.1作业条件:(1)土方开挖前,先清理开挖面上障碍物并摸清地下管线等障碍物,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遇到地下管道或电缆等情况,要及时与建设方沟通,制定方案以避开地下管道或电缆;基坑开挖后,在基坑上口做有组织排水,雨季开挖基坑上口砌两皮砖高(120)挡水墙(随挖随砌),基坑上口两边均砌并抹灰(墙两边及上顶全抹1:3水泥砂浆),
13、另备400m长彩条布和2台水泵,做好防雨排水准备。(2)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基槽的放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3)施工区域场地表面要清理平整,做好排水坡度,在施工区域内,要修临时性排水沟。3.2.1.2土方施工程序现场清理定位放线土方开挖、运输(内、外)基底清理整平、验槽普探原土压实灰土压实.3.2.1.3采用机械开挖,开挖深度根据现场标高和设计标高确定,人工挖土并清底。为了便于施工且有利于基坑边坡稳定,土方开挖前先做好定位放线工作,修好排水沟,安装好抽水泵。基坑边坡防护:根据现场实际状况控制放坡,开挖后视现场边坡稳定情况决定是否采取支护方案。开挖放线不能满足放坡要
14、求时,应考虑采用边坡支护方案。3.2.1.4基坑开挖顺序土方开挖宜分段依次开挖。土方开挖由专人指挥,一次开挖到位,开挖宽度不超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挖至标高接近基坑底设计标高时,边抄平边人工配合清槽,防止超挖,并按围护结构要求及时修坡。预留200厚土方采用人工跟装载机清理,然后用挖机带走。每段基坑开挖施工至设计标高时,抓紧普探、验槽工作,及时尽快施工3:7灰土。开挖时可在沟底预留出3:7灰土回填所需土方。所需回填土全部堆放在2米以外基槽一侧。3.2.1.5运土车辆及挖土机械配置3辆自卸车运土车辆和1台1.6m3反铲挖掘机。现场倒运土另配一辆装载机。3.2.1.6应急措施及注意事项(1)开挖过程设
15、专人现场指挥,组织好人员、机械,确保开挖工序的顺利进行。施工员配合测量放线并控制好标高。由专职安全员组织人员及时检查安全情况,特别注意边坡的稳定检查,设专人检查基坑稳定,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有关施工负责人员,便于及时处理。在施工中如发现局部边坡位移较大,须立即停止开挖,及时采取边坡加固措施,待稳定后继续开挖。施工负责人根据边坡稳定情况确定应采取的支护措施。(2)注意事项坑边上2m范围不准堆积弃土,不准堆放建筑材料、存放机械、机具。坑边做不小于13cm高的挡水墙,确保坑边不将水流入坑内,防止雨水进入基坑、冲刷边坡,降低边坡稳定程度。(3)操作安全技术措施所有施工段采用彩钢瓦维护。对现场施工人员必须进
16、行技术交底,并要求持证作业。所有进场机械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保证机械设备完好,要求定机定人操作,且定专人挂牌负责。(5)文明施工措施 施工场地进出口设置专门车辆冲洗及沉淀系统,派专人冲洗,严禁出场车辆带泥及污染物上市政道路,在开挖外运土期间,确保每天早上7:30之前将道路冲洗干净。采用围护结构围挡,降低施工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3.2.1.7质量标准:(1)基坑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2)允许偏差项目()检验方法 标高:+10,-50用水准仪检查;长度、宽度:-0,用经纬仪、拉线和尺量检查。3.2.1.8成品保护(1)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等,挖运土时不得碰撞。并应经
17、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定位标准桩和标准水准点,也应定期复测检查是否正确。(2)土方开挖时,应防止邻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或变形。必要时,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3.2.2土方回填3.2.2.1材料及主要机具: 回填所采用的粘性土为开挖时预留土,应检验其含水率,施工时达到设计控制含水率范围,方可使用。主要机具:施工机械有:小装载机、压路机,蛙式夯、立夯等。一般机具有:手夯、架子车、手推车、铁锹(平头或尖头)、2m钢尺、20号铅丝、胶皮管等。3.2.2.2作业条件: 根据工程密实度要求和击实实验结
18、果,确定所拌灰土最优含水率Wop,虚铺厚度240,压实遍数达到满足压实系数为准。 填土前应对基坑底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合格后要作好隐蔽检查和验收手续。 施工前,应做好水平高程标志布置。在沟边上每隔10m钉上水平桩橛。 确定好土方机械的行走路线,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工作。3.2.2.3工艺流程:基坑底清理检验回填土质量分层铺土分层夯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检验土质。检验回填土料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填料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灰土含水率以最优含水率Wop为准,控制在
19、Wop2%的范围内,最优含水率通过击实试验确定。施工时以手攥成团、摔地即碎为宜。土回填300mm厚应分两层铺摊。每层铺土的厚度240 mm,每层压实不少于三遍。压实时,压迹应相互搭接,搭接宽度为压辊宽的2/3,防止漏压。填土应分段进行。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m。转角处采用立式夯夯实, 夯实不到的部位,应配合人工手夯完成。回填(灰、素)土方每层压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要求每20m取一点,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取样测定压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其合格率为100%;不合格的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08g/cm3,且不应集中。环刀取样的方法及
20、数量应符合规定。填方全部完成后,表面应进行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修正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找平夯实。3.2.2.4雨期施工的填方工程,应尽量在下雨前完成,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工作面不宜过大,应分层分段逐片进行。 雨期施工时,应有防雨措施,要采用彩条防雨布覆盖,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内,以免基土遭到破坏。3.2.2.5回填土工程允许偏差必须符合回填土工程验收规范规定。3.2.2.6施工应注意问题施工时,对定位标准桩,填运土方时不得碰撞。并应定期复测检查这些标准桩点是否正确。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3.2.2.7土回填质量不符
21、合项纠偏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压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土。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试验人员签字。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回填土下沉: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压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压等原因,造成回填土下沉。为此,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的有关规定,并要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回填土碾压不密实:应在碾压时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润湿;如回填土太湿压成橡皮土,应将橡皮土挖出,重新换好土再予碾压实。填方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量,根据工程性质、填方高度、填料种类、密实要求和地基情况等确定(沉降量一般不超过填方高度的3%)。
22、3.3雨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本工程雨水管道根据变更采用采用钢筋混凝土柔性接口承口管,(II级),管节接口均采用滑动橡胶圈,进出检查井、雨水口等构筑物的第一个管节接口设置变形缝,管段中变形缝间距不大于10m,变形缝为沿管周通缝。填缝材料使用低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板,雨水管采用直埋方式敷设。3.3.1施工工艺流程定位放线测量沟槽开挖基底处理管道铺设安装灌水、通水试验回填土3.3.2操作工艺 定位放线测量1) 校核中线、定施工控制桩;在引测水准点时,同时校测原有管道出入口与本管线交叉管线的高程。2) 放沟槽开挖线:依据设计要求的埋深、土层情况、管径大小等计算出开槽宽度、深度,在地面上定出沟槽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排水 管线 改造 路面 恢复 工程施工 组织设计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