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上册学问点.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数学五年上册学问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数学五年上册学问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数学五年上册学问点 数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古巴比伦人从远古时代开头已经积累了肯定的数学学问,并能应用实际问题下面是我整理的人教版数学五年上册学问点,仅供参考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人教版数学五年上册学问点 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P2、3):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P4、5):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非常之八是多少。 1.51.8
2、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留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1)(P9):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P10) 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P11)小数四则运算挨次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
3、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安排律:(a+b)c=ac+bc【(a-b)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针对练习: 1、列竖式计算。 270.430.861.21.21.4 (计算并验算)(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精确到非常位)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运算的要简便运算。 7.062.4-5.72.330.540.65105 3.760.25+25.84.80.251.22.5+0.82.5 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
4、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假如有余数,要添0再除。 3、(P2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留意:假如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4、(P23)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依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肯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5、 5、(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6、(P28)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6.3232的循环节是32. 7、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观看物体 1、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面观看到物体的外形。 2、观看物体有诀窍,先数看到几个面,再看
6、它的排列法,画图形时要留意,只分上下画数量。 3、从不同位置观看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4、从同一个位置观看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5、从不同的位置观看,才能更全面地熟悉一个物体。 简易方程 1、(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2、aa可以写作aa或a,a读作a的平方。2a表示a+a 3、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
7、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旧成立。、 5、个数量关系式:加法: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商=被除数除数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6、全部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肯定都是方程。 7、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 8、方程的解是一个数; 解方程式一个计算过程。=方程右边 所以,X=是方程的解。 针对练习 1.判一判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肯定是方程。()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3)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是一样的。() (4)10=4x-
8、8不是方程。() (5)x=0是方程5x=5的解。() (6)9.3-1.3=10-2是等式。() 2.解方程。 x+53=102x-17=54 x-0.9=1.2x+310=690 8.5+x=10.2x-0.74=1.5 多边形的面积 1、公式: 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字母公式:C=(a+b)2 面积=面积=长宽字母公式:S=ab 正方形:周长=边长4字母公式:C=4a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字母公式:S=ah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底=面积2高;高=面积2底】字母公式:S=ah2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字母公式:S=(a+b)h2 【上底
9、=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高=面积2(上底+下底)】 2、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剪拼、平移 3、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 由于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由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由于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4、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5、三角形、梯形的其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数学 上册 学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