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昭寺导游词介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昭寺导游词介绍.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昭寺导游词介绍 小昭寺(Ramoq Gnba),藏语称为“甲达绕木切”,位于.拉萨八廓街以北约500米处,始建于7世纪中叶641年(藏历铁牛年吐蕃松赞干布时期),是文成公主奠基建成的。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昭寺导游词.介绍,供大家参考学习。 小昭寺导游词1 小昭寺藏文叫燃木齐,小昭寺的名声和规模都比不上大昭寺,也没有那么喧闹。但是别有特色。 小昭寺历史上几经火焚,现存的小昭寺的建筑大多是后来重修的,只有底层神殿是早期的建筑,殿内的10根柱子依稀可见吐蕃遗风:上面镂刻着莲花,并雕有花草、卷云以及珠宝、六字真言。小昭寺主楼三层,底层分门庭、经堂、佛殿三部分,四周是转经廊道,廊壁上遍绘无量寿佛像。
2、顶层是汉式金瓦,金光闪闪,拉萨各个方位均能看到,蔚为壮丽。 小昭寺建筑风格融合了汉藏式建筑特点。最初的寺庙管理也是由汉僧主持,所以说,小昭寺不仅是.最早的寺庙之一,而且是汉藏两个民族团结友情的象征,在汉藏民族关系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小昭寺,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其前部为庭院,后部是神殿及其门楼、转经回廓等附属设施。门楼高三层:底层为宽敞的明廓。明廓有10根大柱(直径0.8米),皆为十六棱形。柱身有三条铜箍,铜箍面上透雕花瓣。柱一上半部雕有繁缛的花草纹,柱头上浮雕宝珠、“回”字纹、花瓣及连续的“六字真言”。前四排大柱的柱栱上浮雕海水云龙纹。明廓后部墙壁上绘有四大金刚(即四大天王)和六道
3、轮回图(画面上有一个棕色的凶狠明王抱着一个巨大的车轮,巨齿獠牙衔着轮的上部;大轮分成三层,圆心画蛇、鸠、猪等,内轮分为六格,即六道,最外层又有十二个画面,称“十十缘起支”: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极乐世界图等壁画;门楼二三层是僧房和经堂等。穿过门楼即是绕神殿一周的转经回廊。回廊南、西、北三面原竖有木制嘛呢轮,廓壁上也遍绘无量寿佛、白度母等壁画。 小昭寺导游词2 小昭寺的建立与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联姻有着亲密的关系。公元641年,“唐王以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三百六十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作为(文成)公主的嫁奁。又给卜筮经典三百种,识别善恶的明签,营造与工技
4、著作六十种,以车载释迦佛像,以大队骡马载珍宝、绸帛、衣服及日常必需用具(入吐蕃)。”在文成公主进藏之前的公元634年,泥婆罗(尼泊尔)国王鸯输伐摩已经将其女尺尊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尺尊公主入藏时亦随带着一尊释迦牟尼像,大乘佛教的经典著作,各种精致的工艺品和工匠等等。文成公主进藏后不久,就帮助尺尊公主修建了大昭寺,“与此同时,也从中原召来了许多良工巧匠修建惹谟伽神变寺。 相传文成公主进藏时,由汉力士贾伽与鲁伽两个人用木车将释迦牟尼佛像送到.,到了现今的小昭寺处,木车沉陷在沙地之中,只好四周立柱,掩盖白绸供给。博学多才,笃信佛教的文成公主通过历算,得知此处是龙宫所在地,打算把释迦牟尼佛像安放在此地,
5、建寺供奉,认为如此即能镇慑龙魔、国运昌盛。小昭寺的整体建筑,经过一年时间顺当竣工。随后,藏王松赞干布设广阔庆筵,为之开光,声势浩大、壮丽。 盛极一时的小昭寺,在松赞干布死后,又曾一度冷落,苯教势力抬头。芒松芒赞执政时期(650676年),闻知唐高宗派兵进藏,疑夺释迦牟尼铜像,便将释迦牟尼佛像从小昭寺迁移,封闭于大昭寺的南厢秘室中。同时,“全部住在拉萨惹谟伽寺(小昭寺)等处的和尚,一律被驱除出境了。”赤德祖赞(704755年)即位后,于公元710年,又从唐朝迎娶了金城公主,进一步促进了汉地佛教在吐蕃的进展。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后,把原被封藏在大昭寺的文成公主带到吐蕃的佛像供奉于大昭寺,又取尺尊公主所
6、携之释迦牟尼佛像,供奉于小昭寺,并支配了汉僧管理一切宗教仪式,于是,二佛像遂易寺而居。 小昭寺导游词3 寺庙传奇 641年,唐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离长安进藏时,向唐太宗“请以释迦像与宝仓库为奁嫁”,唐帝许之,“造舆置觉阿释迦像于其上,使力士甲拉伽于鲁伽二人挽之”。相传文成公主入藏时带了一尊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行至在小昭寺位置时,木车陷入沙地中。公主通过历算,打算把释迦牟尼佛像安放此处供奉,遂建小昭寺。这座寺庙由文成公主主持修建,与大昭寺同时开工,同时告竣,同时开光;大门朝东,以寄予这位公主对家乡父母的思念。后以此为基建小昭寺。该寺坐西朝东,据说是文成公主悲思家乡而设计的。文成公主为建小昭寺
7、从内地召来精致工匠,以汉地庙宇为模式,结合藏地建筑特点,建成了极为壮丽的重楼叠阁。 后来两尊佛像对换供奉还有一段历史故事:吐蕃时期,赞普松赞干布统一.后,迎请唐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墀尊公主为后,分别建立大、小昭寺,大昭寺供奉墀尊公主带入吐蕃的米居多杰,即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小昭寺供奉文成公主带入吐蕃的觉阿佛,即释赞干布之孙芒松赞(公元650676年在位)时期,传奇唐朝将派兵入吐蕃抢走觉阿佛像,于是在652年将小昭寺的释迦牟尼像移至大昭寺,藏于明鉴门内,并堵其门,画以妙音佛以作伪装。公元712年金城公主(唐中宗养女,实为唐宗室雍王守礼之女)联姻吐蕃,才把这尊佛像迎出供于大昭寺觉康,并将原供于大昭寺的
8、米居多杰佛至小昭寺供奉。明、清两朝皇帝亦对该寺非常重视,请乾隆帝曾御赐“耆闍真镜”的匾额。 小昭寺导游词4 小昭寺神殿高三层:底层分为门庭、经堂、佛殿三部分。门庭内左右为隔门小房,右间是放吹器的地方;左间是配殿,内供有石榴树枝做的贡布色懂马塑像。中间是四柱宽的空廓,传奇原来其中一根柱上挂有文成公主手印的石板,另一根柱上挂有护法画皮两张。四柱皆为圆形大柱,大柱小栱两侧各雕一大力士,力士作承托支撑状。柱头大栱上雕有狮子和圆形升云纹、花瓶等。有的柱头小栱两则浮雕象征性的狮子和人像。门上铺首如钹形,上有二龙戏珠图案。横梁上皆写梵文六字真言。这些雕刻古朴端庄,体现了早期内格特征。 门庭后面为经堂。经堂进
9、深7间面阔3间,30柱,柱下皆有石柱础。其中中部4根大柱直通二层之上撑起高敞天窗。柱高6.2米,直径0.46米;其余26根柱子高2.8米,直径0.48米。柱头皆为卷云纹、宝珠、莲花纹等雕饰。集会堂天井正对的一排檩头上原雕有28只卧狮,现存27只,系全雕和半雕;腹腔上有底座,装饰四瓣或八瓣莲花。集会堂四壁曾遍绘释迦牟尼、千尊佛等。西后净室门口南面供塑有舍利弗与目犍连两大弟子孙灵塔及高0.4米的铜鎏金密集金刚造像、泥塑的杰尊贡嘎顿珠造像;北面供有高1米的吉利金刚怖和能仁佛、藏巴拉等佛像。 净室门口两侧还供有四大天王泥塑像。最终部是佛殿,内2柱,无柱础,面积23.5平方米。大柱表面用麻绳缠绕之后又用
10、23厘米的泥皮涂抹,可能是防腐、防火的措施。柱头雕有莲花宝座,柱头小栱上则无装饰,具有明显的早期特点。四壁的壁画多为线描盘腿坐形象,笔法流畅生动。大殿的墙壁均用大石块夹小石片砌成,厚11.3米。殿内供有尼泊尔墀尊公主带来的铜鎏金不动金刚佛和八大随佛弟子泥塑像,以及两大忿怒力士、宗喀巴塑像。 小昭寺导游词5 佛殿后部和两侧还绕以密闭回廓,偏窄、较高,具有早期布局特征。神殿其次层前前为僧舍,中部为大经堂天井,天井之后为供佛大殿,6柱,内供桑杰鲁王甲后、十六尊者及经书;里面还有一大殿,8柱,内供药师八如来和甘珠尔佛典,北面供奉有救度母及其他佛像。神殿第三层前面为_喇嘛到该寺的专用住房,共6间。后部则
11、为金顶殿,殿门向东,面积约54.5平方米,内有明柱两排8根,左右开小窗。殿左右及后部有一周狭窄回廓,以木栏相围。金顶为汉式风格,属歇山式,以斗栱承托;金顶垂脊末端套有羯摩鱼头,是为套兽。殿内门窗壁画、柱子等则是藏式风格,体现了藏汉建筑的奇妙结合。 最终部是佛殿,内有2柱,无柱础,东西长4.35米,南北宽5.4米。大柱表面用麻绳缠绕之后,又用23厘米的泥皮涂抹一层,可能是防腐、防火的措施,而大柱3米以上的部分则不包泥皮。从部分脱落泥皮的地方观看,细麻绳还较牢固,而大柱已有腐朽现象。柱头雕有简洁的莲花宝座,柱头大小拱上则无装饰,似为早期装饰特点。四壁的壁画,被油烟熏得一片漆黑,在门框内墙上还依稀可见一些线描施禅定印、指地印、无畏印佛像,笔法流畅生动。殿门为铁网,大殿的墙壁均用大石块夹小石片砌成,规整别致,墙厚11.3米。殿内供有尼泊尔赤尊公主带来的铜鎏金不动金刚佛,还有泥塑八大弟子、两大生气力士和宗喀巴塑像。佛殿后部和两侧还有密闭式回廊,回廊窄而高,布局很有特色。 神殿其次层前部主要是僧舍,其中堪布住房位于中心偏里的套间里。中部为大经堂天井,天井之后为供佛大殿,大殿内有6柱,明柱敞厅,在其左右各开一小门,内供桑杰鲁王甲布、十六位长者及经书等。 小昭寺导游词.介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