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漫谈李白诗歌中的夸张》阅读答案.docx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漫谈李白诗歌中的夸张》阅读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漫谈李白诗歌中的夸张》阅读答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漫谈李白诗歌中的夸张阅读答案 漫谈李白诗歌中的夸张阅读答案 文章来自:爱师网 漫谈李白诗歌中的夸张 林庚 李白有一首长相思诗中说:“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时横渡月,今作流相泉;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这是一首闺人思念征夫的诗,相思之苦,以至于到了“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的程度。奇妙的眼睛竟成了一口泉眼,这当然是有些夸张;却还不能说就怎么不合理,还可以算在合理的夸张之列;但也有其不合理处,这不合理处在于她还要证明原来是秋波横生的眼睛,真的变成了一口泉眼;并要求那面镜子到时候为她作证。由于假如真到那征夫回来的时候,她即使还很憔悴,即使是当时欢乐得又哭了起来那神情究竟会大不相同
2、要证明她真正肠断的情形,只有那面镜子才最清晰。可是除非那面镜子是面魔镜,又怎能重现她那已经成为过去的容颜呢?或许今日有了录像可以做到这一点,可是假如真有一位妻子录好了像专等她丈夫回来时证明这一切,唯恐她的丈夫反而更不信任;何况古代并无录像这种先进技术呢?假定真能录像,或许看来是合理的,却反而近于荒唐;假定镜子可以证明过去,看来好象是不合理的,却反而更近于真实。艺术的魔力竟然真能把一面一般的镜子变成了魔镜吗?反正我们读这首诗,读到这里时早已遗忘了那不合理性,而只感到格外亲切,格外动人。从日常的尺度来说乃是不合理的,从艺术的尺度来说却是更为合理的;那么所谓合理的夸张究竟该怎样来理解呢? “白发三千
3、丈”,这是人们谈到李白诗中夸张时最爱引的名句,在这首秋浦歌中乃是轮到李白自己面对着一面镜子了。所以说:“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从日常的尺度来说,这个“三千丈”简直是违反常识;从夸张的尺度来说,也未免无边无际;假如这样的夸张起来也算合理,那么毕竟夸张到什么程度才算不合理呢?李白有一首常常为人们所称道的望庐山瀑布,诗中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瀑布仿佛是一道银河自天而降,也不过才夸张到三千尺,而白发从头上算起,却竟能达到三千丈;艺术的魔力好像正是通过战胜那日常尺度认为的不合理而变得更为合理,这能不令人为之惊异叹服吗! 有些人认为夸张好像是浪漫主义的主要特征,这可能有些道理,可也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漫谈李白诗歌中的夸张 李白 诗歌 艺术 特色 漫谈 中的 夸张 阅读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