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导游词7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导游词700字.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扬州导游词700字 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是南京都市圈和上海经济圈的节点城市,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扬州导游词700字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学习。 扬州导游词1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各位游客: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千古绝句。此外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杜牧等也曾将数百首歌颂扬州风光的诗歌留给了后人。今日,我们将去领会这座古老而漂亮的城市风采。 游客们:扬州地处长江下游北岸,江苏中部,江淮平原南端,京杭大水道纵贯南北,通扬水道贯穿东西。境内有长江岸线80.5公里。扬州是苏北重镇之一,江淮地区水陆交通枢纽。辖广陵、郊区2区,仪征、
2、高邮、江都3市和邗江、宝应2县。全市总面积6658平方公里,总人口439万,其中市区面积148平方公里,人口44万。 扬州市境内地形西高东低,以仪征境内的丘陵山区为最高,从西向东渐渐倾斜,高邮市、宝应县与泰州市、兴化市交界一带最低,为浅水湖荡地区。仪征市、邗江县和扬州市郊区的北部为丘陵。沿江和沿湖一带为平原。境内主要湖泊有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和邵伯湖等。 扬州有2480多年文字可考的历史。吴王夫差构筑耶城是扬州建城的开头。楚怀王十年(公元前319年),楚国战胜了越国,在邢城基址上其次次筑城,因城墙“广被丘陵”,改称“广陵”。这是扬州定名广陵的开头。秦汉之际,因广陵县城靠近长江,为一县之都会,
3、所以,又更名为江都。东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南来的移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促进了长江下游一带的生产进展和经济富强。隋代统一中国后,才改称扬州,据说大禹治水以后,把天下分为九州,扬州的改名取意于禹贡中的“淮海惟扬州”。 扬州的繁华,使身在北方的隋场帝杨广不胜憧憬,他在夜间也“吾梦扬州好”。于是他征调了数以万计的民夫开挖了南起临安(杭州),中经东都洛阳,北至琢郡(北京)的南北大水道,并在扬州蜀冈、雷塘一带大建宫殿、苑囿。三次由洛阳乘龙舟南游扬州,使当时的扬州成为拥有50万人口的重要商港。唐时,扬州商业的富强,在全国范围内居第一位,超过四川,有“扬一蜀二”之说,“雄富冠天下”之誉。这时的扬州还成
4、为国际贸易港口,东南亚及西亚诸国的商船都来到扬州进行贸易。 唐天宝六年(747年),扬州人口达47万,仅阿拉伯商人就有5000多人。来这里学取真经和汉文化的日本遣唐僧人和留同学络绎不绝。唐天宝十二年,大明寺高僧鉴真大师,由扬州动身东渡日本。元时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曾被元世祖忽必烈委任为东宣抚使,在扬州做了3年官。 清末以后,漕运不经水道,扬州也就渐渐衰落下来。到了抗日战斗前,扬州人口只有12万,只有唐朝富强时的五分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扬州市步入进展的新阶段,逐步建立起现代工业,进展了传统的工艺产品,修缮了园林古迹,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它既是一座中型工业城市,又是一个旅游胜地,中外游客,络绎不绝。
5、 扬州属于亚热带潮湿气候。风向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冬季偏长,达4个多月,夏季约3个月,春秋季较短,各为2个多月。年平均气温15“C,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冷夏热较为突出。无霜期年平均222天。年平均降水量1030毫米,梅雨季节一般在6月中旬到7月中旬。台风一般最早出现于6月,最迟11月,以8至9月居多。扬州市内的水路交通和陆路交通都很便利。境内的水陆交通网络纵横交叉,四通八达。长江流经扬州郊县,在扬州境内与水道、淮水相连。瓜洲轮渡码头通宵服务,已经成为扬州客运、货运中转的咽喉。全市境内由数十条干线和支线组成大路交通网,连结苏南、皖北,呈放射状通向苏北腹地。以扬州为中心,东有宁通一级大路,南有扬瓜
6、大路,西有宁扬一级大路,北有谁江大路、宁连一级大路,构成了一条条高效快捷的运输网。建筑扬州到镇江的长江大桥已经经国务院批准并付诸实施,新建的南京禄口机场距扬州只有100多公里。 游客们:扬州山好水好人更好。人文会本,风物佳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古典园林历史悠久。瘦西湖之美,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的美景脱颖而出。新建的二十四桥与湖中五亭桥互为呼应,更衬托了瘦西湖的秀逸。 扬州的园林既多且精,各具特色。如“个园”的叠石假山势出春夏秋冬四季;“何园”中西合壁,而园中国的“片石山房”竟是清代大画家石涛留下的惟一的园林杰作;其他如“小盘谷”、“卷石洞天”、“冶春园”等,且不说内中如何,就是
7、看看这些名字也令人心痴神醉了。 江河奔涌,沧桑万变,扬州是个说不完的故事。 扬州导游词2 千古名邑扬州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东端,江苏省中部,东近黄海,与南通、盐城市交界;西通南京,与-、天长县接壤;南临长江,与镇江、无锡市隔江相望;北接淮水,与淮阴市毗邻;中有京杭大水道纵贯南北。历来是水陆交通枢纽,南北漕运的咽喉,苏北的重要门户。 扬州是-总-的家乡,是一座具有2480多年历史的古城, 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扬州市西郊,六朝以来即为风景胜地,原名炮山河,一名保障河,清乾隆时,因围着长春岭之北,又名长春湖。清诗人汪沆有诗云:“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
8、唤作瘦西湖。”瘦西湖之名遂著。 在离瘦西湖不远的蜀岗山,山上寺院遍布,有“江南第一灵山”之称。 扬州的其他闻名景点有“城市山林”美誉的何园,四季假山著称的个园。明代的文昌阁“辉耀街衢”。扬州还有举世著名的大水道,横跨于瘦西湖上的大虹桥,隋炀帝、康熙、乾隆等皇帝留下的行宫遗址等,扬州的美景数不胜数,实是江南的珍宝。 扬州导游词3 扬州市简称扬,又名芜城,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中下游北岸的江淮冲积平原上。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现辖广陵、邗江、郊区3个区,仪征、江都、高邮、宝应4个县市。全市总面积6678平方千米,总人口约447万。 扬州至今已有2480多年历史,从古以来就是我国
9、出名的经济州郡,唐代曾是我国四大国际贸易港之一。扬州目前建有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科技园区、滨江工业开发区,以此来吸引外资,进展本地经济,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其工业进展极为快速,主要有造船、汽车修配、化学、电子、纺织、食品、服装等。手工艺和工艺美术品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尤其是扬州剪纸、刺绣、灯彩、绒花等,最为出名。 该地区是江苏北部的门户,是全国南北交通的要道。这里不光是我国东南部粮食和食盐的重要转运点,还是纺织品、铜器、玉器、药材等物资的集散地。其航运以长江为枢纽,京杭水道及各主要河渠都具有通航力量,大路线也四通八达,同时,还在进行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此来改善环境,以进一步进展经济。扬州
10、市历史悠久,风光旖旎,景色秀美,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市西北郊蜀冈瘦西湖风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还有大明寺、平山堂、鉴真纪念堂、欧阳修祠堂、何园、个园、史公祠、马可-波罗纪念馆等100多处文物爱护景点。 扬州的土特产品有:玉器、漆器、绒绢、纸花、贝雕、春卷、酱菜等。 扬州导游词4 各位游客大家好: 吴道台宅第在泰州路市人民医院内,1982年定为市级文物爱护单位。吴道台名引孙,福茨,先世系安徽歙县人,自高祖迁居扬州。吴引孙于光绪五年(1879年)中举,光绪十四年,在浙江宁绍道台任上,聘请浙江上匠来扬营建私宅,整个宅第为长方形大院落,东西长80米,南北宽70米,建筑面积2950平方米,
11、原有房99.5间,今剩86间。宅第规模宏大,结构精致,雕工精致,保存完好,以浙江建筑法则为基础,又揉合了扬州传统的建筑风格,为扬州古建筑中独具一格的住宅建筑群。中轴线上有门厅、西式楼、朱雀厅、凉厅、鱼池、测海楼等建筑,西部为内宅,前后三进,周以回廊,以开阔的石板天井相隔,高大宽敞。门厅是砖刻门楼,配以两个圆形大石毂,气概宏大。鱼池由矩形花岗石砌成,长方形,四周置镶花铁栏杆,池水与宅外水域相通。鱼池之大,为扬州之最。 入大门西行数十步,便至门堂。门堂两侧各立一齐人高的石鼓,托以卷云石雕基座。门厅上置卷棚,拱式轩梁,其木雕之精致,令人叹为观止。梁柱下端为云纹石雕鼓磴。门墙下为青石基座,浮雕香炉、汉
12、瓶、喜鹊登梅等图案,其上,据传为砖雕飞蝠,惜为水泥所封,再上是磨砖起线滚头镶框,中嵌磨砖几何图案。整个门厅深得浙派神髓,为 扬州仅见。 入门厅,见一方宽敞的天井,左右各有廊房三间,西南厅房五间,廊东有耳门通东北隅的鱼池、测海楼。“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古院的书香经常萦绕在我的梦中。测海楼保存完好,是吴家的藏书楼,据介绍,当时的藏书在全国都是少有的。吴氏测海楼在鱼池之北,上下两层,为闻名藏书楼,名冠一时,宣统二年(1910年),吴氏即编成测海楼藏书名目,有12卷之多,由此亦可知其藏书之富。内中苏长公密语、大乐律吕元声等书均为诸家所珍,至今尚为美国国会图书馆珍藏。吴氏重视保藏地方志,如明弘
13、治刊本八闽通志、延安府志,明嘉靖刊本广西通志等明代天一阁散出的多种地方志更是海内孤本。光绪二十一年还是抄明嘉靖本嘉靖惟扬志,此抄本亦为世所珍,今存.。测海楼藏书虽已散失(一部分存北京图书馆,一部分存.,少部分流散海外)。 “有福读书堂”位于测海楼底层,取有福方读书之意。吴氏后代多受书益,吴征铸,闻名剧作家;吴征鉴,闻名的医同学物学家;吴征铠,中科院院士,闻名核物理学家;吴征镒,中科院院士,闻名植物分类学家。一门中出了这么多杰出人才,这在全国也少见。 厢廊西,中有门通火巷,火巷阔二米。据古建筑专家赵立昌先生介绍:墙面檐口下为条砖勾缝角砌,檐口上为“一斗一卧”勾缝空斗墙,墙面间隔排列铁制巴局,为扬
14、派风格。火巷终点是花园,今已毁。 火巷西现存两进房屋,均为一排七间(实为明五暗七),庭院四周皆置卷棚回廊,处处可见精致木雕、石雕。特殊是四周转角伸展大弧形弯曲悬挑角梁,及其垂吊精致木雕大花篮,据介绍,其构造在建筑学上具有极为重要的讨论价值。 扬州导游词5 扬州,古代有时作杨州(按:汉碑中杨字皆从“木”,从“手”系后人所改,王念孙有具体考证),杨州的名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淮海维扬州”。这是古人心目中的一个广泛的地理概念,包括了今淮水以北、黄海、长江广阔地域内的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省。据唐代杜佑通典所载,在古扬州地域内,唐代设有三十九个郡府,一百九十六个县。这个扬州虽然包涵了今日的扬州
15、地方,但和今日的扬州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汉武帝时,在全国设.刺史部,其中有扬州刺史部。这个刺史部管辖的范围相当于今日的安徽淮水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英山黄梅、广济;河南固始、离城等地。东汉时治所在历阳(今安徽和县),末年迁至寿春(今安徽寿县)、合肥(今安徽合肥市西北)。三国时魏、吴各置扬州,魏的治所在寿春,吴的治所在建业(今江苏南京市)。西晋灭吴后,治所仍在建邺(曾改名建业,后又改名建康)。 今日的扬州地区,春秋时称“邗”(邗国为周代的方国之一,后被吴所灭)、秦、汉时称“广陵”、“江都”等、东晋、南朝置“南兖州”、北周时称“吴州”。汉扬州包括江苏的江南、安徽的淮河以南及浙江、福建、江西三省。三国时魏、吴各有扬州,吴扬州治建业,魏扬州治寿春。隋开皇九年改吴州为扬州,但总管府仍设在丹阳(今南京)。唐高祖武德八年(620_年),将扬州治所从丹阳移到江北,从今广陵才享有扬州的专名。 扬州导游词700字精选5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