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doc
《市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市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发动力、彰显民族分散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为贯彻落实党中心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推动全市“十三五”时期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事业进展,提高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力量,依据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23-2023年)和甘肃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23-2023年),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二五”时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成效。 “十二五”期间,我市防灾减灾治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普遍提高,灾难监
2、测预警预报系统全面建立,灾难应急救援快速有效,灾难损失明显下降。 1.防灾减灾治理指挥系统运作更加顺畅。我市成立各级减灾委员会,初步建立了集灾情监测、预警、评估和应急救助于一体的指挥系统,进一步加强了防灾减灾综合协调联动机制,建立了市区镇村四级灾难信息员队伍,通过省厅下拨、政府选购等手段不断丰富我市救灾物资,联合我市各减灾委成员单位,提高救灾信息传播,到达资源共享。 2.灾难猜测预警水平明显提升。进一步提高我市汛期洪涝、年季洪涝趋势预报精确率,农业生物灾难专业测报点掩盖率; 加强短临地震预报、中长期地震趋势预报地震监测、重大地质灾难监测自动化、防治治理信息化和预警预报精细化;建成并应用“嘉峪关
3、惠农信息手机报”平台和12316短彩信效劳平台即时公布农业预警信息492条。 3.防灾减灾力量进一步增加。公安、消防、交通、电力、卫生等专业的综合灾难救助力气不断增加,建立工程抗震设防治理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工作进一步标准; 防汛工程建立分步实施,城市防汛体系不断完善;城市道路和市政管网改造持续推动;新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有效加强;建立了森林防火、动植物疫病防控物资储藏库3个,开展应急演练12次。 4.应急救援体系反映快速有效。进一步完善了市区镇村四级自然灾难应急预案,以公安消防部队为主体的应急救援队伍快速进展,灾民生活救助快速有效,妥当安排冬春受灾群众根本生活。 5
4、.群众灾难意识普遍提高。稳步创立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加大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广阔群众的自救互救力量明显提高。 6.自然灾难损失明显削减。大力开展灾难隐患排查,因灾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明显下降。 (二)“十三五”时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新常态下经济社会进展的关键时期,是提高我市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新阶段,对我市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我市地处祁连山西段地震重点监视防备区,近年来,短时大风降雨天气时有发生,特别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给我市城乡建立抗震防灾与应急处置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是我市气候变化较大,各类自然灾难发生几率增大,局部强降雨引发的洪涝等地质灾难和
5、地震风险增加。自然灾难时空分布可能消失新变化,更具突发性、特别性和不行预见性,社会公共安全面临新的挑战。二是城乡基层防灾减灾存在短板。市政公用设施抗灾力量参差不齐,灾后应急救灾保障力量需进一步提高,城市防汛工程和雨水导排系统还需完善,城镇市政公用设施抗震力量还需进一步提高,避开次生灾难。三是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有待完善,部门之前协作机制需进一步健全。四是自然灾难风险治理、工程防备、信息化建立、物资储藏、应急装备等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力量建立存在缺乏,灾难统筹协调、应对处置力量有待提高。五是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力量需进一步提高,社会力气和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够
6、,灾难保险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指导思想、根本原则与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线,全面落实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23-2023年)、甘肃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23-2023年),统筹推动“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协调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进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进展思想,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进展的关系,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常态减灾与特别态救灾相统一,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从注意灾后救助向注意灾前预防转变、
7、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削减灾难损失向减轻灾难风险转变,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进展新阶段相适应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全面提升抵挡自然灾难的综合防范力量,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力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进展。 (二)根本原则。 1.以人为本,协调进展。坚持以人为本,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保障受灾群众根本生活,增加全民防灾减灾意识,遵循自然规律,加强重要领域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通过减轻灾难风险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进展。 2.预防为主,综合减灾。加强自然灾难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工程防备、宣传教育等预防工作,坚持防灾抗灾救灾过程有机统一,综合运用各类
8、资源和多种手段,统筹推动各领域、全过程的灾难治理工作。 3.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围绕我市经济社会进展趋势,统筹谋划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优先解决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力量建立。 4.依法应对,科学减灾。坚持法治思维,依法行政,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纳入法制轨道,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法治化、标准化和制度化水平,把科技应用作为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水平的重要支撑。 5.政府主导,社会参加。坚持政府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力气和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强化政府与社会协同协作,增加防灾减灾救灾合力。 (三)规划目标。 1.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不断完
9、善全市各级防灾减灾法规政策体系,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规划,防灾减灾救灾力量明显增加。 2.进一步提高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力量。建立全市救灾物资储藏库,建立市区镇村四级救灾物资储藏网络,完善自然灾难救助内容,争取在2023年新创立10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市每个城乡社区至少有1名灾难信息员。 3.建立多灾种预警和信息公布平台。全市乡镇灾情报送系统开通率到达100%,灾难预警信息公布的精确性、时效性和社会公众知晓率进一步提高。 4.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防灾减灾学问在大中小学生和社会公众中的普及率显著提高。持续推动防灾减灾文化建立,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软实力。 三、主
10、要任务 (一)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救灾政策制度。 结合我市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实际,依据国家及甘肃省防灾减灾救灾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市防灾减灾救灾制度标准。加强自然灾难监测预警预报、灾难防备、应急预备、紧急救援、转移安置、生活救助、医疗救治、恢复重建等环节的制度建立,统筹推动相关制度的修订与完善工作。加强对各类防灾减灾救灾预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健全和完善我市自然灾难总体和专项应急预案,不断完善掩盖市区镇村四级的防灾减灾救灾预案体系。加强灾难治理、救灾物资、救灾装备等政策制度和标准制定、修订工作,全面推动森林保险、洋葱价格保险、能繁母猪保险及奶牛保险、农村家庭财产综合保险和日光温室大棚
11、保险工作,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标准化和标准化水平。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 进一步强化各级减灾部门的统筹协调职能,全面细化减灾委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建立由市减灾委统一协调、分级负责、各涉灾部门协同应对的防灾减灾救灾治理体制,完善涉灾部门协同协作、上下联动、社会参加、分工合作的防灾减灾救灾机制。进一步强化各级部门的防灾减灾救灾责任意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风险防范力量和应急决策水平。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救灾各个环节的协同联动机制和责任体系,加强市区镇村四级自然灾难救助体系之间的连接,形成纵向究竟、横向到边的自然灾难救助预案体系。健全市区镇村四级自然灾难应急指挥系统,为市、镇两级
12、民政救灾人员配备北斗手持报灾终端设备。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救援力气调配、物资储藏调运等应急协调联动机制,提高自然灾难救助应急反响力量。建立灾后救助、灾损评估、恢复重建与社会发动等长效机制。完善防灾减灾根底设施建立、生活保障、物资装备等方面的财政投入机制,健全恢复重建资金筹措和应急征用补偿等机制。完善自然灾难监测预警预报和群测群防机制,健全灾难监测预警、灾难风险、灾难损失、救援救助、资源环境、人口、房屋、根底设施、经济社会等综合防灾减灾信息资源的猎取和共享机制。 (三)进一步加强灾难监测预报预警与风险防范力量建立。 初步建成土壤盐渍化和沙漠化专业监测网、倒塌、不稳定斜坡、泥石流灾难群测群防网络、建
13、立健全应急反响系统、地质灾难空间信息系统。加强灾难监测预警空白区域监测网站建立,推动我市频发灾种和灾难链综合监测,提高自然灾难风险的早期识别力量。加强自然灾难预报预警和信息共享与公布力量建立。对我市山洪灾难市级预警平台进展改造升级(云平台),通过建立云数据处理平台,整合水利普查数据、遥感数据等。加强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建立,对学校选址周边的交通、能源、地质、环境、气象等外部条件进展安全评测,完善学校防灾减灾根底设施和应急抢险设备。扩大应急队伍总量,优化应急队伍构造,完善应急队伍治理。加强应急物资储藏治理,开展应急救援和防灾避险演练,提高城乡基层人员防灾减灾意识和临灾避险力量。 加快市区镇村四级综合
14、灾情和救灾信息报送与效劳网络平台建立,逐步实现全市综合灾情和救灾信息共享并统一公布,乡镇灾情上报系统开通率到达100%,提高灾情信息报送与效劳的全面性、准时性、精确性和标准性。开展全市重点区域各类自然灾难风险隐患和减灾力量普查。深入推动自然灾难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市区镇村四级自然灾难风险隐患数据库,形成支撑全市自然灾难风险治理的全要素数据资源体系。推动自然灾难风险信息应用,完善自然灾难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开展对重大建立工程的自然灾难综合风险评估试点工作。 (四)进一步加强灾难应急处置与恢复重建力量建立。 加强灾难评估、卫生救援、应急救助等专业队伍建立,完善以军队、武警部队为突击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防灾 减灾 十三 规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