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临床常见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一、氧气吸入技术规与操作流程一评估和观看要点。1. 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呼吸状况、合作程度及缺氧程度。2. 评估鼻腔状况:有无鼻息肉、鼻中隔偏曲或分泌物堵塞等。3. 动态评估氧疗效果。二操作要点。1. 严格把握吸氧指征,选择适合的吸氧方式。2. 正确安装氧气装置,管道或面罩连接严密。3. 依据病情调整适宜的氧流量。4. 用氧的过程中亲热观看患者呼吸、神志、氧饱和度及缺氧程度改善状况等。三指导要点。1. 向患者解释用氧目的,以取得合作。2. 告知患者或家属勿擅自调整氧流量,留意用氧安全。3. 依据用氧方式,指导有效呼吸。四留意事项。1. 保持呼吸道通畅,留意气道湿化。
2、2. 保持吸氧管路通畅,无打折、分泌物堵塞或扭曲。3. 面罩吸氧时,检查面部、耳廓皮肤受压状况。4. 吸氧时先调整好氧流量再与患者连接,停氧时先取下鼻导管或面罩,再关闭氧流量表。5. 留意用氧安全,尤其是使用氧气筒给氧时留意防火、防油、防热、防震。6. 生儿吸氧应严格把握用氧浓度和用氧时间。二、注射的方法和留意事项一皮注射技术1、评估和观看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自理力气及合作程度2.了解患者过敏史、用药史、不良反响史。 3.评估注射部位的皮肤状况。4.了解用药反响及皮试结果。2、操作要点。1.核对药物和患者,帮助患者实行适当体位,暴露注射部位。2.消毒皮肤。(3).绷紧皮肤,注射器
3、针头斜面对上与皮肤呈 5角刺入皮,注入 0.1ml 药液,使局部呈半球状皮丘,皮肤变白并显露毛孔。(4). 快速拔出针头,勿按压注射部位。(5). 对做皮试的患者,按规定时间由2 名护士观看结果。3、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皮注射的目的、方法及协作要点。2.告知患者消灭任何不适,马上通知医护人员。 4、留意事项。1.消毒皮肤时,避开反复用力涂擦局部皮肤,忌用含碘消毒剂。2.不应抽回血。3.推断、记录皮试结果,告知医生、患者及家属并标注。4.备好相应抢救药物与设备,准时处理过敏反响。5.特别药物的皮试,按要求观看结果。.二 皮下注射技术1、评估和观看要点。1.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自理力气及合
4、作程度。2. 了解过敏史、用药史。3. 评估注射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状况。4. 观看患者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响。2、操作要点。1. 核对药物和患者,帮助患者实行适当体位,暴露注射部位。2.消毒皮肤。3. 依据注射部位选择正确的注射方法。4. 过度消瘦者,捏起局部组织,减小穿刺角度。5. 抽回血,如无回血,缓慢推注药液。6. 快速拔针,轻压进针处片刻。3、指导要点。1. 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留意事项及协作要点。2. 指导患者勿揉搓注射部位,消灭特别准时通知医护人员。4、留意事项。1. 遵医嘱及药品说明书使用药品。2. 观看注射后不良反响。3. 需长期注射者,有打算地更换注射部位。三 肌注射技术1、评估
5、和观看要点。1.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自理力气及合作程度。2. 了解过敏史、用药史。3. 评估注射部位的皮肤和肌肉组织状况。4. 观看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响。2、操作要点。1. 核对药物和患者,帮助实行适当体位,暴露注射部位,留意保护患者隐私。2. 消毒皮肤。3. 一手绷紧皮肤,一手持注射器垂直快速刺入肌。4. 抽回血,如无回血,缓慢注入药液。5. 快速拔针,轻压进针处片刻。3、指导要点。1. 告知患者注射时协作事项,如侧卧位时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俯卧位时足尖相对、足跟分开。2. 告知患者药物作用和留意事项。4、留意事项。1. 遵医嘱及药品说明书使用药品。2. 观看注射后疗效和不良反响。3.
6、 切勿将针头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根部折断。4.2 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最好选择臀中肌和臀小肌注射。5.消灭局部硬结,可承受热敷、理疗等方法。6.长期注射者,有打算地更换注射部位,并选择瘦长针头。四 静脉注射法1、评估和观看要点。1.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自理力气、合作程度、药物性质、用药史、过敏史等。2. 评估穿刺部位的皮肤状况、静脉充盈度和管壁弹性。3. 评估注射过程中局部组织有无肿胀。4. 观看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响。2、操作要点。1. 核对药物和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注射部位。2. 穿刺部位上方约 56cm 适宜处扎止血带。3. 消毒皮肤。4. 一手绷紧皮肤,一手持注射器,针
7、头与皮肤呈1530角刺入静脉。5. 见回血后,可再顺静脉进针少许,松开止血带后缓慢注入药液。6. 拔针,轻压进针部位 35min。3、指导要点。1. 告知患者静脉注射的目的、方法、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及协作要点。2. 告知患者注射过程及注射后假设有不适,准时通知护士。4、留意事项。1. 选择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静脉,避开关节和静脉瓣。2. 推注刺激性药物时,须先用生理盐水引导穿刺。3. 注射过程中,连续回抽血液,确保药液安全注入血管。4. 依据患者年龄、病情及药物性质以适当速度注入药物,推药过程中要观看患者反响。5. 凝血功能不良者应延长按压时间。五静脉留置针技术1、 评估和观看要点1. 评
8、估患者病情、年龄、意识、心肺功能、自理力气、合作程度,向患者解释并取得协作。2. 了解药物性质、用药史、过敏史3. 评估穿刺部位皮肤及血管状况。4. 观看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响。2、 操作要点1. 核对遗嘱,做好预备。2. 携用物至患者旁,帮助患者做好预备,取舒适体位。3. 选择患者适宜的穿刺部位进展穿刺,穿刺成功后,松开止血带,抽出针芯,连接肝素帽或者正压接头, 用无菌透亮膜作封闭式固定。4. 将输液器与肝素帽或者正压接头连接。5. 依据患者病情调整低速。6. 在无菌透亮膜上注明穿刺日期。7. 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将呼叫器放置于病人可及位置。8. 观看患者状况。9. 封管时消毒肝素帽或者正压接头
9、,用510ml 肝素盐水正压封管。3、 指导要点1. 告知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目的和优点。2. 告知患者留意保护使用留置针的肢体,不输液时,也尽量避开肢体下垂姿势,以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导管。4 、留意事项1. 更换透亮贴膜后,记录穿刺日期及更换日期。 2. 静脉留置针保存时间可参照使用说明。3. 每次输液后应当检查患者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询问病人有关状况,觉察特别时准时拔除留置针,赐予处理。三、导尿术一评估和观看要点。1.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自理力气、合作程度及耐受力。2.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膀胱充盈度、会阴部皮肤黏膜状况,了解男性患者有无前列腺疾病等引起尿路梗阻的状况。二
10、操作要点。1. 预备温度适宜、隐蔽的操作环境。2. 摆好体位,依据无菌原则清洁并消毒外阴及尿道口。3. 戴无菌手套,铺孔巾。4. 检查尿管气囊有无漏气,润滑尿管前端至气囊后46cm男患者至气囊后 2022cm。5. 再次按无菌原则消毒尿道口。6. 插入尿道 46cm男性患者,提起与腹壁呈60角,插入约 2022cm,见尿后再插入 57cm,夹闭尿管开口。7. 依据导尿管标明的气囊容积向气囊缓慢注入无菌生理盐水,轻拉尿管有阻力后,连接引流袋。8. 固定引流管及尿袋,尿袋的位置低于膀胱,尿管应有标识并注明置管日期。9. 安置患者,整理用物。10. 记录置管日期,尿液的量、性质、颜色等。11. 留置
11、导尿管期间,应当做到:保持引流通畅,避开导管受压、扭曲、牵拉、堵塞等;应每日赐予会阴擦洗; 定期更换引流装置、更换尿管; 拔管前承受间歇式夹闭引流管方式; 拔管后留意观看小便自解状况。三指导要点。1. 告知患者导尿的目的及协作方法。2. 告知患者防止尿管受压、脱出的留意事项。3. 告知患者离床活动时的留意事项。四留意事项。1. 导尿过程中,假设尿管触及尿道口以外区域,应重更换尿管。2. 膀胱过度膨胀且衰弱的患者第一次放尿不宜超过1 000ml。3. 男性患者和冠状沟易藏污垢,导尿前要彻底清洁,导尿管插入前建议使用润滑止痛胶,插管遇阻力时切忌强行插入,必要时请专科医师插管。四、灌肠术与操作流程一
12、评估和观看要点。1. 了解患者病情,评估意识、自理状况、合作及耐受程度。2. 了解患者排便状况,评估肛门四周皮肤黏膜状况。二操作要点。1. 大量不保存灌肠。(1) 核对医嘱及患者,留意操作环境隐蔽,室温适宜。(2) 配制灌肠液,温度 3941,用止血钳夹闭排液管。(3) 患者取左侧卧位,臀部垫防水布,屈膝。(4) 灌肠筒挂于输液架上,液面比肛门高4060cm。(5) 将肛管与灌肠筒的排液管连接,润滑肛管,排解管道气体,将肛管缓缓插入肛门710cm。(6) 固定肛管,松开止血钳,观看液体流入及患者耐受状况;依据患者耐受程度,适当调整灌肠筒高度。(7) 灌毕,夹闭并反折排液管,再将肛管拔出,擦净肛
13、门。 8嘱患者尽量于 510min 后排便。9了解患者排便状况,安置患者,整理用物。2.甘油灌肠。(1) 核对医嘱及患者,预备环境和物品。(2) 患者取左侧卧位,臀部靠近床沿,屈膝,臀部垫高。(3) 翻开甘油灌肠剂,挤出少许液体润滑管口,将灌肠剂管缓缓插入肛门710cm。(4) 固定灌肠剂,轻轻挤压,观看液体流入及患者耐受状况。(5) 灌毕,反折灌肠剂管口同时拔出,擦净肛门。(6) 嘱患者尽量 10min 后排便。(7) 安置患者,整理用物,记录排便状况。3.保存灌肠。(1) 核对医嘱和患者,嘱患者先排便,预备环境及灌肠药液,灌肠液量不宜超过200ml。(2) 依据病情和病变部位取适宜卧位,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用 临床 护理 技术 操作规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