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3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3篇 好玩的肥皂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肥皂的外形特征及用途 2、能大胆说出自己的觉察,并乐于与同伴进展沟通 3、宠爱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感受活动的乐趣 活动预备: 1、幼儿在寻常吹泡泡、积存的阅历。 2、请家长协作收集各种各样的肥皂,泡泡制作的肥皂水;擦手的湿手巾假设干条;盛水的大水盆假设干;礼品袋1个;音乐我爱洗澡; 活动过程: 1、播放音乐我爱洗澡教师与幼儿边做洗澡动作边进入活动室。 2、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肥皂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观看肥皂的外形、颜色和气味。 (1)出示礼品袋,通过闻袋中气味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今日教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的礼物,礼物都藏在这个袋子里了。你
2、们闻一闻,猜一猜会是什么东西呢? (2)出示各种各样的肥皂,引导幼儿观看。 教师把各种肥皂摆放在桌子上供幼儿自由观看,请幼儿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说一说。 教师留意引导幼儿认真观看肥皂的外形、颜色、气味,鼓舞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觉察。 教师小结:肥皂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它们外形也不一样,还有不同的气味、肥皂真好玩。 3、感知肥皂遇水后的变化告知你们一个隐秘,肥皂宝宝有一个,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是水宝宝,他也想跟肥皂宝宝玩玩耍呢。我们等会儿去玩的时候你看看会发生什么呢 (1)操作前提出要求:先将袖子挽起来,玩肥皂的时候留意不要把水撒到身上和地上。 (2)将幼儿分成假设干组,每组一盆水和几块肥皂
3、。教师引导幼儿在玩中觉察肥皂遇水后的变化:肥皂在水中很滑,用手搓能产生泡沫,能溶在水里,能使脏东西变干净。 (3)引导幼儿沟通共享,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肥皂遇水后的变化。 4、了解肥皂的用途 (1)请幼儿洗手后观看(看、闻)自己手的变化。 (2)了解肥皂的用途。 5、幼儿自由吹泡泡。 幼儿用教师自制的肥皂水吹泡泡,感受吹泡泡的乐趣。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2 轮子 活动目标: 1、在看看、猜猜、讲讲的活动中了解车子是由不同数量的轮子组成的 2、通过玩耍让幼儿知道轮子是可以滚动的 活动预备: PPT、幼儿带来的各种车子 活动过程: 一、介绍各种不同数量轮子的车 今日我给你们带来一个奇异的珍宝,你们知道
4、是谁吗? (一)出示两只轮子,引起兴趣 1、你们看这是什么?有几只?2、你见过的两只轮子的车吗?是什么车? 小结:两只轮子的车有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 过渡:还想接着往下看吗? (二)出示三只轮子 1、你们看这里有几只轮子?2、三只轮子是什么车? 小结:三只轮子的是三轮车 (三)出示玩具车 1、这是一辆什么车?这辆车有几只轮子?2、出示四只轮子,四只轮子有些什么车? 小结:四只轮子的有轿车、警车、消防车、公共汽车等等 二、讲讲玩玩:知道车有了轮子会滚动 1、争论:为什么这些车都要有轮子呢? 2、你们想不想开开自己带来的车?(幼儿相互介绍自己带来的车有几个轮子) 3、幼儿开开自己的车,开完后将车
5、按轮子数量放进不同的停车场 总结:原来我们刚刚观看的车和你们玩的车都是有不同数量的轮子组成的,有了这些轮子车才可以在大路上开。 活动延长 你们玩得欢快吗?还有很多珍宝也想出来和你们见见面,我们请他们出来好吗? 1、你见过这么多轮子的车吗? 2、寻常请你们爸爸妈妈带你们一起找找看哪些车有这么多的轮子,好吗?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3 颜色变变变教案 活动目标: 1、生疏红,黄,蓝色,并依据颜色标记匹配相应的瓶子。 2、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颜色的现象,体验觉察的乐趣。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培育幼儿观看力气及动手操作力气。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生疏红、
6、黄、蓝三种根本的颜色并能说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是红黄蓝的。 难点:感知红、黄、蓝两两不同组合后会变出橙、绿、紫三种不同的颜色。 活动预备: 1、装有小半瓶水的透亮瓶子人手一个,在瓶盖里面分别涂有红黄蓝颜料。 2、红黄蓝颜色标记分别固定在塑料筐上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玩耍 1、师:今日,教师带来了一样东西,我们数一、二、三,把它请出来! 哇,是什么呀?我们来看看,瓶子里有什么?这个水有没有颜色? 师小结:水是没有颜色的,是透亮的,而不是白色的。 2、看好了,水宝宝是透亮的。水宝宝要和我们玩变变变的玩耍,我们一起念“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 教师摇动瓶身,让水接触瓶盖里的
7、颜料 师:哇,水宝宝怎样了?会变色呢!好玩吗?你们想玩吗? 二、探究激趣 师:教师预备了好多瓶子,听好,每个宝宝拿一个瓶子,我们一起学教师摇瓶子,要说:“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哦”。 1、请幼儿自行取一个瓶子,用力摇,使其变色。教师鼓舞孩子用点力,再加加油 师:“你们变出来了吗?变出什么颜色了?” 2、颜色对应 师:水宝宝要休息了,请给它找个家与框子对应放 三、解读隐秘 师:我们的瓶子怎么能变颜色呢? 请一幼儿上来尝试摇动没有颜料的瓶子,再换上有颜料的瓶子再次试验 师:这个怎么都变不出来,那个却变得出?惊异怪哦! 师小结:哈哈,其实教师把一个隐秘放在了瓶盖里。这个盖子里有什么?盖子里有颜料,水宝
8、宝就可以变出颜色了。 四、交换瓶盖感知两种颜色混在一起的变化。 1、教师手里有一瓶*颜色的水,现在我要请另一个颜色和它做好朋友,两种颜色加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来认真观看。 2、幼儿交换瓶盖,尝试将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观看颜色的变化。 1引导幼儿观看瓶子的颜色,再取不同颜色的盖子,换上。 2幼儿换好瓶盖后,摇摆瓶子。 3教师:瓶子里的水有变化吗?变成什么颜色了?哇,颜色可真好玩,不同的颜色混在一起还会变成另一种的颜色呢! 活动反思: 在活动预设时,考虑到科学领域的特点,也结合本班幼儿的状况,更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一节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这节课的目标是1、引导幼
9、儿自主进展玩色玩耍,初步感受颜色的变化。2、情愿参与活动,体验玩色的乐趣。整个活动我以变魔术贯穿始终。 我安排了三个环节:首先以教师的小手有魔法“变魔术”的形式吸引幼儿的留意,激发幼儿的玩色兴趣,从简洁的“摇摇摇变变变”一边摇一边念“魔语”,充分调动幼儿的多方面感官参与活动,使幼儿兴趣昂扬。此环节幼儿感觉我的手真有魔法会变出黄颜色。 其次个环节尝试配色,感知体验色的变化。以再次变魔术的方式,让幼儿初步感知两种颜色调配在一起就会变出另一种颜色,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教师拿出另外一个瓶口已涂上蓝色颜料瓶子里有黄色颜料的瓶子又一次变,马上变出了绿色,幼儿格外的兴奋,感觉很奇异。 第三个环节梳理归纳,初步了解颜色变化的隐秘。 一个活动下来,自我感觉幼儿对此活动特别得感兴趣,教师带动起幼儿,使幼儿参与活动的乐观很深厚,这是特别欢快的,每个环节也初步到达预设的目标。但也有缺乏之处:最终环节没有到达一个提升,只有让幼儿通过用两种颜色进展配色变色,在幼儿尝试配色,体验色的变化时只问了个别幼儿,没有一起来总结颜色是怎样变出来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