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教案.doc
《社会心理学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教案.doc(6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社会心理学第一章 绪 论教学目的 本章是对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概要性介绍,通过绪论教学,了解社会心理学概念,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重点 社会心理学概念教学难点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学时分配 2学时教学内容 社会心理学概念,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国内外关于社会心理学的几种主要观点在接触到一门新的学科时,初学者总想一开始就明确它的定义是什么。不过,对于社会心理学,要下一个确切、所有社会心理学家都能够接受的定义是十分困难的。这不仅是因为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广泛而复杂,还因为研究者们所持的理论观点至今仍不尽相同。为了使朋友
2、们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问题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我们把西方、前苏联以及我国社会心理学家提出的一些定义介绍给大家。(一) 西方社会心理学界的定义 由于受心理学和社会学两门学科的基本理论的影响,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强调社会心理学要研究人的行为,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或相互影响所产生的影响的行为的科学。这种观点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在社会心理学中的体现。因为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这类定义的特点是把人的心理和行为等同起来。因此,反对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它缩小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另一类定义则强调社会心理学应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
3、响作为研究对象。这类定义是社会学基本观点的产物。而不同意这类定义的人认为,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强调人际关系、人际互动是必要的,但如果仅仅研究这些,则有可能导致它和社会学研究对象的混淆。社会心理学研究人际关系、人际互动,是要探明这种关系和互动如何作用于人的主观世界,引起人的什么样的社会心理活动。所以,社会心理学的这种研究与社会学的研究应该有所不同。(二) 前苏联社会心理学界的定义 安德列耶娃提出,可以把社会心理学的特点相对地表达为:研究受所参加的社会团体制约的人们的行为活动的规律,已经这些团体本身的心理特征。这种对社会心理学的认识强调的是团体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可以说,这是前苏联社会心理学有别于西
4、方社会心理学的一大特点。(三) 我国社会心理学界的定义 1982年,吴江霖提出,社会心理学四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的科学。 1983年,潘菽指出,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主要分支。它所研究的是和社会有关的心理学问题。我们知道,所有的社会事情都有人的因素在里面,也就是都有心理的问题在里面。研究这些课题的心理学就是社会心理学。1985年,汪青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应当包括4个要点:第一,社会心理学应以社会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而不仅是行为或社会行为。第二,这种社会心理活动既包括个体的社会心理活动,也包括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第三,应该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的
5、相互作用之中来进行社会心理活动、社会心理现象的研究。第四,作为一门科学,社会心理学应该研究社会心理活动、社会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把它运用到实际活动中去,解决各种问题,而不能仅仅是现象的描述。根据这种分析,他提出了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在人们的社会相互作用中,个体和群体社会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还可以比较全面地把社会心理学定义为: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而所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则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内隐的外显的反应。二、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
6、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而不是社会行为本身。心理与行为一致,什么样的社会心理相应的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行为。行为研究不能替代心理研究(背后的原因、规律)多数人共有的心理现象1、互有影响的心理现象:社会性可以是个体、群体,全社会范围2、形成条件是社会生活状况,其中包括社会文化、习惯、天文地理。社会心理像一面社会镜子,直接反映出社会生活和传统文化,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3、社会心理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互动,人与朋友、父母、领导互动最终都转换为人之内部,自己有自己的心理互动(主我客我)三、社会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社会心理学作为一个分支,在其形成之前也是依附于西欧思辩哲学
7、的母体中。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不约而同地发表了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西方把这一年作为社会心理学诞生的年代。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和苏联的社会心理学家先后把科学实验方法引进这一学科,才使得社会心理学从描述对象转向探索和揭示规律,社会心理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其奠基人公认为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的基础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1)开始运用实验;2)用数量分析补充对现象的质的分析;3)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第二章 人际关系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掌握人际关系发展中的一些主要问题;能够分析几种比较重要的人际
8、行为如冲突、合作、利他行为与侵犯等。 教学重点 人际关系发展中的一些主要问题教学难点 冲突与合作、利他行为与侵犯等人际行为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学时分配 6学时教学内容 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发展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如人际吸引的因素、人际交往与关系发展的过程、密切关系的特点等;几种比较重要的人际行为如冲突、合作、利他行为与侵犯等。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一 、人际关系的概念与研究广义: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一切方面。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是指狭义的人际关系,指人们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它关注的是这种心理关系的亲密性
9、、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其构成成分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二、人际关系的维度与类型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亲疏”与“尊卑”当情感上的“亲疏”表现为对等,地位上的“尊卑”表现为互补,则双方关系和谐当情感上的“亲疏”表现为对立,地位上的“尊卑”表现为对等,则双方关系紧张1、社会关系的四种模式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克综合了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研究发现,提出了一个相当系统的社会关系模式、社会互动模式。共享:成员共享情感与资源,不分彼此(家人 亲密朋友)。权威排序:依年龄、阶层、地位形成不对等(权威和服从)。对等互惠:双方平等,强调对等回报与交易的平衡。市场定价:双方基于理性,进行
10、得失衡量,考虑成本与收益的比率。四种模式帮助人们理解与建构社会关系,决定与不同交往对象的方式,还会灵活地组合四种基本模式,建构出复杂的人际关系。与费斯克的理论关联密切的是克拉克与米尔斯的观点,他们将人际关系分为交换关系和共享关系两种:交换关系注重礼尚往来,平衡与对等;共享关系关心对方幸福,讲究需求法则,不期望对方做对等的回报。共享关系中,人们并非对公平问题毫不在乎,感到不公平会相当沮丧。与交换关系不同,共享关系中,人们对不公平的容忍时间要长一些,容忍程度要大一些,相互信任程度高,相信对方不会故意占自己便宜,认为最后会达到大致平衡,能容忍一时不平衡。2、中国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类型既有关系(过去式)
11、:某一时间点上两人关系中社会既定或认可的一些连带而形成的交往基础。交往关系(现在时):某一时间点上两人实际交往的状态。情感关系:家人、亲密朋友间,长久稳定的关系 爱,归属需求共享关系。工具关系:陌生人之间,短暂、不稳定关系 公平法则时常定价。混合关系:双方有一定程度情感关系,不很深厚,不轻易表示真诚(亲戚、同事、邻居)时间上有延续性,双方有进一步交往可能。 人情法则对等互惠式家人关系熟人关系生人关系核心区域:由一个人的家庭成员(亲属网络) 可靠区: 由一个人的好友组成(族亲、姻亲) 有效区: 一般亲友,在吸收新成员方面也更加开放。三、人际关系的测量1、社会测量法一种测定社会个体在人际交往与相互
12、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喜爱、冷淡或反感的数量指标的方法。了解群体内人与人之间心理上关系,并予以数量化。社会测量的标准对群体诸成员提出一系列问题(标准):“你愿意跟谁同座位?”“你希望跟谁一块”标准有强弱之分涉及到被试生活中最主要和意义最大方面标准强标准有关瞬间即情绪性因素方面问题弱标准角色标准:喜欢人做伴感受标准:设想某一职位谁选自己功能标准:选择合适某种功能活动的角色人选。(团体考察,谁被选做代表)社会测量时用几个标准,多则57个,少则23个2、人际关系状况的自我诊断 人际交往类型测验:主动性、支配性(出主意)、规范性(守时)、开放性人际关系能力测验:建立关系能力,友好相处能力,冲突管理能力不良交
13、往行为的自我测量:人际交往中最不受欢迎行为,过分自我中心,只对自己事情感兴趣,不理会别人感受反应,态度偏激,言辞激烈;言辞单调,态度淡然;言语过多,总抢话说;不倾听别人的话等等。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发展一、人际吸引1、相貌的吸引一个人的相貌会影响我们对这个人的知觉和评价,也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刻板印象:“美就是好” 戴恩试验漂亮值得爱,在别人面前荣耀, 光环效应, 使人有美的满足感;但随人际深入,外貌作用减弱,更注重道德品质方面的特征。品德低劣,人们会更厌恶美的标准 文化差异 时代差异 个人差异 关系差异2、正面的互动友好的问候,友善的帮助可以促进人际吸引(交往交情)。交往可满足人一些基本心理
14、需求,掌握外部世界(联系感,归属感)时空接近,熟悉可增加吸引与喜欢“大方地施与别人赞美”“得失效应”。对赞美者的喜欢程度的不只赞美总量,还有赞美变化量。负面正面正面 (得) 负面正面负面 (失)得可能让人喜出望外,失使人感到愤怒(改变应属于同一属性,改进必须是渐进的)3、相似性或互补性真诚,两人交往能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两人相似性态度上,行为偏好上,价值观上的相似性人们愿意与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交往。物以群聚,共同语言,相互了解相似的人可以为我们的信仰,态度提供支持,提供社会证实的作用以为与自己相似的人会喜欢自己互补性也能产生吸引相似性涉及更加广泛的范围,各方面相似都可成吸引,只有某几个方面互补才
15、能产生吸引,有时互补不吸引,二者有时协同,吸引的互补以基本面上相似为基础。 相似性在关系发展的早期很重要,互补性在关系发展的后期比较重要。4、能力 能力与受人喜欢关系密切,一般,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个人越有能力越受人喜欢。(不永远成正比,谁都不愿意当陪衬) 阿伦森试验: 能力超凡人 能力超凡但犯错误的人能力平庸人 平庸犯错误人最受喜欢的是非 “犯错误效应”二、关系发展 人际关系中,相互吸引只是关系发展的一部分,吸引可以增加人们相互交往的动机,不保证顺利。关系的进展还要取决于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动机。 交往行为:工具性交流:互通有无,互相帮助情感性交流:自我表露,情感支持 交往动机:人们在交往中
16、到底想得到什么1、社会交换在社会交换理论看来,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人们之间所有活动都是交换,一种准经济交易。当与他人较为能够时,希望获得一定利益作为回报,也准备给予他人某种东西。 交换中个体是自利的,试图使自己收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确保交易结果是正的净收益,不吃亏。交换东西广泛,物质或社会的信息、金钱地位、情感服务。评估收益和贡献(相当,公平)公平关系是比较稳定和愉快的关系存在不公平、不舒服。权利大,收益多。2、自我表露 自我暴露是一种人们自愿地、有意地把自己的真实情况暴露给别人的行动,它所透露的情况是他人不可能从其它途径获得的。 自我暴露是自愿的;自我暴露是有意的 自我暴露是真实。
17、敞开心扉,把有关自我的信息,自己的内心思想和情感暴露给对方。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双方上午自我表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自我暴露可以对自己进一步了解与认可:在向别人叙述自己或自己的观点时,通过别人的反应进一步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同时,当我们分析了自己的复杂的个性和观点后,有助于正确地评价自己。如暴露成功的一面时,别人的赞扬会增加乐观情绪,鼓舞自己奋进。可以加强对别人的了解:别人的自我暴露,也使你能进一步了解别人,对别人的行为有正确的认识。可以加深和丰富人际关系:如果在交往中不与人相互深入了解,则不可能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而自我暴露正是相互间加深了解的重要方法。自我暴露可使人在短时间内建立人
18、际关系。自我表露表示对对方的信任,引发他人作自我表露。过分的表露会让人不舒服。无论关系多亲密都存在不宜暴露领域隐私。除个人隐秘情感,包括:个人独处、个人心理偏好(人格,职业,性行为偏好)、个人信息(收入,年龄,身份证号码,信用卡密码)3、关系的发展(1)勒温格等人认为关系发展有三个阶段:单向注意,无互动表面接触阶段,初步浅层双动相互卷入阶段,双方向对方开放自我,分享信息、感情(2)阿特曼等人提出社会渗透理论(social penetration)来解释关系发展的过程人际交往两维度:交往的广度交往或交换的范围 交往的浓度交往的亲密水平 较窄范围表层交往较广范围的密切交往 人们根据对交换成本和回报
19、的计算来决定是否增加对关系的投入。阿特曼等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分四个阶段: 定向交往:对交往对象有很高选择性,表层的自我表露(职业、工作、新闻)情感探索:定向阶段有好感,有继续交往兴趣,进一步自我表露(工作体验、感受,不涉及私密)情感交流:建立基本信任,较深情感卷入,相对私人性问题,诉说工作、生活中的烦恼稳定交往:在异端时间顺利,进入更亲密阶段,成亲密朋友,分享各自的生活空间、情感、财物等,关心多,“人生难得一知己”(3)还有一些研究探讨关系退化的原因,综合起来,导致关系亲密程度减弱的原因有:空间上的分离;新朋友代替老朋友;逐渐不喜欢对方行为上或人格上某些特点;交换回报水平的变化,一方没按另一
20、方期望水平回报;妒忌;对与第三方的关系不能容忍;泄密;对方需帮忙不主动帮忙;没有表现出信任、积极肯定、情感支持等行为;一方喜好标准发生变化。三、密切关系1、密切关系特征两个人彼此能互相影响对方,并且互相依赖称为关系。随着影响和依赖范围的扩大,关系也将更及进一步亲密,当两个人彼此间的依赖性很大时,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亲密关系。 所有亲密关系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两个个体在相当长时间内有持续不断的频繁的互动;亲密关系包含许多不同的种类;在亲密关系里,两个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力很大。相互依赖、共同活动、亲密感、承诺、自我与密切伙伴之间界限被打破、交往动机由注重交易到追求共享等。2、爱情爱又叫爱情,他势必人际
21、吸引更复杂更高层的概念,包括审美、激情等心理因素及生理唤起和共同生活愿望在内的一种强烈的情感状态。 沃尔斯特把爱情分为两类:狂热式爱情和友谊式爱情。狂热式爱情中两个要素:一是情绪扮演着重要角色;二是对他人有先入为主的成见。友谊式爱情中,这类爱情比较实际,它强调信任、关怀以及对对方缺点的容忍。友谊式爱情的情感成分比较稳固,温暖及情感是它的特色。 斯滕伯格的爱的三角理论认为爱包含三种成分,分别是:亲密、激情和承诺。认为爱情由亲密到激情到承诺。第三节 人际冲突与合作一、人际冲突1、研究人际冲突重要意义(1)认识到冲突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2)提高管理冲突、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3)认识到冲突对个人成长的
22、重要性,冲突中学会探询他人思想情感,了解他人动机,理解社会合作运作方式(4)有利于提高人际关系质量和家庭生活满意度(5)有利于维持和改善个人健康2、冲突的实质冲突是一种对立状态,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主体之间的紧张、不和谐,敌视甚至争斗关系,态度、动机、价值观、期望或实际行动不兼容,个体同时也意识到相互间矛盾。冲突的负面功能,心存芥蒂,双方沟通不良,情感隔膜、相互诋毁,相互拆台,或互不相让,恶意攻击导致双方破裂。冲突的正面功能,隐藏的不满误解通过公开表达,得以化解,澄清,摆出各自的观点理由,激发新思想。3、冲突的过程冲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双方的认知、情绪,关系都可能发生变化,美学者潘迪提出冲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心理学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