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班科学教案.docx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大班科学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20篇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20篇第1篇 活动目标: 1、能对科学现象产生兴趣,萌发初步的探究欲望。 2、在试验中发觉盐溶解在水里会增加水的浮力,盐越多浮力越大。 3、 愿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所看到的现象并情愿和同伴沟通。 活动预备: 杯子、葡萄、盐、记录纸、视频“死海”的有关资料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活动内容 1、谈话导入:“小朋友,你们还记得怎样让鸡蛋浮起来的吗?”(幼儿回忆阅历) 2、教师质疑小结:为什么在水里加了盐,鸡蛋就能浮起来的呢?原来盐溶解在水里,增加水的浮力,鸡蛋就浮起来。(幼儿一一说说:浮力) 二、幼儿操作活动 过渡:那是不是加了盐,物体就能浮起来呢?
2、(幼儿猜想) 1、那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呆会自己去试一试。在桌子上教师给你们每人预备了一杯水,要求每次参加1包盐,用筷子充分搅拌,放入葡萄,看看结果怎样?并把它记录在纸上。记住:试一次记一次。 2、幼儿操作 3、沟通:我发觉一号桌的小朋友动作很快,由请他们来说说他们的发觉?(1号组:我加了1、2包盐,葡萄没有浮起来,加了3包盐,葡萄浮起来了。) 4、为什么加了1包、2包盐,葡萄没有浮起来?加了3包,葡萄能浮起来呢?(盐变多) 5、教师小结:是呀,当水喝1包盐,浮力很小,没有力气托起葡萄,参加2包盐,还是浮力太小,只有当水喝足了盐,才有肯定的力气托起葡萄,让葡萄浮起来。说明盐越多浮力越大。 6、
3、还有哪一组的情愿来介绍一下你们的发觉?(2号组:我加了1、2、3包盐,葡萄没有浮起来,加了4包盐,葡萄浮起来了。) 7、教师质疑:刚刚你们介绍了你们的发觉,教师有了一个怀疑:为什么一号桌只要加3包盐,葡萄就能浮起来,而2号桌要加4包盐,3号桌要加5包盐呢?(观看3桌杯子里的水,)水的多少 8、你们都发觉了呀,(出示标记)1号桌杯子里的水最少,2号桌杯子里的水多一些,3号桌杯子里的水最多)噢?水的多少和加的.盐也有关系吗?究竟是什么关系?(幼儿争论) 9、小结:原来水越多,需要喝的盐也就越多。只有让水喝足了盐才有力气托起葡萄,让它浮起来。 三、观看录象 1、除了鸡蛋、葡萄能浮起来,我们的人能不能
4、浮起来?(幼儿猜想)告知你们,其实我们的人也可以浮起来,信任吗?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录象。 2、幼儿观看录象 3、真是奇妙呀!谁来说说看:为什么人也能浮起来?原来这不是一般的大海,而是死海,它的含盐量比我们一般的海水要高6、7倍,浮力很大,难怪我们人都可以躺在上面了。 四、延长活动 刚刚我们有的小朋友把葡萄都浮起来,那能不能再让它沉起来呢?你们可以自己去试一试。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20篇第2篇 活动目标 1激发探究光的兴趣。 2感知光透过各种物品后颜色和外形的变化。 3能大胆、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并尝试用符号记录。 活动预备 手电筒幼儿每人一个,并学会使用;各种颜色的布、皱纹纸以及各种
5、玩具;“我的新发觉”记录图、彩色笔、标志符号;一段舞台灯光视频、一段节奏剧烈的音乐。 活动实录与分析 一、导入活动:出示电筒,激发幼儿的兴趣。 提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手电筒发出了什么颜色的光 二、第一次自主探究。(手电筒的光透过彩色布、彩色纸后,光颜色的变化。) 1看一看,摸一摸,教师预备了什么材料(各种颜色的布、纸。) 2争论:手电筒的光透过这些材料,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3小试验:手电筒的光透过这些材料,会发生什么变化。(手电筒前面放上红色的布,光就变成红色;手电筒蒙上紫色皱纹纸,光就变成了紫色了) 4我们得出的结论:手电筒的光透过彩色布、彩色纸,光变出了各种各样的颜色。 5幼儿将自己的发觉
6、记录在“我的发觉”图表上。 分析:教师让幼儿在用手电筒和布、纸玩的过程中,自己去观看、比拟、发觉。尽管幼儿观看到的变化是很微小的一方面,但是透过他们个体阅历的整合,以及相互间的沟通、补充、完善,使探究的结果全面而细致。 三、其次次自主探究。(手电筒的光透过玩具后,光外形的变化。) 1看一看,摸一摸,教师还带来了什么(是各种各样的玩具) 2争论:玩具、手电筒一齐玩一玩,光还会有什么变化呢 3试验:用玩具和手电筒玩玩,看看光还会有什么变化(用有孔的玩具和手电筒一齐玩,光变出了好多小汤圆;光变出了一朵花,手电筒动花也会动) 4我们得出的结论:手电筒的光透过玩具,不仅仅颜色会变,外形也会变。 5幼儿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 大班 科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