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社会教案中班(15篇).docx
《幼儿园社会教案中班(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社会教案中班(15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幼儿园社会教案中班(15篇)幼儿园社会教案中班篇一 1.愿意到xx班做客,情愿与xx班的教师、幼儿共同活动。 2.积存做有礼貌的小客人的阅历。 与xx班教师作好活动前预备。 1.预备做客。 (1)接待xx班前来邀请的小朋友,激发幼儿去做客的愿望。 师:刚刚xx班的小朋友来告知教师她想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去他们班做客你们想去吗? (2)争论怎么做小客人:有礼貌地向xx班教师和小朋友问好;承受同伴的礼物时会表示感谢等。 2.组织幼儿去xx班做客。 (1)引导幼儿有礼貌地与xx班幼儿及教师问好。 (2)幼儿自由查找伙伴并介绍自己,品尝xx班幼儿预备的食品。 (3)与新伙伴一起参观xx班,共同玩嬉戏。
2、 (4)引导幼儿与伙伴一起整理好嬉戏材料,并有礼貌地与xx班幼儿再见,同时邀请他们去自己的班级做客。 3.幼儿回班。 自由争论自己去做客都熟悉了哪些好朋友,在xx班都看到了哪些和我们班不一样的,你喜爱xx的什么东西。 师小结:今日我们去xx班特别的快乐结识了许多新的朋友,还知道怎么做一个小客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像今日这样邀请你的好朋友来你家做客或去别人家做客,增加你们的感情,让大家在一起玩的更快乐! 幼儿园社会教案中班篇二 1、初步了解一些做客的简洁礼仪。 2、体验嬉戏中当文明小客人的欢乐。 3、在嬉戏中能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你好”“感谢”“再见”。 4、情愿与同伴、教师互动,喜爱表达自己
3、的想法。 5、初步培育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1、在嬉戏中能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你好”“感谢”“再见”。 2、初步了解一些做客的简洁礼仪 幼儿已学会儿歌有礼貌的小客人 (一)导入 教师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你们都到朋友家做过客吗?) (二)学习礼貌用语,初步了解一些做客的简洁礼仪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儿歌有礼貌的小客人,请幼儿说说儿歌里的小客人是怎么做的? (2)教师总结并鼓舞 (3)教师创设做客情景,分组让幼儿进展情景表演,体验做客的乐趣 (三)完毕活动 把学到的礼貌用语讲给爸爸妈妈听 附学做小客人 我是小客人,我很有礼貌 进门先敲门,然后问声好 东西不乱翻,玩具轻轻放 出门挥挥手,轻声说再见
4、 幼儿园社会教案中班篇三 1、了解残疾人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2、产生敬重关爱残疾人的情感。 1、千手观音舞蹈录象。 2、有关报道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录象。 3、课前收集一些残疾人用的物品。 1、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看一个舞蹈?(播放千手观音录象) 2、你觉得这个舞蹈好看吗?美丽吗,他们表演的是什么?这个舞蹈有一个名字,叫千手观音。那你们知道跳这个舞蹈的演员和我们正常人一样吗?(不一样,他们是残疾人) 教师介绍:这些舞蹈演员都是聋哑演员表演的,他们都是残疾人。 3、那你们知道什么样的人叫残疾人吗?(有的眼睛看不见,有的没有手,有的.没有腿,也有的耳朵听不见、嘴巴不会说既身上有残疾的叫残疾人) 残疾
5、人他们是身体上缺陷,所以是残疾人。 那你们知道残疾人他们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体验。 请小朋友拿出白布把双眼蒙上 走路:从一个桌子地方走到另外一个地方,留意不要遇到别人或是桌子。 捡积木:请几个小朋友去把伞在地上的积木捡起来。 (幼儿叙述体会)你刚刚扮演盲人的时候你心里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做那些事情觉得怎样? 盲人平常生活中还会遇到什么样子的困难呢?(做饭、过公路、看报纸电视) 请一只手放在胸前幼儿折纸 请两只手背在后面的幼儿叠衣服 (幼儿叙述体会)手残的人平常生活中还会遇到什么样子的困难呢?(穿衣服、搬东西、洗澡) 小结:除了眼睛看不见的,手残疾的人还有哪些残疾人的生活是很不便利的
6、,他们会遇到什么样子的困难?(幼儿争论叙述) 残疾人他们的虽然身体残疾,但是他们不怕困难,努力想方法去克制困难。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残疾人在运动会上的表现。 提问:刚刚你看到了什么?这个人是什么地方残疾的?他参与的是什么运动,残疾人在运动会上表现得怎样? 分别观看图片,知道残疾人的顽强的毅力。 残疾人原来他们的毅力很顽强。那我们刚刚有几个小朋友在扮演的时候,有些小朋友都在笑,你们觉得该不该笑?、 那我们以后看到他们应当怎样?敬重,关怀他们,不能称赞看不起他们。 我们社会上也很关怀残疾人,是怎么帮忙他们的? 这是什么?是为什么样子的残疾人设置的,可以给他们带来怎么样的便利? 这些都是无障碍设施:
7、电梯、公交车、盲人道 假如你平常遇到了残疾人,你会怎么来帮忙他们? 帮盲人过公路,帮他们推轮椅,帮他们搬东西 残疾人他们虽然身体残疾,但是他们毅力很顽强,我们平常要学会帮忙关怀他们。 幼儿园社会教案中班篇四 活动目标1.知道不能轻信生疏人的话,不跟生疏人走。 2.了解和把握一些和生疏人相处的方法。 活动预备1.有关的图片四张。 2.请一位幼儿不熟悉的阿姨扮演生疏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冻、巧克力。 活动过程一、故事沙沙和生疏人 1.叙述故事沙沙和生疏人:变色龙沙沙单独在院子里玩,这时一个生疏人问他公园怎么走,沙沙有礼貌地告知了他该怎样走,生疏人特别感谢沙沙。回到家里,沙沙把这件事告知
8、了妈妈,妈妈说:“沙沙,你做得对!不过还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留意。”沙沙赶忙问妈妈:“还有什么事情应当留意的呢?” 2.集体争论:(1)妈妈为什么说沙沙做得对?(2)我们来猜猜妈妈还对沙沙说了哪些应当留意的事情? 3.出示图片: 图一:生疏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时,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图二:生疏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东西时,你不能要。 图三:生疏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图四:生疏人硬拉你跟他走时,你要抵抗,大声呼救。 二、情境练习情境一:一个生疏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得意.我请你吃果冻。”接着又拿出玩具给他玩。 集体争论:能不能承受生疏人的礼物,应当怎样对他说? 情境二:一个生疏的阿姨敲门
9、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日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师提示:(1)你熟悉她吗?(2)假如你不熟悉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3)那你应当怎么对这位阿姨说? 教师小结:对待生疏人要有礼貌,但不能轻易信任他们的话,尤其是不能跟生疏人走。 三、选择嬉戏(每题分a、b两个答案,幼儿站在认为正确的答案那一边)1.生疏人就是坏人吗? a. 生疏人就是坏人。b.生疏人不肯定是坏人。 2.能不能跟生疏人走? a.能去公园和游乐场。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个熟悉的阿姨想带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b.必需先告知爸爸妈妈。 4.有个不熟悉的叔叔给你东西吃: a.巧克力、
10、果冻不能吃,饮料可以喝。 b.什么都不能吃。 5.下大雨时一个生疏人说用车送你回家。 a.先说感谢再上车。b.不能上车。 6.生疏人问你的名字.家里有谁.能不能告知他? a.只能告知名字,不能告知他家里有谁。 b.什么都不能告知他。 四、完毕活动提示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成人,遇到生疏人不能轻信。 活动反思在活动的开头局部通过和幼儿讲变色龙沙沙和一个生疏人之间发生的一段事情,引发幼儿在现有阅历的根底上谈谈对“生疏人。的”理解,以及遇见生疏人应留意些什么。再通过集体的学习,帮忙全部幼儿了解和把握一些和生疏人相处的方法,让孩子知道如何应变可能遇到的危急:我认为仅仅告知幼儿“不承受生疏人的糖果或不
11、要和生疏人说话”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需向孩子描述可能遇到的状况.然后指导孩子如何去做。所以我在活动中设置了一些与幼儿实际生活特别贴近的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帮忙幼儿熟悉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再通过嬉戏活动,共同分析推断,懂得在生活中不要轻信生疏人的话,更不要跟生疏人走。 幼儿园社会教案中班篇五 一、活动名称:小蜜蜂 二、生成背景: 春暖花开,在查找中、远足中、嬉戏中,我们曾先后两次带孩子来到“延中绿地”查找春天的脚印。由此,我们与孩子、家长、一同进入了以学习教参中的主题“小花园”为主线的一系列关于春天的活动。 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话题: 奇怪、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百花园中的小精灵让他们产生
12、了好多的疑问: 教师飞来飞去的是蝴蝶对吗? 教师我知道蝴蝶正在采蜜呢? 教师昨天我家飞进了一只小蜜蜂,我好怕。妈妈说它要咬我的。 对于孩子们的疑问和相互间的谈话,教师并没有立刻给出答案或是否认孩子,而是依据孩子们生成的问题,捕获到最有价值的热点话题预设活动“小蜜蜂”。对于小班孩子来说如何习得学问,如何激发他们的情感,是教师思索活动设计的关键。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以音乐活动和情景式环境创设为切入口,通过亲身扮演小蜜蜂来了解蜜蜂的形状特征,在嬉戏中知道蜜蜂的勤劳和喜爱采蜜的特质。 三、内容与要求:运用各种手段,帮忙孩子熟悉春天里小蜜蜂的特征。 四、材料供应: 音乐素材:铃儿响叮当、小熊走、蜜蜂飞、
13、蜜蜂做工 扮演道具:服装、头饰、镜子、黄色小桶 环境支持:“春娃娃”、桃花若干朵、ppt、花香喷雾 五、活动与指导: 1、观赏音乐故事“蜜蜂与小熊”。 提问:听了故事你喜爱小蜜蜂还是小 熊?为什么你喜爱小蜜蜂呢? 2、嬉戏:勤劳的小蜜蜂。 重点:扮演小蜜蜂,了解小蜜蜂的形状特征和勤劳、喜爱采蜜的特质。 3、音乐嬉戏:“蜜蜂和小熊” 4、共享品尝蜂蜜。 六、活动反思: 1、教学活动的设计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贴近幼儿的生活,教师运用多种手段让孩子通过直接体验帮忙他们熟悉小蜜蜂的明显特征,在组织学习活动时教师转变了以往学科式的”教学,充分考虑孩子学习的特点和认知规律,表达活动的整合性,让幼儿人人
14、无拘无束地投入到活动中,使他们的心情和行为始终保持积极的状态,帮忙了孩子更有效地学习。 2、教学活动的设计有递进性,层次清楚,有浅入深、有目的地选用不同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贯穿始终,并有效地整合了数、思想品德、运动等多方面的学问与情感。 3、教师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还应不断提高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对孩子反响准时调整教学策略的力量。 教师的点评: 1、教师在活动中有效地整合了数、运动、品德、儿歌、音乐等多种因素,尤其将品德教育蕴涵于这样的活动中对孩子进展教育效果就很好。 2、整体是由细节组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注意细节的设计,打算了此教学活动的胜利。 幼儿园社会教案中班篇六 我要上小学了 学习表现反面
15、人的行走动态。 表现出反面人的动态。 表现出人行走的四肢变化 绘画用纸、水彩笔、剪刀、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你在小学里看到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1)“你会买怎样的书包?什么式样?什么颜色?” (2)教师演示反面背书包人的动作,重点是人行走的四肢变化。 (1)幼儿作画,教师提示幼儿要将人画得大一些。 (2)幼儿用剪刀沿着人物的外轮廓线剪下(要留白色的”边线)。 (1)观赏同伴的作品。 (2)介绍作品的内容,为马上成为一名小学生而感到骄傲。 幼儿园社会教案中班篇七 1、教师:今日教师带来了两个小动物来到我们班,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谁呢? 教师出示小鸡和小鸭子,请幼儿跟它们打招呼。 2、教师:
16、这两个小动物它们今日还带来了一个故事哦,请小朋友们来听一听这个好听的故事吧! 教师叙述故事内容。 3、教师提问: 教师:小公鸡和小鸭子在做什么呢?当鸭子啄不到虫子的时候是谁来帮他啄的呢?小公鸡是怎么样帮忙小鸭子的呢? 小公鸡不会游泳,是谁来救他的?小鸭子又是怎么样救小公鸡的呢? 教师小结:小鸡和小鸭子它们是一对好朋友,他们相互关怀、相互帮忙 1、教师:瞧,小鸡和鸭子真是一对好朋友,那小朋友,你们是不是也有许多的好朋友呢?那现在就请你们来说说你们的好朋友吧! 请幼儿向大家来介绍自己的好朋友,他是谁,叫什么名字。 2、教师:小朋友,你们和你们的好朋友会相互关怀、相互帮忙吗?自己是怎么样帮忙好朋友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 社会 教案 中班 1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