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球宝宝真神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球宝宝真神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球宝宝真神奇》.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球宝宝真神奇_幼儿园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感知海绵的轻软、能变形、吸水的特性。 2、愿意参与探究活动,情愿大胆猜测并试验。 【活动预备】 1、海绵、纽纽棒若干,海绵做成的毛毛虫一只。 2、活中的海绵制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海绵宝宝,引起探究兴趣。 师:教师带来了一个朋友,看看是谁?(海绵宝宝) 二、玩海绵,感知海绵的特性。 1、和海绵宝宝握握手,抱一抱,初步感知海绵的轻、软的特性。 2、第一次探究。(玩海绵) (1)幼儿自由探究,教师观看指导。 (2)集体沟通。 师:刚刚你用什么方法和海绵玩的?你玩的时候有什么发觉? 3、其次次探究。(海绵变形) (1)幼儿
2、自由探究。 (2)集体沟通。 师:你把海绵变成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变的? 小结:我们能把海绵变成各种外形,但只要一松手,(教案出自:)它就又变回原来的样子,真奇妙。 4、变毛毛虫。 (1)出示海绵变的毛毛虫(帮助材料:纽纽棒),引起幼儿兴趣。 (2)幼儿动手操作,把海绵变成毛毛虫。 (3)和毛毛虫玩一玩。 三、参观海绵展览馆,了解海绵在生活中的用处。 【教学反思】 一、从兴趣动身,联系生活进展选材。 海绵在我们生活中是常见、常用的材料,孩子们对此既熟识又生疏,虽常见常用,但是对于海绵的特性却不了解,因此,本次活动我们选择了海绵作为活动题材。活动一开头以动画片海绵宝宝中海绵宝宝作为导入,带着孩子们
3、走进海绵世界。由于这个动画片是幼儿感兴趣的,它的消失使幼儿的留意力集中,很自然地进入下一环节。 二、以幼儿探究操作贯穿始终。 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自己作为一个引导者,引导孩子们与海绵宝宝玩一玩、变一变,(教案出自:)让他们用完整的简洁句表述自己的发觉,符合纲要中指出的鼓舞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同时,我还为幼儿供应观看、操作的时机,鼓舞幼儿动手动脑大胆地去探究并发觉海绵的特性。 三、结合并运用于实际生活。 活动的最终环节,通过参观海绵展览馆,不仅稳固了所学的学问,而且还将学问真正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 幼儿园小班科学优秀教案熊宝宝做馒头 活动目标: 1、对事物
4、简洁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特征感兴趣。 2、会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初步感知、理解5个以内物体的量。 活动预备: 1、通过实地参观,了解厨房教师做馒头前的预备(包括洗手等)和做馒头的过程。 2、预备面粉、面团、小枣、小围裙等。 活动过程: 1、以故事情境引入。 教师扮演熊妈妈,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引导幼儿仔细清洗双手。提升阅历:制作食品前,要把手洗洁净。 2、与幼儿一起制作馒头,边做边数看到的东西。 一一熟悉制作馒头需要的工具,看一看、说一说:这里有什么?它们是做什么用的?哪些东西一样?数一数有几种东西?每种有几个? 教师与幼儿一起制作馒头,边制作边相互比一比馒头的大小、外形。还可以数
5、一数:自己有几个面团?做了几个馒头? 、请幼儿自己取3颗枣放在馒头上。 、请幼儿把3个馒头放在一个盘子里。提升阅历:3个馒头、3颗枣、3个面团,都是3。 3、把馒头送到厨房,拜托厨房教师蒸一蒸,并向厨房教师表示感谢。提升阅历:得到别人的帮忙时要说感谢。 4、买馒头嬉戏:连续练习数数。请幼儿拿钱(用圆纸片代替)买蒸熟的馒头,一个馒头一块钱,说清晰买几个,是大馒头还是小馒头。 备注:此教材选自甘肃省幼儿园欢乐与进展课程教师用书p331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奇妙密码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盐在水里会溶解并了解什么是饱和盐水。 2、能探究出用铅笔和粉笔可以解密。 3、在嬉戏中体验探究与发觉的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球宝宝真神奇 幼儿园小班 科学教案 宝宝 神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