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docx
《2018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8海南省 2018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答案解析1.【答案】(1)C(2)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解析】中国书法的六种主要书体:篆书(包含大篆、小篆),燕书(包括燕行),隶书(包含古隶、今隶),楷书(包含魏碑、正楷),行书(包含行楷、行草),草书(包含章草、小草、大草、标准草书)。应了解并加以辨认。【考点】文化常识。2.【答案】(1)瞩 xing hn 靡【解析】要注意排除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的干扰,以义定形、以义定音,准确拼读。【考点】汉字的字音、字形。(2)【答案】B A【解析】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指自成一家。得天独厚:独具特殊优越的条件,也指所处的环境特别好。结合句,
2、陈述对象是“地理位置” ,所以应选“得天独厚” 。驰名中外:形容名声传播得极远。超凡脱俗:超出一般,脱离世俗,形容与众不同,非常特别。句的陈述对象“海南”是一个地方,指海南在国际上的名声很大,所以选“驰名中外” 。【考点】正确运用词语(包括成语)。(3)【答案】示例:第句 作比较 突出说明了海南是土地面积最大的自贸区(港)。第句 打比方 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海南岛环境优美。第句 打比方 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海南岛阳光明媚。第句 分类别 条理清晰地说明了海南作为自贸区(港)有着巨大的优势。【解析】句把海南同新加坡和迪拜作比较,说明海南岛面积之大。句把海南比作明珠,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海南岛环境的优美怡人。句
3、把海南的阳光比作火,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海南岛阳光明媚。句到句,用“首先” “其次” “再者”三个方面、分门别类地说明了海南岛的优势。【考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4)【答案】示例一:沙滩松软,触摸着人们的肌肤。示例二:海浪翻滚,撩动着弄潮儿的心弦。示例三:椰树挺立,护卫着祖国的南疆。【解析】句子的仿写,一方面仿形式,要求补写的句子与所给的句子构成排比,结构一致,字数相同或相近;另一方面仿内容,所给例句一是写“空气” ,一是写“阳光” ,都是自然景物,仿写时也要选择自然景2/8物来写,而且要突出其自然环境的美好。【考点】仿写句子。3.【答案】(1)孙悟空(孙行者、孙猴子) (2)示例:“孙悟空大闹天
4、宫”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解析】选文出自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偷吃太上老君的仙丹被关在炼丹炉中的情节。【考点】名著阅读。4.【答案】(1)署名和日期交换位置。【解析】表扬信最后先是署名,然后才是日期。【考点】实用类文体的格式。(2)【答案】 孙师傅这种见义勇为的精神令我校师生十分感动【解析】句成分残缺,应改为“孙师傅这种见义勇为的精神令我校师生十分感动”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3)【答案】建议贵公司对孙师傅给予表扬。【解析】这封信是表扬信写信的目的即“表扬” ,注意语言表达要得体。【考点】语言表达连贯、得体。5.【答案】(1)东风无力百花残(2)塞下秋来风景异(3)几处早莺争暖树
5、(4)欲与天公试比高(5)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6)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解析】要特别注意易错字的书写。【考点】古诗词的默写。6.【答案】时间 缘由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解析】 “丙辰中秋” ,交代了写作的时间。 “欢饮” “大醉” “兼怀子由” ,交代了写作的缘由。 “此事”指代的就是上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现象。【考点】对诗词内容的理解。7.【答案】C【解析】 “全词以消极悲观的情绪作结”错,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作者的美好祝愿,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考点】鉴赏诗词的内容及艺术手法。3/8【诗歌鉴赏】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
6、作者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作者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上阕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苏轼把青天当作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作者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 。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7、 。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这一转折,写出作者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作者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作者开阔的心胸与高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下阕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8、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于是作者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8.【答案】D【解析】 “林寒涧肃”中的“涧”应读“jin” 。【
9、考点】汉字的字音。9.【答案】(1)顺流而下(2)冲荡(3)早(4)延长【解析】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0.【答案】(1)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或: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4/8(2)空荡的山谷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或空荡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11.【答案】写出了三峡的山险峻、陡峭的特点。为下文写夏水迅猛做铺垫。【解析】 “重岩叠嶂”写出了山的陡峭、险峻, “隐天蔽日” “不见暖天蔽日,看不见阳光。正是有了山峰的高峻的描写,才为下文写“悬泉飞瀑”的水势浩大做了铺垫。【考点】概括主要内容和分析作者意图。【文言文译文
10、】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在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
11、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答案】B【解析】 “苔痕”中的“痕”应读“hn” 。【考点】汉字的字音。9.【答案】(1)出名(2)博学的人(3)弹奏(4)说【解析】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0.【答案】(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或: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2)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没有官府公文来使身体劳累。【解析】翻译注意直译,吧句子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把
12、翻译的助词删掉,省略的根据上下文补充,才能做到不丢分。11.【答案】写出了陋室自然环境的清幽。目的是衬托陋室的不陋。5/8【解析】苔藓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写出了陋室环境的清幽、寂静。尽管房屋简陋,但主人品德高尚,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交往的都是文人高士,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过着舒适安逸的生活,自然是自得其乐,丝毫没有“陋”的感觉了。【考点】概括主要内容和分析作者意图。【文言文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成为有灵力的水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苔藓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说说笑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海南省 中考 语文试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