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备课教学教案范本7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师备课教学教案范本7篇.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幼儿教师备课教学教案范本7篇 活动目标: 1、仔细倾听音乐,情愿跟随教师随音乐有节奏地走、跑、跳。 2、能依据教师的语言提示,掌握自己的身体初步合拍做立正、转圈、下蹲等简洁动作。 3、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4、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活动预备: 钢琴、小猫、小狗头饰各一个;布置场地。 活动过程: 一、嬉戏导入,调动幼儿积极性 1、幼儿依据教师口令做出动作(组织幼儿小椅子围成圆形坐好,起立跟着教师走圆嬉戏) 教师引用嬉戏歌词跟着教师走走,跟着教师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看谁先站好,请幼儿做出相应动作(引导幼儿熟识歌词内容,快速做出反响,在此根底上加以动作变化,如看谁先蹲下,鼓舞幼儿与教师一
2、起说一说) 2、教师提示幼儿要为嬉戏配上好听的音乐,请幼儿边听边跟着旋律拍手(引导幼儿熟识旋律) 二、学习歌曲,引导幼儿演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熟识嬉戏歌曲) 2、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大声领唱,幼儿小声跟唱(引导会唱的幼儿大点儿声) (2)幼儿自己演唱(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进展嬉戏,边唱边做 1、教师请幼儿起立,与教师围圆进展第一轮嬉戏(教师首先引导幼儿有秩序的嬉戏,然后教师与幼儿一起唱跟着教师走走,跟着教师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看谁先站好,表扬听指挥,唱的好,做的好的小朋友) 2、进展其次轮嬉戏,教师更改为跟着小猫走走,跟着小猫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看谁先
3、蹲好(教师戴上小猫的头饰,提升幼儿嬉戏的积极性,强调认真听好最终一句口令的变化,引导幼儿快速做出反响) 3、进展第三轮嬉戏,教师请一名幼儿戴上小狗的头饰,大家跟随他一起嬉戏(引导幼儿体验与教师小伙伴嬉戏的欢乐,完毕后可请这名幼儿选出表现好的小朋友赐予嘉奖) 4、转变歌词和相应的动作进展嬉戏。 四、教师以嬉戏形式完毕 教师带着幼儿到盥洗室,边唱边表演跟着教师走走,跟着教师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看谁先洗好手。 户外活动: 1、体育嬉戏: 小路弯弯 见领域活动指导P10。 2、分组活动:(见周规划表) 幼儿教师备课教学教案范本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切分音节奏的演唱,体会歌曲的欢快跳动感。 2
4、、能够正确演唱带有切分音和休止符的局部,培育幼儿对节奏的感知力量;依据歌词的提示和理解养成讲礼貌的习惯,增加交往力量。 3、体会歌曲带来的积极欢快的心情,使幼儿自觉养成讲礼貌和早起的习惯。 【活动预备】相应图片X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学习歌曲。 1、每天早晨是谁喊小朋友起床? 引导太阳公公,大公鸡。 2、对应图片小朋友们背着书包赛跑,你们觉得他们在比什么? 引导看谁最先到学校。 3、小朋友们赛跑的时候,嘴里也哼着一首好听的歌,他们唱的什么呢?来听教师唱一遍。 二、教师范唱。 三、进一步依据图片提示和肢体动作的帮助记忆歌词。 四、完整地学习歌曲。 1、观赏一遍歌曲的旋律,并配上标准的
5、动作。 2、把握住动作的同时,把歌曲完整地唱出来。 3、引导幼儿用欢快的声音和表情,配上动作,完整地演唱歌曲。 4、把歌曲分成教师演唱和幼儿演唱的两个局部,教师和幼儿对唱。 【活动延长】 请小朋友想一想漂亮的早晨都有些什么?请小朋友把见到过的或者想象中的漂亮的早晨用蜡笔画出来。 歌词:太阳公公起床了,公鸡喔喔把我们叫。你追我赶大家赛跑,看谁最先到学校。看到孩子得意的笑,多少辛苦也忘了。教师早!同学们好!我们开头上课了! 幼儿教师备课教学教案范本篇3 一、拟定题目 题目要注明活动主题和班级类别(如:小班语言活动小猫的生日)。活动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在幼儿能承受的范围内,并能激发幼儿参兴
6、趣。 二、设计意图 这步写你这样设计活动的意图,结合幼儿的什么特点,和能让幼儿学习到什么等。字数在100到200字为宜。 三、活动预备 分为阅历预备、教学设备预备、材料预备。阅历预备指在上这堂课之前幼儿已经具备的阅历。教学设备指音像播放设备、投影仪等。材料预备指绘本、塑料瓶、卡片等上课需要的材料。 四、活动目标 幼儿园的活动目标分为三类:学问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目标的拟定要以幼儿为主体,符合幼儿进展水平,避开抽象和宏大。 五、活动过程 这步应当写具体的上课流程,在格式上可以用到1、(1)进展过程排序。中间可以插入课堂中教师会用到的激发性语言,以及设想幼儿会作为反响并想好应对措施。第一点先
7、写导入导入方式有许多,比方嬉戏导入,故事情节导入,音频动画导入等,方式多种多样,你可以设想出自己的独特创意。下面介绍一下几种常见导入方式。嬉戏导入,先设计一个联系活动主题的嬉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通过嬉戏引出活动主题。故事导入,幼儿总会对各种各样的故事着迷,在活动之前为幼儿创编一段小小的故事情节会让幼儿在整个活动中布满探究欲。假如语言活动的主题是叙述我们如何过新年,那么在活动之前先播放一段过年时喧闹喜庆的音乐肯定会是一个不错的导入方法。然后再分步写详细上课过程,各环节之间要层层递进,跨越不行太大,要考虑到幼儿的理解水品,突出主题,逐步到达活动目标。 六、活动延长如手工折纸活动,则可以延长到请小朋
8、友在自己的折纸上划出自己喜爱的图案。一般可以用几句总结性的话代替。幼儿活动多涉及到共享,延长活动可以请小朋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受去和小伙伴或者爸爸妈妈一起学习。以上就是一篇幼儿园活动教案的根本模板,盼望你能为小朋友们创作出优秀的教案。 幼儿教师备课教学教案范本篇4 目标: 1.参与活动,体验为家人预备“开饭”的欢快心情。 2.能初步依据阅历选择大小不一样的碗、勺等餐具。 3.尝试运用手指撕纸,揪泥条,以预备“饭菜”。 预备: 1.幼儿已屡次观赏歌曲炒小菜。 2.大小不一样的碗、勺若干(多于幼儿人数),每人一张餐垫。 3.纸条、纸片、橡皮泥等若干。 过程: 1.萌发参与活动的进取心情。 (1)边观
9、赏歌曲炒小菜,边自由跟唱,表演动作。 (2)回忆自我在家和谁一齐吃饭。 开饭啦,在家里我们和谁一齐吃饭呢(启发幼儿说出家庭成员。) 2.感知餐桌和餐具,为选择餐具作预备。 (1)观看餐垫。 “餐桌上有什么看看餐垫,今日谁和我们一齐吃饭 (2)观看碗。 吃饭时我们用什么盛饭盛菜 那里有这么多碗,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说出碗的不一样颜色,并以两两比拟的方法区分大小。) 3.自由选餐具,体验一一对应。 (1)幼儿为爸爸妈妈和宝宝选择碗。 爸爸妈妈和宝宝饿了,要吃饭了,我们为他们每人预备一只碗吧。 (教师观看幼儿选择的情景,并提示幼儿将碗对应地摆放在餐垫上。) (2)沟通选择、摆放的阅历,并作调整
10、。 你给爸爸选的碗在哪里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你给妈妈选的碗在哪里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你给宝宝选的碗在哪里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你一共选了几只碗它们一样大吗哪只最大哪只最小 (3)幼儿自选勺子,并对应地摆在碗里。 吃饭时除了碗还要什么三个人吃饭需要几把勺子 4.自主选择材料做“饭菜”。 (1)幼儿自由选择橡皮泥、纸片、纸条等材料做“饭菜”。 (2)教师观看幼儿的选择及制作情景,鼓舞幼儿尝试选用不一样的材料做多种“饭菜”。 (3)鼓舞幼儿用语言和爸爸妈妈宝宝沟通,学说:“某某,我请你吃” 5.以“出去漫步”的情景完毕活动。 幼儿教师备课教学教案范本篇5 一、活动目标: 1、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
11、特证,了解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探究区分各种几何图形,通过情景嬉戏,能用语言大胆的与同伴沟通自己的发觉。 3、感受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用途,体验探究和发觉的乐趣。 二、活动预备: 1、课前熟识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图形的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做成铺路的石头。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若干 4、背景?音乐、课件。 三、活动过程: 1、以情景导入捡石头,引起幼儿探究几何图形的兴趣。 (1)教师用神奇的语气告知幼儿:小朋友,今日教师发觉珍宝了,想不想知道是什么珍宝?(随音乐进入场地)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大家可以挑自己最喜爱的,进展观看、探究沟通。(发觉他
12、们的特征)哇!有这么多五颜六色的石头,我们找出自己最喜爱石头玩一玩、看一看他们有什么特征。 (3)嬉戏:按标记举石头? 小结:圆形,四周是圆滑的,没有棱角;正方形有4条边一样长,4个角一样大;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 2、铺小路:试一试,摆一摆几何图形,感知几何图形的特征。 (1)第一次铺小路: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几何图形的铺法,并沟通发觉的隐秘。 我们这里有一条坑坑洼洼的小路,有一天我观察有个小朋友在上面骑自行车摔倒了,哭的可厉害了。为了不让大家再受伤我们用捡来的石头,来铺一条石头路,好吗?教师提出要求:请你们把手中图形放进与你手中的图形一样的坑里,直到把坑全铺平!(边讲解边示范)幼儿操作:把捡
13、到的石头一一对应的镶嵌在相应外形的坑里?。 (2)其次次铺小路,探究感知几何图形的特征。 问:为什么三角形要铺在三角形的坑里?圆形要铺在圆形的坑里?正方形要铺在正方形的坑里?(鼓舞幼儿表达出探究过程发觉的现象,感知并初步理解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特征。) 3、踩石头,连续稳固幼儿对几何图形的熟悉。 (1)小路铺好了,我们来玩踩石头的嬉戏吧。 教师介绍玩法:音乐一响,幼儿随音乐跳动起来,音乐一停就马上踩到自己喜爱的石头上,并说说踩到的是什么外形颜色的石头?。 (2)嬉戏重复两到三次。 (3)小结。 4、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了解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在生活中的用途。 (1)在幼儿园里,我们的四周你
14、发觉什么东西的外形像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幼儿自由沟通答复。) (2)其实生活中,还有好多东西的外形是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观看课件进一步了解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用途。) (3)布置任务:生活中还有好多不同外形的东西,咱们回家找一找,回来告知教师好吗? 5、延长活动:带幼儿到户外连续查找不同外形的东西。 幼儿教师备课教学教案范本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了解蜗牛的形状特征,能用螺旋线画出贝壳,并大胆用线条、图案装饰。 2、尝试用两种颜色交替使用涂色和用深浅两种颜色叠加过渡涂色,丰富画面颜色。 3、学习把主要物体画在中心位置,画得最突出的构图方法。 4、鼓舞幼
15、儿大胆想象,添画简洁的背景。 活动预备: 1、课件 2、画纸、蜡笔人手一份 3、黑板,已画好的蜗牛轮廓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主题。 教师:小朋友,今日有一只得意的小动物来到了我们课室里,它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处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抓紧躲进房里头这是什么小动物呢?你们猜一猜是谁?(蜗牛) 二、利用课件,观看蜗牛的形状特征。 1、教师:小朋友,蜗牛的样子是怎样的?(幼儿依据自己的观看和阅历进展叙述,如贝壳圆圆的,有漂亮的花纹;身体长长的,软软的等;) 2、教师:蜗牛身上有什么?什么外形的?壳上还有什么?(一圈一圈的螺旋线,还有很多小花纹,特别漂亮!) 教师:贝壳的颜色怎样?(
16、有棕色的、黄色的、红色的) 教师:蜗牛的身体又怎样呢?(长长的、厚厚的)头上有什么?(一对触角、一双眼睛、还有一个小嘴巴) 三、教师讲解示范。 1、蜗牛长得这么得意,我们一起把它们画下来吧。你们想怎样画呢?(鼓舞幼儿大胆把想法说出来) 2、示范蜗牛的画法: 教师:那我们今日就画一只漂亮的大蜗牛吧。 (1)先在画纸的正中间,用螺旋线画出蜗牛的壳,再画上身体、触角、眼睛、嘴巴。 教师:蜗牛小时候很小的,后来它渐渐地长大,背上的壳也一圈一圈地跟着长大,最终长成了一个大大的壳。(提示幼儿:不要绕得太多,教师觉得绕4圈就最适宜,线与线之间不要太密)再引导幼儿观看蜗牛壳在画纸上占的位置。引导幼儿把一只蜗牛
17、画在纸的中心位置,画得大大的,让人一眼就能发觉画纸上有一只大蜗牛。 教师:接着,画蜗牛长长的、厚厚的身体,还有一对触角、眼睛、小嘴巴。 (2)用线条、图案装饰蜗牛的壳 教师:蜗牛喜爱漂亮的壳,我们用线条和图案给它装饰一下。可以先用线条把贝壳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可以选用直线、斜线、波浪线等线条。 教师:除了线条,我们还可以画上漂亮的图案,如圆形、心形、云朵形等。 (3)学习两种颜色交替使用涂色 教师:接着,我们给蜗牛穿一件漂亮的衣服。用两种艳丽的颜色交替使用涂色,这样看上去很有规律,也很漂亮! (4)学习深浅两种颜色叠加过渡涂色 教师:除了这种方法,还可以用深浅两种颜色叠加过渡涂色,如我先用深绿
18、色在蜗牛的身体上涂上一小局部,接着我用浅绿色叠加涂上去,在把剩余的局部也涂上浅绿色,这样蜗牛身上的颜色就更漂亮了。(教师在黑板上示范) (5)添画简洁的背景 四、观赏优秀作品,交代绘画要求。 1、展现几幅优秀作品,让幼儿观赏。 2、教师交代绘画的内容和要求。 (1)先在画纸正中间画一只大蜗牛,接着装饰一下贝壳,最终才涂上颜色。 (2)要选用一些艳丽的颜色来着色。 (3)画画时留意画面的干净。 五、幼儿绘画,教师观看,了解幼儿绘画状况,赐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忙。 六、作品评价 比一比谁画的蜗牛最漂亮。 (视活动详细状况选择以下3项,可全选,也可选其1或其2进展描述) 幼儿教师备课教学教案范本篇7 活
19、动目标: 1、了解故事的寓意,知道遇事多动脑筋。 2、通过故事及小试验,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3、和同伴玩水中成像的嬉戏,激发其探究科学的兴趣。 活动预备: 1、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 2、每桌一盆水,一只手电筒。 活动流程: 1、以猜迷语的方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有时挂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月亮) 2、教师叙述故事猴子捞月亮。 当讲到“老猴子说:快想方法把月亮捞上来。”时,停顿叙述并让幼儿争论: (1)猜猜他们是怎样捞月亮的? (2)月亮捞上来了吗?为什么捞不上来? 3、接着观赏故事,教师进展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小猴子在井里发觉了什么?它怎么叫的? (3)大猴子跑来一看什么反响?老猴子呢? (4)它们用什么方法捞月亮?捞到了没有?为什么捞不到? (5)最终老猴子一抬头,观察了什么?它对小猴子说了什么? (6)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4、分小组进展小试验水中成像。 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并让幼儿观看:“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使幼儿感知水面很平常,“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浪,影子就碎了。 5、教师小结:我们在生活中遇事应当多动脑筋、仔细思索。 6、完整观赏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 活动延长:让幼儿阅读用书,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