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中会考地理复习知识点.doc
《广东高中会考地理复习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高中会考地理复习知识点.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广东高中会考地理复习知识点【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四级):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统)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外部: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比拟安全的宇宙环境 自身: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相宜(平均气温为15度)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周期11年 (2)影响:发出电磁波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发出高能带电粒子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 影响地球气候、灾难水旱灾难,诱发地震 4、自转、公转的特点: 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 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限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
2、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 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地转偏向力: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1)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到达 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消失极昼现象。夏至到秋分,秋分到冬至,北半球昼渐渐变短,夜渐渐变长。 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到达 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消失极夜现象。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3、,各为12小时。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状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到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到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直射问题:一年之中,有两次直射的是南北纬回归线之间,有一次直射是南北纬回归线。没有直射的是南北纬回归线分别到达南北极的纬度。
4、 日出日落:昼夜长短。日出变早,日落同程度变晚。 影子问题:太阳高度角变小,影子变长。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 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构造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1)地球内部的圈层依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 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
5、其次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分三大类: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积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变质岩(变质作用)。 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三大类岩石转化图)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凹凸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凹凸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积累、固结成岩作用。 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u型)、流水积累地貌(冲积扇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 高中 会考 地理 复习 知识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