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8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 5 山东省临沂市 2018 年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答案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 1.【答案】C 【解析】 A.h/h; ling/ling; xio/xio。 B.chng/chng; yn/yn; j/j。 C.q/ q; mn/mn; b/b。 D.zh/zh; zi/zi; chung/qing。 【考点】本题考查具体语境中字音字形的辨识能力。 2.【答案】D 【解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A 沉湎,鸦雀无声。B 旁骛,红装素裹。C 诚惶诚恐。 【考点】本题考查对词语表述正误的辨析能力。 3.【答案】A 【解析
2、】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贬义词。 【考点】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4.【答案】B 【解析】A 语序错误。“打击”与“防范”对调即可。C 成分残缺。句末加“的计划”等。D 句式杂糅。去掉“的结果”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语句的辨识能力。 5.【答案】D 【解析】A 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选择问中间不能加问号。B 第一个“压力”后的
3、逗号改为分号。C 句号应移至引号外。 【考点】本题考查对标点表述正误的辨析能力。 6.【答案】B 【解析】A 应该是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各类诗歌 305 首。 C 诗集春水在作者是冰心。D海燕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表达的辨析能力。 7.【答案】 (1)虎妞 实例:好逸恶劳、粗俗刁泼 (2)小福子 自己上吊自杀了 【解析】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以考促读。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骆驼祥子有关的文
4、学常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对名著的了解。 8.(1) 【答案】(1)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2)江山代有才人出 (3)教然后知困 (4)入则无法家拂士 (5)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首先要选准诗句, 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 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 关键是不能错字、2 / 5 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名句名篇的考察。 9.(1) 【答案】示例:爸爸,你能有时间刷微信,却借口工作忙没时间和我一起读一本经典的书
5、籍,这样好吗?况且,刷微信既浪费时间,又有害身体,而读书,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还能培养我们的良好情趣,何乐而不为呢? 【解析】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商量的口吻,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文明得体,表达清楚明白。不能偏离“经典阅读有益身心”这一劝说主题。 【考点】考查仿句。 (2) 【答案】示例:读书就是假日外出的旅游,可以欣赏风景,陶治性情。 【解析】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抓住前例句“读书就是进行生命的化妆,可以充实自我,改变气质” 。句式结构为“读书
6、就是可以”的比喻句。内容要与前两句相谐,谈的是读书的意义。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考点】考查仿句。 二、阅读 10.【答案】上阕,作者长途跋涉,日高人困,突然,“籁籁”之声传来耳际,这是枣花落在身上。接着,耳边又传来吱吱呀呀作者熟悉的缫车的响声。响声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乡村中了。这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廖廖几句,由声入耳,有声有色,有景有人,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解析】分析词篇的“全词有景有人,有声有色,乡士气息浓郁”的特点。首先要读懂词句,从字里行间分析词篇的语言特点。诗歌的大意:衣巾在风中簌簌作响,枣花
7、随风飘落。村子的南北头响起剿车的支呀声,是衣着朴素的农民在卖黄瓜,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否给碗茶?全词有景有人,有形有声有色,乡土气息浓郁。日高、路长、酒困、人渴,字面上表现旅途的劳累,但传达出的仍是欢畅喜悦之情,传出了主人公县令体恤民情的精神风貌。这首词既画出了初夏乡间生活的逼真画面,又记下了作者路途的经历和感受,为北宋词的社会内容开辟了新天地。所以说“全词有景有人,有声有色,乡士气息浓郁”。 【考点】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概括与表达的赏析。 11.【答案】 (1)乐:以为乐 (2)居:停留 (3)许:大约 【解析】先要大致
8、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乐”:以为乐。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考点】考查文言文的词句意思。 12.【答案】D 【解析】D 项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都是“因为”之意。A 前者代词;后者副词“难道”。B 前者代词;后者助词,用于主谓之间。C 前者介词,引出处所,可译为“到”;后者介词“比”。 【考点】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一句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
9、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代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 13.【答案】 (1)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看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然而在水中欢快游动发出刺泼声响的鱼儿,都是身长只有几寸的鱼儿。 3 / 5 【解析】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 把词语放到语境中, 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斗”“蛇”“明灭”“然”“跳达”等字词的翻译。“然其跳达刺泼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判断句的翻
10、译。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14.【答案】B 【解析】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一定要看准题干的“间接描写水清澈”一句。“水尤清冽”“下深丈许,了若径寸”“喷吐冰雪”都是直接写水,所以答案为 B 项。 【考点】文言文重要信息的筛选和提取。 15.【答案】 【甲】文抒发了作者谪居荒原之地的孤寂、凄苦忧伤的感情。 【乙】文表现作者西山游玩的欢愉心情。 【解析】要答好此题,首先要好好阅读两篇文言文,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注意分析具体语句,特别是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山东省 临沂市 中考 语文试卷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