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省莱芜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docx
《2018年山东省莱芜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山东省莱芜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 6山东省莱芜市 2018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A.铁锹(qio) 。C.一幅。D.醒目。【考点】综合读写。2.【答案】A【解析】A.皆为偏正短语。B.述补短语/偏正短语。C.并列短语/偏正短语。D.偏正短语/并列短语。【考点】语句结构类型。3.【答案】D【解析】A.“鳞次栉比”意思是像鱼鳞和梳子的齿样,一个挨一个地排列着,多形容房屋等密集。用该词来形容山不合适,此处用“高低起伏”更好。B.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是志愿者对老人的照顾细致周到,而“具体而微”是指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该词与语境不符,此处用“细致入微”更好。C.句子要表达的意思
2、是前来赏花和拍照的人来来往往不间断, “不绝如缕”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该词与语境不符,此处应用“络绎不绝” 。【考点】成语。4.【答案】C【解析】A.“严防”与“杜绝”重复,应删掉“杜绝” 。B.“近”与“左右”重复,应去掉“左右” 。D.“产生”与“知名度”搭配不当,应将“和”改为“,获得了”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5.【答案】C【解析】C.诗歌第三句“应”字说明“风吹花残之景”只是诗人的忧虑,是想象之景,并非实写。【考点】诗歌鉴赏。二、积累与运用6.【答案】 (1) 兰亭集序(2)A.范爱农B.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C.父亲逼“我”背诵鉴略 (或逼“我”背书)【解析】 (
3、1)根据“王羲之” “天下第一行书”的关键提示,可确定帖名。(2)因为题干中有“根据朝花夕拾内容”的提示,所以根据表格中给定的事件或篇目,来推断空缺2 / 6的篇目、事件和所揭示的主旨即可。A 处的关键提示信息是“报馆案” “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望” “对这位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B 处可抓住作者对封建孝道的批判这一关键点来作答。C 处需要调动平时阅读积累来作答,注意写清具体人物和事件。【考点】名著知识。7.【答案】 (1)默默无闻、埋头苦干;以身作则、忠心报国;勤勉敬业、扎根基层;心系人民、无私奉献。(2)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讴歌英雄,从英雄身上汲取前行的力量,让英雄神代代相传;
4、绝不诋毁英雄人物,不做亵渎英雄的事情。【解析】 (1)本题要结合材料中人物的行为和材料对人物的直接评价来分析人物特点。结合材料一“30 多年中,父母和 8 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他搞核潜艇” “他亲自下潜 300 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做出了重要贡献”等关键信息,可以分析出黄旭华的特点。结合材料二“勤勉敬业、忘我工作” “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及其对政和县脱贫工作所做的贡献可分析廖俊波的人物特点。(2)本题首先要明确材料三中孙杰的微博内容对英雄完全没有敬畏之心,甚至诋毁、亵渎英雄,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的。对此,我们应引以为戒,进而思考我们应该从英雄人物身上
5、学习些什么,不该做什么,用流畅的语言表述出来即可。【考点】阅读理解材料。8.【答案】 (1)以中有足乐者(2)枳花照驿墙(3)瀚海阑干百丈冰(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解析】注意第(2)题中的“枳” “驿” ,第(3)题的“瀚” “阑”等字不要写错。第(4)题作者、词作题目和“战斗场景”是关键提示信息,注意“卢” “霹雳”等字不要写错。第(5)题作者、诗题和“富含哲理”是关键提示信息,注意“生”和“残”不要写错。第(6)题“学习和思考” “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及“论语 ”是关键提示信息,注意“罔”和“殆”不要写错。3 / 6【考点
6、】古诗内容。【诗歌鉴赏】本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作者对胞弟苏辙的怀念。词上片写望月奇思,幻想游仙于月宫。下片写赏月后的体会与希望。词人从月亮的转移变化、盈亏圆缺,联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从而得出不应事事都求完美无缺的结论。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这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三、文言文阅读9.【答案】 (1)酒杯(2)遮盖(3)赠送(4)枕、垫或踩、踏【解析】 (3)注意“遗”为古今异义词。【考点】文言文实词的含义。10.【答案】D【解析】A.而: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B.其,代词,他们/助词,加重语气。C.以:介词,凭借/连词,来。D.之:皆为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7、【考点】常见文言文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意义和用法。11.【答案】 (1)醉了能够同大家一同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2) (并且)那些隐居山林之人看待天下的乐趣,没有一样能使他们动心。【解析】 (1)注意本题“醒能述以文者”是状语后置,翻译时应注意调整语序。(2)注意“动”为使动用法, “视”要翻译准确。【考点】文言文翻译。12.【答案】宴酣之乐乐人之乐(或与民同乐)山林之乐【解析】甲文每段都有“乐”字,故容易在甲文第一段找到“滁人之乐” , “作者之乐”则要结合全文内容及第二段“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来体会。乙文可结合第二段内容来分析“李侯之乐” 。【考点】阅读理解文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山东省 莱芜市 中考 语文试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