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峰汇中心项目基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峰汇中心项目基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1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成都峰汇中心工程基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 二一一年一月成都峰汇中心工程基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编号:总 经 理: 赵 翔技术负责人: 康 景 文审 定: 高 岩 川公 司 经 理: 涂 铁 军 审 核: 涂 铁 军编 制: 陈 憬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 二一一年一月成都峰汇中心工程基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审 定: 审 核: 编 制: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 二一一年一月目 录1 编制说明- 1 -1.1 前言- 1 -1.2 编制依据- 1 -1.3 编制范围- 2 -1.4 质量目标及承诺- 2 -1.5工期目标及承诺- 2 -1.6 平安生产及现场文明施工目标
2、承诺- 2 -2工程概况- 2 -2.1拟建工程概况- 2 -2.2工程地质概况- 2 -地层结构- 2 -场地地下水- 2 -岩土层的工程特性指标- 2 -2.3基坑周边环境概况- 2 -2.4 基坑支护、降水设计概况- 2 -基坑支护设计概况- 2 -降水设计- 2 -2.5 本工程特点、难点和需重点考虑的问题- 2 -3施工总体部署- 2 -3.1施工准备- 2 -施工现场准备- 2 -技术准备- 2 -劳动力准备- 2 -施工机具准备- 2 -施工材料准备- 2 -3.2施工工序的安排部署- 2 -4 分局部项工程施工- 2 -4.1施工测量- 2 -概述- 2 -平面控制- 2 -高
3、程控制- 2 -测量控制点埋设要求- 2 -测量主要设备仪器- 2 -4.2 降水井施工- 2 -降水井设计概述- 2 -4.2.2 施工要求- 2 -施工工艺- 2 -监测与维护要求- 2 -降水系统设置- 2 -施工机具设备- 2 -4.3支护桩施工- 2 -施工准备- 2 -施工工艺- 2 -各工序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 2 -钻孔质量控制- 2 -钢筋笼质量控制- 2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2 -质量记录- 2 -成品保护- 2 -4.4锚喷支护施工- 2 -施工工艺流程- 2 -锚喷施工- 2 -面层钢筋网施工- 2 -喷射混凝土施工- 2 -锚杆注浆- 2 -4.5预应力锚索施工方
4、法- 2 -施工工艺流程- 2 -钻孔- 2 -锚索制作与安装- 2 -灌浆- 2 -张拉- 2 -封锚- 2 -4.6冠梁施工- 2 -4.6.1 放线- 2 -基槽开挖- 2 -4.6.3 钢筋加工制作- 2 -混凝土浇筑- 2 -4.7桩间护壁施工- 2 -钢筋网片- 2 -喷射混凝土施工- 2 -4.8土石方开挖施工方法- 2 -土石方开挖的总体安排- 2 -土石方开挖与支护桩、降水井施工的配合- 2 -土石方施工采取的措施- 2 -主要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 2 -开挖过程中的考前须知- 2 -5 基坑周边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2 -5.1基坑周边管线及建构筑物保护方案及措施- 2 -5
5、.2周边建构筑物保护方案及措施- 2 -6 施工进度方案大纲- 2 -6.1施工进度方案- 2 -6.2施工进度横道图- 2 -7 施工组织- 2 -7.1工程管理人员组成- 2 -7.2工程管理组织机构运作程序- 2 -7.3工程管理人员配置和岗位职责- 2 -7.4 劳动力方案和安排- 2 -7.5 施工设备方案和安排- 2 -8施工总平面布置- 2 -8.1施工总平面布置说明- 2 -8.2施工用水、用电、道路布置- 2 -施工用水、用电量- 2 -施工用水布置- 2 -施工用电布置- 2 -8.3施工临时设施- 2 -8.4施工总平面管理- 2 -9 基坑变形监测和应急预案- 2 -9
6、.1监测依据- 2 -9.2监测方案- 2 -9.3基坑监测的实施细那么- 2 -测量仪器及其精度- 2 -工序管理及记录制度- 2 -观测人员组织- 2 -数据整理- 2 -9.4应急预案- 2 -设置组织机构- 2 -准备完善的应急抢险设备、材料- 2 -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2 -基坑支护结构出现险情的抢险预案- 2 -基坑支护结构出现灾情的抢险预案- 2 -危害源因素辨识- 2 -应急救援措施的一般程序和措施- 2 -生产平安事故的应急救援- 2 -对事故现场伤员的初步处理- 2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2 -应急救援设备及经费- 2 -10 信息化施工和动态设计- 2 -11 确保工期技
7、术组织措施- 2 -11.1施工进度方案- 2 -11.2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2 -建立严格的施工进度方案检查制度- 2 -管理措施- 2 -材料保证措施- 2 -机械设备保证措施- 2 -实行资金专款专用- 2 -12质量保证措施- 2 -12.1质量管理目标- 2 -12.2质量总体控制措施- 2 -施工组织体系- 2 -12.3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2 -质量保证体系- 2 -健全质量监督检查体系- 2 -我公司工程工程的质量保证- 2 -专业施工保证- 2 -劳务素质保证- 2 -推行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有针对性地提高工程质量- 2 -12.4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2 -
8、全面培训- 2 -对材料供给商的选择和物资的进场管理- 2 -严格专项施工管理制度- 2 -原材料质量控制- 2 -计量及试验质量控制- 2 -质量管理制度- 2 -13 保证工程的平安措施- 2 -13.1.平安生产组织措施- 2 -建立工程平安生产管理机构- 2 -建立平安生产保证体系- 2 -13.2 健全平安生产制度- 2 -13.3平安生产方案与技术措施- 2 -13.4主要预防及控制措施- 2 -施工现场平安防火措施- 2 -现场施工机具平安防护措施要点- 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平安防护措施用电- 2 -雨季施工平安技术措施要点- 2 -地质情况变异施工处理措施- 2 -14 环境
9、保护、文明施工、防止扰民的控制措施- 2 -14.1环境保护和防止扰民控制措施- 2 -管理目标- 2 -组织保证- 2 -工作制度- 2 -环保措施- 2 -14.2文明施工和防止扰民控制措施- 2 -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2 -现场文明施工检查- 2 -防止施工扰民- 2 -14.3职业健康管理- 2 -1 编制说明1.1 前言成都中建投房地产开发拟建峰汇中心位于成都市高新区桂溪街办双土村二组、十组,本工程工程场地岩土工程勘察已经完成,我公司进行了该工程工程基坑工程基坑降水和支护设计。根据建设单位和基坑工程设计要求,结合现场施工条件,现进行本工程基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1.2 编制依据
10、 、招标文件及合同条款、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 2021年12月、?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建筑地基根底设计标准?(GB5007-2002)、?建筑桩基技术标准?(JGJ94-2021)、?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GB50010-2002)、?钢结构设计标准?50017-2003、?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标准? JGJ/T111-98、?工程地质手册?、?工程测量标准?(GB5006-2007)、?建筑变形测量标准?(JGJ8-200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2021)、
11、业主提供本工程相关的资料(电子版) 、国家、省、市有关的法律、法规、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四川省地方建筑、结构施工及验收规程、公司的规章制度、施工经验公司ISO9001质量体系文件、作业执导书,环境、职业健康、平安体系文件。本项工程的投标文件 公司有关工程经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国家及成都市公布的平安操作规程及文明施工规定。、施工现场踏勘的实际情况及其周围环境实际情况。1.3 编制范围按招标文件技术要求及本工程工程基坑工程设计施工图纸的范围,编制本工程的基坑支护、降水及土石方挖运的施工方案。1.4 质量目标及承诺
12、我公司将严格按照质量要求,选用性能良好的机械设备投入施工,我公司承诺按国家现行的有关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标准进行检查验收,确保基坑验收一次合格,同时到达规定的竣工验收备案制的要求,满足设计施工图纸要求。1.5工期目标及承诺我公司将按照有关施工节点要求组织施工,承诺确保工期满足要求。 1.6 平安生产及现场文明施工目标承诺我公司对本工程承当施工平安生产责任制,确保无重大人身、机械平安事故,无火灾事故,一般事故率控制在千分之一以下。强化施工现场科学管理,工地到达成都市文明工地,整个施工阶段不发生扰民纠纷事件,不发生刑事治安事件。严格按成都市有关文明施工的管理规定结合招标单位现场施工管理的具体要求,进
13、行标准管理。 、负伤事故频率:1.0以下;、杜绝重伤、死亡、火灾、设备、交通管线、食物中毒等重大事故;、到达JGJ59-99?建筑施工平安检查标准?合格以上标准;、社会、业主、员工、相关方的重大投诉为零;、通过安保体系认证;、争创成都市平安文明施工标化工地。2工程概况2.1拟建工程概况成都中建投房地产开发拟建峰汇中心位于成都市高新区桂溪街办双土村二组、十组。拟建场地呈长方形,长约120米,宽约140米,用地面积约16666m2,容积率6.0。拟建建筑物为高层建筑,其中,写字楼一栋26层高约100米,住宅楼一栋31层高约100米,公寓一栋22层高约95米,设计为两层地下室。地下室开挖深度约工程场
14、地自然地面下9.0m。受建设单位委托,我公司进行该工程基坑降水和支护设计,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结合成都地区该类工程基坑支护经验:本基坑工程降水采用管井降水,支护形式分段采用排桩加锚索支护、坡前排桩加锚索支护和土钉墙(锚喷)支护,排桩采用旋挖成孔灌注桩。2.2 工程地质概况 地层结构拟建场地位于成都市高新区,场地地貌单元属岷江级阶地。场地勘探点孔口地面标高486.877488.116,高差1.24m,地形较平坦。根据本工程地勘资料,场地上覆第四系人工填土Q4ml,其下由第四系上更新统河流冲洪积(Q3al+pl)成因的粉质粘土、中砂和卵石,下覆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泥岩。地层特征如下:1素填土:
15、褐灰色,松散,稍湿;以粘土为主,局部顶部为杂填土。该层场地均有分布,层厚0.50m2.50m。2粉质粘土:褐黄色,局部青灰色;状态以硬塑坚硬为主;含氧化铁、铁锰质及少许钙质结核,夹高岭土条带。该层场地均有分布,层厚2.76.6m。2中砂:褐黄色,松散,稍湿很湿。以长石、石英云母为主,含少量卵石及粘粒。以尖灭状分布于卵石顶板上或透镜体分布于卵石层中。厚度0.30.6m。3卵石:褐黄、褐灰、青灰色,松散密实。主要以花岗岩、砂岩及石英岩等组成,微中等风化,一般粒径210cm,大者可达20cm以上,隙间充填砂粒为主,并含泥质。卵石层顶板埋深4.5m7.8m,高差3.3m,标高479.85482.61m
16、。根据卵石的含量和密实度,按N120动探击数,该层可分为稍密、中密和密实四个亚层:松散卵石:卵石排列混乱,大局部不接触,大于20mm的颗粒含量5055%,N120击数24击/10cm;稍密卵石:卵石排列混乱,大局部不接触,大于20mm的颗粒含量5560%,N120击数47击/10cm;中密卵石:卵石交错排列,大局部接触,大于20mm的颗粒含量含量6070%,N120击数710击/10cm;密实卵石:卵石交错排列,绝大局部接触,大于20mm的颗粒含量含量70%,N120击数10击/10cm。4泥岩:紫红棕红色,泥质结构,泥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分布连续,顶板埋深12.013.0m,高差1.0m,
17、标高474.18475.86。在钻探深度内根据风化程度可划分为强风化泥岩和中等风化泥岩2个亚层。强风化泥岩:含较多粘土质矿物,少量石膏、钙芒硝和灰绿色物质,风化裂隙发育,岩芯呈碎块状,手捏即碎,浸水迅速软化。层厚0.30.5m。中等风化泥岩:节理面矿物风化成土状,岩芯呈短柱状,敲击声脆,用手难以折断。该层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为9.0m。以上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2.2.2场地地下水场地地下水属第四系孔隙潜水类型,卵石层为主要含水层。主要由岷江水系及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年变化幅度约2.0m左右。勘察期间处于枯水期,受到附近场地降水影响,测得场地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9.09.3m,标高4
18、77.83478.56m。场地历史最高潜埋深6.0m左右,标高481.5m。该区域卵石层渗透系数K=18.0m/d左右。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岩土层的工程特性指标勘察报告建议的地基土工程特性指标见表。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建议值表 表土层名称重度(kN/m3)承载力特征值fak(kPa)压缩模量Es(MPa)变形模量E0MPa粘聚力标准值Ck(kPa)内摩擦角标准值k(度)素 填 土18.0602.01015粉质粘土20.020011.04518中 砂19.514010.010032松散卵石
19、19.020018.016035稍密卵石21.035025.021038中密卵石23.060035.029540密实卵石24.080045.0361045强风化泥岩21.035012.05030中等风化泥岩22.01200300372.3基坑周边环境概况拟建峰汇中心位于成都市高新区桂溪街办双土村二组、十组。拟建场地呈长方形,交通便利,南侧紧邻瞻远西一街,西侧和北侧均为规划道路,东侧为规划空地。拟建场地基坑南侧为瞻远西一街,街面距地下室边线17.9m左右;场地北侧为规划道路,街面距地下室边线9.3m左右;场地西侧为规划道路,街面距地下室边线9.3m12.30m;东侧为规划空地,地下室边线距规划红
20、线4.5m左右。基坑场地靠道路三侧均有市政用管线,最近一侧市政管线距地下室边线仅4.20m。基坑支护施工前,应结合甲方提供场地内及场外地下管网资料,对周边地下管线管网走向探明后再进行施工,防止损坏管线管网等地下市政设施。土方开挖、降水施工、基坑护壁施工时应充分考虑相互之间的衔接,遵守施工程序。由于工期短,工程量大,施工降水、土方开挖、基坑护壁与土建单位施工应紧密衔接,分段施工。施工时应充分考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万无一失。该基坑工程施工基坑开挖深度按照设计方案以及考虑根底施工,开挖深度9.0m,属深基坑。要求护壁能够承受大的土压力并能有效控制坑周外表附近土体变形,根据场地岩土工程条件,以及周
21、边环境和整个工程施工期间的平安,必须采取适当的降水措施对整个工程场地进行降水,采取适当的基坑支护方式对开挖基坑进行支护,以保证工程施工及周边道路和建筑物平安。2.4 基坑支护、降水设计概况 基坑支护设计概况(一)设计要求和原那么(1)设计方案必须保证支护结构的平安,控制支护结构变形,保证基坑周边临时建筑物、地下管线、市政设施的平安。(2)支护结构经济合理、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3)根据基坑深度和周边环境情况确定基坑平安等级为一级。(4) 设计参数:根据勘察报告结合场地环境条件,本次支护设计参数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结合场地环境条件,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基坑支护岩土设计参数按照最不利组合考虑。
22、基坑侧壁平安等级为一级,重要性系数r0=1.10;根据地勘资料,按照勘察孔所揭露的情况,本基坑基坑工程支护设计分段计算考虑见“基坑降水及开挖支护平面图。(5) 基坑使用年限:2年以基坑开挖到位、护壁施工完毕交付使用时起算 (二)支护方案简述本基坑开挖最大深度9.0m,开挖深度较大,基坑周边建筑环境良好。结合成都地区基坑支护经验,本基坑工程分段采用排桩和锚索相结合的的支护方案。基坑支护设计: AB段基坑布置桩47根,桩长12.5m,桩顶标高为487.00;BC段基坑布置排桩40根,桩长11.0m,桩顶标高为485.50;CD段基坑布置桩43根,桩长12.5m,桩顶标高为487.00;DE段基坑布
23、置排桩28根,桩长11.0m,桩顶标高为485.50;EA段基坑布置桩20根,桩长12.5m,桩顶标高为487.00;AB、CD、EA段上部0.5m高度土体采用11放坡挂网喷护,下部排桩至桩顶向下3.0m设置一道长12.0m预应力锚索;BC、DE段上部2.0m采用土钉墙(锚喷)支护,土钉采用48焊管,成孔孔径为60mm,锚入焊管后灌注水灰比1:0.5水泥浆,注浆压力0.51.0MPa,下部排桩至桩顶向下2.5m设置一道长11.0m预应力锚索。详细基坑支护设计方案见施工图设计文件。降水设计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为自然地面以下9.0m左右,考虑后期结构施工时电梯井、集水坑开挖深度,地下水设计降至自然地
24、面以下13.0m。本工程在做降水设计时,按照用布置最优的降水井数量将地下水降至最理想的深度的原那么进行设计。1 降水计算参数取值: 地下静止水位 ho=7.00m 含水层计算厚度 H =6.00m 渗透系数 K =18.00md 设计降深 S=6.00m 井内降深 Sw=8.00m 降水区域面积 F = 14362.76m2 设施引用半径 ro=F/ 67.63m 2主要计算公式降水影响半径 R1=2SKH设施引用影响半径 R2=R1r0干扰井群出水量 Q=1.366K(2H-S) SlgR1/r0干扰单井出水量 Qn=1.366K(2H-Sw) SwlgR2n/n.rw.r0n-1降水深度
25、h=ho+H-H2-(Q/1.366K)lgR2-1/nlg(X1.X2Xn)3 降水井设计 设计井深:15.00m ,设计井半径 rw=0.29m ,设计井降深 Sw=8.00m 降水井影响半径 R1= 124.71m 设施引用影响半径 R2= 192.34m 用水位验算法进行井数设计,当井数 N=19时: 干扰单井出水量 Q= 161.90m3/d 干扰井群出水量 Qn= 3330.97m3/d 根据基坑形状,考虑电梯井及集水坑施工,共计设计布置降水井19口,井位布置见“基坑降水及支护平面图。 4 降水井结构与技术要求降水井均采用内径为300mm的钢筋混凝土井管。每口井上部3根井壁管,下部
26、3根过滤管,最下部为一根沉砂管,共计17.5m(每根井管长度均为2.5m)。为控制出水含沙量防止周边建筑物沉降,成井时要求井孔应圆整垂直,井孔直径0.58m。井管焊接牢固,安装垂直。填砾采用规格612mm砾石,填砾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在过滤管上包裹缠丝间距为3mm的滤网,以防止井外砂石进入降水井内。洗井采用活塞和空压机联合洗井,确保洗井质量,到达出水含砂率小于1:10000,以保证抽水设备正常运行,最终满足工程降水需要。5 抽水设备选择根据计算结果和设计降深,选择QS型潜水泵,流量20m3/h,扬程不小于20m。 (6) 排水系统基坑开挖后基坑周边现场比拟狭窄,不具备设置明沟排放抽取的地下水的条
27、件,加之基坑开挖后坡顶附近有一定变形,明沟容易开裂渗漏,影响基坑的稳定性,因此,降水井至沉淀池之间采用铺设排水钢管形成主排水管,降水井排水管接入主管,排入沉淀池中。沉淀池的设置根据现场市政管网分布情况布置。沉淀池采用页岩砖砌筑,内外面1:2水泥砂浆抹面。沉淀池长约3.0m,宽约2.0m,深度1.21.4m,沿长度方向分隔成三个沉淀池,抽出来的水经三级沉淀后排入城市雨水管中。排水系统由基坑施工单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自行布置,应保证排水顺畅,不对基坑和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7降水工程监测与维护要求(a) 抽水前应统一测一次各井静止水位;(b) 抽水开始后,在水位未到达设计降水深度以前,每天观测三次水
28、位;(c) 水位到达设计降水深度后每天观测一次水位;水位观测允许误差为5cm。(d) 绘制水位降深值S与时间t过程曲线图分析水位水量下降趋势,预测设计降水深度要求所需时间。(e) 根据水位、水量观测记录,查明降水过程中的不正常状况及其产生的原因,及时提出调整补充措施,取保到达降水深度。(f) 抽水设备定期保养,降水期间不得随意停抽。(g) 注意保护井口,防止杂物掉入井内,经常检查排水管,防止渗漏。(h) 更换水泵时,测量井深,掌握水泵安装的合理深度,防止埋泵。(i) 现场应准备备用1 台100kw柴油发电机,当发生停电时,及时切换电源,保持正常降水。8由于本工程采用旋挖机成孔可不考虑地下水水位
29、对成孔的影响因素,但降水启用后会对旋挖成孔过程带来较大的水力坡度。为保证旋挖过程中的成孔质量,降水井启用时间应在旋挖桩全部施工完成后。2.5 本工程特点、难点和需重点考虑的问题本工程基坑有以下几个特点和难点:(1)基坑开挖深度较大本工程设置地下室2层,基坑开挖深度9.0m,属深基坑。(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不利场地所处位置工程地质条件不利于深基坑开挖作业,场地内粉质粘土层为膨胀土对水敏感,遇水会膨胀。(3)地下管线的保护场地周边地下市政管网密布,施工前需实测场地周边地下管线、管网空间分布图,以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4) 地下水对施工的影响基坑降水对周围建筑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地
30、下水位下降会引起地基土有效应力增加,使土体产生附加压缩变形,但这种变形应具备的条件是基底以下有较厚的常处于地下水位以内的高压缩性土。分析本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由于基坑降水引起的土体有效应力增加产生的地基土附加变形非常有限,可忽略不计。此外,工程场地所处位置基岩埋深较浅,场地井管降排水不能完全确保电梯井和集水坑的施工。(5) 环境保护要求较高按照文明、环保施工的要求,施工方案中必须重点考虑环境保护的问题。噪音、扬尘、泥浆、沿路抛洒建渣等污染问题,必须通过加强管理和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解决。(6) 社会影响大本工程地处成都市高新南区,所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基坑支护一旦失败,将造成巨大的直接损失和不
31、可估量的间接的损失。即使基坑支护是成功的,如果基坑变形较大,或者引起地面下沉,也将造成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给成都市、业主和施工单位都会产生极大的的负面影响。3施工总体部署3.1施工准备施工现场准备平整施工场地,去除场地内的建筑垃圾,为确保基坑支护和降水工程的顺利进行,施工前本工程经理部要积极与业主联系,并根据业主提供的地下障碍具体位置进行复核,采取绘图,拍照和现场观察等形式,将施工中发现的地下障碍及时报告业主和监理确定破除方案。修建供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现场办公使用的办公、生活设施,配备办公、生活设备,确保现场生产、办公到达标化工地的要求。修建施工现场内的道路、停车场等设施,修建满足标
32、准的厕所等设施。标准地进行用水、用电布置,标准地进行材料堆场布置、设备停放场地布置、现场材料库房布置、现场机修用房布置,为本工程的顺利开工奠定根底。施工前做好施工现场总平面方格网的测量工作,对施工现场的自然地貌的测量方格网,必须经甲方及监理签字认可。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对周边的环境条件进行复核,编制精度满足施工要求的影响本工程施工的障碍物平面布置图。重点是文物建筑、看守所围墙、地下管线、管网的平面、埋深的测量。积极做好现场周边居民的工作。技术准备组织技术、施工管理人员熟悉图纸,学习有关施工标准和技术规程。组织各专业工种进行设计技术交底、图纸会审,进一步熟悉施工组织设计,按照施工阶段编制锚
33、喷护壁、旋挖桩、降水井和土石方开挖等子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本工程每一道工序开工前,均需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是施工企业技术管理的一个重要制度,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其目的是通过技术交底使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对工程技术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科学地组织施工和按合理的工序、工艺进行施工。 技术交底采用三级制,即工程部技术负责人专业工长各班班长。技术交底均有书面文字及图表,级级交底签字,技术负责人向专业工长进行交底要求细致、齐全、完善,并要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考前须知等进行详细的讲述交代,工长接受后,应反复详细地向作业班组进行交代,班组长
34、在接受交底后,应组织工人进行认真讨论,全面理解施工意图,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基准点,进行平面轴线及高程复核,重要控制点要做成相对永久性的标记。劳动力准备为了确保本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从长期与我公司合作进行施工的劳务公司中,筛选出12家营业执照和资质满足要求、信誉好、劳动力充足的劳务公司,与之签订劳务用工合同,办理相关的劳务用工手续,对劳务人员进行平安、技术教育。施工机具准备针对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施工机具准备的重点是以下几点:降水井洗井、成井设备:需要的降水井设备数量较多。在充分利用成都地区本地的降水井设备的同时,还要考虑从外地引进长期与我公司合作的降水井专业施工队伍、及施工
35、机具设备。排桩和施工设备:我公司拥有10余台旋挖钻机和多套锚索施工钻机,能够满足本工程排桩及锚索施工的需要。土石方运输车辆:鉴于本工程土石方挖运量大的特点,为了保证调动成都地区的土石方运输力量,我公司已与成都地区拥有运输车辆最多、管理最完善、最有实力的土石方运输公司签定了长期的土石方运输合作协议,形成了战略合作的伙伴关系。施工材料准备本工程的主要材料是水泥、砂、卵石、商品混凝土、钢筋、钢绞线和柴油。我公司已经将本工程作为2021年度的重点工程,将从资金上对本工程进行支持。为了确保按期完本钱工程,支护桩施工所需的商品混凝土、钢筋等主要材料将在施工前期使用,材料的资金使用也将在施工前期发生。为了防
36、止因为材料不到位影响本工程施工,我司将为本工程投入充足的资金,力争在施工准备阶段将施工需要的水泥、砂、卵石、钢材和商品混凝土全部采购到位。同时,考虑到以上材料用量较大的实际情况,我公司拟采用2家商品混凝土厂商、2家水泥供给厂商、2家钢材供给商和2家砂、卵石作为供给商。3.2施工工序的安排部署为了确保本基坑工程平安、顺利进行,首先要完成降水井施工,接着进行支护桩的施工。支护桩施工结束后,土石方开挖和锚喷支护、桩间网喷施工交叉进行,直至支护施工结束。具体安排如下:(1)总体施工顺序场地平整凿降水井测放AB、CD、EA段护壁桩桩位,AB、CD、EA段护壁桩施工旋挖成孔AB、CD、EA段旋挖桩灌注AB
37、、CD、EA段基坑冠梁施工基坑上部2.0m土方分层开挖基坑上部2.0mAB、CD、EA段分层桩间支护,分层网喷、锚喷支护BC、DE段护壁柱桩位测放,BC、DE段护壁桩施工旋挖成孔BC、DE段旋挖桩灌注BC、DE段基坑冠梁施工降水土方分层开挖至-9.0m分层桩间支护(2) 冠梁施工、桩间土支护随相应施工工程同时进行。(4) 交叉施工: 土石方开挖和锚喷支护、桩间网喷施工交叉进行。按照设计分层开挖要求,开挖一层土石方,锚喷护施工一层基坑,逐层完成。土石方开挖和锚索应做好配合工作,逐层分段呈流水线推进,使施工顺利进行。4 分局部项工程施工4.1施工测量概述我们将成立由测量人员和技术员等人组成的测量小
38、组,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并制定详实的测量方案,专门负责支护结构的定位及标高的测设,保证支护结构的位置、几何尺寸正确无误,满足设计要求。本阶段的测量控制重点是支护结构的定位、开挖标高的控制。根据业主提供的城市坐标控制点、建筑红线,测设出建筑物的角点,核实确认无误后,据此测设出支护结构的控制轴线,并建立半永久的控制桩位;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或城市水准点,建立本工程的水准控制网,作为支护结构和土方开挖标高控制和沉降观测的依据,要妥为保护长期使用。控制轴线和水准点的布置在进场时立即施测。平面控制本项主要工作内容是支护体系和土方开挖施工,工程的平面控制表达在支护体系和基坑边线的定位,根据总平面控制网中的控
39、制点,用全站仪、DJ2经纬仪、50米长钢尺,极坐标法和直角坐标法,测定各施工控制点的平面位置。排桩在放出桩位后开挖前,每根桩定位时还需要核准后才能开始挖桩。高程控制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施工阶段高程控制的主要内容是:支护桩顶标高、锚索的施工标高、以及基坑底标高确实定等。所有控制点的标高由现场建立的水准控制网,引测用水准仪、塔尺传递高程,用全站仪进行复核。水准测量必须做好记录,测量结束后及时计算高差闭合差,三等水准测量允许线路闭合差为12R1/2或3n1/2其中R为水准路线长的公里数,n为测站数。结果满足精度要求后,将水准路线的不符值按测站数进行平差,计算水准点的高程,编写水准测量成果表。 测量控制
40、点埋设要求(1)永久性测量控制点应设置在不会被破坏,同时条件好,对测量精度控制有利,便于使用的地方,同时要便于埋设。具体位置由测量工程师现场选定。(2)控制点的埋设应符合标准要求,采用预制方桩,桩顶钢筋刻画十字,有条件时直接制作可以安装测量棱镜的钢制构件(可以完全消除对中误差)。(3)控制点预制方桩埋设深度不小于1.0m,下部采用素土夯实,上部0.3m采用水泥砂浆或素混凝土现场浇筑,确保控制点的稳固性。(4) 设置在建筑物、构筑物上的控制点,可采取钻孔、灌注水泥浆后再打入膨胀螺钉的方式设置,端部刻画十字用于对中。 测量主要设备仪器 测量仪器配备表名称型号精度用途数量单位全站仪leica1角度、
41、距离测量2台精密水准仪B201mm/km沉降观测2台经纬仪J22角度测量2台水准仪DSZ33mm/km施工水准测量4台50m钢卷尺哈尔滨1mm距离测量6把4.2 降水井施工降水井设计概述基坑周边布置26口深度15.0m的降水井,降水井布置详见?降水井平面布置图?,降水井间距20.0m左右。根据设计可将基坑范围地下水位降至自然地面以下-13.0m左右,假设需要可结合明排降水。本次基坑降水设备启用前需进行充分洗井,检查各降水井的出水能力,确认降水井的有效性,并严格控制每口井的出水含砂量,防止因降水而引起周边构筑物沉降。 施工要求为确保降水井井径符合设计要求,开孔钻头直径不小于580mm,终孔钻头直
42、径不小于560 mm降水井采用内径为300mm的钢筋混凝土井管。设计过滤器为填砾过滤器,填砾规格612毫米砾石,填砾厚度大于80mm;砾石填至距地面3.00m时,用粘土封孔。成井时要求井孔应圆整垂直,井管焊接牢固,安装垂直。洗井采用活塞和空压机联合洗井,确保洗井质量,到达正常抽水时含砂率小于1:10000之要求,以保证抽水设备正常运行。施工工艺 (1)成孔关键过程:钻机就位安装好后,核对井位。为防止破坏场地内地下管线,人工开挖1.50m深,埋好护壁管,管内径600mm,护壁管埋设完毕后开始钻进成孔。钻孔采用泥浆护壁,施工时保持孔内泥浆高度,防止孔内垮孔。检查孔深到达设计深度后终孔。 (2)吊装
43、井管:经现场技术负责人验收合格后,用抽筒清孔,吊装井管。做到井管之间焊接牢固、安装垂直。 (3)填砾:在井管外填入规格510mm砾石滤料,填至距地面3m左右,然后填入粘土封井。 (4)洗井质量控制点:采用空压机、活塞联合洗井,空压机洗清之后再用活塞洗井;然后再用重复以上洗井过程,直至满足设计要求。每井活塞洗井不少于两次,每次提拉活塞不少于2小时,空压机洗井不少于2个台班,以确保洗井质量,到达正常出水时含砂率少于 110000 要求。监测与维护要求a)抽水前应统一测一次各井静止水位;b)抽水开始后,在水位未到达设计降水深度以前,每天观测三次水位;c)水位到达设计降水深度后,可每天观测一次水位;水位观测允许误差为5cm。d)绘制水位降深值S与时间t过程曲线图分析水位水量下降趋势,预测设计降水深度要求所需时间。e)根据水位、水量观测记录,查明降水过程中的不正常状况及其产生的原因,及时提出调整补充措施,取保到达降水深度。f)抽水设备定期保养,降水期间不得随意停抽。g)注意保护井口,防止杂物掉入井内,经常检查排水管,防止渗漏。h)更换水泵时,测量井深,掌握水泵安装的合理深度,防止埋泵。i)现场应准备备用1台100KW柴油发电机,当发生停电时,及时切换电源,保持正常降水。降水系统设置根据计算结果和设计降深,选择QS型潜水泵,流量为20m3/小时,扬程不小于2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