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水闸设计规范》条文说明.doc
《最新《水闸设计规范》条文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水闸设计规范》条文说明.doc(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水 闸 设 计 规 范山区、丘陵区条 文 说 明目 次1 范 围1344 总 那么1355 闸址选择1366 总体布置1387 水力设计1578 防渗排水设计1649 结构设计17010 防震抗震设计18611 地基计算及处理设计1901 范 围本标准规定了水电工程山区、丘陵区水闸的闸址选择、枢纽布置、水力设计、防渗排水设计、结构计算、根底处理及监测设计等设计原那么、技术要求和计算方法。本次修订是在原?水闸设计标准试行?SD133-84的根底上,结合近二十多年来我国西部地区水电工程建设中水闸建设的实践经验而对原标准进行修订,其适用的范围主要是山区、丘陵区的水闸设计,平原地区的小型水闸可参照使用
2、。4 总 那么 水闸是具有挡水、调节水位和引水、泄水作用的低水头水工建筑物,在发电、灌溉、供水、航运等方面应用十分广泛。水电系统现行的?水闸设计标准?SD133-84试行自1984年12月31日公布试行以来,在我国水电工程的水闸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水电建设的开展,水闸的布置型式和结构型式不断创新,规模不断开展,在深厚土质地基上修建近40m高的水闸也相继出现。由于多年来水闸设计和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我国水电工程水闸的设计、科研和施工方面有了长足的开展。为使水闸设计更加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对?水闸设计标准?SD133-84试行进行修订。原水闸标准所规定的适用范围为平原区
3、大、中型工程中的1级、2级、3级水闸,山区、丘陵区的水闸设计只是参照使用;该标准编制所参照的很多都是我国平原区的工程,其挡水高度均在10m左右。目前国内很多水电站的水闸都是修建在山区、丘陵区的河道上。所以本标准修订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山区、丘陵区水闸工程建设的需要,统一山区、丘陵区水闸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进一步提高水闸设计水平,更全面的反映我国山区、丘陵区河流水闸设计的特点。5 闸址选择 水闸的闸址选择,除了考虑水能的梯级开发外,还应从流域供水、生态、防洪、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等方面考虑,应符合河流流域综合规划要求。设计所需的各项根本资料主要包括闸址的水文、气象、泥沙、地形、地质、试验资料、工程施工
4、条件及运行要求、所在地区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状况和移民等。水文资料主要指所在河流水位、流量、泥沙、冰情资料等。气象资料主要指所在地区或相邻地区的降雨、气温、风向、风力资料等。地形资料主要指闸址地区地形图,包括上、下游河道水下地形图和河道纵、横断面图资料等。地质资料主要是指工程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烈度资料等。试验资料主要是指岩石试验、土工试验、水工模型试验资料等。工程施工条件主要是指材料来源、对外交通运输、施工机具设备、水电供给条件等。闸址选择时应根据工程特性、结合工程地区环境特点,综合考虑水生物、动植物、水文情势及水质、水土流失、社会环境以及建设期“三废排放等。当在有梯级开发要求的河流上
5、进行闸址选择时,应综合考虑上下梯级的闸址位置、工程量、投资、电能指标等因素。引水式电站在进行电能电量指标计算时,应根据流域特点,河流生态环境保护、下游景观及各类用水要求扣除合理的生态流量。 水闸闸址的地质条件,对闸址的选择非常重要。考察已建水闸工程的失事原因,多为闸址地质条件不好,或虽经人工处理,但没有处理好造成的。因此闸址宜优先选择地质条件良好的天然地基,最好选择新鲜完整的岩石地基,或承载力大、抗剪强度高、压缩性低、透水性小、抗渗稳定性好的土质地基。如果在规划闸址范围内确实选不到地质条件良好的天然地基,且又没有其他选择余地时,只有采用人工处理地基,但往往造价增加,施工难度加大,工期延长。山区
6、、丘陵区水闸建在土质地基上,一般遇到的根底问题有承载力不够、压缩变形大、地基液化或渗漏、稳定等。这些问题目前均能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予以处理,但会增加工程投资,在闸址选择时,应尽量防止采用不良地基作为水闸根底。 泄洪闸横跨天然河道,又称为拦河闸,主要用来壅高水位,控制流量,并可获得一定水库容积,以满足发电、灌溉、航运等要求,同时也承当调节闸前水位及泄洪的任务。闸址宜选择在河道顺直、河势相对稳定的河段,可使过闸水流平顺、单宽流量分布均匀,减小对下游的冲刷。如拦河闸与进水闸的位置相邻近,且又有引水防沙、排沙要求时,闸址宜选择在弯道河段,进水闸布置在弯曲河道顶点的下游凹岸,拦河闸紧靠进水闸下游,靠进水
7、闸的边孔宜布置成冲沙闸,有利于进水闸门前的冲沙。 进水闸主要是引水发电、灌溉、供水的引水控制闸,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引到需要的流量,布置时应充分利用弯道环流作用,有利于促使水、沙别离,引水排沙,以减少引入水量中的含沙量和进水口前泥沙的淤积。 闸址选择应充分考虑河道的河势变化特性,充分估计建闸后对原河道产生的不利影响。闸址宜选择在过闸水流流态平顺及河床、岸坡稳定的河段,尽量防止发生波状水跃或折冲水流,防止有害的冲刷和淤积。还应考虑如下游有重要的工程或设施如城镇、桥梁、居民点等,将可能由于河道的冲刷及淤积等影响,增加疏浚和防护费用。 铁路和1、2级公路桥梁是重要的交通工程,其桥墩往往建在河道上,在
8、其附近建闸,特别当桥梁在闸址下游时应考虑过闸水流对桥墩的冲刷影响。根据已建大、中型水闸工程的调查资料,在一般情况下,消力池、护坦或海漫末端距桥的距离不宜小于100m,最终尚应根据下游消能防冲计算或水工模型试验确定,应尽量减小水闸水流下泄时对桥的影响。3、4级公路桥的要求不受此条限制,可在不影响水闸运行的情况下尽量与水闸结合考虑。 本条是基于国内外已有的水工建筑物震害和工程抗震实践的经验及对“5.12”汶川特大地震位于主震区的水闸工程的经验总结提出的。位于本次地震震中区的映秀湾、耿达、渔子溪级电站的闸坝由于坝址避开了活动断裂带、按标准的要求进行了地震设防,工程均未出现溃坝破坏。在狭窄山区的场址选
9、择和建筑物布置时,应尽量避开高陡边坡,防止地震时坡面滚石、局部垮塌对下部建筑物的破坏。在本次地震中,由于太平驿电站进水口、耿达电站两岸边坡高陡,位于边坡下的闸坝上部建筑物,如排架、房屋、地下洞室进出口及地面沉沙池被滚石或大量的垮塌土石砸坏或掩埋。6 总体布置6.1 枢纽布置 水闸枢纽一般视工程的不同综合利用功能,分别由拦河闸、进水闸、船闸、泵站以及水电站厂房河床式电站等组成。枢纽布置应根据闸址地形、地质、水流等条件以及该枢纽各建筑物的功能、特点、运用要求,合理安排好水闸与枢纽其他建筑物的相对位置,布置应紧凑协调,以发挥整个枢纽工程的作用。例如以引水发电或为生产、生活、农田灌溉用水兴建的水闸,其
10、枢纽布置不仅应考虑拦河闸的位置,而且往往要优先考虑进水闸的位置,以满足能引到足够的引水流量,并要防止泥沙淤积进水闸等要求。又如在丘陵区较开阔的河道上要修建河床式电站,还有通航要求,其枢纽布置宜结合泄洪、发电、排沙和航运的要求来综合考虑各个建筑物位置。一般情况下拦河水闸和发电厂房宜布置在主河道,并且泄洪闸有足够的泄水前沿宽度;电站厂房宜在进口泥沙淤积较少的一岸,且尾水出流顺畅;船闸宜布置在岸边,要求进出口水流平顺,流速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并考虑泄洪和发电水流的影响。 为了保证进水闸有足够的引水量,减少闸前泥沙淤积或被挟带入进水口,在无坝引水时,引水角不宜超过30。根据水工模型试验和原型观测资料分
11、析,进水闸进口水流状况主要与引水角的大小有关。引水角愈小,进水口前沿宽度愈长,进水口水流转弯愈平缓,土建工程量愈大;引水角愈大,进水口水流转弯愈急,水流的收缩程度愈剧烈,不但增大了闸上的水头损失,而且由于进口水流流速分布不均匀,容易造成闸上和闸下的局部冲刷;同时引水角愈大,进水口附近由于横向比降引起的横向环流愈显著,使推移质泥沙带进口门前愈多,进水口上端的淤积情况也愈严重。根据前苏联TY2410949?引水道式水电站的开敞式进水闸设计标准?的建议,对于过闸水位差大于0.2m进水闸,其引水角不宜大于30,并尽可能将引水角定得小些;对于过闸水位差小于0.2m的进水闸,其引水角可按公式1计算: 1式
12、中: 引水角,; 引水口外的河道流速,m/s; 引水口内的渠道流速,m/s。 通常取,即01 ,那么900,因此引水角通常为锐角。 引水角确实定,还与引水道的引水比即引水量与河道来水量的比值有关。前苏联TY2410949中指出,布置在河流弯道凹岸的进水闸,当引水比小于25%时,可以完全防止推移质泥沙进入引水渠道。我国一些引水工程试验研究证实,当清水河流上引水工程的引水比超过50%或多泥沙河流上引水比超过30%时,即使将引水工程布置在河流弯道凹岸,仍不能完全防止推移质泥沙被挟带入渠。在此情况下,宜在引水工程前设置拦沙槛,并在其相邻位置设置冲沙闸;这样既可保证引水工程有足够的引水量,又可防止推移质
13、泥沙被挟带入渠。因此,在布置进水闸时,对其引水角确实定应特别慎重。当建拦河闸坝壅高闸前水位引水时,宜采用正向布置泄洪闸、冲沙闸,侧向布置进水闸的方式。从引水角度考虑,引水角越小,越有利于引水,但在多泥沙河流应综合进行考虑后确定。在2007年公布的 DL/T 5398中规定引水角为7075按泄洪闸、冲沙闸轴线与进水口闸轴线交角为110105,目前在我国西部山区建成的引水式电站很多都是采用的这一数值。 将进水闸布置在弯道河段上是为了充分利用弯道环流作用,在弯道顶点下游处的环流强度最大,将进水闸布置在此处,对引水防沙是最有利的,2000多年前建成的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宝瓶口就是成功的运用了这个原理。
14、弯道河段进水闸宜选择在弯道凹岸顶点的稍偏下游处。在一般情况下,进水闸引水口的具体位置可参考公式2计算: 2式中: 引水口至弯道起点的距离,m;弯道河段中心线的弯曲半径,m;弯道前直线河段河槽宽度,m;系数,一般取0.61.0。在选择枢纽位置时还需考虑地形地质条件、引水道、沉沙池等布置。实际工程经验说明,弯道环流强度过大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凹岸下游冲刷强烈,将导致泄洪闸、冲沙闸前水位横比降大,闸孔泄流能力很不均匀,位于凸岸的闸孔泄流量小、并且闸前闸后极易淤积。这些在设计时都应给予充分考虑。收集到的资料说明,个别工程由于受河流梯级衔接、地形地质条件、引水线路布置等影响,将进水闸布置在凸岸,四
15、川平武木座电站、乐山玉林桥电站既是如此布置。其引水防沙问题只能在运行中通过设置水库汛期运行水位、调整闸孔开启顺序、避沙峰停电敞泄冲沙和定期停电敞泄冲沙解决。即使如此,进水闸的分沙比还是较大,且过多的停电敞泄冲沙对电站的发电量损失也较大。 在多泥沙河流上,宜在进水闸下游侧设置冲沙闸或泄洪闸,以冲排进水闸前面的沉积泥沙。根据已建工程经验,宜按正向泄洪、冲沙,侧向取水的格局进行枢纽布置;在进水闸前设置束水墙、导沙坎等工程措施,并与冲沙闸一道组成引水防沙、排沙的防线,以解决进水闸前泥沙沉积带来的淤堵问题。 当河道上污物较多,闸前排污困难,宜在靠近进水闸取水闸和冲沙闸附近设置排污闸,平时用闸门挡水。堰顶
16、挡水高度一般为2m5m,闸室宽度2m5m。通过排污闸的水流一般用较陡的泄槽与下游河道衔接,应注意考虑下游的消能措施。 当水闸有过鱼要求时,可结合水闸岸墙、翼墙等布置鱼道。鱼道进口一般设置在鱼类回游和集群的地方,但附近的水流不应有漩涡、水跃等扰动水流。鱼道下泄水流宜与河道斜交,使鱼类容易找到上溯进口;鱼道出口不宜紧靠泄洪闸,以免上溯鱼类再被冲至下游。 引水式水电站拦河闸与厂房之间的河道在枯水期会形成脱水断,从下游景观、用水、生态环境保护等考虑,应从拦河闸上游泄放一定流量的水到下游,以满足下游景观及生态用水要求,下泄流量值应视工程具体情况,按有关规定确定。当下泄流量不大时,可从闸墩或两岸连接挡水坝
17、中布置生态放水管;当下泄流量较大时,可设置专用的闸孔泄放。无论采用何种下泄设施,均应做好下游的消能防冲保护。 根据“5.12”汶川地震的经验总结,在水闸枢纽布置时应充分考虑平安通道、避难场地、应急电源和通讯通讯设施的布置;对于泄水建筑物的金属结构设备,应有专用应急电源,并应选择相对平安的位置安放。 水工模型试验是研究和验证水闸泄水能力,下游消能防冲和上、下游冲淤状况,以及整个枢纽工程水流条件的方法,多泥沙河流水闸工程的引水防沙一般也需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但进行水工模型试验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费,因此本标准只规定在大型水闸及水流流态复杂的中型水闸的枢纽布置,应经水工模型试验验证。模型试验的范围,除包
18、括水闸上游至进水闸,下游护坦、海漫以内的范围外,还包括上述范围以外有可能产生淤积,冲刷的河段。一般在流量不大,同一河流上下游已有投入运行的相似水闸,或假设有边界条件相似的工程可借鉴的中型工程,可借鉴其经验,不做模型试验。6.2 闸室布置 闸室结构有开敞式、胸墙式、涵洞式和双层式等型式。开敞式闸室亦称堰流式闸室,其特点是闸门全开时,过闸水流具有自由水面。当闸门全开时,超泄能力较强,对于洪水流量较大,且上游有大量漂浮物过闸或排冰要求的水闸宜采用这种型式,以免造成闸孔阻塞。胸墙式和涵洞式闸室其特点是闸门全开时,过闸水流只能从胸墙下的孔口下泄。一般在挡水高度较高,洪水流量不大,最高泄洪水位低于正常蓄水
19、位,为了减小闸门高度,节省金属结构投资或者需要限制单宽流量时,采用这种型式的闸室较适宜。当河道有漂浮物排泄或排冰要求,采用此种闸室型式时,其最高泄洪水位宜低于孔口顶高程。双层式闸室是一种分上、下两层分别装设闸门,既有表层泄流能力,又具有底层泄流能力的闸室结构型式。其泄流特点是开启上层闸门时可利用表层泄放洪水和漂浮物;开启下层闸门时可利用底层泄流冲走闸前淤积的泥沙。假设挡水高度较大,且泄洪水位较高时,可采用此种闸室型式。但该种闸室布置结构复杂,上、下两层共用一个泄水通道,消能复杂,闸门控制麻烦。如葛洲坝工程大江泄洪闸的闸室结构布置,上层为活动胸墙式的挡水闸门,下层为弧形工作门。当只开下层弧形门时
20、为胸墙式孔流,当上、下门全开时为开敞式闸室。采用平面胸墙式闸门和弧形闸门联合挡水,平面闸门和弧形闸门将闸门推力一分为二,可减少闸门推力。 整体式闸室结构是在闸墩中间设顺水流向的永久沉陷缝,将多孔水闸分成假设干闸段,每个闸段一般由14个完整的闸孔组成。地质条件较差,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地基宜采用整体式结构。别离式闸室结构是在闸室底板上设顺水流向永久沉降缝,将多孔水闸分为假设干闸段,每个闸段呈倒T形或倒丌形,其优点是可减少闸墩的厚度,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好,承载能力较大的地基,一般在岩基上应用较多。 闸顶高程通常是指闸室胸墙或闸门挡水线上游闸墩和岸墙的顶部高程。由于水闸是兼有挡水和泄水双重作用的水工建
21、筑物,因此闸顶高程应根据挡水和泄水两种运用情况确定。水闸通常是在正常蓄水位条件下关门挡水,由于风力作用,闸前均会出现波浪立波或破碎波波型,因此闸顶高程不应低于水闸正常蓄水位加波浪计算高度与相应平安超高之和。当水闸泄水,闸前水位到达设计洪水位或校核洪水位时,由于流速的影响,水面不会形成较高的波浪,至少不会形成立波波型,因此,闸顶高程不应低于设计洪水位或校核洪水位与相应平安超高值之和。由此闸顶高程确实定应同时满足上述挡水和泄水两种情况下的平安保证条件。水闸在各种工况下的超高值,在过去标准中不是很明确,而且对正常蓄水位时的超高值也没有明确规定。本次修订把确定闸顶高程两种工况下的超高值统一按表确定。此
22、外,在确定闸顶高程时,应考虑软弱地基上闸基沉降的影响,可按通常的沉降计算方法计算沉降值,并参照类似条件的已建工程实测沉降值研究确定。对于多泥沙河流上、下游河道冲淤变化引起的水位升高或降低,可根据河道演变预测资料,并参照同一河流上已建工程的实际经验确定。 闸槛高程确实定,不仅对闸孔的型式、尺寸和闸室的稳定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且直接关系到整个水闸工程的投资。如果闸槛高程定得较低,可以加大过闸水深和过闸单宽流量,减少闸室总宽度,有利于水闸引水和泄水,但是将增加闸身挡水高度和两岸结构高度,可能增加工程投资,同时增加闸下消能防冲布置的困难;甚至还会带来泥沙淤积,影响泄流能力。山区、丘陵区河道比降一般较陡
23、,根据近年来一些工程的经验,在确定闸槛高程时,需要考虑进水口引水率、河道推移质来沙量、输沙能力及河床纵向变形特点等因素,闸槛高程不宜低于枯水期河槽的河床平均高程。如河床纵向变形处于下切阶段,且引水率和推移质含量不大,其闸槛高程宜取为与河床平均高程一致或略高于河床平均高程;在含沙量较大的河道上,当引水率超过50,河床纵向变形不属于下切阶段时,闸槛高程宜按高于河床平均高程1m2m考虑;如河道引水比愈大,闸槛高程应愈高,以免在下游造成淤积面过高而影响泄洪;河床处于冲淤平衡阶段,可适当抬高闸槛高程,按高于河床平均高程0.5m1m考虑;河床处于冲淤淤积阶段,按高于河床平均高程1m2m考虑。进水闸的闸槛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闸设计规范 最新 水闸 设计规范 条文 说明
限制150内